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谷子价格呈现弱势 四季度或下滑后反弹

卓创农业

1周前

三季度供应情况需区分新陈谷子,7月初到8月中旬陈粮集中释放,8月下旬到9月底新粮陆续上市,流通环节供应宽松成为两者的市场共性。...三季度谷子处于新陈交替阶段,新陈粮在其对应的流通阶段,价格均呈现下滑态势。

2024年三季度处于新陈粮交替阶段,谷价呈现跌涨跌的变化趋势,整体呈现弱势。7-8月份流通环节陈谷子集中释放,叠加淡季需求疲软,供需双方利空因素驱动谷价持续下跌。8月下旬新谷子开始上市,开秤价格冲高,9月份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价格处于下滑通道。三季度需求方或占主导,10-11月份随着下游需求的萎缩,谷价或延续跌势,12月份需求改善之际,价格或存上涨可能。
三季度谷价跌涨跌,整体呈现下滑态势
三季度谷子处于新陈交替阶段,新陈粮在其对应的流通阶段,价格均呈现下滑态势。8月下旬新谷子开始上市,开秤价格冲高成为“分水岭”。因此,三季度价格跌涨跌,但整体呈弱势。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9月30日,内蒙古赤峰张杂13号谷子主流成交价1.70元/斤,较7月初价格下跌28.57%,同比跌幅34.62%,降至近3年价格低点。三季度出货均价2.17元/斤,环比上季度跌幅12.50%,同比跌幅17.49%。
市场粮源集中释放,流通环节供应宽松
三季度供应情况需区分新陈谷子,7月初到8月中旬陈粮集中释放,8月下旬到9月底新粮陆续上市,流通环节供应宽松成为两者的市场共性。
据卓创资讯统计,就2023/24年度陈谷子而言,截至8月20日,主产区基层余粮占比约11.16%,中间环节余粮占比约5.44%,总供应量占比约16.60%。另外,市场供应还包含2021/22年度及2022/23年度结转陈粮,余粮在当年总产量中的占比在3%-20%,分布于基层及中间环节。新谷子供应增加预期强烈,8月底前处理陈粮库存迫在眉睫。因此,7-8月份农户及持货粮商出货积极,各环节、各年份陈粮集中释放,流通环节供应宽松,可流通量在70万吨左右,较整个二季度增幅40%左右,对谷价产生利空影响。
据卓创资讯统计,2024/25年度新谷子种植面积同比增幅约20%,一定程度上对玉米种植形成替代。因生长期长势良好,预计总产量同比增幅约23%。8月下旬到9月底,东北新谷子陆续收割,截至9月30日,内蒙古赤峰北五旗县新粮收割进度50%左右。在跌价预期之下,农户出货积极,流通环节供应量激增,新谷子价格承压下跌。
米厂原粮谷子按需采购,需求量持续小于供应量
7-8月份全国普遍高温,饮食习惯及存放条件均不利于小米销售,终端需求持续疲软。批发商零星走货,少量库存消耗周期拉长,补货积极性差。米厂订单匮乏,开机率低位下滑。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8月20日,全国米厂平均开机率约2.30%,较7月初下滑0.50个百分点。米厂原粮谷子用量萎缩,停收去库存现象普遍,对谷价产生利空影响。
8月下旬到9月底,全国天气持续转凉,饮食习惯及存储条件均利于小米销售,小米处于传统需求旺季。米厂小米持续加工,开机率呈现上升趋势。截至9月30日,全国米厂平均开机率约14.80%,较8月20日上调12.50个百分点。米厂原粮谷子按需采购,虽然此阶段需求量增加,但总需求量仍少于激增的供应量,谷子市场持续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四季度需求方或占主导,谷价或下滑后小幅反弹
从谷子价格的季节性波动特点来看,近10年10-12月份价格下滑的概率较大。结合今年四季度的市场供需情况预期,预计10-11月份谷价呈现下滑态势,12月份价格或出现反季节性上涨的可能。
从供应来看,主产区基层余粮在80%左右,10-12月份部分农户持续出货,流通环节供应量充足。从需求来看,四季度小米仍处于一年中的销售旺季,需求量或先减后增,谷子用量也将先减后增。
综上所述,四季度需求仍是主导谷价变化的主要因素,谷价或先跌后涨,但整体呈现下滑态势。10月底前终端小米逐渐进入消化阶段,米厂新增订单减少,原粮谷子用量萎缩,月底前谷价或存下滑可能。11月份小米仍处于消化期,米厂开机率较10月份下滑,原粮谷子需求量进一步减少,谷价仍存下滑空间。此阶段需关注市场主体操作的变化,若市场出现建库存的现象,届时谷价或存反弹可能。小米经过一个多月的消化后,12月份或迎来新一轮补货期,叠加元旦节日效应的带动,小米及谷子需求将趋于好转,届时谷价或存小幅上涨的可能。

友情提醒

我的资讯 您的财富

感谢您阅读完此文章,为了及时的把行情发给您,请做如下操作:

请点击最上方的“卓创农业”,并关注公众号;

请点击最下方的“分享”给朋友,共商赚钱机会;

请点击最下方的“在看”,会优先看到行情预测;

◆◆◆

业务咨询、媒体采访文章转载及建议敬请拨打卓创资讯客服热线:400-811-5599

◆◆◆

任何依据卓创资讯数据和信息而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及法律后果均应当自行承担与卓创资讯无关

◆◆◆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三季度供应情况需区分新陈谷子,7月初到8月中旬陈粮集中释放,8月下旬到9月底新粮陆续上市,流通环节供应宽松成为两者的市场共性。...三季度谷子处于新陈交替阶段,新陈粮在其对应的流通阶段,价格均呈现下滑态势。

2024年三季度处于新陈粮交替阶段,谷价呈现跌涨跌的变化趋势,整体呈现弱势。7-8月份流通环节陈谷子集中释放,叠加淡季需求疲软,供需双方利空因素驱动谷价持续下跌。8月下旬新谷子开始上市,开秤价格冲高,9月份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价格处于下滑通道。三季度需求方或占主导,10-11月份随着下游需求的萎缩,谷价或延续跌势,12月份需求改善之际,价格或存上涨可能。
三季度谷价跌涨跌,整体呈现下滑态势
三季度谷子处于新陈交替阶段,新陈粮在其对应的流通阶段,价格均呈现下滑态势。8月下旬新谷子开始上市,开秤价格冲高成为“分水岭”。因此,三季度价格跌涨跌,但整体呈弱势。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9月30日,内蒙古赤峰张杂13号谷子主流成交价1.70元/斤,较7月初价格下跌28.57%,同比跌幅34.62%,降至近3年价格低点。三季度出货均价2.17元/斤,环比上季度跌幅12.50%,同比跌幅17.49%。
市场粮源集中释放,流通环节供应宽松
三季度供应情况需区分新陈谷子,7月初到8月中旬陈粮集中释放,8月下旬到9月底新粮陆续上市,流通环节供应宽松成为两者的市场共性。
据卓创资讯统计,就2023/24年度陈谷子而言,截至8月20日,主产区基层余粮占比约11.16%,中间环节余粮占比约5.44%,总供应量占比约16.60%。另外,市场供应还包含2021/22年度及2022/23年度结转陈粮,余粮在当年总产量中的占比在3%-20%,分布于基层及中间环节。新谷子供应增加预期强烈,8月底前处理陈粮库存迫在眉睫。因此,7-8月份农户及持货粮商出货积极,各环节、各年份陈粮集中释放,流通环节供应宽松,可流通量在70万吨左右,较整个二季度增幅40%左右,对谷价产生利空影响。
据卓创资讯统计,2024/25年度新谷子种植面积同比增幅约20%,一定程度上对玉米种植形成替代。因生长期长势良好,预计总产量同比增幅约23%。8月下旬到9月底,东北新谷子陆续收割,截至9月30日,内蒙古赤峰北五旗县新粮收割进度50%左右。在跌价预期之下,农户出货积极,流通环节供应量激增,新谷子价格承压下跌。
米厂原粮谷子按需采购,需求量持续小于供应量
7-8月份全国普遍高温,饮食习惯及存放条件均不利于小米销售,终端需求持续疲软。批发商零星走货,少量库存消耗周期拉长,补货积极性差。米厂订单匮乏,开机率低位下滑。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8月20日,全国米厂平均开机率约2.30%,较7月初下滑0.50个百分点。米厂原粮谷子用量萎缩,停收去库存现象普遍,对谷价产生利空影响。
8月下旬到9月底,全国天气持续转凉,饮食习惯及存储条件均利于小米销售,小米处于传统需求旺季。米厂小米持续加工,开机率呈现上升趋势。截至9月30日,全国米厂平均开机率约14.80%,较8月20日上调12.50个百分点。米厂原粮谷子按需采购,虽然此阶段需求量增加,但总需求量仍少于激增的供应量,谷子市场持续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四季度需求方或占主导,谷价或下滑后小幅反弹
从谷子价格的季节性波动特点来看,近10年10-12月份价格下滑的概率较大。结合今年四季度的市场供需情况预期,预计10-11月份谷价呈现下滑态势,12月份价格或出现反季节性上涨的可能。
从供应来看,主产区基层余粮在80%左右,10-12月份部分农户持续出货,流通环节供应量充足。从需求来看,四季度小米仍处于一年中的销售旺季,需求量或先减后增,谷子用量也将先减后增。
综上所述,四季度需求仍是主导谷价变化的主要因素,谷价或先跌后涨,但整体呈现下滑态势。10月底前终端小米逐渐进入消化阶段,米厂新增订单减少,原粮谷子用量萎缩,月底前谷价或存下滑可能。11月份小米仍处于消化期,米厂开机率较10月份下滑,原粮谷子需求量进一步减少,谷价仍存下滑空间。此阶段需关注市场主体操作的变化,若市场出现建库存的现象,届时谷价或存反弹可能。小米经过一个多月的消化后,12月份或迎来新一轮补货期,叠加元旦节日效应的带动,小米及谷子需求将趋于好转,届时谷价或存小幅上涨的可能。

友情提醒

我的资讯 您的财富

感谢您阅读完此文章,为了及时的把行情发给您,请做如下操作:

请点击最上方的“卓创农业”,并关注公众号;

请点击最下方的“分享”给朋友,共商赚钱机会;

请点击最下方的“在看”,会优先看到行情预测;

◆◆◆

业务咨询、媒体采访文章转载及建议敬请拨打卓创资讯客服热线:400-811-5599

◆◆◆

任何依据卓创资讯数据和信息而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及法律后果均应当自行承担与卓创资讯无关

◆◆◆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