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无锡?

秦朔朋友圈

3周前

目前在全国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以及666个工业小类中,无锡一市就拥有33个大类、167个中类、462个小类,是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地市之一,并且在每个门类领域中都有优秀企业涌现。

普通城市的天花板

非直辖、非省会、非计单的普通城市还有前途吗?

最近几年,随着人口下降、经济承压,越来越多没有区位和政策加持的普通地市遭遇人口流失、城市收缩,陷入发展焦虑,从而有了上面的“天问”。

好在,答案是有的。

比如常州,靠着在新能源产业上的弯道超车,成功于去年迈过了GDP万亿大关;

又比如榆林,仗着家里有矿,大力发展能源化工产业,竟逆袭成了西北第二市,超过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一众省会……

而在这些杰出地市中,无锡尤其突出,堪称天花板般的存在。

做个比较,珠三角的佛山、东莞,同样制造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号称“世界工厂”,甚至曾流行过“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一说,但如果看GDP总量,终归逊无锡一筹。

至于隔壁的苏州,尽管被誉为“第一地级市”,但其实苏州的地位有些特殊,一方面,苏州与上海地理相连、地铁相通,两者某种意义上是前店后厂的一体关系;另一方面,苏州的一把手长期高配,苏州工业园区更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推动的重要合作项目,这使得其所能获得的资源远高于一般地级市。

更重要的是,苏佛莞的人口总数都接近甚至超过千万,而无锡还不到750万。事实上,无锡是全国GDP前20强城市中常住人口最少的,而这反过来却成就了无锡作为中国大中城市中人均GDP最高的纪录。2023年,无锡人均GDP突破20万,达到20.63万,秒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所以我才说,无锡基本上可算是中国普通城市发展的天花板了。

但这个天花板是怎么炼成的呢?熟悉产业财经的人一定会将其归功于无锡强悍的制造业。

2023年,无锡二产增加值为7376.85亿元,排名全国第八;增速达到6.9%,在前十大工业城市中排名第一。仅此两项数据,就足以让很多城市艳羡不已。

要知道最近这些年,受国际政经局势的影响,国家层面对产业链安全越来越重视;国内舆论风向也从过去推崇虚拟经济、网红经济、互联网产业转向制造业;就连那些过去并不以制造业见长的头部城市,都开始纷纷入局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赛道。

问题是,制造业不是想发展就能发展起来的,高端制造业更不是砸钱、上生产线就能搞出来的。

我们看号称“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杭州,这些年也回过神来,企图重振制造业。为此当地又是提出“新制造业计划”,将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列为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又是在城东规划智造大走廊,希望复刻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互联网奇迹,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横向比较依旧不尽如人意。

2023年,杭州二产增加值排在全国第17名,增速也只有1.8%。今年上半年,排名进一步掉到第18位,增量更是只有区区3个亿。

正因如此,面对新产业的风口,面对无锡的工业成就,各界都在追问:无锡的产业实力为什么能那么强?其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其他地市借鉴学习?

无锡成功的三大原因

无锡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来自其雄厚的产业基础。

熟悉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据统计,1928~1937年间,无锡的工人总数超过6万名,仅次于上海;生产总值位列上海、广州之后,居全国第三位。因此无锡也被称为“小上海”。

改革开放后,无锡又成为费孝通笔下“苏南模式”的发源地。持续百年的积累,使得无锡的产业家底雄厚且多元。

目前在全国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以及666个工业小类中,无锡一市就拥有33个大类、167个中类、462个小类,是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地市之一,并且在每个门类领域中都有优秀企业涌现。

202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无锡有23家上榜,排名全国第三;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无锡有25家上榜,同样排名全国第三。

而产业基础的厚度又决定了城市发展的产业后劲和可持续力。举个例子,如今已成为无锡代表性产业的物联网,当年刚兴起时国内曾有好几个城市与无锡同步起跑,但因为本身的产业基础不如无锡,跑着跑着就掉队了,只能眼巴巴看着无锡一步步登顶“物联网之都”的宝座。

无锡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来自于产业发展的惯性。

产业发展是有惯性的,什么样的树结什么样的果。比如作为“电子商务之都”的杭州,发展网红经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但是想发展高端制造业,就费劲了。

同样的道理,无锡今天之所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得心应手、成绩斐然,也是基于其原有的二产尤其是制造业土壤,自然生发开来的。

这种惯性也体现在企业与政府的观念思维与底层逻辑上。比如无锡企业的发展多数一步一个脚印,所以尽管全市百亿级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多达37家,接近江苏全省的20%,但超千亿的巨鳄却并不多,只有3家。

这背后也是一种制造业的稳健思维,它不同于3年上市、5年冲千亿市值的互联网思维。在经济狂飙突进的时代,这种思维往往被斥为保守,但在退潮期,它却是避免城市裸泳、企业暴雷的救生圈。

至于政府端,则主要体现在产业政策的定力上,而这也是无锡成功的第三个原因。

过去20多年,中国的产业风向经历过至少三次转变。2000年代流行退二进三,当时很多地方觉得二产傻大笨粗,而三产光鲜时髦,所以争相做大三产。

进入2010年代,互联网产业成为风口,大家又都纷纷转型线上。直到最近这些年,受国际国内局势的影响,制造业才又重新开始被重视。

在这一波三折过程中,不少曾经的工业强市为了“赶时髦”自废武功,二产比重急速下降。而无锡却始终如一重视制造业,二产比重一直维持在45%以上。

近年来,通过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无锡更是构建起以4个地标产业集群、6个优势产业集群和5个未来产业为支撑的“465”现代产业体系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发展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同时,无锡也并没有丢弃传统优势产业。无论是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启动方案,还是由市领导牵头召集的产业集群专班工作推进会议,都有较大篇幅涉及传统产业。

甚至针对轻工、纺织、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等6大传统优势产业,无锡方面还提出了一个“567”计划,推动这些领域朝着产业高端化、装备智能化、工艺先进化、效能绿色化、生产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今年1~8月,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合计实现规上营收11172.2亿元,9个产业集群规上营收规模超千亿,到年底预计超2000亿的集群可达7个,其中新材料、高端装备2个产业集群全年规上营收有望超3000亿元。真正做到了百业兴旺。

如何突破天花板?

当然,作为普通城市的天花板,无锡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如何突破天花板?

要实现这点,单靠无锡自己的力量可能有难度,毕竟相较直辖市、省会、计单,无锡作为普通地级市,在政策红利、人才储备、科研金融资源等方面,都存在先天劣势,所以要想突破天花板,继续向上生长,就必须发挥“拿来主义”精神,主动并擅于向高能级城市借力。

这方面,隔壁的苏州是个好的样本。

就拿科创这一项来说吧。前不久联合国下属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先期报告。其中的科技集群排名,是衡量全球城市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今年的报告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均有城市上榜。其中,珠三角是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全球第2位;京津冀是北京,排名全球第3位;而长三角有两个集群跻身前十,分别是上海—苏州(第5位)和南京(第9位)。

其中苏州是所有中国城市中近五年排名上升最快的之一,2020年时还只排在全球第72位,2021年有所上升(第63位),但距离前十尚远。真正的质变发生在2022年,那年苏州首次与上海合并成为一个科技集群,全球排名一下子跃升至第6位,去年更进一步,挤入前5,并蝉联至今。

这个例子生动地表明,像苏州、无锡这样的顶级地级市,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产业实力,突破发展上限,最快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抱大腿”,而上海是最近最粗的那条“大腿”。

试想一下:如果无锡能像苏州那样,融入上海的科技集群,变上海—苏州为上海—苏州—无锡集群,甚至以无锡为连接点,把上海—苏州和南京两大集群融合成一个长三角(或沪宁线)科技集群,那么不仅无锡自身的科创能力将显著提升,成功挤进榜单,新集群的排名也一定能超过珠三角的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和京津冀的北京,甚至挑战东京—横滨集群的全球第一地位。

事实上,无锡许多高新科技、高端制造企业的创始人与核心团队,都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比肩“大湾区1号线”的沪苏锡常城际铁路的规划开建,沪锡两地的人员往来、产业互动必将日趋频密,形成同城效应,而这将进一步助力无锡从更大的范围、更高能级的城市汲取资源、技术和人才,从而实现产业经济的“破壁式发展”。

这一点从无锡的GDP数据中已有体现。今年上半年,无锡经济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0.9和0.1个百分点,与省会南京的GDP比值更是已连续4年半持续缩小。全年,无锡会给外界展现一份怎样亮眼的成绩单,我们拭目以待。

/// END /// 

No.6027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涂格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图片 视觉中国/豆包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视频号】

目前在全国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以及666个工业小类中,无锡一市就拥有33个大类、167个中类、462个小类,是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地市之一,并且在每个门类领域中都有优秀企业涌现。

普通城市的天花板

非直辖、非省会、非计单的普通城市还有前途吗?

最近几年,随着人口下降、经济承压,越来越多没有区位和政策加持的普通地市遭遇人口流失、城市收缩,陷入发展焦虑,从而有了上面的“天问”。

好在,答案是有的。

比如常州,靠着在新能源产业上的弯道超车,成功于去年迈过了GDP万亿大关;

又比如榆林,仗着家里有矿,大力发展能源化工产业,竟逆袭成了西北第二市,超过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一众省会……

而在这些杰出地市中,无锡尤其突出,堪称天花板般的存在。

做个比较,珠三角的佛山、东莞,同样制造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号称“世界工厂”,甚至曾流行过“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一说,但如果看GDP总量,终归逊无锡一筹。

至于隔壁的苏州,尽管被誉为“第一地级市”,但其实苏州的地位有些特殊,一方面,苏州与上海地理相连、地铁相通,两者某种意义上是前店后厂的一体关系;另一方面,苏州的一把手长期高配,苏州工业园区更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推动的重要合作项目,这使得其所能获得的资源远高于一般地级市。

更重要的是,苏佛莞的人口总数都接近甚至超过千万,而无锡还不到750万。事实上,无锡是全国GDP前20强城市中常住人口最少的,而这反过来却成就了无锡作为中国大中城市中人均GDP最高的纪录。2023年,无锡人均GDP突破20万,达到20.63万,秒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所以我才说,无锡基本上可算是中国普通城市发展的天花板了。

但这个天花板是怎么炼成的呢?熟悉产业财经的人一定会将其归功于无锡强悍的制造业。

2023年,无锡二产增加值为7376.85亿元,排名全国第八;增速达到6.9%,在前十大工业城市中排名第一。仅此两项数据,就足以让很多城市艳羡不已。

要知道最近这些年,受国际政经局势的影响,国家层面对产业链安全越来越重视;国内舆论风向也从过去推崇虚拟经济、网红经济、互联网产业转向制造业;就连那些过去并不以制造业见长的头部城市,都开始纷纷入局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赛道。

问题是,制造业不是想发展就能发展起来的,高端制造业更不是砸钱、上生产线就能搞出来的。

我们看号称“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杭州,这些年也回过神来,企图重振制造业。为此当地又是提出“新制造业计划”,将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列为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又是在城东规划智造大走廊,希望复刻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互联网奇迹,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横向比较依旧不尽如人意。

2023年,杭州二产增加值排在全国第17名,增速也只有1.8%。今年上半年,排名进一步掉到第18位,增量更是只有区区3个亿。

正因如此,面对新产业的风口,面对无锡的工业成就,各界都在追问:无锡的产业实力为什么能那么强?其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其他地市借鉴学习?

无锡成功的三大原因

无锡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来自其雄厚的产业基础。

熟悉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据统计,1928~1937年间,无锡的工人总数超过6万名,仅次于上海;生产总值位列上海、广州之后,居全国第三位。因此无锡也被称为“小上海”。

改革开放后,无锡又成为费孝通笔下“苏南模式”的发源地。持续百年的积累,使得无锡的产业家底雄厚且多元。

目前在全国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以及666个工业小类中,无锡一市就拥有33个大类、167个中类、462个小类,是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地市之一,并且在每个门类领域中都有优秀企业涌现。

202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无锡有23家上榜,排名全国第三;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无锡有25家上榜,同样排名全国第三。

而产业基础的厚度又决定了城市发展的产业后劲和可持续力。举个例子,如今已成为无锡代表性产业的物联网,当年刚兴起时国内曾有好几个城市与无锡同步起跑,但因为本身的产业基础不如无锡,跑着跑着就掉队了,只能眼巴巴看着无锡一步步登顶“物联网之都”的宝座。

无锡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来自于产业发展的惯性。

产业发展是有惯性的,什么样的树结什么样的果。比如作为“电子商务之都”的杭州,发展网红经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但是想发展高端制造业,就费劲了。

同样的道理,无锡今天之所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得心应手、成绩斐然,也是基于其原有的二产尤其是制造业土壤,自然生发开来的。

这种惯性也体现在企业与政府的观念思维与底层逻辑上。比如无锡企业的发展多数一步一个脚印,所以尽管全市百亿级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多达37家,接近江苏全省的20%,但超千亿的巨鳄却并不多,只有3家。

这背后也是一种制造业的稳健思维,它不同于3年上市、5年冲千亿市值的互联网思维。在经济狂飙突进的时代,这种思维往往被斥为保守,但在退潮期,它却是避免城市裸泳、企业暴雷的救生圈。

至于政府端,则主要体现在产业政策的定力上,而这也是无锡成功的第三个原因。

过去20多年,中国的产业风向经历过至少三次转变。2000年代流行退二进三,当时很多地方觉得二产傻大笨粗,而三产光鲜时髦,所以争相做大三产。

进入2010年代,互联网产业成为风口,大家又都纷纷转型线上。直到最近这些年,受国际国内局势的影响,制造业才又重新开始被重视。

在这一波三折过程中,不少曾经的工业强市为了“赶时髦”自废武功,二产比重急速下降。而无锡却始终如一重视制造业,二产比重一直维持在45%以上。

近年来,通过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无锡更是构建起以4个地标产业集群、6个优势产业集群和5个未来产业为支撑的“465”现代产业体系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发展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同时,无锡也并没有丢弃传统优势产业。无论是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启动方案,还是由市领导牵头召集的产业集群专班工作推进会议,都有较大篇幅涉及传统产业。

甚至针对轻工、纺织、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等6大传统优势产业,无锡方面还提出了一个“567”计划,推动这些领域朝着产业高端化、装备智能化、工艺先进化、效能绿色化、生产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今年1~8月,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合计实现规上营收11172.2亿元,9个产业集群规上营收规模超千亿,到年底预计超2000亿的集群可达7个,其中新材料、高端装备2个产业集群全年规上营收有望超3000亿元。真正做到了百业兴旺。

如何突破天花板?

当然,作为普通城市的天花板,无锡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如何突破天花板?

要实现这点,单靠无锡自己的力量可能有难度,毕竟相较直辖市、省会、计单,无锡作为普通地级市,在政策红利、人才储备、科研金融资源等方面,都存在先天劣势,所以要想突破天花板,继续向上生长,就必须发挥“拿来主义”精神,主动并擅于向高能级城市借力。

这方面,隔壁的苏州是个好的样本。

就拿科创这一项来说吧。前不久联合国下属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先期报告。其中的科技集群排名,是衡量全球城市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今年的报告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均有城市上榜。其中,珠三角是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全球第2位;京津冀是北京,排名全球第3位;而长三角有两个集群跻身前十,分别是上海—苏州(第5位)和南京(第9位)。

其中苏州是所有中国城市中近五年排名上升最快的之一,2020年时还只排在全球第72位,2021年有所上升(第63位),但距离前十尚远。真正的质变发生在2022年,那年苏州首次与上海合并成为一个科技集群,全球排名一下子跃升至第6位,去年更进一步,挤入前5,并蝉联至今。

这个例子生动地表明,像苏州、无锡这样的顶级地级市,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产业实力,突破发展上限,最快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抱大腿”,而上海是最近最粗的那条“大腿”。

试想一下:如果无锡能像苏州那样,融入上海的科技集群,变上海—苏州为上海—苏州—无锡集群,甚至以无锡为连接点,把上海—苏州和南京两大集群融合成一个长三角(或沪宁线)科技集群,那么不仅无锡自身的科创能力将显著提升,成功挤进榜单,新集群的排名也一定能超过珠三角的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和京津冀的北京,甚至挑战东京—横滨集群的全球第一地位。

事实上,无锡许多高新科技、高端制造企业的创始人与核心团队,都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比肩“大湾区1号线”的沪苏锡常城际铁路的规划开建,沪锡两地的人员往来、产业互动必将日趋频密,形成同城效应,而这将进一步助力无锡从更大的范围、更高能级的城市汲取资源、技术和人才,从而实现产业经济的“破壁式发展”。

这一点从无锡的GDP数据中已有体现。今年上半年,无锡经济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0.9和0.1个百分点,与省会南京的GDP比值更是已连续4年半持续缩小。全年,无锡会给外界展现一份怎样亮眼的成绩单,我们拭目以待。

/// END /// 

No.6027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涂格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图片 视觉中国/豆包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视频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