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访谈·全会精神看落实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斌: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就业社保等改革,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川观新闻

2周前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积极引导城市人才下乡,不断畅通城乡人才双向流动通道,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川观新闻记者 刘春华

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人社系统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就业、社保、人才人事、收入分配等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带着系列问题,记者专访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斌。

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让改革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川人民

记者:如何认识改革对推动人社事业进步,助推全省经济发展、提升民生福祉的意义?

胡斌:四川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全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存在,“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给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适应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建设,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一项重大时代课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仍有大量艰巨繁重的任务等待完成。

人社部门作为增进民生福祉和助推经济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积极主动融入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坚定不移推动人社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向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入的层次进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满意的就业岗位、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优质的人才服务、更和谐的劳动关系,以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做贡献,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川人民。

全面落实城乡融合改革目标

激发农村人力资源活力

记者:如何通过改革,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激发农村人力资源活力?

胡斌:四川是人力资源大省、农民工大省,全省劳动年龄总人口520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常年保持在2500万人以上。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更大力度帮助农村务工人员转变为“新市民”,更有效度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在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建设,激发农村人力资源活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关于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重大改革目标,以提升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为重点,强化权益保障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农民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一是稳定就业岗位。开展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行动,纵深推进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多渠道拓展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岗位。

二是加大创业支持。健全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参与服务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返乡创业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举办返乡入乡创业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线上“云问诊”、线下“蜀中行”专家服务。

三是强化社会保障。落实民生政策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保障水平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优化公共服务。以开展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为牵引,推动实现人社业务全覆盖、地域全覆盖、服务对象全覆盖。加强窗口单位建设,全面推行人社服务“好差评”制度,创新巡回派驻、片区派驻、特岗服务等方式,推动人社服务下沉基层,让乡村人才能够享有更加方便快捷的人社服务。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不断畅通城乡人才双向流动通道

记者:人社部门将采取哪些改革措施,推进全会提出的“建强基层人才队伍,健全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

胡斌:近年来,我们始终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力构建重点突出、协作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人才支撑。截至2023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09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438万人。

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沃土。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积极引导城市人才下乡,不断畅通城乡人才双向流动通道,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一是吸引各类人才下乡。创新乡村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打破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天花板”“独木桥”,为基层人才发展拓展更大空间。拓宽引才渠道,灵活引才方式,支持城乡“校联体”“医联体”建设,积极推动城市教育、卫生人才流动入乡。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等基层服务项目,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二是加强本土人才培养。选拔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加大力度推动专家智力服务向乡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倾斜,让基层人才近距离接触高端智力资源,提升自身能力水平。着力培育乡村工匠,挖掘培养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设立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人才工作站等,积极开展研习培训、示范引导、品牌培育等活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人才队伍。

三是提升基层人才待遇。完善基层绩效工资管理政策体系,有序探索建立乡镇工作补贴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基层事业单位人才待遇,确保基层人才的付出得到合理回报。实施基层表彰奖励制度,加大表彰奖励对象向基层倾斜力度,营造尊重基层人才、重视基层工作的良好氛围。

通过这一系列人才人事领域创新举措,切实建强基层人才队伍,健全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为乡村振兴和四川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记者 :全会明确要求,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请具体谈一谈,下一步在这三个方面的改革路径、目标。

胡斌:全会《决定》专门就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出部署,明确了一系列富有四川特色、含金量高的改革举措,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社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们将通过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让劳动者拥有更充分的就业机会、更合理的就业结构、更公平的就业环境、更持续的就业能力和更稳固的就业保障。一是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构建“管行业必须管就业、管产业必须管就业”大就业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就业支持政策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倍增,兜牢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底线。三是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就业能级。四是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全生命周期就业服务,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

我们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工资收入的关心期盼,推动实现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机制更加完善,工资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规范。一是健全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持续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和工资决定机制改革。二是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构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开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

我们将通过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分、更加可靠、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一是增强社会保障可持续性,全面对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二是增强社会保障可及性,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巩固拓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探索推进补充工伤保险试点,为不同群体提供更加全面的社会保障。三是增强社会保障便捷性,加快社保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人社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构建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社保服务。四是增强社会保障安全性,筑牢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基金监管防控体系,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完整运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积极引导城市人才下乡,不断畅通城乡人才双向流动通道,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川观新闻记者 刘春华

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人社系统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就业、社保、人才人事、收入分配等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带着系列问题,记者专访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斌。

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让改革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川人民

记者:如何认识改革对推动人社事业进步,助推全省经济发展、提升民生福祉的意义?

胡斌:四川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全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存在,“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给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适应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建设,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一项重大时代课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仍有大量艰巨繁重的任务等待完成。

人社部门作为增进民生福祉和助推经济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积极主动融入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坚定不移推动人社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向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入的层次进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满意的就业岗位、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优质的人才服务、更和谐的劳动关系,以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做贡献,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川人民。

全面落实城乡融合改革目标

激发农村人力资源活力

记者:如何通过改革,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激发农村人力资源活力?

胡斌:四川是人力资源大省、农民工大省,全省劳动年龄总人口520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常年保持在2500万人以上。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更大力度帮助农村务工人员转变为“新市民”,更有效度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在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建设,激发农村人力资源活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关于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重大改革目标,以提升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为重点,强化权益保障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农民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一是稳定就业岗位。开展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行动,纵深推进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多渠道拓展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岗位。

二是加大创业支持。健全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参与服务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返乡创业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举办返乡入乡创业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线上“云问诊”、线下“蜀中行”专家服务。

三是强化社会保障。落实民生政策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保障水平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优化公共服务。以开展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为牵引,推动实现人社业务全覆盖、地域全覆盖、服务对象全覆盖。加强窗口单位建设,全面推行人社服务“好差评”制度,创新巡回派驻、片区派驻、特岗服务等方式,推动人社服务下沉基层,让乡村人才能够享有更加方便快捷的人社服务。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不断畅通城乡人才双向流动通道

记者:人社部门将采取哪些改革措施,推进全会提出的“建强基层人才队伍,健全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

胡斌:近年来,我们始终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力构建重点突出、协作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人才支撑。截至2023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09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438万人。

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沃土。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积极引导城市人才下乡,不断畅通城乡人才双向流动通道,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一是吸引各类人才下乡。创新乡村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打破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天花板”“独木桥”,为基层人才发展拓展更大空间。拓宽引才渠道,灵活引才方式,支持城乡“校联体”“医联体”建设,积极推动城市教育、卫生人才流动入乡。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等基层服务项目,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二是加强本土人才培养。选拔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加大力度推动专家智力服务向乡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倾斜,让基层人才近距离接触高端智力资源,提升自身能力水平。着力培育乡村工匠,挖掘培养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设立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人才工作站等,积极开展研习培训、示范引导、品牌培育等活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人才队伍。

三是提升基层人才待遇。完善基层绩效工资管理政策体系,有序探索建立乡镇工作补贴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基层事业单位人才待遇,确保基层人才的付出得到合理回报。实施基层表彰奖励制度,加大表彰奖励对象向基层倾斜力度,营造尊重基层人才、重视基层工作的良好氛围。

通过这一系列人才人事领域创新举措,切实建强基层人才队伍,健全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为乡村振兴和四川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记者 :全会明确要求,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请具体谈一谈,下一步在这三个方面的改革路径、目标。

胡斌:全会《决定》专门就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出部署,明确了一系列富有四川特色、含金量高的改革举措,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社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们将通过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让劳动者拥有更充分的就业机会、更合理的就业结构、更公平的就业环境、更持续的就业能力和更稳固的就业保障。一是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构建“管行业必须管就业、管产业必须管就业”大就业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就业支持政策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倍增,兜牢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底线。三是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就业能级。四是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全生命周期就业服务,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

我们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工资收入的关心期盼,推动实现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机制更加完善,工资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规范。一是健全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持续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和工资决定机制改革。二是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构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开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

我们将通过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分、更加可靠、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一是增强社会保障可持续性,全面对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二是增强社会保障可及性,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巩固拓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探索推进补充工伤保险试点,为不同群体提供更加全面的社会保障。三是增强社会保障便捷性,加快社保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人社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构建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社保服务。四是增强社会保障安全性,筑牢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基金监管防控体系,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完整运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