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最新定位,重庆>成都>沈阳>南京=杭州
刘晓博说楼市
2周前
此前有9个城市获得了国家中心城市或者“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重庆除了有“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头衔,还有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的头衔,所以超过了成都、沈阳的定位。
昨天,国务院对沈阳、杭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的批复,通过中国政府网发布。
至此,今年以来已经有重庆、天津、南京、广州、深圳、成都、沈阳、杭州8个城市的总规获批。再加上此前对北京、上海的批复,内地10大城市新一轮总规都尘埃落定。
最引人注目的是,批复中对各城市定位、功能、愿景的新表述。从中可以窥见官方心目中的“城市座次”。
下面就是国务院批复中,具体的表述。注意,下表不包含规划正文里附加的头衔和愿景,那些文字不是国务院书写的。
10大城市中定位最高的是北京和上海,它们都是在2017年获得的新一轮批复。
北京被定位为4大中心,未来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其中没有提及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但事实上,最近几年北京先后拿下了自贸试验区、北京证券交易所,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功能重新被唤醒了。
上海的头衔看起来更高大上一些,是5个国际中心,目标是卓越的全球城市。在经济中心功能、时尚宜居上,上海略微超过北京。
香港的定位也基本如此,由于一国两制的原因,香港没有搞类似的总规,也就没有获得批复,但上海有的国际金融中心等定位,香港一样有。而且上海的是目标,香港的是现实。
剩下的城市,其定位就各有所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广州、深圳、天津、重庆定位高一些,成都、沈阳、南京、杭州次之。
我在图表里用蓝色标记了一些定位或功能,认为他们是更为重要的。
获得了“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定位的是天津、重庆和广州,其他城市则没有。
此前有9个城市获得了国家中心城市或者“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这9个城市里,有6个获批了新一轮总规,但只有天津、重庆、广州被定位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这是为什么?
北京、上海城市定位里没有这个内容,但其实隐含了,甚至定位更高。所以,只有成都被“遗漏”了。
这是无心之失吗?当然不是,说明成都定位是低于四大直辖市和广州的,
它还不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只是“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如此,相信未来武汉、西安、郑州的总规获批的时候,也不会有“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的头衔。
天津、重庆经济不算太高,为什么有“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头衔?因为它们是直辖市,行政级别高。
官方规划,历来重视行政级别和城市资历。
天津除了有“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头衔,还有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现代海洋城市等稀缺、国际色彩的头衔。
重庆除了有“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头衔,还有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的头衔,所以超过了成都、沈阳的定位。
广州拿到的定位比天津、重庆略高,因为它也有“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此外还有国际商贸中心、综合性门户,以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
广州获得的科技定位也高于除北上深之外的其他城市。中国的科创中心最高一档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只有北京、上海、大湾区获得了这个定位。其中大湾区的这个中心的重要承载地是深圳、广州、香港。
所以在内地城市中,广州综合定位基本上能排第三,超过天津、重庆。
深圳的定位也获得了跃升,是目前唯一拥有“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对外开放门户”头衔的城市,深圳还有“现代海洋城市”(又表述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的定位。
此前我们在文章里分析过,广深定位各有侧重,广州突出了“广”,深圳突出了“深”。广州的功能更全面,深圳在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上定位更高。
所以广深城市定位基本相当,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在总规正文里,广州把自己的愿景确定为:到2050年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深圳则确定为:
到2050年,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北上广深之外,其他城市在科技创新上的定位,要么没有提及,要么要低一到两档。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之下,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前只有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大湾区和西安拥有这个定位。其他城市是第三、第四档次的区域创新中心、区域创新高地,比如重庆、成都是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第三档),沈阳、南京、杭州是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第四档)。
最后再比较一下北上广深之外的6个城市。
根据国务院批复,其定位大致可以表述为天津、重庆为第一档次,其次是成都,其次是沈阳,其次是南京和杭州。
天津和重庆都有“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头衔,一下子就拉开了和其他4个城市的档次,这主要是由于天津、重庆是直辖市造成的。
比较成都和沈阳的定位可以发现,成都拥有一串西部中心的头衔,一共是4个中心。其中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其实就是西部门户了。
而沈阳只有两个大区中心的头衔——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比成都要弱,但比南京、杭州要略强一些。毕竟,“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略微超过了大区中心,有国际影响力了。
南京拥有3个东部中心的头衔,杭州拥有2个东部中心头衔+1个全国数字经济中心头衔,科技定位都是第四档,所以整体定位略弱于沈阳,但基本上在一个档次。
从真实实力,尤其是汇聚财富(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的角度看,杭州是强二线城市第一,不仅远超沈阳,也远超天津、重庆,力压成都。南京是仅次于杭州、成都的强二线城市“探花”。
由于国家一直在长三角突出、强化上海“一元中心”的地位,所以杭州、南京城市定位一直不太高,近年来才有明显改善,但仍然在10大城市里垫底。
如果未来武汉的总规批复,定位或许也能超过南京、杭州,长江中游是武汉最强。武汉是大区中心,这是地理和历史形成的。
该怎样看10大城市获得的最新定位,它又将对城市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首先,批复中赋予各城市的定位、功能很重要。
“有形之手”在中国的城市和经济发展中作用很大,会影响一系列规划,比如给你多少条高铁,多少高速,多少机场,还会影响到国家投资的多少。
所以,能获得更高功能、定位,对城市一定是利好。
其次,定位偏低的城市,不能被规划、批复所束缚,要勇于突破。
国家给的定位,不仅要考虑现在的发展水平,还要考虑过去的历史贡献、历史地位,考虑城市的行政级别等。
比如一个家庭有10个孩子,后来发展极不均衡,但作为父母只能鼓励每个孩子,尤其要对原来很强、现在偏弱的年长的孩子多照顾,对年轻、发展势头好的孩子哪怕点赞少一点,它也能发展起来。
所以,城市定位对衰落的城市是强心针,是巩固地位的尚方宝剑。
但对于发展势头迅猛的城市来说,规划和定位都用来突破的。
在这一点上,深圳、杭州、苏州表现一直比较突出。
决定未来城市命运的,主要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能否成功,主要看营商环境是否优良、市场经济机制是否完整有效、民间投资是否活跃、民间社会是否丰富多彩。
欢迎关注以下公众号
此前有9个城市获得了国家中心城市或者“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重庆除了有“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头衔,还有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的头衔,所以超过了成都、沈阳的定位。
昨天,国务院对沈阳、杭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的批复,通过中国政府网发布。
至此,今年以来已经有重庆、天津、南京、广州、深圳、成都、沈阳、杭州8个城市的总规获批。再加上此前对北京、上海的批复,内地10大城市新一轮总规都尘埃落定。
最引人注目的是,批复中对各城市定位、功能、愿景的新表述。从中可以窥见官方心目中的“城市座次”。
下面就是国务院批复中,具体的表述。注意,下表不包含规划正文里附加的头衔和愿景,那些文字不是国务院书写的。
10大城市中定位最高的是北京和上海,它们都是在2017年获得的新一轮批复。
北京被定位为4大中心,未来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其中没有提及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但事实上,最近几年北京先后拿下了自贸试验区、北京证券交易所,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功能重新被唤醒了。
上海的头衔看起来更高大上一些,是5个国际中心,目标是卓越的全球城市。在经济中心功能、时尚宜居上,上海略微超过北京。
香港的定位也基本如此,由于一国两制的原因,香港没有搞类似的总规,也就没有获得批复,但上海有的国际金融中心等定位,香港一样有。而且上海的是目标,香港的是现实。
剩下的城市,其定位就各有所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广州、深圳、天津、重庆定位高一些,成都、沈阳、南京、杭州次之。
我在图表里用蓝色标记了一些定位或功能,认为他们是更为重要的。
获得了“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定位的是天津、重庆和广州,其他城市则没有。
此前有9个城市获得了国家中心城市或者“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这9个城市里,有6个获批了新一轮总规,但只有天津、重庆、广州被定位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这是为什么?
北京、上海城市定位里没有这个内容,但其实隐含了,甚至定位更高。所以,只有成都被“遗漏”了。
这是无心之失吗?当然不是,说明成都定位是低于四大直辖市和广州的,
它还不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只是“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如此,相信未来武汉、西安、郑州的总规获批的时候,也不会有“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的头衔。
天津、重庆经济不算太高,为什么有“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头衔?因为它们是直辖市,行政级别高。
官方规划,历来重视行政级别和城市资历。
天津除了有“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头衔,还有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现代海洋城市等稀缺、国际色彩的头衔。
重庆除了有“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头衔,还有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的头衔,所以超过了成都、沈阳的定位。
广州拿到的定位比天津、重庆略高,因为它也有“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此外还有国际商贸中心、综合性门户,以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
广州获得的科技定位也高于除北上深之外的其他城市。中国的科创中心最高一档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只有北京、上海、大湾区获得了这个定位。其中大湾区的这个中心的重要承载地是深圳、广州、香港。
所以在内地城市中,广州综合定位基本上能排第三,超过天津、重庆。
深圳的定位也获得了跃升,是目前唯一拥有“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对外开放门户”头衔的城市,深圳还有“现代海洋城市”(又表述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的定位。
此前我们在文章里分析过,广深定位各有侧重,广州突出了“广”,深圳突出了“深”。广州的功能更全面,深圳在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上定位更高。
所以广深城市定位基本相当,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在总规正文里,广州把自己的愿景确定为:到2050年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深圳则确定为:
到2050年,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北上广深之外,其他城市在科技创新上的定位,要么没有提及,要么要低一到两档。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之下,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前只有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大湾区和西安拥有这个定位。其他城市是第三、第四档次的区域创新中心、区域创新高地,比如重庆、成都是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第三档),沈阳、南京、杭州是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第四档)。
最后再比较一下北上广深之外的6个城市。
根据国务院批复,其定位大致可以表述为天津、重庆为第一档次,其次是成都,其次是沈阳,其次是南京和杭州。
天津和重庆都有“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头衔,一下子就拉开了和其他4个城市的档次,这主要是由于天津、重庆是直辖市造成的。
比较成都和沈阳的定位可以发现,成都拥有一串西部中心的头衔,一共是4个中心。其中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其实就是西部门户了。
而沈阳只有两个大区中心的头衔——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比成都要弱,但比南京、杭州要略强一些。毕竟,“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略微超过了大区中心,有国际影响力了。
南京拥有3个东部中心的头衔,杭州拥有2个东部中心头衔+1个全国数字经济中心头衔,科技定位都是第四档,所以整体定位略弱于沈阳,但基本上在一个档次。
从真实实力,尤其是汇聚财富(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的角度看,杭州是强二线城市第一,不仅远超沈阳,也远超天津、重庆,力压成都。南京是仅次于杭州、成都的强二线城市“探花”。
由于国家一直在长三角突出、强化上海“一元中心”的地位,所以杭州、南京城市定位一直不太高,近年来才有明显改善,但仍然在10大城市里垫底。
如果未来武汉的总规批复,定位或许也能超过南京、杭州,长江中游是武汉最强。武汉是大区中心,这是地理和历史形成的。
该怎样看10大城市获得的最新定位,它又将对城市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首先,批复中赋予各城市的定位、功能很重要。
“有形之手”在中国的城市和经济发展中作用很大,会影响一系列规划,比如给你多少条高铁,多少高速,多少机场,还会影响到国家投资的多少。
所以,能获得更高功能、定位,对城市一定是利好。
其次,定位偏低的城市,不能被规划、批复所束缚,要勇于突破。
国家给的定位,不仅要考虑现在的发展水平,还要考虑过去的历史贡献、历史地位,考虑城市的行政级别等。
比如一个家庭有10个孩子,后来发展极不均衡,但作为父母只能鼓励每个孩子,尤其要对原来很强、现在偏弱的年长的孩子多照顾,对年轻、发展势头好的孩子哪怕点赞少一点,它也能发展起来。
所以,城市定位对衰落的城市是强心针,是巩固地位的尚方宝剑。
但对于发展势头迅猛的城市来说,规划和定位都用来突破的。
在这一点上,深圳、杭州、苏州表现一直比较突出。
决定未来城市命运的,主要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能否成功,主要看营商环境是否优良、市场经济机制是否完整有效、民间投资是否活跃、民间社会是否丰富多彩。
欢迎关注以下公众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稳楼市,沈阳、哈尔滨出招!
券商中国
2周前
沈阳浑南第二配水厂项目全面加速建设
财经头条
5天前
减税大招!终于落地了!
财金新天地
5小时前
大招落地,“豪宅”又降税了
格隆汇楼市
9小时前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专项债“收储”政策落地
新财网 文
22小时前
广州房票,大消息!可全市范围内购新房
证券时报
1天前
这一轮土拍,突然爆了!
财金新天地
1天前
多项税收政策调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新华社
9小时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