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会议亮“底牌”?A股周一见!

财经早餐

3周前

本周,股民在提心吊胆中度过刺激的一周,终于迎来片刻喘息的周末。从大涨到回调,不过短短两周,但好似已恍如隔世!
如今,股民们既热切盼望周一开盘,又激烈期盼周末的到来:前者或许可以通过周末的会议等来大盘的扭转,后者可以调整紧张的神经,待到周一开启交易时能够冷静下单。
复盘9月24日以来的这波行情走势,在看涨的趋势背后,至少是来自四个方面的因子共振:政策转向、北上、两融等资金的加速进场、美联储降息后全球流动性好转,以及大A本身估值够低。
但从以上四个因素中来看,流动性以及估值更多是一个配角的身份,国内持续不断的政策出台引来的全球资本的流入,可以说是本轮市场走俏的主人公。
环顾全球,宏观层面的转向,是决定未来经济走向的一个起动机,也是影响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变量。
外资看政策
作为大A的主力资金之一,北上、两融配置A股的头寸上半年一直处于低位。
据民生证券,北上资金自今年6月以来持续净流出,在本轮市场反弹前,北上累计净买入规模接近2023年以来的最低值。类似的,两融活跃度自4月以来也在持续回落,其中融资余额在9月末市场反弹前已处于过去三年中的最低值。
然而,在9月24日之后,随着国内刺激政策的转向,北上资金纷涌踏浪而来。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交易逻辑!有专们盯着政策而动的外资;有执着钻研玄幻的缠论的;有像巴菲特这样潜心研究价值投资的;还有嗜血如命擅长短线操作的游资,以及各种大佬们。
结合此次行情,就北上等外资而言,暂且不论其它因素,宏观层面的政策是其当前交易的中心思想:有政策,加筹码;没政策,或者没新政策,先暂时离场!
巴克莱银行援引EPFR数据表示,最近一周整体股票市场出现400亿美元资金流入,为7月以来最大流入规模。新兴市场创纪录的410亿美元资金流入推动了股票资金流入,其中中国股市录得创纪录的390亿美元流入,来自国内投资者的流入为300亿美元,来自外国投资者的流入为90亿美元。
前期资金的流入是对9月24日货币宽松政策,以及9月26日的政治局会定调的方针: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的响应。
10月8日的发改委会议上,原本以为会有新的政策,但对现有出台政策的重复并未有实质性增量信息。因此,随着主力成交额的缩减,行情出现回调。
数据显示,10月8日,北向资金成交5101.01亿元,占沪深两市总成交额的14.78%;10月9日,北向资金成交3934.54亿元,占沪深两市总成交额的13.38%。
政策满溢
真枪实干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开始加息通道之后,中国央行也紧跟着开启了降息等一系列货币支持政策。
9月24日,央行降息降准,宣布在近期下调银行存款准备率0.5%,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此外,预计年底前会择机再降准0.25%-0.5%。
并且将创设互换便利工具,首期5000亿股票互换便利+3000亿股票回购贷款,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市。
未来政策定调大会:紧接着,9月26日,一超市场预期,本来预期10月召开的会议,在当日召开政治局会议,为将来后续的执行政策定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
主要目的: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等。随即假期过后,银行存款房贷已经公告下调日期。政策从实施到落地,可谓非常之丝滑。
吹吹风,会继续改革:10月8日,节后回来,国务院举行吹风会,市场非常关切。本以为会谈及财政政策如何发力,但发改委官员表示,正同财政部按照部署抓紧研究,合力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研究开展项目审核自主权试点,尽快出台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的新举措。随后,股市开始出现回调。
财政政策,需要就给:10月12日,一个本可以不开会的日子,财政部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有没有传递明确且有增量的信息?有,但在会议召开前,与国外一些机构预期会出具体财政额度的小作文有出入。因此,劝写小作文的人赶紧回归现实。
具体涉及增量信息的内容:

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
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时隔26年再次被重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市场预计1-2万亿;
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比如,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房等;
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下一步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

事实上,近期政策的出台都是在提振经济,而非刻意拉抬股市。这次财政部的主要目的在于,化解地方债务、帮助房地产、以及促进消费层面,毕竟连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要开始提升了。
尽管总财政额度并未给出,但决心已经通过财政部长蓝佛安的那句“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给阐释得清清楚楚。只要市场需要,政策就会跟上。
天风证券解读财政部发布会时评价:顶格政策支持,最重要的不是具体规模有几万亿,而是确立了从收缩性财政重新转变为扩张性财政的信号!
此外,虽然市场对财政部未能给出增发国债具体金额存在一定的质疑,但本次发布会的政策已经是财政部权限内可以给出的最好答卷。财政部能够在流程尚未走完之前,先给出预告和暗示,态度明显积极,信号意义较大。
额度上来看,去年财政缺口7981亿元,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中有5000亿元用在了去年,约占去年财政缺口的63%。按照相同比例推算,今年财政缺口3万亿左右,预计今年可能需要增发2万亿元左右的国债。
股民宜戒躁戒躁
看到A股三根红线的拉升,市场情绪前期已经被拉升到了高点,券商营业部更是一夜入夏,据悉,华南地区有券商单日开户达到3万,创下年内新高,散户纷纷入市。
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牛市阶段(更何况,这波能不能成为长牛,只有走完才能被正式载入历史牛市之列),普通股民的赚钱能力不仅更脆弱,而且更容易造成贫富的加剧。
2019年,来自清华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伦敦政经和上交所的多位学者共同发表的论文《泡沫与崩溃中的财富转移》引发市场热议。
以2014-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从泡沫飙升到破裂为背景,发现出于认知、经验、技能的差异,2500亿元的财富从收入最低的一组人转移至收入最高的一组人,前者占比84.9%,后者占比0.5%。
除了金融知识、专业层面的因素以外,笔者观察到的现象是:不及时离场,是造成散户损失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走的时候没走,不该走的时候走了!
没有人能完全预测到行情走势。北上这样的主力资金,也会与真实走势有失之交臂的时候,但他们的好处在于,行情不对及时抽身,不追去收益最大化,而是追求损失尽量最少化。
这不等于说不可以做预判,而是首先预判几个场景,一旦与真实情况相悖,马上采取对应措施!
素有“私募魔女”的,来自半夏投资的李蓓在一次采访中说的很清楚,做对冲时,她也是通过各种指标对行情做出预判,不过一旦经济指标或行情与她的预期相悖,马上会斩钉截铁的离场。
结语
我们应该期待一个怎样的牛市?
笔者认为,一个成交量长期稳定的市场,才能算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牛市,急涨急跌都是幻影。再者而言,涨涨跌跌本就是常态,行情一下拉满,后面还怎么玩儿?
复盘历史,中国牛市每次叙事都不一样,牛市不存在历史经验。民生证券牟一凌在其公号写道:牛市最需要“新的故事”!牛市行情的主导行业,本身应该就藏在新的故事之中!

1999-2000年的牛市中,核心驱动力是海外科技映射和国企三年脱困计划的前景;
2007年牛市,其背后的中国故事是“美国消费,中国制造”的设想;
2009年牛市的背景是,“四万亿”财政刺激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2014-2015牛市背后是货币政策的转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导向的共振;
2019-2021年初牛市背后,是持续的金融化、房地产财富效应累积至顶峰。

提及后市,分享一个笔者认为比较中肯的看法。
浙商证券指出,A股冲高回落只是“第一波”,伴随着交易量快速回落以及短期获利盘涌出,市场已经进入震荡整理的第二阶段,预计市场短期内并无进一步大幅下行风险。行业配置方面,一阶段的普涨过后行业板块已经有所分化。
昨天财政部的会议看似没实际的量化动作,但却有诚恳的表态,似乎需要就会给政策。
至于市场怎么理解?是认可财政部诚恳表态,还是认为诚意不够?普涨过后,板块轮动是否就此开启?咱们A股周一见!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本周,股民在提心吊胆中度过刺激的一周,终于迎来片刻喘息的周末。从大涨到回调,不过短短两周,但好似已恍如隔世!
如今,股民们既热切盼望周一开盘,又激烈期盼周末的到来:前者或许可以通过周末的会议等来大盘的扭转,后者可以调整紧张的神经,待到周一开启交易时能够冷静下单。
复盘9月24日以来的这波行情走势,在看涨的趋势背后,至少是来自四个方面的因子共振:政策转向、北上、两融等资金的加速进场、美联储降息后全球流动性好转,以及大A本身估值够低。
但从以上四个因素中来看,流动性以及估值更多是一个配角的身份,国内持续不断的政策出台引来的全球资本的流入,可以说是本轮市场走俏的主人公。
环顾全球,宏观层面的转向,是决定未来经济走向的一个起动机,也是影响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变量。
外资看政策
作为大A的主力资金之一,北上、两融配置A股的头寸上半年一直处于低位。
据民生证券,北上资金自今年6月以来持续净流出,在本轮市场反弹前,北上累计净买入规模接近2023年以来的最低值。类似的,两融活跃度自4月以来也在持续回落,其中融资余额在9月末市场反弹前已处于过去三年中的最低值。
然而,在9月24日之后,随着国内刺激政策的转向,北上资金纷涌踏浪而来。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交易逻辑!有专们盯着政策而动的外资;有执着钻研玄幻的缠论的;有像巴菲特这样潜心研究价值投资的;还有嗜血如命擅长短线操作的游资,以及各种大佬们。
结合此次行情,就北上等外资而言,暂且不论其它因素,宏观层面的政策是其当前交易的中心思想:有政策,加筹码;没政策,或者没新政策,先暂时离场!
巴克莱银行援引EPFR数据表示,最近一周整体股票市场出现400亿美元资金流入,为7月以来最大流入规模。新兴市场创纪录的410亿美元资金流入推动了股票资金流入,其中中国股市录得创纪录的390亿美元流入,来自国内投资者的流入为300亿美元,来自外国投资者的流入为90亿美元。
前期资金的流入是对9月24日货币宽松政策,以及9月26日的政治局会定调的方针: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的响应。
10月8日的发改委会议上,原本以为会有新的政策,但对现有出台政策的重复并未有实质性增量信息。因此,随着主力成交额的缩减,行情出现回调。
数据显示,10月8日,北向资金成交5101.01亿元,占沪深两市总成交额的14.78%;10月9日,北向资金成交3934.54亿元,占沪深两市总成交额的13.38%。
政策满溢
真枪实干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开始加息通道之后,中国央行也紧跟着开启了降息等一系列货币支持政策。
9月24日,央行降息降准,宣布在近期下调银行存款准备率0.5%,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此外,预计年底前会择机再降准0.25%-0.5%。
并且将创设互换便利工具,首期5000亿股票互换便利+3000亿股票回购贷款,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市。
未来政策定调大会:紧接着,9月26日,一超市场预期,本来预期10月召开的会议,在当日召开政治局会议,为将来后续的执行政策定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
主要目的: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等。随即假期过后,银行存款房贷已经公告下调日期。政策从实施到落地,可谓非常之丝滑。
吹吹风,会继续改革:10月8日,节后回来,国务院举行吹风会,市场非常关切。本以为会谈及财政政策如何发力,但发改委官员表示,正同财政部按照部署抓紧研究,合力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研究开展项目审核自主权试点,尽快出台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的新举措。随后,股市开始出现回调。
财政政策,需要就给:10月12日,一个本可以不开会的日子,财政部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有没有传递明确且有增量的信息?有,但在会议召开前,与国外一些机构预期会出具体财政额度的小作文有出入。因此,劝写小作文的人赶紧回归现实。
具体涉及增量信息的内容:

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
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时隔26年再次被重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市场预计1-2万亿;
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比如,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房等;
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下一步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

事实上,近期政策的出台都是在提振经济,而非刻意拉抬股市。这次财政部的主要目的在于,化解地方债务、帮助房地产、以及促进消费层面,毕竟连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要开始提升了。
尽管总财政额度并未给出,但决心已经通过财政部长蓝佛安的那句“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给阐释得清清楚楚。只要市场需要,政策就会跟上。
天风证券解读财政部发布会时评价:顶格政策支持,最重要的不是具体规模有几万亿,而是确立了从收缩性财政重新转变为扩张性财政的信号!
此外,虽然市场对财政部未能给出增发国债具体金额存在一定的质疑,但本次发布会的政策已经是财政部权限内可以给出的最好答卷。财政部能够在流程尚未走完之前,先给出预告和暗示,态度明显积极,信号意义较大。
额度上来看,去年财政缺口7981亿元,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中有5000亿元用在了去年,约占去年财政缺口的63%。按照相同比例推算,今年财政缺口3万亿左右,预计今年可能需要增发2万亿元左右的国债。
股民宜戒躁戒躁
看到A股三根红线的拉升,市场情绪前期已经被拉升到了高点,券商营业部更是一夜入夏,据悉,华南地区有券商单日开户达到3万,创下年内新高,散户纷纷入市。
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牛市阶段(更何况,这波能不能成为长牛,只有走完才能被正式载入历史牛市之列),普通股民的赚钱能力不仅更脆弱,而且更容易造成贫富的加剧。
2019年,来自清华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伦敦政经和上交所的多位学者共同发表的论文《泡沫与崩溃中的财富转移》引发市场热议。
以2014-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从泡沫飙升到破裂为背景,发现出于认知、经验、技能的差异,2500亿元的财富从收入最低的一组人转移至收入最高的一组人,前者占比84.9%,后者占比0.5%。
除了金融知识、专业层面的因素以外,笔者观察到的现象是:不及时离场,是造成散户损失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走的时候没走,不该走的时候走了!
没有人能完全预测到行情走势。北上这样的主力资金,也会与真实走势有失之交臂的时候,但他们的好处在于,行情不对及时抽身,不追去收益最大化,而是追求损失尽量最少化。
这不等于说不可以做预判,而是首先预判几个场景,一旦与真实情况相悖,马上采取对应措施!
素有“私募魔女”的,来自半夏投资的李蓓在一次采访中说的很清楚,做对冲时,她也是通过各种指标对行情做出预判,不过一旦经济指标或行情与她的预期相悖,马上会斩钉截铁的离场。
结语
我们应该期待一个怎样的牛市?
笔者认为,一个成交量长期稳定的市场,才能算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牛市,急涨急跌都是幻影。再者而言,涨涨跌跌本就是常态,行情一下拉满,后面还怎么玩儿?
复盘历史,中国牛市每次叙事都不一样,牛市不存在历史经验。民生证券牟一凌在其公号写道:牛市最需要“新的故事”!牛市行情的主导行业,本身应该就藏在新的故事之中!

1999-2000年的牛市中,核心驱动力是海外科技映射和国企三年脱困计划的前景;
2007年牛市,其背后的中国故事是“美国消费,中国制造”的设想;
2009年牛市的背景是,“四万亿”财政刺激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2014-2015牛市背后是货币政策的转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导向的共振;
2019-2021年初牛市背后,是持续的金融化、房地产财富效应累积至顶峰。

提及后市,分享一个笔者认为比较中肯的看法。
浙商证券指出,A股冲高回落只是“第一波”,伴随着交易量快速回落以及短期获利盘涌出,市场已经进入震荡整理的第二阶段,预计市场短期内并无进一步大幅下行风险。行业配置方面,一阶段的普涨过后行业板块已经有所分化。
昨天财政部的会议看似没实际的量化动作,但却有诚恳的表态,似乎需要就会给政策。
至于市场怎么理解?是认可财政部诚恳表态,还是认为诚意不够?普涨过后,板块轮动是否就此开启?咱们A股周一见!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