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大脑潜力的7个方法

正和岛

3周前

听快节奏的音乐还能改善情绪、振奋精神,提高大脑的唤醒程度,让大脑变得更活跃。...因此,建议在工作时使用白噪音,降低周围环境的声音和刺激对注意力的吸引;而在闲暇没事时则听听音乐,唤醒你的大脑,尤其是在自己情绪较为低落、状态不佳时,会更有振奋精神的帮助。
作 者:李睿秋Lachel
来 源: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
今天的文章,我想跟你分享7个简单有效的小技巧。
它们可以激活你的大脑,让大脑“火力全开”,让你无论是学习还是思考,都能起到更高效、更专注的效果。
希望今天的推送,能够为你提供一点帮助和启发。
用音乐激活前额叶皮质
你平时喜欢听音乐吗?如果是的话,这可能是一个好消息。
我们知道:前额叶皮质是大脑的“控制中心”,它是各种输入信息汇总的枢纽,又经由它将信息分门别类地传递向其他脑区,协调整个大脑网络的活跃。可以说,它决定了我们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而这其中,又以背外侧前额叶(DLPFC)尤为重要:它跟工作记忆、计划、决策、推理以及信息的调用密切相关,甚至也是人类个体智力差异的重要生理基础。
那么,有什么方式可以锻炼DLPFC呢?202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适当的音乐,似乎能刺激到这个部位,让它变得更活跃,从而让我们的头脑变得更清醒,思维变得更高效。(Fukuie等,2022)
什么叫“适当的音乐”呢?研究认为,这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这些音乐是你所喜爱的,能够唤起你的兴奋与愉悦感;二是它们必须有一定的律动感和节奏感,能够让你产生想要随之摇摆的冲动。
原因在于:DLPFC跟负责运动和感觉输入的脑区是紧密相联的。因此,聆听有律动感和节奏感的音乐,可以借由让身体产生一种有韵律的运动感,来间接刺激DLPFC。
当然,运动本身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不过显然,听音乐比运动更简单,门槛和难度也更低。
不仅如此,大脑会将快节奏的音乐跟快乐、兴奋等感受联系起来。因此,听快节奏的音乐还能改善情绪、振奋精神,提高大脑的唤醒程度,让大脑变得更活跃。
因此,如果你平时有听音乐的习惯,不妨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快节奏的音乐,加入自己的歌单,让它们成为你的助力;如果你没有这个爱好,也不妨试着去培养一下。
不过,建议是在空闲的时候和工作之前听,而不要在工作的同时听音乐。研究发现:一边工作一边听音乐(无论是歌曲还是纯音乐),对创造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有害。(E.Threadgold等,2019)
原因可能在于:音乐本身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抢占一部分认知资源,从而使得我们能够投入到工作上的资源变得更少。
因此,建议在工作时使用白噪音,降低周围环境的声音和刺激对注意力的吸引;而在闲暇没事时则听听音乐,唤醒你的大脑,尤其是在自己情绪较为低落、状态不佳时,会更有振奋精神的帮助。
在散步时学习和思考
散步,是我践行了许多年的爱好。每当我有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思考时,或者陷入瓶颈时,我就会出门走一走。一边踱步,一边在脑海中把问题整个过一遍。
一般来说,走着走着,问题可能就突然迎刃而解了。又或者,脑海里会涌现出一些奇思妙想的点子,想到一些全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这些,都是坐在家里所无法获得的。
为什么散步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原因在于:散步对大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按摩,它能极大地改善大脑的认知能力,让大脑变得更清醒。
比如:当我们步行时,脚步对身体的反作用力会在血管中形成细微的湍流。它可以让更多的血液和氧气进入大脑,从而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再比如:散步这种高度有节奏感、韵律感的活动,能够让大脑处于一种平衡的、舒适的状态里,对脑波活动进行调谐,让各个脑区之间的协作更紧密高效。
同时:散步可以促进BNDF(脑源形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提高突触的可塑性,从而让我们对知识记得更牢、思维更清晰。
以及,散步是一种高效的放松和休憩。它能够让我们从注意力的牢笼中挣脱出来,让我们疲惫不堪的注意力得到放松和喘息,从而重新恢复精力。
2014年一项研究发现:散步可以有效地提升创造力,并且这种效应在散步结束后还能持续一段时间。(Oppezzo Schwartz,2014)
原理很简单:当你的思维彻底放松下来时,你会暂时关闭外界的信息输入,而任由思绪在后台随机地、踊跃地激活各种不同的节点。这时,就有几率产生“远距联系”,把原本无关的节点联系起来。反映在外,就是产生创意或灵感。
因此,如果你需要记忆知识、需要思考问题、需要回顾学到的材料,一边散步,一边在脑海中整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既运动了身体,又提高了思考效率,一举两得。
当然,一定要注意安全,要选没有车的地方喔。
用发呆让大脑回放记忆
一个可能非常违背直觉的理论是:有时候,让自己发呆,什么也不做,比你去持续不断地学习,效果其实要更好。
2004年,专门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Nelson Cowan做了一项实验。他请两组记忆障碍患者听一个故事,并在一个小时后回答问题。
A组患者需要谈话,不断摄取新信息;B组患者则单独待在房间里,什么也不做。结果令人惊讶:A组对故事信息的回忆正确率是7%,而B组则达到了79%——几乎比正常人能做到的成绩还好。
2012年,Cowan又做了一项实验。这次他让两组正常人听一个故事。听完后,A组需要去玩一个游戏,B组什么也不做,保持10分钟。结果发现,B组对故事细节的记忆效果显著高于A组,甚至在实验结束的7天后,这种效应依然存在。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当我们睡觉的时候,大脑其实在做一件事情:对我们今天学到的东西进行“回放”,把它进行加强巩固。这种回放不仅仅发生在睡觉时,也发生在我们安静休息、什么也不做时。
进一步的神经科学研究也发现:当我们看起来“什么也没做”时,大脑海马体中其实正在发生着高频的放电。这种放电,实际上就是大脑在用数倍到数十倍的速度,在回放我们之前学习到的信息,让它不断强化巩固,加深印象。
也就是说:当我们为了学习更多的东西,而去不断追捧所谓的“长时间专注学习”“把时间利用起来”时,大脑其实是在疲于奔命的:它还没有巩固学到的旧信息,新的信息就进来了。长此以往,结果就只能是:我们学了很多东西,但却什么也没记住。
因此,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想让大脑变得更清晰、更有序,想摆脱“读了很多的书,但却什么都没记住”的情况。
那么你需要的,可能不是“尽量抽出时间”看书、学东西,而是给自己一段什么都不做的时间,让大脑静静地酝酿、整理。
这比任何学习技巧都好用。
先提问,后学习
如果你想快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的话,有一个简单而极其有效的办法:先提问,再学习。
很多读者问过我:预习究竟有没有用呢?其实,一个违背常识的结论是:在正式上课之前,通过阅读课程材料来预习,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降低学习效果。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预习的时候,我们会先把材料过一遍,这时它在我们脑海中会留下一个印象。而正式上课时,由于这个印象的存在,我们会产生一种熟悉的错觉”:也就是大脑以为自己对它已经熟悉了,但实际上并不熟悉。
这就会导致,大脑会以为它已经是我们熟悉的知识,于是会降低对它的吸收和摄取,减少对它的资源供给,导致我们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差。
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预习方式呢?2021年一项研究发现:当学生在学习前,先针对课程内容提出问题时,他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好。(Sinha Kapur,2021)
进一步,这种学习效果的提升是跟“提出问题”的深度成正比的。如果你先试着去做一些练习、甚至试着去解决一些问题,再来有针对性地学习,那么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原因很简单:这种“提问式”的学习方法,会激活大脑的警觉系统和预测加工系统,让大脑更好地编码学到的知识,并把它们放在对应的位置,从而更容易将知识巩固和内化。
一个简单的操作是:当你看到一篇感兴趣的文章时,不要直接打开它,而是先问一问:针对这个主题,我都知道什么?我想从中再知道一些别的什么?
同样,当你读书时,看到一个章节、或者作者抛出的一个问题时,不要急着往下读,而是先问一问自己:我会如何解答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和观点是什么?
然后,再将自己的思考结果,跟作者讲的内容进行对比。去着重理解两者的不同点,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点。
这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学习技巧。
换个新环境再学习
大脑有两个非常底层的功能:
一是,它善于在事物之间创造联系。
二是,它善于发现事物跟以往不同的地方,对新奇的事物更感兴趣。
有没有发现,将这两个功能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
当你想学习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时,不妨换一个新的环境去学习。
举个例子:比如你天天待在家里,现在想考一个证书,那么更好的做法,不是在家里学习,而是出门,找一个平时没去过或很少去的地方,比如咖啡馆、图书馆、自习室……在里面学习。
为什么?因为当你处于一个全新的环境的时候,大脑会被高强度地激活起来。这时,它会更容易将这个“新的环境”跟你所学习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把它跟“旧的知识”所区分开来,让你对新知识记得更牢固、更深刻。
甚至,你可以人为地创造一些“新场景”,比如:

不要在一个座位待太久,每几天就换一个位置,高频度刺激大脑。

试着去不同的地点和场所学习,每一个场所学习相似的内容,增强联系。

在特定的日子学习更重要的内容,比如,在大雨倾盆的时候学习更困难的知识,让“坏天气+新场景”成为一个更强的记忆线索……

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当你回忆某个知识点时,你未必能立刻想起来;但一旦你回想起看到这个知识点的场景,比如回想起当时所在的场所、当时的天气、周围的人群、甚至包括听到的声音和嗅到的气味……这个知识就会鲜明地涌现出来。
所以,如果你需要高强度地学习和思考,那么,一定不要长期待在同一个地方,而是不断给大脑新的刺激。
这会让这些新的知识,在你脑海中变得更牢固、更稳定。
用纸笔来辅助思考
经常有人问我:看电子书和记电子笔记,以及看纸质书和用纸笔记笔记,哪种效果更好呢?
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回答:任何时候,看纸质书和用纸笔做笔记,效果都是更好的。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纸质书和纸质笔记可以提供更多的记忆线索,让我们把知识更好地联系和巩固起来。
举个例子:比如你读一本书,看到某个很有趣的知识点。那么当你回忆这个知识点时,你可能不记得它具体在这本书的第几页,但你一定会记得它在这本书的“大概什么位置”——是前面、中间还是后面,大概占了多少页,等等。
这种情况,就是这本书本身的物理形态——它的厚度、页码、翻页的手感和记忆等信息综合起来,为你提供了关于这个知识点的更多的线索,帮你牢牢地把它记住。
同样,你用纸笔记下的笔记,也总是会记得更牢,原因就在于:你写字时所调动的脑区和使用的资源,会比打字多得多。这些更多的脑区调用和资源都会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你将这段记忆更好地巩固起来。
但是,纸质书和纸质笔记确实不太方便储存和整理。因此,我的习惯是:
日常阅读电子书,用笔记软件做笔记。但非常重要或有用的书,我会买一本实体书回来收藏;同样,当我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时,我会用笔在纸上把它画下来,理一下它的逻辑脉络,画一下它的结构。
画下来的内容,我会把它拍照储存起来。但其实不储存也没关系。因为画图、梳理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是在训练大脑更好地注意和记忆它了。
这是一个平衡的做法,兼顾了效率和效果,非常方便。
用输出来反哺输入
最后,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方法:费曼学习法。
它是我践行了许多年的习惯,也是我学习和整理知识体系的秘诀。
简而言之:当我学到一个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知识点时,我会在心里想象有一个听众,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讲给这个“心里的听众”听。务求让完全零基础的人也能听懂。
基本上,这样讲完一遍,对这个知识点的记忆也就非常深刻了,可以持续非常长的时间。
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遇到阻碍,有一些地方不知道该怎么讲,或者无法用自己的话去表述——那么,这就是一个推动你去加深理解的好机会。它正是在告诉你: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存在这些漏洞需要去弥补。
其实,我的许多文章,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更高阶的费曼学习法:它们往往都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成果。借由写一篇文章,我就能把这些经历汇总整理起来,让它们形成一个牢固的知识结构,嵌入我的知识体系之中。
如果觉得写文章太困难,你可以参考我前面的做法,把它讲给心里的听众。这样会更简单。
但一定要注意“用自己的话”,否则,你就只是在照搬作者的思考而已,并没有真的去消化这些知识点。
一旦你养成了这个习惯,你会发现,你学到的知识,想忘也忘不掉。

好文推荐:


  • 《任正非,为什么反复讲这10个字?》

  • 《经济学家激辩“10万亿大刺激”》


排版| 杨羽
编辑| 微澜执行主编| 夏昆

听快节奏的音乐还能改善情绪、振奋精神,提高大脑的唤醒程度,让大脑变得更活跃。...因此,建议在工作时使用白噪音,降低周围环境的声音和刺激对注意力的吸引;而在闲暇没事时则听听音乐,唤醒你的大脑,尤其是在自己情绪较为低落、状态不佳时,会更有振奋精神的帮助。
作 者:李睿秋Lachel
来 源: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
今天的文章,我想跟你分享7个简单有效的小技巧。
它们可以激活你的大脑,让大脑“火力全开”,让你无论是学习还是思考,都能起到更高效、更专注的效果。
希望今天的推送,能够为你提供一点帮助和启发。
用音乐激活前额叶皮质
你平时喜欢听音乐吗?如果是的话,这可能是一个好消息。
我们知道:前额叶皮质是大脑的“控制中心”,它是各种输入信息汇总的枢纽,又经由它将信息分门别类地传递向其他脑区,协调整个大脑网络的活跃。可以说,它决定了我们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而这其中,又以背外侧前额叶(DLPFC)尤为重要:它跟工作记忆、计划、决策、推理以及信息的调用密切相关,甚至也是人类个体智力差异的重要生理基础。
那么,有什么方式可以锻炼DLPFC呢?202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适当的音乐,似乎能刺激到这个部位,让它变得更活跃,从而让我们的头脑变得更清醒,思维变得更高效。(Fukuie等,2022)
什么叫“适当的音乐”呢?研究认为,这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这些音乐是你所喜爱的,能够唤起你的兴奋与愉悦感;二是它们必须有一定的律动感和节奏感,能够让你产生想要随之摇摆的冲动。
原因在于:DLPFC跟负责运动和感觉输入的脑区是紧密相联的。因此,聆听有律动感和节奏感的音乐,可以借由让身体产生一种有韵律的运动感,来间接刺激DLPFC。
当然,运动本身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不过显然,听音乐比运动更简单,门槛和难度也更低。
不仅如此,大脑会将快节奏的音乐跟快乐、兴奋等感受联系起来。因此,听快节奏的音乐还能改善情绪、振奋精神,提高大脑的唤醒程度,让大脑变得更活跃。
因此,如果你平时有听音乐的习惯,不妨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快节奏的音乐,加入自己的歌单,让它们成为你的助力;如果你没有这个爱好,也不妨试着去培养一下。
不过,建议是在空闲的时候和工作之前听,而不要在工作的同时听音乐。研究发现:一边工作一边听音乐(无论是歌曲还是纯音乐),对创造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有害。(E.Threadgold等,2019)
原因可能在于:音乐本身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抢占一部分认知资源,从而使得我们能够投入到工作上的资源变得更少。
因此,建议在工作时使用白噪音,降低周围环境的声音和刺激对注意力的吸引;而在闲暇没事时则听听音乐,唤醒你的大脑,尤其是在自己情绪较为低落、状态不佳时,会更有振奋精神的帮助。
在散步时学习和思考
散步,是我践行了许多年的爱好。每当我有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思考时,或者陷入瓶颈时,我就会出门走一走。一边踱步,一边在脑海中把问题整个过一遍。
一般来说,走着走着,问题可能就突然迎刃而解了。又或者,脑海里会涌现出一些奇思妙想的点子,想到一些全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这些,都是坐在家里所无法获得的。
为什么散步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原因在于:散步对大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按摩,它能极大地改善大脑的认知能力,让大脑变得更清醒。
比如:当我们步行时,脚步对身体的反作用力会在血管中形成细微的湍流。它可以让更多的血液和氧气进入大脑,从而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再比如:散步这种高度有节奏感、韵律感的活动,能够让大脑处于一种平衡的、舒适的状态里,对脑波活动进行调谐,让各个脑区之间的协作更紧密高效。
同时:散步可以促进BNDF(脑源形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提高突触的可塑性,从而让我们对知识记得更牢、思维更清晰。
以及,散步是一种高效的放松和休憩。它能够让我们从注意力的牢笼中挣脱出来,让我们疲惫不堪的注意力得到放松和喘息,从而重新恢复精力。
2014年一项研究发现:散步可以有效地提升创造力,并且这种效应在散步结束后还能持续一段时间。(Oppezzo Schwartz,2014)
原理很简单:当你的思维彻底放松下来时,你会暂时关闭外界的信息输入,而任由思绪在后台随机地、踊跃地激活各种不同的节点。这时,就有几率产生“远距联系”,把原本无关的节点联系起来。反映在外,就是产生创意或灵感。
因此,如果你需要记忆知识、需要思考问题、需要回顾学到的材料,一边散步,一边在脑海中整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既运动了身体,又提高了思考效率,一举两得。
当然,一定要注意安全,要选没有车的地方喔。
用发呆让大脑回放记忆
一个可能非常违背直觉的理论是:有时候,让自己发呆,什么也不做,比你去持续不断地学习,效果其实要更好。
2004年,专门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Nelson Cowan做了一项实验。他请两组记忆障碍患者听一个故事,并在一个小时后回答问题。
A组患者需要谈话,不断摄取新信息;B组患者则单独待在房间里,什么也不做。结果令人惊讶:A组对故事信息的回忆正确率是7%,而B组则达到了79%——几乎比正常人能做到的成绩还好。
2012年,Cowan又做了一项实验。这次他让两组正常人听一个故事。听完后,A组需要去玩一个游戏,B组什么也不做,保持10分钟。结果发现,B组对故事细节的记忆效果显著高于A组,甚至在实验结束的7天后,这种效应依然存在。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当我们睡觉的时候,大脑其实在做一件事情:对我们今天学到的东西进行“回放”,把它进行加强巩固。这种回放不仅仅发生在睡觉时,也发生在我们安静休息、什么也不做时。
进一步的神经科学研究也发现:当我们看起来“什么也没做”时,大脑海马体中其实正在发生着高频的放电。这种放电,实际上就是大脑在用数倍到数十倍的速度,在回放我们之前学习到的信息,让它不断强化巩固,加深印象。
也就是说:当我们为了学习更多的东西,而去不断追捧所谓的“长时间专注学习”“把时间利用起来”时,大脑其实是在疲于奔命的:它还没有巩固学到的旧信息,新的信息就进来了。长此以往,结果就只能是:我们学了很多东西,但却什么也没记住。
因此,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想让大脑变得更清晰、更有序,想摆脱“读了很多的书,但却什么都没记住”的情况。
那么你需要的,可能不是“尽量抽出时间”看书、学东西,而是给自己一段什么都不做的时间,让大脑静静地酝酿、整理。
这比任何学习技巧都好用。
先提问,后学习
如果你想快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的话,有一个简单而极其有效的办法:先提问,再学习。
很多读者问过我:预习究竟有没有用呢?其实,一个违背常识的结论是:在正式上课之前,通过阅读课程材料来预习,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降低学习效果。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预习的时候,我们会先把材料过一遍,这时它在我们脑海中会留下一个印象。而正式上课时,由于这个印象的存在,我们会产生一种熟悉的错觉”:也就是大脑以为自己对它已经熟悉了,但实际上并不熟悉。
这就会导致,大脑会以为它已经是我们熟悉的知识,于是会降低对它的吸收和摄取,减少对它的资源供给,导致我们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差。
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预习方式呢?2021年一项研究发现:当学生在学习前,先针对课程内容提出问题时,他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好。(Sinha Kapur,2021)
进一步,这种学习效果的提升是跟“提出问题”的深度成正比的。如果你先试着去做一些练习、甚至试着去解决一些问题,再来有针对性地学习,那么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原因很简单:这种“提问式”的学习方法,会激活大脑的警觉系统和预测加工系统,让大脑更好地编码学到的知识,并把它们放在对应的位置,从而更容易将知识巩固和内化。
一个简单的操作是:当你看到一篇感兴趣的文章时,不要直接打开它,而是先问一问:针对这个主题,我都知道什么?我想从中再知道一些别的什么?
同样,当你读书时,看到一个章节、或者作者抛出的一个问题时,不要急着往下读,而是先问一问自己:我会如何解答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和观点是什么?
然后,再将自己的思考结果,跟作者讲的内容进行对比。去着重理解两者的不同点,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点。
这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学习技巧。
换个新环境再学习
大脑有两个非常底层的功能:
一是,它善于在事物之间创造联系。
二是,它善于发现事物跟以往不同的地方,对新奇的事物更感兴趣。
有没有发现,将这两个功能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
当你想学习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时,不妨换一个新的环境去学习。
举个例子:比如你天天待在家里,现在想考一个证书,那么更好的做法,不是在家里学习,而是出门,找一个平时没去过或很少去的地方,比如咖啡馆、图书馆、自习室……在里面学习。
为什么?因为当你处于一个全新的环境的时候,大脑会被高强度地激活起来。这时,它会更容易将这个“新的环境”跟你所学习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把它跟“旧的知识”所区分开来,让你对新知识记得更牢固、更深刻。
甚至,你可以人为地创造一些“新场景”,比如:

不要在一个座位待太久,每几天就换一个位置,高频度刺激大脑。

试着去不同的地点和场所学习,每一个场所学习相似的内容,增强联系。

在特定的日子学习更重要的内容,比如,在大雨倾盆的时候学习更困难的知识,让“坏天气+新场景”成为一个更强的记忆线索……

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当你回忆某个知识点时,你未必能立刻想起来;但一旦你回想起看到这个知识点的场景,比如回想起当时所在的场所、当时的天气、周围的人群、甚至包括听到的声音和嗅到的气味……这个知识就会鲜明地涌现出来。
所以,如果你需要高强度地学习和思考,那么,一定不要长期待在同一个地方,而是不断给大脑新的刺激。
这会让这些新的知识,在你脑海中变得更牢固、更稳定。
用纸笔来辅助思考
经常有人问我:看电子书和记电子笔记,以及看纸质书和用纸笔记笔记,哪种效果更好呢?
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回答:任何时候,看纸质书和用纸笔做笔记,效果都是更好的。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纸质书和纸质笔记可以提供更多的记忆线索,让我们把知识更好地联系和巩固起来。
举个例子:比如你读一本书,看到某个很有趣的知识点。那么当你回忆这个知识点时,你可能不记得它具体在这本书的第几页,但你一定会记得它在这本书的“大概什么位置”——是前面、中间还是后面,大概占了多少页,等等。
这种情况,就是这本书本身的物理形态——它的厚度、页码、翻页的手感和记忆等信息综合起来,为你提供了关于这个知识点的更多的线索,帮你牢牢地把它记住。
同样,你用纸笔记下的笔记,也总是会记得更牢,原因就在于:你写字时所调动的脑区和使用的资源,会比打字多得多。这些更多的脑区调用和资源都会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你将这段记忆更好地巩固起来。
但是,纸质书和纸质笔记确实不太方便储存和整理。因此,我的习惯是:
日常阅读电子书,用笔记软件做笔记。但非常重要或有用的书,我会买一本实体书回来收藏;同样,当我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时,我会用笔在纸上把它画下来,理一下它的逻辑脉络,画一下它的结构。
画下来的内容,我会把它拍照储存起来。但其实不储存也没关系。因为画图、梳理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是在训练大脑更好地注意和记忆它了。
这是一个平衡的做法,兼顾了效率和效果,非常方便。
用输出来反哺输入
最后,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方法:费曼学习法。
它是我践行了许多年的习惯,也是我学习和整理知识体系的秘诀。
简而言之:当我学到一个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知识点时,我会在心里想象有一个听众,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讲给这个“心里的听众”听。务求让完全零基础的人也能听懂。
基本上,这样讲完一遍,对这个知识点的记忆也就非常深刻了,可以持续非常长的时间。
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遇到阻碍,有一些地方不知道该怎么讲,或者无法用自己的话去表述——那么,这就是一个推动你去加深理解的好机会。它正是在告诉你: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存在这些漏洞需要去弥补。
其实,我的许多文章,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更高阶的费曼学习法:它们往往都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成果。借由写一篇文章,我就能把这些经历汇总整理起来,让它们形成一个牢固的知识结构,嵌入我的知识体系之中。
如果觉得写文章太困难,你可以参考我前面的做法,把它讲给心里的听众。这样会更简单。
但一定要注意“用自己的话”,否则,你就只是在照搬作者的思考而已,并没有真的去消化这些知识点。
一旦你养成了这个习惯,你会发现,你学到的知识,想忘也忘不掉。

好文推荐:


  • 《任正非,为什么反复讲这10个字?》

  • 《经济学家激辩“10万亿大刺激”》


排版| 杨羽
编辑| 微澜执行主编| 夏昆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