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学表示,公司将锚定云南省“3815”发展战略目标和中医药强省建设战略,不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努力成为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和服务者。...三七和重楼是云南省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道地药材,也是云南白药中药材数字化成功的代表。
【导读】云南白药:建链、数字化与新纪元│信心中国·英华万里行
【编者按】为响应中央号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基金报联合行业协会、头部金融机构等单位,共同启动“信心中国·英华万里行”主题活动,帮助投资者发现中国金融机构价值,发现优秀企业。
为此,本报推出《信心中国·英华万里行》栏目,记录调研中的优秀上市公司案例,探寻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敬请关注。海拔2800米,乳白色的饱满种子需蛰伏在泥土中两个冬天,才能破土而出。看到小拇指大小的幼芽时,云南白药的技术人员知道,这个春天闲不住了。接下来是忙碌的4个月,为了让幼芽能够移种到大田,需将大棚里的温度保持18度至20度,湿度为70%。只有这样,幼苗才能更好地存活。到了大田,幼苗还需经历4~5个春秋,才能达到采收标准,这就是滇重楼。这只是故事的后半段,在重楼未能人工培育的千百年间,每一棵重楼都需要在深山中苦苦找寻。对云南白药来说,这依然只是开始,他们在尝试更宏大的事情,比如将云南道地中药材变成标准化、可追溯的工业品,像管理工厂一样把全产业链管起来。放在几年前,这都是“天方夜谭”。“用药必依土地”,即便与我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相比,中药材产业也是大幅落后的。现在,5G、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让工业化、数字化助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可能。而地方产业政策的支持,也为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赋能。云南白药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学表示,公司将锚定云南省“3815”发展战略目标和中医药强省建设战略,不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努力成为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和服务者。“云南白药通过不断积累、整合、研究从种植、采购、加工到成品的整个链条各个环节过程和数据,形成一套中药材产业链建设的可推广方法,复制带动更多道地药材开发利用,实现滚动发展。”在昆明基地,云南白药董事郭昕告诉记者。能够深刻理解、有效感知、科学改造生态,进而重新构建整个产业链,千百年未变的中药材产业正走向新纪元。从《黄帝内经》记载的365味开始,中药材发展至今已达12807种,其中,8875种发现于东经97°31′~106°11′、北纬21°8′~29°15′之间,也就是云南。“古滇南多本草,无云药不成方。”这是在云南最常听到的话。然而,对于这些野生了几千年的中药材而言,其珍稀性、道地性等独特品质,却一度成为工业化发展的瓶颈。“药终究是为了治病,如果因为原料稀缺导致老百姓用不上药,那说明我们没做好。”郭昕表示。受生长环境、炮制方法、信息闭塞等因素影响,云南中药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同时,由于野生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不科学采挖破坏生态环境也让药材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云南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改变中药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云南白药选择用技术手段解决。“传统农业方式生产中药材上下游是脱节的,上游很难出现在整个工业链条中。”云南白药文山七花公司负责人称,“我们从中药材行业长期存在的种植不规范、加工粗放、质量不可控、持续供应能力差等问题入手,用数字化的手段,让中药材产品成为集研发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质量追溯、销售及服务于一体标准化的工业品。通过复制推广,把中药材产业链建设起来。”建链,必须实现上下游协同、规模化和标准化,意味着要让野蛮生长的中药材进入“工业时代”,而工业品的核心要素就包括标准化和可追溯。三七和重楼是云南省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道地药材,也是云南白药中药材数字化成功的代表。三七素有“金不换”之称,重楼则需要成长至少八年,才能具备药用价值。在玉龙雪山脚下的云南白药太安基地,重楼从人工育苗到加工出厂全流程一气呵成。曾经遍布山野、形态各异的重楼,超越了传统手工业的“定性”生产方式,进化为数字工业化时代的“定量”生产模式,汇聚在云南白药的太安种植基地。“近三年来,我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与当地农户合作,采取订单种植、保价收购的方式,使药材产量低、扩繁系数低等瓶颈问题得到突破。”云南白药丽江药业公司负责人说。上世纪70年代,为了将重楼由野生引为家种,云南白药遍访南美、欧洲、非洲,将23个种子带回中国研究。历经20年,最终实现了重楼从野生变成工厂用药。在种质资源圃,几乎所有品种的重楼都种植于此。经过长期的选种、育种,家种重楼已经远好于野生。在太安基地,采摘的重楼很快进入趁鲜加工流程。客户的需求直达一线车间。自动化设备快速运转,很快,加工好的产品打包完毕,整装待发。每一包运出的重楼,都实现了全过程溯源:种植地址、生长气候、加工流程、负责人等信息都有据可查。东风唤得春潮涌。天麻、茯苓、灯盏花等曾经仅依赖野生资源的中药材,如今也在逐步迈入人工种植和规模化生产的“工业时代”,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云南地道药材,被串进“数字化”链条中。波的叠加能量非常大,叠加次数越多,能量就越大。——《波的叠加》“农业是离互联网最远的行业,数字化转型难度很高。下了几年苦功夫,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农产品具有很强的数据属性,用好这些数据很重要。”七花公司负责人称。中药材数字化的一个明显优点就是提升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将土地数据、种植范围、农药检测、粗加工等多个环节纳入数字化控制体系进行管理和追溯,原料的安全性和产品的稳定性都能得到显著提升。对社会公众而言,这也有助于提升中药材的公信力,能够在数字层面、资产层面、法律层面明确“可靠性”这一概念。“公开、共享、统一的行业标准,可以抵御‘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劣币’不存在,行业整体肯定是向好发展。”七花公司负责人说。云南白药集团副董事长、总裁董明在近期云南白药举办的中药材产业活动中提到,“数字化”已成为云南白药重要的创新工具。公司按照“整合资源、搭建集群”理念,通过信息共建、资源共享、数据赋能,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综合体,实现中药材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除了前述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打通药材从育种到种植、初加工、精加工、制药、分销体系及医院的全产业链外,云南白药还在数据治理领域建立了主数据系统和“数据湖”平台系统,实现了全集团重要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启动了各领域的应用建设。企业对数据的认知正在逐步深化,数据已经成为生产要素之一,未来有可能与资本和技术并驾齐驱,甚至取代它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当一株三七的产地情况、品质情况、种植标准、加工信息等像“标签”一样能够被捕获和刻画,并转化为可存储、可处理的数据语言,云南白药团队就相当于手握一张“秘方”:他们可以根据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及时精准地提供符合需求的三七产品。搜集农业大数据,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移动互联网浪潮让这成为现实。信息采集需要种植户参与。现在,种植户只需站在田间地头拍照、上传,所有数据就会自动汇集,与庞大的地理信息匹配,由AI模型进行分析、统计。建设数据库是释放“AI+医药”潜力的前期工作。今年3月,由云南白药和华为联合打造的中医药大模型正式亮相。据悉,该模型融合了大数据和中医药知识,建立了标准化、系统化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流程;针对中医药的复杂性,构建了中医问答和自诊辅助诊断能力;在实现传统知识现代化转型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该模型还面向社会大众、医务工作者、行业和科研人员提供了文献知识问答、智能问诊、处方推荐、报告解读、药材标准化识别等多场景应用。神话学家坎贝尔在探究神话故事为何能流传千年时,发现遵循“启程—启蒙—考验—归来”这一架构的故事往往具有长久生命力。有意思的是,这个叙事逻辑在很多百年品牌的成长之路上也能找到印证。玻璃瓶内盛放着浅黄色的药粉,其中包裹着一粒红色的小药丸。在需要时,将药粉撒在切开的伤口上即可。这便是曲焕章于1902年创制的“百宝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云南白药以这种形式存在于普通百姓的家中。时移势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散剂为主要形态的传统中药渐渐不能满足大众需求,变革已迫在眉睫。多年来,围绕白药的核心成分,云南白药进行丰富的剂型拓展,研制了胶囊、酊剂、膏贴剂、气雾剂等品类,并不断将传统中药融入现代生活,推出了云南白药创可贴、云南白药牙膏等产品。这些创新不仅保留了传统药效,还拓展了其用途,推动云南白药从传统中药迈入现代化大健康,从“疗伤圣药”拓展至“止血化瘀”。郭昕认为:“云南白药的很多创新实际上是运用现代医药科技改进了传统产品的一些不足使其更加方便有效,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这也是一直以来云南白药发展的重要支撑。”至今,云南白药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在不断地变革和重构的同时,也在探索更多新的可能。除了继续深耕中药创新药、传统中药二次开发、中药材产地加工等领域之外,云南白药还进入了核药、生物药等医药科技前沿,布局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新方法、新靶点,创伤疼痛治疗新材料、新剂型,多维度全力打造云南白药的第二,甚至第三条增长曲线。云南白药在2024年的半年度报告中提到,公司聚焦创新药研发成果转化。报告期内,用于PET/CT显像诊断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INR101诊断核药项目已获得临床批件,并完成Ⅰ期临床试验;INR102项目已启动前体药学和非临床研究。半年报中还可以看出,云南白药的创新还是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共同驱动。管理创新已经深度融入云南白药的企业文化,成为云南白药业绩提质增效、长期稳定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创新不仅是云南白药的发展动力,更是云南白药的文化基因。云南白药始终紧紧围绕‘药’这个产业根基,聚焦药品和大健康优势领域,在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有效推进新业务增长点的打造。正是这种坚定不移守正创新、自我革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理念,让这块招牌的含金量持续提升。《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