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股东要撤退?微创医疗回应

健识局

3周前

当时微创医疗表示,最早是为了和微创在业务上有互动,但大冢制药毕竟是制药公司,医疗器械没有太大的发展,更多是在董事会上参与一些讨论,相对是非主动性的投资人,但也不是完全的纯财务投资人。

和时间做了20年的朋友后,微创医疗的第一大股东大冢控股,动了“跑路”的心思。

据外媒报道,大冢控股正考虑出售微创医疗的股份,有潜在投资者表示了初步兴趣,目前大冢制药正在与顾问合作,对其股权进行评估。

对此,微创医疗方面告诉健识局,并不了解股东的行为。

大冢控股是日本大型企业,旗下包括大冢制药、大冢食品等多个子公司。日本医药行业研究机构AnsewersNews统计,2023年大冢控股营业收入仅次于武田制药,是日本第二大药企。

2004年,大冢控股向危难时刻的微创医疗注资1800万美元,占公司40%的股份。天眼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大冢控股持股比例达 20.87%,仍是微创医疗的第一大股东。

大冢控股如果真的有意变卖股份,谁会是潜在购买者?从上述新闻表述看,是有机构抛出了橄榄枝。目前微创医疗股价正处于历史低位,投资机构应当是看好了微创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低价控股。这使得10月21日微创系上市公司股价普遍走高,微创机器人及微创医疗股价一度涨超6%。

陪伴二十年的第一大股东

微创医疗目前股权结构比较特殊,第一大股东是大冢控股,第二大股东是公司管理层持股平台“尽善尽美科学基金会”,第三大股东是上海国资张江集团。这一格局微创医疗上市十多年来没有大的变化。

曾号称要做“中国的美敦力”的微创医疗,为何由一家日本企业控股?事情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2001年前后,成立仅三年的微创医疗陷入经营危机,公司只有三十多个人,欠债两三千万,资金链几近断裂。面对这样的情况,微创医疗创始人常兆华请来了张一救火。当时,微创医疗的多年积弊、欠债都需要他马上处理。张一动用了自己的关系,拉来了投资,也就是今天的大冢控股。大冢向微创注资1800万美元,占公司40%的股份。

此后十几年,大冢一直陪伴微创医疗。2010年微创医疗上市股权稀释后,当时还没成立控股公司的大冢制药拥有微创医疗4.69亿股,持股比例32.52%。截至2024年6月30日,大冢控股持股比例达20.87%,仍是微创医疗的第一大股东。

早年间大冢给了微创医疗很大的帮助。2013年,微创医疗斥资2.83亿美元收购美国怀特医疗骨科业务,创下了当时中国医疗行业最大的跨国收购案例记录。这笔交易背后少不了大冢制药的支持。当时,大冢控股为微创医疗提供了2亿美元的贷款。可以说,没有大冢制药,或许也就没有今天的微创医疗。

大冢虽然是微创医疗的大股东,但是这些年来一直没怎么插手过微创医疗的业务。目前公司治理结构中,9人董事会里大冢方面仅安排有2名非执行董事,很少插足微创日常的经营管理,顶多是帮微创医疗在自己的海外营销渠道上外销产品。

在2021年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就有投资者提问,大冢制药对于微创医疗是财务还是战略投资?当时微创医疗表示,最早是为了和微创在业务上有互动,但大冢制药毕竟是制药公司,医疗器械没有太大的发展,更多是在董事会上参与一些讨论,相对是非主动性的投资人,但也不是完全的纯财务投资人。

“中国美敦力”不好做

之所以会传出大冢控股考虑出售股份的消息,或许与近些年来微创医疗的经营表现并不令人满意有关。

2020年公司股东大会上,董事长常兆华曾放出豪言:“微创医疗是一家有万亿市值基因的公司”。然而,想要成为中国版美敦力并不容易。微创医疗近年来不断加杠杆,买买买、拆拆拆,分拆出5家子公司独立上市。一通操作下来,微创医疗业务规模和市值短暂膨胀过,2021年6月市值超过1200亿港元,创下历史记录。

当时的分拆上市令资本市场充满预期,认为微创系能像吹气球一样继续变大。

但2021年之后医药投资遇冷,微创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经营状况也没有随着规模膨胀而等比例增加。2023年,微创医疗实现营业收入9.51亿美元,同比增长15.8%。但净亏损额也高达6.49亿美元,同比扩大10.4%。自2020年算起,近四年微创医疗累计亏损超过100亿元。如今,微创医疗市值也仅剩118港元。

更为人所知的是微创医疗的债务危机。2024年,微创医疗须偿还一笔2.95亿美元短期银行借贷,以及在6月前赎回4.48亿美元可转债,总计7.43亿美元。而截至2023年末,微创医疗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0.19 亿美元,偿债压力巨大。

最终还是高瓴资本出手,微创通过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解决兑付危机。然而,高瓴出手相助并非没有条件。二者签订了业绩对赌协议,微创医疗已承诺2024年亏损不超过2.75亿美元,2025年亏损不超过5500万美元,2026年实现盈利不少于9000万美元。

微创多个上市板块几乎都遭遇高值耗材集采的压力,为此,微创医疗表示正试图通过更严格的成本控制来改善流动性,包括削减研发预算。今年8月,微创医疗还卖掉了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牛顿路的“老家”,这也被业内视作经济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在成立20多年后,微创医疗距离成为中国版美敦力的目标却越来越远了。如果大冢控股真的在持股20年后的今天退出,也并不算出人意料。

撰稿丨方涛之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山谷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重磅ADC临床失败;两医药人主动投案;药企这些情况可免罚

高层发文了!彻底解决药企回款难题

生长激素还有救?金赛药业:2030年力争中国药企市值前十

当时微创医疗表示,最早是为了和微创在业务上有互动,但大冢制药毕竟是制药公司,医疗器械没有太大的发展,更多是在董事会上参与一些讨论,相对是非主动性的投资人,但也不是完全的纯财务投资人。

和时间做了20年的朋友后,微创医疗的第一大股东大冢控股,动了“跑路”的心思。

据外媒报道,大冢控股正考虑出售微创医疗的股份,有潜在投资者表示了初步兴趣,目前大冢制药正在与顾问合作,对其股权进行评估。

对此,微创医疗方面告诉健识局,并不了解股东的行为。

大冢控股是日本大型企业,旗下包括大冢制药、大冢食品等多个子公司。日本医药行业研究机构AnsewersNews统计,2023年大冢控股营业收入仅次于武田制药,是日本第二大药企。

2004年,大冢控股向危难时刻的微创医疗注资1800万美元,占公司40%的股份。天眼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大冢控股持股比例达 20.87%,仍是微创医疗的第一大股东。

大冢控股如果真的有意变卖股份,谁会是潜在购买者?从上述新闻表述看,是有机构抛出了橄榄枝。目前微创医疗股价正处于历史低位,投资机构应当是看好了微创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低价控股。这使得10月21日微创系上市公司股价普遍走高,微创机器人及微创医疗股价一度涨超6%。

陪伴二十年的第一大股东

微创医疗目前股权结构比较特殊,第一大股东是大冢控股,第二大股东是公司管理层持股平台“尽善尽美科学基金会”,第三大股东是上海国资张江集团。这一格局微创医疗上市十多年来没有大的变化。

曾号称要做“中国的美敦力”的微创医疗,为何由一家日本企业控股?事情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2001年前后,成立仅三年的微创医疗陷入经营危机,公司只有三十多个人,欠债两三千万,资金链几近断裂。面对这样的情况,微创医疗创始人常兆华请来了张一救火。当时,微创医疗的多年积弊、欠债都需要他马上处理。张一动用了自己的关系,拉来了投资,也就是今天的大冢控股。大冢向微创注资1800万美元,占公司40%的股份。

此后十几年,大冢一直陪伴微创医疗。2010年微创医疗上市股权稀释后,当时还没成立控股公司的大冢制药拥有微创医疗4.69亿股,持股比例32.52%。截至2024年6月30日,大冢控股持股比例达20.87%,仍是微创医疗的第一大股东。

早年间大冢给了微创医疗很大的帮助。2013年,微创医疗斥资2.83亿美元收购美国怀特医疗骨科业务,创下了当时中国医疗行业最大的跨国收购案例记录。这笔交易背后少不了大冢制药的支持。当时,大冢控股为微创医疗提供了2亿美元的贷款。可以说,没有大冢制药,或许也就没有今天的微创医疗。

大冢虽然是微创医疗的大股东,但是这些年来一直没怎么插手过微创医疗的业务。目前公司治理结构中,9人董事会里大冢方面仅安排有2名非执行董事,很少插足微创日常的经营管理,顶多是帮微创医疗在自己的海外营销渠道上外销产品。

在2021年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就有投资者提问,大冢制药对于微创医疗是财务还是战略投资?当时微创医疗表示,最早是为了和微创在业务上有互动,但大冢制药毕竟是制药公司,医疗器械没有太大的发展,更多是在董事会上参与一些讨论,相对是非主动性的投资人,但也不是完全的纯财务投资人。

“中国美敦力”不好做

之所以会传出大冢控股考虑出售股份的消息,或许与近些年来微创医疗的经营表现并不令人满意有关。

2020年公司股东大会上,董事长常兆华曾放出豪言:“微创医疗是一家有万亿市值基因的公司”。然而,想要成为中国版美敦力并不容易。微创医疗近年来不断加杠杆,买买买、拆拆拆,分拆出5家子公司独立上市。一通操作下来,微创医疗业务规模和市值短暂膨胀过,2021年6月市值超过1200亿港元,创下历史记录。

当时的分拆上市令资本市场充满预期,认为微创系能像吹气球一样继续变大。

但2021年之后医药投资遇冷,微创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经营状况也没有随着规模膨胀而等比例增加。2023年,微创医疗实现营业收入9.51亿美元,同比增长15.8%。但净亏损额也高达6.49亿美元,同比扩大10.4%。自2020年算起,近四年微创医疗累计亏损超过100亿元。如今,微创医疗市值也仅剩118港元。

更为人所知的是微创医疗的债务危机。2024年,微创医疗须偿还一笔2.95亿美元短期银行借贷,以及在6月前赎回4.48亿美元可转债,总计7.43亿美元。而截至2023年末,微创医疗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0.19 亿美元,偿债压力巨大。

最终还是高瓴资本出手,微创通过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解决兑付危机。然而,高瓴出手相助并非没有条件。二者签订了业绩对赌协议,微创医疗已承诺2024年亏损不超过2.75亿美元,2025年亏损不超过5500万美元,2026年实现盈利不少于9000万美元。

微创多个上市板块几乎都遭遇高值耗材集采的压力,为此,微创医疗表示正试图通过更严格的成本控制来改善流动性,包括削减研发预算。今年8月,微创医疗还卖掉了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牛顿路的“老家”,这也被业内视作经济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在成立20多年后,微创医疗距离成为中国版美敦力的目标却越来越远了。如果大冢控股真的在持股20年后的今天退出,也并不算出人意料。

撰稿丨方涛之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山谷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重磅ADC临床失败;两医药人主动投案;药企这些情况可免罚

高层发文了!彻底解决药企回款难题

生长激素还有救?金赛药业:2030年力争中国药企市值前十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