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批国家集采来了!品种数量创历史记录(附名单)

健识局

4周前

针对2022年和2023年新纳入医保目录、指南推荐地位提升等使用量呈上升趋势的品种,要求报量力争达到历史采购量的100%。...第十批集采要求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量时,要对实际用量做趋势性判断,分为呈上升趋势、可能降低以及存在不稳定性的三类品种。

10月15日,第十批全国药品集采报量文件在业内流传。根据《通知》显示,本次报量10月18日正式启动,医疗机构须导入2023年历史采购量,按要求填报相关药品采购需求量,并于10月28日24点前提交。11月1日下午5点前各省完成报量审核。

相比于以往,本次医院报量不再分省进行,而统一在国家医保局的平台上线上直报。这就要求各省份医保部门组织辖区的医院,自己登录国家医保信息平台进行填报。

第十批国家集采共涉及62个产品,263品规数量,创历次集采之最。超过10亿市场规模的单品有20个,包括氨酸多肉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阿司匹林、西格列汀等。保守估计,第十批集采品种终端市场销售规模超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被纳入本次集采品种的竞争企业都不少于7家。原本一年两次的国家集采今年实际只安排了一次,大批药品过评,就等着集采开闸,此前有机构统计称符合“3家以上过评”的有200多个品种。从这次集采名单看,医保局只好挑一些选择面大的品种纳入。

今后还会不会有第十一批国家集采?这都不好说。

对报量要求空前提高

医院要预测用量趋势

第十批全国药品集采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报量要求明显提高。

首先是医院向国家直报。报量低于2023年历史采购量80%时,要求医疗机构做出说明。对于有历史采购量而不参与报量的医疗机构,需在后期落地执行检测时重点关注。

针对2022年和2023年新纳入医保目录、指南推荐地位提升等使用量呈上升趋势的品种,要求报量力争达到历史采购量的100%。《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内的品种,不设医疗机构报量下限;对抗微生物药物允许在历史采购量80%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报量。

第十批集采要求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量时,要对实际用量做趋势性判断,分为呈上升趋势、可能降低以及存在不稳定性的三类品种。这就能更加合理估算最终真实采购量。

而且,这次集采明确报量范围延伸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其代管或实行统一采购药品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今年陕西、江西、江苏、河南、山东、湖南等地都已经要求集采药品“进零售药店、进村卫生室、进民营医院”,实际采购量可能会多于医院报量。

报量之后,为了保证足额采购,国际医保局表示会加强监管。2025年,国采办将适时会同各级医保部门对有量不报、报而不采、采而不足的医疗机构进行公开问询,并组织专项现场检查。

而医疗机构的关心的是,本次集采的报量情况将纳入结余留用的测算。《通知》指出,结余留用资金的计算基数与报量直接相关:在完成约定采购量的情况下,报量多,结余留用资金就多,不报量的品种则无结余留用奖励。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集采报量中,拥有50个基本药物的规格。为做好与基本药物政策的衔接,《通知》明确:如基本药物规格未中选或供应企业无基本药物规格,则该规格使用量不纳入考核,提示医疗机构切实根据临床需求报量。

263个品规纳入

涉及多个重磅品种

按照前九批国家集采的趋势来看,动辄数十亿的大品种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本次全国药品集采报量的品种,不乏临床常用的大品种。包括磷酸西格列汀、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间苯三酚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等热门产品。市场规模超10亿元的品种有20个,至少有7家以上企业竞争,已形成抢夺市场的遭遇战。

从治疗领域看,263个品规涵盖13个治疗大类,涉及品种最多的主要属于消化系统及代谢药、心脑血管系统药物。齐鲁制药、科伦药业、成都倍特药业、扬子江药业、石药集团、正大制药、石家庄四药、上海医药、复星医药等药企为“主力军”。

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品种当属治疗糖尿病的磷酸西格列汀片。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磷酸西格列汀片在2023年国内公立医院的销售额为26.56亿元,原研厂家默沙东占据了99.65%的市场份额,达到26.47亿元。

截至目前,磷酸西格列汀片已过评的仿制药企业共有32家。业内普遍认为,一旦集采,原研药市场瞬间会被蚕食,打破外资药企的垄断地位,这一品种的市场将会翻天覆地的变化。

用于调控血压的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同样是代表性药物。该品种在2023年全国院内的销售额超15亿元。这一品类挤满了10家以上的国产仿制药企。

事实上,全国药品集采的工作重点逐步清晰。

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加强区域协同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曾明确,覆盖国家组织集采以外品种,以及采购金额大、覆盖人群广的大品种,持续扩大集采覆盖面。

而本次国采明确,同通用名、同给药途径的不同剂型合并采购。报量品种清单已按医保合并剂型对相关剂型进行归类,并提示医疗机构相关剂型的报量将合并计算,落地实施时各级医保部门要按照规定做好价格管理和使用监测。

按从前历批国采惯例看,报量目录并不完全同等于最终的集采目录,经过报量汇总到联采办之后,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最终调整部分品种、剂型、规格。

撰稿丨雷公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山谷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线上议价”刚执行一个多月,就被叫停?

集采药品“三进”加速,院外市场要凉了

新事|恒瑞PD-1再次申报在美上市

针对2022年和2023年新纳入医保目录、指南推荐地位提升等使用量呈上升趋势的品种,要求报量力争达到历史采购量的100%。...第十批集采要求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量时,要对实际用量做趋势性判断,分为呈上升趋势、可能降低以及存在不稳定性的三类品种。

10月15日,第十批全国药品集采报量文件在业内流传。根据《通知》显示,本次报量10月18日正式启动,医疗机构须导入2023年历史采购量,按要求填报相关药品采购需求量,并于10月28日24点前提交。11月1日下午5点前各省完成报量审核。

相比于以往,本次医院报量不再分省进行,而统一在国家医保局的平台上线上直报。这就要求各省份医保部门组织辖区的医院,自己登录国家医保信息平台进行填报。

第十批国家集采共涉及62个产品,263品规数量,创历次集采之最。超过10亿市场规模的单品有20个,包括氨酸多肉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阿司匹林、西格列汀等。保守估计,第十批集采品种终端市场销售规模超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被纳入本次集采品种的竞争企业都不少于7家。原本一年两次的国家集采今年实际只安排了一次,大批药品过评,就等着集采开闸,此前有机构统计称符合“3家以上过评”的有200多个品种。从这次集采名单看,医保局只好挑一些选择面大的品种纳入。

今后还会不会有第十一批国家集采?这都不好说。

对报量要求空前提高

医院要预测用量趋势

第十批全国药品集采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报量要求明显提高。

首先是医院向国家直报。报量低于2023年历史采购量80%时,要求医疗机构做出说明。对于有历史采购量而不参与报量的医疗机构,需在后期落地执行检测时重点关注。

针对2022年和2023年新纳入医保目录、指南推荐地位提升等使用量呈上升趋势的品种,要求报量力争达到历史采购量的100%。《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内的品种,不设医疗机构报量下限;对抗微生物药物允许在历史采购量80%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报量。

第十批集采要求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量时,要对实际用量做趋势性判断,分为呈上升趋势、可能降低以及存在不稳定性的三类品种。这就能更加合理估算最终真实采购量。

而且,这次集采明确报量范围延伸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其代管或实行统一采购药品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今年陕西、江西、江苏、河南、山东、湖南等地都已经要求集采药品“进零售药店、进村卫生室、进民营医院”,实际采购量可能会多于医院报量。

报量之后,为了保证足额采购,国际医保局表示会加强监管。2025年,国采办将适时会同各级医保部门对有量不报、报而不采、采而不足的医疗机构进行公开问询,并组织专项现场检查。

而医疗机构的关心的是,本次集采的报量情况将纳入结余留用的测算。《通知》指出,结余留用资金的计算基数与报量直接相关:在完成约定采购量的情况下,报量多,结余留用资金就多,不报量的品种则无结余留用奖励。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集采报量中,拥有50个基本药物的规格。为做好与基本药物政策的衔接,《通知》明确:如基本药物规格未中选或供应企业无基本药物规格,则该规格使用量不纳入考核,提示医疗机构切实根据临床需求报量。

263个品规纳入

涉及多个重磅品种

按照前九批国家集采的趋势来看,动辄数十亿的大品种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本次全国药品集采报量的品种,不乏临床常用的大品种。包括磷酸西格列汀、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间苯三酚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等热门产品。市场规模超10亿元的品种有20个,至少有7家以上企业竞争,已形成抢夺市场的遭遇战。

从治疗领域看,263个品规涵盖13个治疗大类,涉及品种最多的主要属于消化系统及代谢药、心脑血管系统药物。齐鲁制药、科伦药业、成都倍特药业、扬子江药业、石药集团、正大制药、石家庄四药、上海医药、复星医药等药企为“主力军”。

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品种当属治疗糖尿病的磷酸西格列汀片。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磷酸西格列汀片在2023年国内公立医院的销售额为26.56亿元,原研厂家默沙东占据了99.65%的市场份额,达到26.47亿元。

截至目前,磷酸西格列汀片已过评的仿制药企业共有32家。业内普遍认为,一旦集采,原研药市场瞬间会被蚕食,打破外资药企的垄断地位,这一品种的市场将会翻天覆地的变化。

用于调控血压的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同样是代表性药物。该品种在2023年全国院内的销售额超15亿元。这一品类挤满了10家以上的国产仿制药企。

事实上,全国药品集采的工作重点逐步清晰。

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加强区域协同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曾明确,覆盖国家组织集采以外品种,以及采购金额大、覆盖人群广的大品种,持续扩大集采覆盖面。

而本次国采明确,同通用名、同给药途径的不同剂型合并采购。报量品种清单已按医保合并剂型对相关剂型进行归类,并提示医疗机构相关剂型的报量将合并计算,落地实施时各级医保部门要按照规定做好价格管理和使用监测。

按从前历批国采惯例看,报量目录并不完全同等于最终的集采目录,经过报量汇总到联采办之后,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最终调整部分品种、剂型、规格。

撰稿丨雷公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山谷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线上议价”刚执行一个多月,就被叫停?

集采药品“三进”加速,院外市场要凉了

新事|恒瑞PD-1再次申报在美上市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