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年内再次月发行“封零” 存量规模缩水约900亿元

21财经

3周前

可转债发行再度陷入停滞状态,整个9月发行“封零”,10月截至目前,也仅有2只转债发行,这导致可转债市场存量规模持续缩水,较年初减少约900亿元。

可转债发行再度陷入停滞状态,整个9月发行“封零”,10月截至目前,也仅有2只转债发行,这导致可转债市场存量规模持续缩水,较年初减少约900亿元。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4年9月,可转债发行量为零(以发行公告日为准),这已经是年内第二个可转债发行“封零”的月份,此前是5月。

超12%转债跌破面值

今年前三季度,可转债总计仅发行29只,融资236.34亿元。而去年同期的数据则是发行转债113只,融资金额1233.57亿元。

东方金诚的研报认为,2024年以来,受再融资政策收紧影响,可转债供给规模显著缩量。3月、4月、5月新上市可转债均不超过3支。后续随着监管边际放松,可转债发行数量有所恢复,7月至9月,新上市可转债数量有所回升,但是仍没有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可转债发行萎缩,主要受到两个因素影响,一是监管加强。去年11月沪深交易所发布了优化再融资的五大具体措施,严格限制破发、破净、不满足18个月融资间隔的连续亏损企业、财务性投资比例较高企业实施再融资,且对上市公司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和再融资募资用途也作出了限制。新发可转债规模萎缩。二是部分转债完成转股,存量市场收缩。根据东方金诚的统计,截至目前,可转债市场存量规模7811.81亿元,较年初减少896.11亿元。

可转债这几年可谓流年不利,自去年打破“零违约”之后,情况就急转直下。去年7月28日,蓝盾转债走完退市整理期的最后一个交易日,7月31日正式被摘牌,成为首只退市的可转债。自1992年中国宝安发行首只可转债以来,在我国可转债30多年的历史中,从未出现过可转债退市情形。这一纪录,被蓝盾转债打破。

之后,越来越多的可转债因违约面临退市的尴尬局面,这让可转债从原来的“馅饼”成了“陷阱”。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转债最近跳水严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伴随着可转债“零违约”神话被打破,市场开始更加重视可转债的信用风险,从而导致投资者对可转债的持有态度变得更加谨慎;其二,新“国九条”出台后,使得可转债的“债底”不再坚不可破,投资者对可转债的安全性产生了疑虑。

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10月17日收盘,跌破百元面值的可转债达到66只,占目前正在交易的536只可转债的12.3%。其中价格最低的是中装转2,最新的价格为51.45元。此外是三房转债,目前的收盘价为65元。帝欧转债等5只转债的价格在70元左右。

转债估值优势开始显现

对于存量可转债市场,后续投资价值有何变化?从十一长假后的情况来看,可转债指数跟随主要权益指数震荡下跌。10月8日至今,中证转债指数下跌0.7%,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均下跌超过4%。

节前股指飙升的行情中,可转债的跟涨弹性较差。西部证券固收首席姜珮珊认为,可转债市场是固收类资金为主导的投资市场,面对本轮强政策预期所催化的权益快速反弹行情,投资决策相较权益投资者无疑会更谨慎一些。权益单边行情下,权益相对可转债无疑是更优的弹性选择,二级债基对权益的优先配置也对可转债也形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复盘历史,兴业证券固收团队认为,权益市场快速反弹后,之后的行情无论涨跌,可转债的表现均较优。从当前市场的情况来看,随着信用风险的缓解,后续若有持续上涨行情,则增量资金也会增加,可转债弹性有望增强。

东方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齐晟认为,可转债市场目前存在机会。“当前市场没有太多悲观的理由,此次政策端态度明确且有较大决心,市场价格的支撑来自政策的持续性,因情绪导致的扰动可能是近期最大的干扰,地产等政策有效性以及后续增量政策均需等待检验,财政端实际刺激力度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分歧点,当前政策多作用在资本市场,能直接作用于经济基本面或仍需关注财政政策,因此我们认为短期波动或难避免,但无需过分担忧。”

齐晟表示,可转债在此轮反转中略有滞后,涨幅基本符合预期,或因对于信用风险仍有担忧,或因机构对转债资产仍有疑虑,百元溢价率上行幅度不大,当前估值依然具有性价比,从各机构持仓数据看,9月底的情况也说明了各个机构对于可转债仓位的调整并不是非常坚定,存在担忧,公募加仓幅度偏小,其他类型机构分化比较严重,反而是自然人投资者明显加仓,相较权益,可转债增量资金明显偏少,后期潜在波动跌幅可控,跟涨能力会有所抬升。

市场大涨后回调,当下如何看待可转债后市表现,民生证券分析师谭逸鸣认为可以关注几个方面:第一,国内增量政策在持续出台落地进程中,基本面修复向好斜率有望稳步提升,权益市场短暂回调不改本轮行情趋势。第二,可转债市场估值仍处低位,信用风险缓释、股性增强与估值抬升有望形成共振。

编辑:张煜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可转债发行再度陷入停滞状态,整个9月发行“封零”,10月截至目前,也仅有2只转债发行,这导致可转债市场存量规模持续缩水,较年初减少约900亿元。

可转债发行再度陷入停滞状态,整个9月发行“封零”,10月截至目前,也仅有2只转债发行,这导致可转债市场存量规模持续缩水,较年初减少约900亿元。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4年9月,可转债发行量为零(以发行公告日为准),这已经是年内第二个可转债发行“封零”的月份,此前是5月。

超12%转债跌破面值

今年前三季度,可转债总计仅发行29只,融资236.34亿元。而去年同期的数据则是发行转债113只,融资金额1233.57亿元。

东方金诚的研报认为,2024年以来,受再融资政策收紧影响,可转债供给规模显著缩量。3月、4月、5月新上市可转债均不超过3支。后续随着监管边际放松,可转债发行数量有所恢复,7月至9月,新上市可转债数量有所回升,但是仍没有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可转债发行萎缩,主要受到两个因素影响,一是监管加强。去年11月沪深交易所发布了优化再融资的五大具体措施,严格限制破发、破净、不满足18个月融资间隔的连续亏损企业、财务性投资比例较高企业实施再融资,且对上市公司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和再融资募资用途也作出了限制。新发可转债规模萎缩。二是部分转债完成转股,存量市场收缩。根据东方金诚的统计,截至目前,可转债市场存量规模7811.81亿元,较年初减少896.11亿元。

可转债这几年可谓流年不利,自去年打破“零违约”之后,情况就急转直下。去年7月28日,蓝盾转债走完退市整理期的最后一个交易日,7月31日正式被摘牌,成为首只退市的可转债。自1992年中国宝安发行首只可转债以来,在我国可转债30多年的历史中,从未出现过可转债退市情形。这一纪录,被蓝盾转债打破。

之后,越来越多的可转债因违约面临退市的尴尬局面,这让可转债从原来的“馅饼”成了“陷阱”。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转债最近跳水严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伴随着可转债“零违约”神话被打破,市场开始更加重视可转债的信用风险,从而导致投资者对可转债的持有态度变得更加谨慎;其二,新“国九条”出台后,使得可转债的“债底”不再坚不可破,投资者对可转债的安全性产生了疑虑。

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10月17日收盘,跌破百元面值的可转债达到66只,占目前正在交易的536只可转债的12.3%。其中价格最低的是中装转2,最新的价格为51.45元。此外是三房转债,目前的收盘价为65元。帝欧转债等5只转债的价格在70元左右。

转债估值优势开始显现

对于存量可转债市场,后续投资价值有何变化?从十一长假后的情况来看,可转债指数跟随主要权益指数震荡下跌。10月8日至今,中证转债指数下跌0.7%,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均下跌超过4%。

节前股指飙升的行情中,可转债的跟涨弹性较差。西部证券固收首席姜珮珊认为,可转债市场是固收类资金为主导的投资市场,面对本轮强政策预期所催化的权益快速反弹行情,投资决策相较权益投资者无疑会更谨慎一些。权益单边行情下,权益相对可转债无疑是更优的弹性选择,二级债基对权益的优先配置也对可转债也形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复盘历史,兴业证券固收团队认为,权益市场快速反弹后,之后的行情无论涨跌,可转债的表现均较优。从当前市场的情况来看,随着信用风险的缓解,后续若有持续上涨行情,则增量资金也会增加,可转债弹性有望增强。

东方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齐晟认为,可转债市场目前存在机会。“当前市场没有太多悲观的理由,此次政策端态度明确且有较大决心,市场价格的支撑来自政策的持续性,因情绪导致的扰动可能是近期最大的干扰,地产等政策有效性以及后续增量政策均需等待检验,财政端实际刺激力度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分歧点,当前政策多作用在资本市场,能直接作用于经济基本面或仍需关注财政政策,因此我们认为短期波动或难避免,但无需过分担忧。”

齐晟表示,可转债在此轮反转中略有滞后,涨幅基本符合预期,或因对于信用风险仍有担忧,或因机构对转债资产仍有疑虑,百元溢价率上行幅度不大,当前估值依然具有性价比,从各机构持仓数据看,9月底的情况也说明了各个机构对于可转债仓位的调整并不是非常坚定,存在担忧,公募加仓幅度偏小,其他类型机构分化比较严重,反而是自然人投资者明显加仓,相较权益,可转债增量资金明显偏少,后期潜在波动跌幅可控,跟涨能力会有所抬升。

市场大涨后回调,当下如何看待可转债后市表现,民生证券分析师谭逸鸣认为可以关注几个方面:第一,国内增量政策在持续出台落地进程中,基本面修复向好斜率有望稳步提升,权益市场短暂回调不改本轮行情趋势。第二,可转债市场估值仍处低位,信用风险缓释、股性增强与估值抬升有望形成共振。

编辑:张煜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