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玮谈风投:面向亚洲、根植亚洲

财富FORTUNE

1周前

李宏玮本人也登上了《财富》亚洲最具影响力女性排行榜,排名第33位。...这种模式可以利用“全球南方”和亚洲的广大地区,为全球企业提供一条替代供应链。...亚洲的初创公司很可能就想在亚洲本地上市,创始人也可能想留在本地,另外他们的品牌和产品在本地才更有竞争力。

图片来源:JULIANA TAN FOR FORTUNE

李宏玮是新加坡的知名女风投家,她投资的公司中不乏亚洲科技界的一些知名公司,比如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打车软件滴滴、Grab,以及手机制造商小米等等。
鲜为人知的是,李宏玮在成为风投家之前,曾是新加坡空军的一名机师,专门负责维修战斗机的发动机。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李宏玮表示,这段经历对她现在的风投事业也有很大帮助,让她掌握了一种“通用语言”,她在跟科技创业者谈项目的时候,可以从概念阶段一直谈到最终交付,没有什么能难得倒她。
2001年,也就是互联网泡沫破裂的那一年,李宏玮拿到了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MBA学位。李宏玮对于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并没有多大感觉。她想:“反正一切也不可变得更糟了。”她读MBA的学费还是她的老东家资助的。于是她借了30万新元(约合22万美元)向公司还了学费,然后她搬到了香港,从此正好赶上了中国互联网崛起的东方。2005年,她成立了纪源资本在中国的第一个办事处。
20年后,李宏玮已经成了Granite Asia公司的高级管理合伙人——Granite Asia是从纪源资本中剥离出来的投资公司,管理着50亿美元资本。而李宏玮本人也登上了《财富》亚洲最具影响力女性排行榜,排名第33位。
Granite Asia本身就是地缘政治的产物。2023年7月,美国众议院的一个委员会称,将对美国风投公司投资中国AI和半导体产业的问题进行调查,而纪源资本也在被调查之列。
两个月后,纪源资本宣布将分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改名为Notable Capital基金,继续在美运营。另一部分改为名Granite Asia,总部设在新加坡,继续着眼于中国和东南亚市场。
今年3月份,李宏玮接管了分拆后的Granite Asia。而纪源资本最初的英文名就叫Granite Global Ventures,所以这次改名某种程度上也昭示着一种回归。
《财富》:Granite Asia现在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了,接下来你的战略是什么?李宏玮:我们一直觉得资本对亚洲的关注度还不够。这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地区,既有老龄人口也有年轻人口,同时也有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等问题,所以说它是非常多样化的。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品牌重塑,为该地区的初创公司、创业者和广大企业提供一个主要的资本平台,成为一股面向亚洲、根植亚洲的资本。
《财富》:中美关系将如何改变投资界?投资者有必要担心政治风险吗?李宏玮: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具备“观一叶而知秋”的能力。而在亚洲,目前的阵营化趋势非常明显。现在全球正在进入“抱团经济”。今天是中国和美国的矛盾,明天又可能变成另一个地区的问题。
所以这是一盘动态的棋局。现在的产品必须做得更精细,更具有区域特点,而且更具有国家特点。这样才有助于吸引合适的人才,吸引合适的交易流,同时实现国家想要达到的目标。那种“一支基金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将来是行不通的。
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退出机制和流动性,再就是要考虑是否会有任何政治或政策因素影响一家公司的上市能力,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上市。
《财富》:Granite Asia正在向私人信贷等新型金融业务进行扩张。这是因为它更符合亚洲企业的需求吗?李宏玮:亚洲的大企业普遍已经进行第二轮或者第三轮接班人的规划阶段了。从历史经验看,他们的业务发展主要靠本地银行的贷款。但是在未来20年中,他们将足够的意愿和开放性与风险投资进行接触。
那么,这些企业如何确保公司以正确的架构向下一代过渡呢?它的董事会可能会向有经验的独立投资人或者金融投资者开放,从而帮助他们成长。他们也有可能会把贷款当作了解这些投资人的一种方式。
在香港,甚至在新加坡,还有一代人根本不想完全卖掉自己的公司。这与习惯了收购和以科技为中心的风投界是有很大差异的。
《财富》:你主要在关注亚洲的哪些机遇?李宏玮:其中一个主题是医疗。我们不可能依靠西方去做所有的测序和药物发现,因为并非西方的所有医学发现都完全适合亚洲。
随着地缘政治问题的发展,在供应链多元化上面也出现了一个机会。比如一个知识产权,你可以在新加坡和中东制造,然后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甚至印度等较大的国家来组装。
这种模式可以利用“全球南方”和亚洲的广大地区,为全球企业提供一条替代供应链。
《财富》:贝恩公司的数据显示,去年东南亚的私募股权交易价值下降了大约40%。要怎样做才能释放该地区的投资潜能?这既有需求的问题,也有供给的问题。首先,你得确保亚洲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资本,其次还要确保当企业需要增长的时候,资本就在那里。
我们都想见到明星公司的IPO,这样的话人人都会想分一杯羹。但问题是光有明星公司是不够的,你还需要好的承销商。亚洲的初创公司很可能就想在亚洲本地上市,创始人也可能想留在本地,另外他们的品牌和产品在本地才更有竞争力。但是如果你不首先解决这里的资本和投资问题,这些公司就无法完成闭环。如果你只有大量资本,但没有好的承销商,也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财富》:亚洲科技行业的性别比例是否有所改善了?你见到的女性创业者是否越来越多了?李宏玮:是的。我刚见了一位女性创业者,她已经50多岁了。她当了30多年的家庭主妇。现在她是一个“空巢老人”,所以终于有时间付出自己的创业热情了。她在健康零食领域开创了一个新品牌。
多元化是一件好事。如果那些大企业中的女性领导者现在就在专注做事业,那么等她们到了50、60或者70岁的时候,就有机会成为创业导师。(财富中文网)
译者:朴成奎
本文载于《财富》杂志2024年10 / 11月刊,原题为《面向亚洲,根植亚洲》。

在财富Plus,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一起来看看吧。也欢迎你加入我们,谈谈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热议话题:

查看《如何看待但斌与任泽平“隔空互对”?》的精彩观点
查看《光伏行业协会于今天9点在上海召开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座谈会》的精彩观点

推荐阅读

李宏玮本人也登上了《财富》亚洲最具影响力女性排行榜,排名第33位。...这种模式可以利用“全球南方”和亚洲的广大地区,为全球企业提供一条替代供应链。...亚洲的初创公司很可能就想在亚洲本地上市,创始人也可能想留在本地,另外他们的品牌和产品在本地才更有竞争力。

图片来源:JULIANA TAN FOR FORTUNE

李宏玮是新加坡的知名女风投家,她投资的公司中不乏亚洲科技界的一些知名公司,比如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打车软件滴滴、Grab,以及手机制造商小米等等。
鲜为人知的是,李宏玮在成为风投家之前,曾是新加坡空军的一名机师,专门负责维修战斗机的发动机。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李宏玮表示,这段经历对她现在的风投事业也有很大帮助,让她掌握了一种“通用语言”,她在跟科技创业者谈项目的时候,可以从概念阶段一直谈到最终交付,没有什么能难得倒她。
2001年,也就是互联网泡沫破裂的那一年,李宏玮拿到了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MBA学位。李宏玮对于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并没有多大感觉。她想:“反正一切也不可变得更糟了。”她读MBA的学费还是她的老东家资助的。于是她借了30万新元(约合22万美元)向公司还了学费,然后她搬到了香港,从此正好赶上了中国互联网崛起的东方。2005年,她成立了纪源资本在中国的第一个办事处。
20年后,李宏玮已经成了Granite Asia公司的高级管理合伙人——Granite Asia是从纪源资本中剥离出来的投资公司,管理着50亿美元资本。而李宏玮本人也登上了《财富》亚洲最具影响力女性排行榜,排名第33位。
Granite Asia本身就是地缘政治的产物。2023年7月,美国众议院的一个委员会称,将对美国风投公司投资中国AI和半导体产业的问题进行调查,而纪源资本也在被调查之列。
两个月后,纪源资本宣布将分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改名为Notable Capital基金,继续在美运营。另一部分改为名Granite Asia,总部设在新加坡,继续着眼于中国和东南亚市场。
今年3月份,李宏玮接管了分拆后的Granite Asia。而纪源资本最初的英文名就叫Granite Global Ventures,所以这次改名某种程度上也昭示着一种回归。
《财富》:Granite Asia现在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了,接下来你的战略是什么?李宏玮:我们一直觉得资本对亚洲的关注度还不够。这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地区,既有老龄人口也有年轻人口,同时也有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等问题,所以说它是非常多样化的。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品牌重塑,为该地区的初创公司、创业者和广大企业提供一个主要的资本平台,成为一股面向亚洲、根植亚洲的资本。
《财富》:中美关系将如何改变投资界?投资者有必要担心政治风险吗?李宏玮: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具备“观一叶而知秋”的能力。而在亚洲,目前的阵营化趋势非常明显。现在全球正在进入“抱团经济”。今天是中国和美国的矛盾,明天又可能变成另一个地区的问题。
所以这是一盘动态的棋局。现在的产品必须做得更精细,更具有区域特点,而且更具有国家特点。这样才有助于吸引合适的人才,吸引合适的交易流,同时实现国家想要达到的目标。那种“一支基金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将来是行不通的。
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退出机制和流动性,再就是要考虑是否会有任何政治或政策因素影响一家公司的上市能力,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上市。
《财富》:Granite Asia正在向私人信贷等新型金融业务进行扩张。这是因为它更符合亚洲企业的需求吗?李宏玮:亚洲的大企业普遍已经进行第二轮或者第三轮接班人的规划阶段了。从历史经验看,他们的业务发展主要靠本地银行的贷款。但是在未来20年中,他们将足够的意愿和开放性与风险投资进行接触。
那么,这些企业如何确保公司以正确的架构向下一代过渡呢?它的董事会可能会向有经验的独立投资人或者金融投资者开放,从而帮助他们成长。他们也有可能会把贷款当作了解这些投资人的一种方式。
在香港,甚至在新加坡,还有一代人根本不想完全卖掉自己的公司。这与习惯了收购和以科技为中心的风投界是有很大差异的。
《财富》:你主要在关注亚洲的哪些机遇?李宏玮:其中一个主题是医疗。我们不可能依靠西方去做所有的测序和药物发现,因为并非西方的所有医学发现都完全适合亚洲。
随着地缘政治问题的发展,在供应链多元化上面也出现了一个机会。比如一个知识产权,你可以在新加坡和中东制造,然后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甚至印度等较大的国家来组装。
这种模式可以利用“全球南方”和亚洲的广大地区,为全球企业提供一条替代供应链。
《财富》:贝恩公司的数据显示,去年东南亚的私募股权交易价值下降了大约40%。要怎样做才能释放该地区的投资潜能?这既有需求的问题,也有供给的问题。首先,你得确保亚洲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资本,其次还要确保当企业需要增长的时候,资本就在那里。
我们都想见到明星公司的IPO,这样的话人人都会想分一杯羹。但问题是光有明星公司是不够的,你还需要好的承销商。亚洲的初创公司很可能就想在亚洲本地上市,创始人也可能想留在本地,另外他们的品牌和产品在本地才更有竞争力。但是如果你不首先解决这里的资本和投资问题,这些公司就无法完成闭环。如果你只有大量资本,但没有好的承销商,也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财富》:亚洲科技行业的性别比例是否有所改善了?你见到的女性创业者是否越来越多了?李宏玮:是的。我刚见了一位女性创业者,她已经50多岁了。她当了30多年的家庭主妇。现在她是一个“空巢老人”,所以终于有时间付出自己的创业热情了。她在健康零食领域开创了一个新品牌。
多元化是一件好事。如果那些大企业中的女性领导者现在就在专注做事业,那么等她们到了50、60或者70岁的时候,就有机会成为创业导师。(财富中文网)
译者:朴成奎
本文载于《财富》杂志2024年10 / 11月刊,原题为《面向亚洲,根植亚洲》。

在财富Plus,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一起来看看吧。也欢迎你加入我们,谈谈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热议话题:

查看《如何看待但斌与任泽平“隔空互对”?》的精彩观点
查看《光伏行业协会于今天9点在上海召开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座谈会》的精彩观点

推荐阅读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