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开放式耳机体验:有惊喜的「第二耳机」,但不一定适合你
爱范儿
3周前
如果单纯论形态,我更喜欢华为FreeClip的这种「耳夹式」的耳机,同为开放式耳机,佩戴没那么麻烦,小巧的机身让久戴感觉和耳环没什么区别。
第二
耳机
生活在车水马龙的钢筋森林,想要远离喧嚣,不一定需要肉身出逃,一副好用的降噪耳机就能解君愁。
市面上的降噪产品持续涌现,降噪能力日益见长,正是为了满足我们这种逃避纷扰的渴望。
但降噪耳机那种「侵入感」总会破坏我们的音乐享受,而消噪的耳压不仅折磨耳朵,用久了还有损害听力的风险。
遍布神经末梢的耳朵堪称我们最敏感的器官,听力损伤的不可逆性让其更显脆弱。完全与降噪背道而驰,但更舒适健康的开放式耳机应运而生,成为市场一股强劲的新势力。
数码行业的年轻血液 Nothing 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趋势,年中发布的降噪耳机新品刚收获了一波好评,上个月马不停蹄又推出了首款开放式耳机—— Nothing Ear(open)。
作为一位习惯用降噪耳机屏蔽喧嚣的用户,在尝试了 Nothing Ear(open) 几个星期后,我发现了一些惊喜,还有遗憾。
关注爱范儿,发现下一个明日产品
依旧个性的外观设计
从推出的第一部手机开始,Nothing 一直坚持透明风的设计路线,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确实为这家新生品牌吸引了不少粉丝。
Nothing Ear(open) 自然传承了这一家族设计,不过由于耳挂的材质所限,只有耳机的本体是透明设计,不知道以后的迭代版本会不会有透明耳挂?
我原本以为 Nothing 系耳机这迷你机身用透明意义不大,不像 Nothing 手机那么有回头率,不过当我在办公室戴上了 Nothing Ear(open),马上就有路过的同事成功被吸睛,并表示「辨识度拉满了」。
Nothing Ear(open) 充电盒也延续了以往透明盖板的设计,不过由于耳机比较扁平,整个充电盒比较细长,不如 Nothing Ear 和 Ear(a) 那么紧凑精致。
至于 Nothing 有专门提到的「薄度」,我并没有感觉这个细长的充电盒和 AirPods 比轻薄了多少,反倒是这个长条状的设计,因为体积更大,实际用起来其实不太方便。
开放式耳机也能谈音质?
虽然开放式耳机谈「音质」,总有一点强人所难的感觉,不过 Nothing Ear(open) 的声音表现确实给了我一点惊喜。
根据 Nothing 介绍,Ear(open) 有针对性地定制、调整了耳机的振膜,以解决开放式耳机低频缺失的问题。
图源:Nothing
Nothing Ear(open) 给我的第一耳印象,就是超出我预料的低音表现,音乐中的鼓点非常有力,总体要比同样是开放式的华为 FreeClip 耳机厚实不少。
只是,听久了就会感觉这个低音被调得稍微有那么点「过」,质感比较闷。虽然官方配套耳机使用的的 Nothing X 应用提供了四个预设的均衡器模式,但四个里面,个人觉得还是原先的「平衡」比较好听。
而如果是专业的发烧友,「高级」模式可以进一步细调参数。
虽然总体表现让人满意,但如果要细究细节和细腻的程度,那还是会和价格更高、形态更传统的头部产品,比如苹果 AirPods、三星 Galaxy Buds 有不小差距。
特别是音量超过 80% 的时候,Ear(open) 的声音表现会变得比较粗糙,而对于一款完全不隔绝环境音的耳机来说,高音量不算一个比较罕有的情景。
虽然在开放式耳机上追求音质有点舍本逐末,但用户有权追求听感更好的产品,Nothing Ear(open) 的表现称不上「满分」,但在竞品中已经显得出类拔萃,甚至还能甩开一些更大牌的产品。
不过,Nothing Ear(open) 更大的优势在于这个特别的形态,以及其带来的,理应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使用体验:有惊喜有遗憾
Nothing 内部其实原本对一款「开放式耳机」的想法有所保留,但是创始人裴宇力排众议,因为他认为人们需要一款耳机,可以一边戴着一边和外界保持交流。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Nothing Ear(open) 采用了挂耳式的形态,耳机并非「嵌」在耳廓或者耳道,而是通过长长的耳挂「悬挂」在耳道外部,类似「气传导」耳机,不仅不会阻碍用户获取外部声音,也减少了「侵入式」的不适感。
Nothing Ear(open) 希望能通过这种设计,减少用户对耳机的感知,让用户「忘记」自己还戴着耳机,主打一个「陪伴」。
不过,从「佩戴」这个角度来看,Nothing Ear(open) 就有点输在了起跑线:不同于简洁明了的(半)入耳式耳机,挂耳式的结构略带一丝抽象,因此第一次上手佩戴的时候,不免有点手忙脚乱。
而这种耳机本体完全「悬挂」于耳道之外的体验,一开始都给我和同事小伙伴带来一种「没戴好」的怀疑,忍不住想把扬声器再往耳朵内部塞塞。
这种「不稳」的感觉,还会因为佩戴者的动作被放大。走路的还没什么,但如果开始跑动,或者吃饭时不时低头,耳机总会细微发生摇晃,让人以为随时会发生掉落。
感觉是一回事,Nothing Ear(open) 在耳朵上其实非常牢固,正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幅度,都不会让耳机发生移位。
而那些「没戴稳」、「不牢固」的感觉,也会随着日常使用渐渐习惯。
而我不太能习惯的,或许还是耳机的「存在感」。
Nothing Ear(open) 的重量 8.1 克,比字节新出的 Ola Friend 耳挂要重 2 克,长长的耳挂会和耳朵有着较多接触,加上耳挂末端这个又重又大的电池模块,耳机挂在耳朵上其实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无感」,所以在不需要用耳机的时候,我还是会选择将其摘下。
另一个我无法习惯的方面是佩戴体验。即使已经佩戴了数十次,我还是没办法只用单手完美地把耳机挂好在耳朵上,往往都需要双手忙活一会儿,这也导致我需要短时间使用耳机的时候,我还是更青睐一塞即可的 AirPods Pro。
同事小伙伴佩戴要比我丝滑许多
如果单纯论形态,我更喜欢华为 FreeClip 的这种「耳夹式」的耳机,同为开放式耳机,佩戴没那么麻烦,小巧的机身让久戴感觉和耳环没什么区别。
华为 FreeClip,图源:华为
耳挂也不是一款适合所有人的形态:眼镜党戴起来没那么舒适,而一些耳朵比较小的朋友,或许戴起来会不太牢固。
虽然没能满足我对「无感」的期待,但是 Nothing Ear(open) 确实比较适合一些需要和外界保持交流的环境。
比如说办公室,因为不需要降噪,我原本主要使用半入耳的有线耳机,但有时候开会,或者和同事沟通交流的时候,总需要从耳朵摘下或者从电脑拔出耳机。而换成 Nothing Ear(a) 之后,我就可以一直佩戴耳机,也不会影响沟通。
开放式耳机在办公室环境中会遇到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漏音。由于不密封的结构,其实 Nothing Ear(open) 有点像一个耳旁的迷你扬声器,声音不仅仅通向佩戴者的耳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Nothing Ear(open) 在耳机外部配备了一个「反声波」扬声器,通俗来说就是对向外降噪,消除主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减少漏音问题。实测办公室环境中,正常沟通、办公的距离,只有调到 80% 的音量以上,旁人才能听到比较明显的漏音,而我一般会把音量控制在 40~30% 左右。
另一个比较适合的环境是在安静的家中。如果是和家人一起住,不想外放打扰,也不想错过妈妈开饭的呼唤,Nothing Ear(open) 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耳机。
至于交互方面,支持对耳机进行按压来实现基础的播放、暂停、切歌等操作,可以上 Nothing X 应用上进行自定义。交互反馈的提示音模拟了物理按钮的声音,还区分了短按和长按,值得一个好评。
比较让我惊喜的是耳机的续航表现:满电完全能在办公室戴一整天,充电盒每天 2-3 小时的轻度使用能坚持 10 天。
在看过 Nothing 的介绍之后,我原本颇为期待 Ear(open) 的使用体验,实际上手之后,只能给个中等偏上的评价,更谈不上「惊艳」,没有那种想要替换自己的有线耳机的冲动。
通话降噪还不错,AI 语音是噱头
半入耳式,特别是「耳挂」式耳机,由于可以长时间佩戴,并能无缝切换电话和线下沟通,成为了不少商务人士的「半永久」耳机。
Nothing 也特别介绍了 Ear(open) 的通话降噪能力:号称在超过 2800 万个场景进行了测试,能消除大多数环境降噪能力。
我们在几个场景中实测了Nothing Ear(open) 耳机真实的通话收音情况,并使用了另一位通话者的手机进行了通话录音,小伙伴们可以自行感受一下耳机的通话质量。
第一个场景是在爱范儿的会议室内,相对比较安静,可以作为一个标准参考。(前五秒为手机独立录制的环境声,五秒后开始是佩戴耳机的通话录音,下同)
第二个场景在户外,近处有一台持续发出低鸣的机器,噪声比较单一。
第三个场景是在公司园区的路上,噪声情况开始有点复杂,并且在通话中,有一辆小推车经过了测试者。
第四个场景在大马路上,噪声情况非常复杂。
从测试结果来看,即使在噪声比较复杂的情景下,Ear(open) 确实能减少背景中的噪声,不过人声的清晰度也有所损失,一定程度影响对方的收听和理解。
Nothing Ear 耳机系列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功能,那就是和 ChatGPT 的联动。
在 Nothing 手机上安装了 ChatGPT 应用后,设定好和耳机的特定交互方式,就可以呼出 ChatGPT 的语音模式。
不过,ChatGPT 完全是以一个第三方应用的形式集成在 Nothing 手机里,在同意了各种后台权限之后,我尝试在熄屏的情况下呼出语音助手,而我收到的回应只有沉默。
试探性地发出一句「你好?」,手机依旧以无声作答,只好点亮屏幕,却发现手机只呼出了 ChatGPT 应用,而没有进入语音模式。
比较玄学的是,第二天我用同样的方式,在熄屏状态下成功呼出了 ChatGPT 语音模式,但呼出成功也没有任何提示音反馈,如果不是 GPT 也惊喜地以「你好」回应我的试探,根本不知道自己成功呼出了语音交互。
即使呼出了 ChatGPT,作为一个没有和系统深度集成的第三方聊天机器人,你能用它来做的事情目前还比较有限,只能进行一些知识问答,而不能用来开关手机的功能。
总结:「第二耳机」中的搅局者
市场调研机构 IDC 在 8 月份发布了中国蓝牙市场的调研报告,其中,开放式耳机这一品类出货 1184 万台,同比大幅增长 303.6%,耳挂产品更是增长了十倍。
不过,今年增长的趋势已经有所放缓,IDC 认为开放式耳机市场从窗口期进入洗牌期,头部品牌进入后会重塑整个市场。
和真无线耳机相比,开放式耳机仍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名不见经传的小厂产品走「能用」的低端路线,靠低价换市场;大厂逐步入局,靠在其他产品上积累的品牌实力和知名度,拿下有更高追求的用户,但产品力有待提高。
而 Nothing Ear(open) 继承了这家新生厂商在过往传统耳机产品上的优秀经验,打造出了一款体验足够优秀的产品,虽然不够完美,但体验不输大牌竞品,在设计、音质等方面更表现不俗,完全是一个「搅局者」的姿态。
作为一款开放式耳机,Nothing Ear(open) 不是一款适合所有人的产品,至少对于耳朵不敏感、对音质有追求的我来说,我不认为它能替代或者加入我目前使用的耳机行列。
它也更适合作为一款「第二耳机」。如果你预算吃紧,想要买一个每个场合都能用到的耳机,那一个正经的(半)入耳式耳机是一个更稳妥的选择:不仅音质更好,还能选择降噪的产品。
但你的耳朵若是属于比较敏感的类型,侵入式耳机戴久了会有强烈的不适感,想要寻找一个更舒适的音频产品,那开放式耳机完全就是你的福音。
只是,作为一款「第二耳机」,Nothing Ear(a) 的售价并不算低:1199 元,不仅是 Nothing 最贵的耳机产品,比音质更好的非降噪 AirPods 4 还要高 200 元,也比市面上不少主流品牌的非入耳式耳机贵不少。
如果确有开放式耳机的需要,并且对音质有要求,同时也想要更好的外观设计,那么 Nothing Ear(open) 完全是一款值得考虑的产品了。
文 | 苏伟鸿
OPPO ColorOS 15: 会呼吸的系统级AI,更有生命力的系统 | 硬哲学
如果末日来临,这群不靠手机通讯的人可能先活下来
如果单纯论形态,我更喜欢华为FreeClip的这种「耳夹式」的耳机,同为开放式耳机,佩戴没那么麻烦,小巧的机身让久戴感觉和耳环没什么区别。
第二
耳机
生活在车水马龙的钢筋森林,想要远离喧嚣,不一定需要肉身出逃,一副好用的降噪耳机就能解君愁。
市面上的降噪产品持续涌现,降噪能力日益见长,正是为了满足我们这种逃避纷扰的渴望。
但降噪耳机那种「侵入感」总会破坏我们的音乐享受,而消噪的耳压不仅折磨耳朵,用久了还有损害听力的风险。
遍布神经末梢的耳朵堪称我们最敏感的器官,听力损伤的不可逆性让其更显脆弱。完全与降噪背道而驰,但更舒适健康的开放式耳机应运而生,成为市场一股强劲的新势力。
数码行业的年轻血液 Nothing 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趋势,年中发布的降噪耳机新品刚收获了一波好评,上个月马不停蹄又推出了首款开放式耳机—— Nothing Ear(open)。
作为一位习惯用降噪耳机屏蔽喧嚣的用户,在尝试了 Nothing Ear(open) 几个星期后,我发现了一些惊喜,还有遗憾。
关注爱范儿,发现下一个明日产品
依旧个性的外观设计
从推出的第一部手机开始,Nothing 一直坚持透明风的设计路线,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确实为这家新生品牌吸引了不少粉丝。
Nothing Ear(open) 自然传承了这一家族设计,不过由于耳挂的材质所限,只有耳机的本体是透明设计,不知道以后的迭代版本会不会有透明耳挂?
我原本以为 Nothing 系耳机这迷你机身用透明意义不大,不像 Nothing 手机那么有回头率,不过当我在办公室戴上了 Nothing Ear(open),马上就有路过的同事成功被吸睛,并表示「辨识度拉满了」。
Nothing Ear(open) 充电盒也延续了以往透明盖板的设计,不过由于耳机比较扁平,整个充电盒比较细长,不如 Nothing Ear 和 Ear(a) 那么紧凑精致。
至于 Nothing 有专门提到的「薄度」,我并没有感觉这个细长的充电盒和 AirPods 比轻薄了多少,反倒是这个长条状的设计,因为体积更大,实际用起来其实不太方便。
开放式耳机也能谈音质?
虽然开放式耳机谈「音质」,总有一点强人所难的感觉,不过 Nothing Ear(open) 的声音表现确实给了我一点惊喜。
根据 Nothing 介绍,Ear(open) 有针对性地定制、调整了耳机的振膜,以解决开放式耳机低频缺失的问题。
图源:Nothing
Nothing Ear(open) 给我的第一耳印象,就是超出我预料的低音表现,音乐中的鼓点非常有力,总体要比同样是开放式的华为 FreeClip 耳机厚实不少。
只是,听久了就会感觉这个低音被调得稍微有那么点「过」,质感比较闷。虽然官方配套耳机使用的的 Nothing X 应用提供了四个预设的均衡器模式,但四个里面,个人觉得还是原先的「平衡」比较好听。
而如果是专业的发烧友,「高级」模式可以进一步细调参数。
虽然总体表现让人满意,但如果要细究细节和细腻的程度,那还是会和价格更高、形态更传统的头部产品,比如苹果 AirPods、三星 Galaxy Buds 有不小差距。
特别是音量超过 80% 的时候,Ear(open) 的声音表现会变得比较粗糙,而对于一款完全不隔绝环境音的耳机来说,高音量不算一个比较罕有的情景。
虽然在开放式耳机上追求音质有点舍本逐末,但用户有权追求听感更好的产品,Nothing Ear(open) 的表现称不上「满分」,但在竞品中已经显得出类拔萃,甚至还能甩开一些更大牌的产品。
不过,Nothing Ear(open) 更大的优势在于这个特别的形态,以及其带来的,理应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使用体验:有惊喜有遗憾
Nothing 内部其实原本对一款「开放式耳机」的想法有所保留,但是创始人裴宇力排众议,因为他认为人们需要一款耳机,可以一边戴着一边和外界保持交流。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Nothing Ear(open) 采用了挂耳式的形态,耳机并非「嵌」在耳廓或者耳道,而是通过长长的耳挂「悬挂」在耳道外部,类似「气传导」耳机,不仅不会阻碍用户获取外部声音,也减少了「侵入式」的不适感。
Nothing Ear(open) 希望能通过这种设计,减少用户对耳机的感知,让用户「忘记」自己还戴着耳机,主打一个「陪伴」。
不过,从「佩戴」这个角度来看,Nothing Ear(open) 就有点输在了起跑线:不同于简洁明了的(半)入耳式耳机,挂耳式的结构略带一丝抽象,因此第一次上手佩戴的时候,不免有点手忙脚乱。
而这种耳机本体完全「悬挂」于耳道之外的体验,一开始都给我和同事小伙伴带来一种「没戴好」的怀疑,忍不住想把扬声器再往耳朵内部塞塞。
这种「不稳」的感觉,还会因为佩戴者的动作被放大。走路的还没什么,但如果开始跑动,或者吃饭时不时低头,耳机总会细微发生摇晃,让人以为随时会发生掉落。
感觉是一回事,Nothing Ear(open) 在耳朵上其实非常牢固,正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幅度,都不会让耳机发生移位。
而那些「没戴稳」、「不牢固」的感觉,也会随着日常使用渐渐习惯。
而我不太能习惯的,或许还是耳机的「存在感」。
Nothing Ear(open) 的重量 8.1 克,比字节新出的 Ola Friend 耳挂要重 2 克,长长的耳挂会和耳朵有着较多接触,加上耳挂末端这个又重又大的电池模块,耳机挂在耳朵上其实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无感」,所以在不需要用耳机的时候,我还是会选择将其摘下。
另一个我无法习惯的方面是佩戴体验。即使已经佩戴了数十次,我还是没办法只用单手完美地把耳机挂好在耳朵上,往往都需要双手忙活一会儿,这也导致我需要短时间使用耳机的时候,我还是更青睐一塞即可的 AirPods Pro。
同事小伙伴佩戴要比我丝滑许多
如果单纯论形态,我更喜欢华为 FreeClip 的这种「耳夹式」的耳机,同为开放式耳机,佩戴没那么麻烦,小巧的机身让久戴感觉和耳环没什么区别。
华为 FreeClip,图源:华为
耳挂也不是一款适合所有人的形态:眼镜党戴起来没那么舒适,而一些耳朵比较小的朋友,或许戴起来会不太牢固。
虽然没能满足我对「无感」的期待,但是 Nothing Ear(open) 确实比较适合一些需要和外界保持交流的环境。
比如说办公室,因为不需要降噪,我原本主要使用半入耳的有线耳机,但有时候开会,或者和同事沟通交流的时候,总需要从耳朵摘下或者从电脑拔出耳机。而换成 Nothing Ear(a) 之后,我就可以一直佩戴耳机,也不会影响沟通。
开放式耳机在办公室环境中会遇到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漏音。由于不密封的结构,其实 Nothing Ear(open) 有点像一个耳旁的迷你扬声器,声音不仅仅通向佩戴者的耳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Nothing Ear(open) 在耳机外部配备了一个「反声波」扬声器,通俗来说就是对向外降噪,消除主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减少漏音问题。实测办公室环境中,正常沟通、办公的距离,只有调到 80% 的音量以上,旁人才能听到比较明显的漏音,而我一般会把音量控制在 40~30% 左右。
另一个比较适合的环境是在安静的家中。如果是和家人一起住,不想外放打扰,也不想错过妈妈开饭的呼唤,Nothing Ear(open) 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耳机。
至于交互方面,支持对耳机进行按压来实现基础的播放、暂停、切歌等操作,可以上 Nothing X 应用上进行自定义。交互反馈的提示音模拟了物理按钮的声音,还区分了短按和长按,值得一个好评。
比较让我惊喜的是耳机的续航表现:满电完全能在办公室戴一整天,充电盒每天 2-3 小时的轻度使用能坚持 10 天。
在看过 Nothing 的介绍之后,我原本颇为期待 Ear(open) 的使用体验,实际上手之后,只能给个中等偏上的评价,更谈不上「惊艳」,没有那种想要替换自己的有线耳机的冲动。
通话降噪还不错,AI 语音是噱头
半入耳式,特别是「耳挂」式耳机,由于可以长时间佩戴,并能无缝切换电话和线下沟通,成为了不少商务人士的「半永久」耳机。
Nothing 也特别介绍了 Ear(open) 的通话降噪能力:号称在超过 2800 万个场景进行了测试,能消除大多数环境降噪能力。
我们在几个场景中实测了Nothing Ear(open) 耳机真实的通话收音情况,并使用了另一位通话者的手机进行了通话录音,小伙伴们可以自行感受一下耳机的通话质量。
第一个场景是在爱范儿的会议室内,相对比较安静,可以作为一个标准参考。(前五秒为手机独立录制的环境声,五秒后开始是佩戴耳机的通话录音,下同)
第二个场景在户外,近处有一台持续发出低鸣的机器,噪声比较单一。
第三个场景是在公司园区的路上,噪声情况开始有点复杂,并且在通话中,有一辆小推车经过了测试者。
第四个场景在大马路上,噪声情况非常复杂。
从测试结果来看,即使在噪声比较复杂的情景下,Ear(open) 确实能减少背景中的噪声,不过人声的清晰度也有所损失,一定程度影响对方的收听和理解。
Nothing Ear 耳机系列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功能,那就是和 ChatGPT 的联动。
在 Nothing 手机上安装了 ChatGPT 应用后,设定好和耳机的特定交互方式,就可以呼出 ChatGPT 的语音模式。
不过,ChatGPT 完全是以一个第三方应用的形式集成在 Nothing 手机里,在同意了各种后台权限之后,我尝试在熄屏的情况下呼出语音助手,而我收到的回应只有沉默。
试探性地发出一句「你好?」,手机依旧以无声作答,只好点亮屏幕,却发现手机只呼出了 ChatGPT 应用,而没有进入语音模式。
比较玄学的是,第二天我用同样的方式,在熄屏状态下成功呼出了 ChatGPT 语音模式,但呼出成功也没有任何提示音反馈,如果不是 GPT 也惊喜地以「你好」回应我的试探,根本不知道自己成功呼出了语音交互。
即使呼出了 ChatGPT,作为一个没有和系统深度集成的第三方聊天机器人,你能用它来做的事情目前还比较有限,只能进行一些知识问答,而不能用来开关手机的功能。
总结:「第二耳机」中的搅局者
市场调研机构 IDC 在 8 月份发布了中国蓝牙市场的调研报告,其中,开放式耳机这一品类出货 1184 万台,同比大幅增长 303.6%,耳挂产品更是增长了十倍。
不过,今年增长的趋势已经有所放缓,IDC 认为开放式耳机市场从窗口期进入洗牌期,头部品牌进入后会重塑整个市场。
和真无线耳机相比,开放式耳机仍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名不见经传的小厂产品走「能用」的低端路线,靠低价换市场;大厂逐步入局,靠在其他产品上积累的品牌实力和知名度,拿下有更高追求的用户,但产品力有待提高。
而 Nothing Ear(open) 继承了这家新生厂商在过往传统耳机产品上的优秀经验,打造出了一款体验足够优秀的产品,虽然不够完美,但体验不输大牌竞品,在设计、音质等方面更表现不俗,完全是一个「搅局者」的姿态。
作为一款开放式耳机,Nothing Ear(open) 不是一款适合所有人的产品,至少对于耳朵不敏感、对音质有追求的我来说,我不认为它能替代或者加入我目前使用的耳机行列。
它也更适合作为一款「第二耳机」。如果你预算吃紧,想要买一个每个场合都能用到的耳机,那一个正经的(半)入耳式耳机是一个更稳妥的选择:不仅音质更好,还能选择降噪的产品。
但你的耳朵若是属于比较敏感的类型,侵入式耳机戴久了会有强烈的不适感,想要寻找一个更舒适的音频产品,那开放式耳机完全就是你的福音。
只是,作为一款「第二耳机」,Nothing Ear(a) 的售价并不算低:1199 元,不仅是 Nothing 最贵的耳机产品,比音质更好的非降噪 AirPods 4 还要高 200 元,也比市面上不少主流品牌的非入耳式耳机贵不少。
如果确有开放式耳机的需要,并且对音质有要求,同时也想要更好的外观设计,那么 Nothing Ear(open) 完全是一款值得考虑的产品了。
文 | 苏伟鸿
OPPO ColorOS 15: 会呼吸的系统级AI,更有生命力的系统 | 硬哲学
如果末日来临,这群不靠手机通讯的人可能先活下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豆包Ola Friend AI耳机评测:可能是最好的AI耳机
雷科技
1个月前
你未来的无线耳机,可能不再需要电池
爱范儿
4周前
“第三届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大会”圆满落幕
MEMS
14小时前
李子柒:反商业化「顶流」
豹变
1天前
微软:今天起中国区Windows可以直接运行安卓手机App了;雷军:小米SU7第10万台车下线,仅用时230天
锌财经
1天前
黄仁勋,重大宣布!
券商中国
3天前
抖音想接住李子柒的泼天流量
全天候科技公众号
1天前
2024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华为海思等6家半导体企业上榜
芯智讯
1天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