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变更,券商→公募子公司

东方财富网

4周前

有券商人士分析认为,随着监管规定的实施及推进,越来越多券商获取公募牌照,券商集合资管计划到期后变更为券商公募子公司管理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

K图 000728_0

近日,国元证券公告称,公司决定以通讯方式召开集合计划持有人大会,审议国元元赢四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变更管理人为该公司参股的公募子公司长盛基金的有关事项。这表明,国元元赢四个月定开债的管理人即将由国元证券“转移”成国元证券参股的长盛基金。

去年9月,方正证券金立方一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人变更为旗下公募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为行业资管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向公募基金公司移交的首例。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监管政策不断推进、券商资管公募化改造持续开展,券商集合资管计划到期后变更为券商公募子公司管理的情况有望不断增多。

国元证券资管集合产品“移交”公募子公司

方正证券后,行业再现到期券商集合资管计划落地公募。10月14日,国元证券公告,决定以通讯方式召开集合计划持有人大会,审议国元元赢四个月定开债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转型变更为长盛元赢四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的有关事项。

公告显示,国元元赢四个月定开债成立于2021年10月28日,集合管理人为国元证券,托管人为招商银行,按照合同规定,原计划将于2024年10月27日到期。截至今年上半年,该产品规模达12.47亿元,成立至今回报率为12.03%。

变更后,上述产品的投资经理将由长盛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张建担任。张建曾任中国银河证券交易员、投资助理、银河金汇证券资管投资助理、投资主办人。2021年11月,张建加入长盛基金固定收益部,目前在管公募基金有8只,在管规模超过120亿元。

此外,本次产品变更还涉及调整产品费率结构、变更产品会计师事务所、调整估值方法、调整信用评级限制及调整业绩比较基准等,并相应修订产品法律文件。

作为国元证券的参股子公司,国元证券持有长盛基金41%的股份。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长盛基金公募管理规模达925.7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5.72%,其中债券型公募基金规模为570.45亿元,占比超过六成。

大集合产品改造浪潮渐现

“接下来,对于那些没有参股公募基金,同时又明确未来不能参与公募的券商,旗下大集合产品很可能面临到期清盘的压力。”沪上某券商人士称。

事实上,上述情况已有迹可循。例如,9月中旬,方正证券宣布旗下方正证券鑫悦一年持有期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清盘,原因是该资产管理合同生效日起存续期不得超过三年;第一创业创享纯债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也在9月初因满三年存续期清盘。

当下,有部分尚未取得公募牌照的券商或券商资管公司,其旗下一些资管集合产品的三年期期限即将到期。除到期清盘外,变更管理人、改造成为私募产品是多数券商的首选。

比如,天风证券资管此前宣布,旗下天风六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自2021年9月22日起生效,存续期将届满三年。由于该集合计划的投资者众多,本着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原则,现拟将该集合计划改造为私募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符合适当性要求的投资者可选择将该集合计划份额转换为私募资产管理计划份额。

再如,去年9月,方正证券金立方一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人变更为旗下公募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为行业资管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向公募基金公司移交的首例。

监管规范推动行业公募化转型

近年来,监管逐步加码,对券商集合资管计划予以规范,稳步推进其公募化转型。

2013年6月,证券投资基金法实施,规定投资者超过200人的集合资管计划被定性为公募基金,对于已成立的集合资管计划,在符合监管要求前提下可以继续运行。

2018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鼓励未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券商通过管理人更换为其控股、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并变更注册为公募基金方式,提前完成集合资管计划业务规范工作。此外,《指引》指出,未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应就集合资管计划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合同变更申请,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三年,三年合同期届满仍未转为公募基金的,将适时采取规模管控等措施。

有券商人士分析认为,随着监管规定的实施及推进,越来越多券商获取公募牌照,券商集合资管计划到期后变更为券商公募子公司管理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

作者:严晓菲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有券商人士分析认为,随着监管规定的实施及推进,越来越多券商获取公募牌照,券商集合资管计划到期后变更为券商公募子公司管理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

K图 000728_0

近日,国元证券公告称,公司决定以通讯方式召开集合计划持有人大会,审议国元元赢四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变更管理人为该公司参股的公募子公司长盛基金的有关事项。这表明,国元元赢四个月定开债的管理人即将由国元证券“转移”成国元证券参股的长盛基金。

去年9月,方正证券金立方一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人变更为旗下公募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为行业资管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向公募基金公司移交的首例。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监管政策不断推进、券商资管公募化改造持续开展,券商集合资管计划到期后变更为券商公募子公司管理的情况有望不断增多。

国元证券资管集合产品“移交”公募子公司

方正证券后,行业再现到期券商集合资管计划落地公募。10月14日,国元证券公告,决定以通讯方式召开集合计划持有人大会,审议国元元赢四个月定开债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转型变更为长盛元赢四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的有关事项。

公告显示,国元元赢四个月定开债成立于2021年10月28日,集合管理人为国元证券,托管人为招商银行,按照合同规定,原计划将于2024年10月27日到期。截至今年上半年,该产品规模达12.47亿元,成立至今回报率为12.03%。

变更后,上述产品的投资经理将由长盛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张建担任。张建曾任中国银河证券交易员、投资助理、银河金汇证券资管投资助理、投资主办人。2021年11月,张建加入长盛基金固定收益部,目前在管公募基金有8只,在管规模超过120亿元。

此外,本次产品变更还涉及调整产品费率结构、变更产品会计师事务所、调整估值方法、调整信用评级限制及调整业绩比较基准等,并相应修订产品法律文件。

作为国元证券的参股子公司,国元证券持有长盛基金41%的股份。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长盛基金公募管理规模达925.7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5.72%,其中债券型公募基金规模为570.45亿元,占比超过六成。

大集合产品改造浪潮渐现

“接下来,对于那些没有参股公募基金,同时又明确未来不能参与公募的券商,旗下大集合产品很可能面临到期清盘的压力。”沪上某券商人士称。

事实上,上述情况已有迹可循。例如,9月中旬,方正证券宣布旗下方正证券鑫悦一年持有期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清盘,原因是该资产管理合同生效日起存续期不得超过三年;第一创业创享纯债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也在9月初因满三年存续期清盘。

当下,有部分尚未取得公募牌照的券商或券商资管公司,其旗下一些资管集合产品的三年期期限即将到期。除到期清盘外,变更管理人、改造成为私募产品是多数券商的首选。

比如,天风证券资管此前宣布,旗下天风六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自2021年9月22日起生效,存续期将届满三年。由于该集合计划的投资者众多,本着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原则,现拟将该集合计划改造为私募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符合适当性要求的投资者可选择将该集合计划份额转换为私募资产管理计划份额。

再如,去年9月,方正证券金立方一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人变更为旗下公募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为行业资管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向公募基金公司移交的首例。

监管规范推动行业公募化转型

近年来,监管逐步加码,对券商集合资管计划予以规范,稳步推进其公募化转型。

2013年6月,证券投资基金法实施,规定投资者超过200人的集合资管计划被定性为公募基金,对于已成立的集合资管计划,在符合监管要求前提下可以继续运行。

2018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鼓励未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券商通过管理人更换为其控股、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并变更注册为公募基金方式,提前完成集合资管计划业务规范工作。此外,《指引》指出,未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应就集合资管计划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合同变更申请,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三年,三年合同期届满仍未转为公募基金的,将适时采取规模管控等措施。

有券商人士分析认为,随着监管规定的实施及推进,越来越多券商获取公募牌照,券商集合资管计划到期后变更为券商公募子公司管理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

作者:严晓菲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