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生态“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新局面- 绿色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推进

开创生态“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新局面- 绿

3周前

我州聚焦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全产业链“三产”融合不断深入,核桃、乳品、水果、中药材等“苍洱名品”的生态附加值、市场能见度、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
开创生态“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新局面
来源:大理日报
原标题:开创生态“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新局面 ——我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综述
10月的大理,天蓝水清,漫步苍山洱海之间,大片海菜花环湖盛开,湿地上空多种候鸟蹁跹入画,洱海畔金黄的稻田正在收割,生态廊道上人们迎着晚风骑行、散步……绿水青山间,一幅以生态为底色的斑斓画卷缓缓展开。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2023年以来,大理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大理实践,全力抓实以洱海保护精准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升思想认识的深度、洱海保护的力度、污染防治的强度、人居环境的美度、绿色转型的速度,洱海保护治理精准有效、全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在前列、产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绿美城乡建设展现新貌。绿色发展底色愈加鲜亮,转型发展活力愈加迸发,不断取得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进展,开创了生态“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的新局面。
洱海保护精准治理有力有效
夜幕降临,盏盏渔灯逐次亮起,如同散落洱海的星星,美不胜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自2017年起,洱海鱼类生态调控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洱海湖泊的自我净化和自我平衡能力,也成为一道美丽的生态风景线。
大理州始终坚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洱海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转型统揽大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全民治湖、科学治湖、系统治湖、依法治湖,统筹推进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系统实施“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和“六个两年行动”,全力推动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再到“生态之治”的转变。
2023年,洱海保护治理“九个三年精准提升行动”全面启动,第五次修订的《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施行,入湖污染负荷持续削减,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洱海水质总体稳定保持优良水平,全湖没有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洱海和剑湖被认定为国家重要湿地,洱海流域9个重要河流(湖库)被评定为云南省美丽河湖。洱海流域被纳入全国第一、第二批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今年,“数字洱海”入选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顺丰洱海模式”入选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公布的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减污降碳推荐案例,是云南省唯一入选案例。
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走进提升改造后的洱海月湿地公园,水清岸绿、空气清新,成为市民们又一休闲的好去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州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3年,全州12县(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57%,州政府所在地大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4%;国控、省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3.75%,无劣Ⅴ类水体,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大理州被列入全国第二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024年上半年,12县(市)政府所在地优良天数比率为99.9%,州政府所在地大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48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1.7%,无劣Ⅴ类水体,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大理州被列为第二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
剑川县剑湖作为滇西北横断山脉候鸟迁徙通道上重要的集结点和越冬栖息地,从9月起,就拉开了候鸟食源地保护的序幕;初秋时节,曾一度面临灭绝的茈碧花在洱源县茈碧湖附近盛开,重现生机。
目前,我州共建成自然保护地52处,湿地面积达6.71万公顷,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系统性保护不断深入,苍山洱海的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共有动、植物4790余种,彩鹮、紫水鸡等90余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在洱海流域栖居。漾濞槭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一个经典范例,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再现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大理市“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已通过认证提名考察评估,大理州灵长目动物栖息地示范区列入全球环境基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变革项目,苍山综合科学考察项目通过中期评估,洱海生态资源调查完成。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有害生物检疫管理、外来物种入侵普查防治和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全面开展。
绿色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推进
在洱源县右所镇,新鲜采摘的海菜花通过保鲜技术,远销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鹤庆县产业园西邑工业园,鹤庆溢鑫铝业和大理戴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线不断运转;在洱海生态廊道,生态修复后的美丽洱海风光带动了环湖生态旅游的发展。
让保护的势头化为发展的势能,生态的流量化为投资的增量,风光的魅力化为产业活力。我州聚焦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全产业链“三产”融合不断深入,核桃、乳品、水果、中药材等“苍洱名品”的生态附加值、市场能见度、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8+1”个万头奶牛牧场加快推进,鹤庆县乳业产业园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宾川20万吨高原特色水果精深加工等重大农产品加工项目竣工投产,洱源县列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漾濞县列入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大理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弥渡县跻身为全国优势特色蔬菜产业集群。
集聚全州资源要素,大力发展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贝特瑞、鸿新、华晟、风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落地投产,延链展链逐渐成势起势,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集群荣获“省级成长型制造业集群”称号,绿色新能源产业跃升为第一大支柱产业,为转型发展注入强大绿色动能。
大力挖掘优势资源禀赋,布局发展生态旅游、户外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澜湄合作大理爱情马拉松、中国首届户外运动产业大会、2024巴黎残奥会坐式排球资格赛、第72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中国大理目的地婚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赛事、活动成功举办。“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去有风的地方”“四季户外运动之城”“在大理爱上生活”等文旅新IP引发全网关注。2023年,全州共接待游客9530.3万人(次);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176万人(次)。
美丽大理建设成色更足
清晨的阳光洒向南涧县城,河边生态慢道和文化长廊迎来第一批晨练的人;永平县银江河曲硐滨河公园内,流水潺潺、草木繁茂,成为新晋打卡地。
我州坚持以美丽大理实践为推进点,不断深化美丽大理建设的成效,逐步建立健全美丽大理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深化大理实践,形成共建共享美丽大理的强大合力,以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着力点,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继续抓好美丽河湖建设,培育生态社区等“美丽细胞”。
2023年,全州共完成城乡绿化美化点位1504个,完成绿化1746491平方米,完成植树678462株。茈碧湖入选全国15个幸福河湖试点,累计创建州级美丽河湖101件、省级美丽河湖30件,累计认定绿美河湖52件,漾濞雪山河、剑川金龙河、弥渡桂花箐水库获评全省绿美河湖标杆典型。洱源县、南涧县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县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截至2023年底,建成绿美公路2948.1公里、绿美服务区6个、绿美机场1个、绿美港口码头5个、绿美铁路客运站5个、绿美铁路40公里。(记者 杨一薇)
我州聚焦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全产业链“三产”融合不断深入,核桃、乳品、水果、中药材等“苍洱名品”的生态附加值、市场能见度、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
开创生态“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新局面
来源:大理日报
原标题:开创生态“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新局面 ——我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综述
10月的大理,天蓝水清,漫步苍山洱海之间,大片海菜花环湖盛开,湿地上空多种候鸟蹁跹入画,洱海畔金黄的稻田正在收割,生态廊道上人们迎着晚风骑行、散步……绿水青山间,一幅以生态为底色的斑斓画卷缓缓展开。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2023年以来,大理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大理实践,全力抓实以洱海保护精准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升思想认识的深度、洱海保护的力度、污染防治的强度、人居环境的美度、绿色转型的速度,洱海保护治理精准有效、全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在前列、产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绿美城乡建设展现新貌。绿色发展底色愈加鲜亮,转型发展活力愈加迸发,不断取得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进展,开创了生态“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的新局面。
洱海保护精准治理有力有效
夜幕降临,盏盏渔灯逐次亮起,如同散落洱海的星星,美不胜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自2017年起,洱海鱼类生态调控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洱海湖泊的自我净化和自我平衡能力,也成为一道美丽的生态风景线。
大理州始终坚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洱海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转型统揽大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全民治湖、科学治湖、系统治湖、依法治湖,统筹推进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系统实施“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和“六个两年行动”,全力推动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再到“生态之治”的转变。
2023年,洱海保护治理“九个三年精准提升行动”全面启动,第五次修订的《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施行,入湖污染负荷持续削减,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洱海水质总体稳定保持优良水平,全湖没有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洱海和剑湖被认定为国家重要湿地,洱海流域9个重要河流(湖库)被评定为云南省美丽河湖。洱海流域被纳入全国第一、第二批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今年,“数字洱海”入选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顺丰洱海模式”入选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公布的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减污降碳推荐案例,是云南省唯一入选案例。
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走进提升改造后的洱海月湿地公园,水清岸绿、空气清新,成为市民们又一休闲的好去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州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3年,全州12县(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57%,州政府所在地大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4%;国控、省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3.75%,无劣Ⅴ类水体,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大理州被列入全国第二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024年上半年,12县(市)政府所在地优良天数比率为99.9%,州政府所在地大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48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1.7%,无劣Ⅴ类水体,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大理州被列为第二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
剑川县剑湖作为滇西北横断山脉候鸟迁徙通道上重要的集结点和越冬栖息地,从9月起,就拉开了候鸟食源地保护的序幕;初秋时节,曾一度面临灭绝的茈碧花在洱源县茈碧湖附近盛开,重现生机。
目前,我州共建成自然保护地52处,湿地面积达6.71万公顷,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系统性保护不断深入,苍山洱海的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共有动、植物4790余种,彩鹮、紫水鸡等90余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在洱海流域栖居。漾濞槭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一个经典范例,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再现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大理市“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已通过认证提名考察评估,大理州灵长目动物栖息地示范区列入全球环境基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变革项目,苍山综合科学考察项目通过中期评估,洱海生态资源调查完成。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有害生物检疫管理、外来物种入侵普查防治和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全面开展。
绿色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推进
在洱源县右所镇,新鲜采摘的海菜花通过保鲜技术,远销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鹤庆县产业园西邑工业园,鹤庆溢鑫铝业和大理戴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线不断运转;在洱海生态廊道,生态修复后的美丽洱海风光带动了环湖生态旅游的发展。
让保护的势头化为发展的势能,生态的流量化为投资的增量,风光的魅力化为产业活力。我州聚焦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全产业链“三产”融合不断深入,核桃、乳品、水果、中药材等“苍洱名品”的生态附加值、市场能见度、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8+1”个万头奶牛牧场加快推进,鹤庆县乳业产业园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宾川20万吨高原特色水果精深加工等重大农产品加工项目竣工投产,洱源县列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漾濞县列入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大理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弥渡县跻身为全国优势特色蔬菜产业集群。
集聚全州资源要素,大力发展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贝特瑞、鸿新、华晟、风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落地投产,延链展链逐渐成势起势,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集群荣获“省级成长型制造业集群”称号,绿色新能源产业跃升为第一大支柱产业,为转型发展注入强大绿色动能。
大力挖掘优势资源禀赋,布局发展生态旅游、户外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澜湄合作大理爱情马拉松、中国首届户外运动产业大会、2024巴黎残奥会坐式排球资格赛、第72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中国大理目的地婚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赛事、活动成功举办。“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去有风的地方”“四季户外运动之城”“在大理爱上生活”等文旅新IP引发全网关注。2023年,全州共接待游客9530.3万人(次);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176万人(次)。
美丽大理建设成色更足
清晨的阳光洒向南涧县城,河边生态慢道和文化长廊迎来第一批晨练的人;永平县银江河曲硐滨河公园内,流水潺潺、草木繁茂,成为新晋打卡地。
我州坚持以美丽大理实践为推进点,不断深化美丽大理建设的成效,逐步建立健全美丽大理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深化大理实践,形成共建共享美丽大理的强大合力,以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着力点,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继续抓好美丽河湖建设,培育生态社区等“美丽细胞”。
2023年,全州共完成城乡绿化美化点位1504个,完成绿化1746491平方米,完成植树678462株。茈碧湖入选全国15个幸福河湖试点,累计创建州级美丽河湖101件、省级美丽河湖30件,累计认定绿美河湖52件,漾濞雪山河、剑川金龙河、弥渡桂花箐水库获评全省绿美河湖标杆典型。洱源县、南涧县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县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截至2023年底,建成绿美公路2948.1公里、绿美服务区6个、绿美机场1个、绿美港口码头5个、绿美铁路客运站5个、绿美铁路40公里。(记者 杨一薇)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