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发布的两款车的无人驾驶技术,并没有实现领先。”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在北京时间10月11日上午10点,特斯拉的“Robotaxi Day”发布会在加利福尼亚州举办,以“We,Robot”的口号,向全世界科技媒体与爱好者人士宣布,“未来已来”。
而如他所预料的,发布会结束后,#特斯拉发布会#登上了各大内容平台的热榜,社交平台评论区更是被网友大赞“未来已来”“马斯克是穿越者”。
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发布会,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简短的发布会,浓缩了什么内容?
在10月11日的上午10点,无数内容平台的账号正在同步直播这场发布会,抖音平台的直播在线10万+显示了这股人气(后来数据统计为最高33万人同时在线),但在万众期待下,马斯克却迟到了足足一个小时。
这两套路线之争,目前仍未见明显胜负。不过,尽管特斯拉的发布会自诩已向普罗大众展现了未来一角,但在智能驾驶的领域,中国消费者可能更不容易被惊喜到,甚至可能变得更挑剔。
毕竟,国内已经有了一众领先玩家,许多人甚至已经在道路上体验过了无人驾驶。
大头有话说
这次发布会上,马斯克发布的两款车的无人驾驶技术,并没有实现领先。
2022年时百度发布的第六代萝卜快跑就已经具备了——同样没有方向盘,没有前后座,没有脚踏板。
按照马斯克所说,最快2026年量产,争取把汽车成本压到3万美元以下,对照看第六代萝卜快跑汽车的价格,也同样处于20万元人民币的价位,并且萝卜快跑不仅实现量产,也已经在国内13个城市开通试运行,累计跑了700多万单,在量产上落后于国内。
再从商业化落地角度看,2019年萝卜快跑正式注册牌照,2020年左右开始试运行,2022年推出第六代汽车,现在又在扩大整个试运行服务的范围,目前萝卜快跑已经实现滚动盈利,逐渐成熟为闭环的商业模式。
萝卜快跑在全国的车辆大约在十几万辆,其后台控制人员大概有两三百人,绝大多数的车辆皆以自动驾驶状态运营,只在出现判断可能会威胁到运行安全的事件时,才会紧急人工接手。
相比之下,马斯克的两款车不仅没有实现商用,甚至连量产都没有实现。
加上国内还有小马智行等公司同样在无人驾驶领域取得了不错进展,就目前而言,马斯克的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已经落后于中国公司。
不过,如果其产品最后落地效果,真如马斯克所宣传的呈现,哪怕仅呈现出来80%,也仍然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这种创造,能够真正意义上解放生产力,提高相关领域的生产效率。
第二,从具体产品分析,这次特斯拉展示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和无人驾驶货运车,在国内也有类似产品。
比如无人驾驶货车,货车在无人驾驶化的过程里,是最简单的环节,因为货车的应用场景是相对固定的,重型卡车在高速上,进入特定路段或园区,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技术上相对比较简单。
而无人驾驶出租车,无论是国内百度的萝卜快跑,还有文远知行、小马智行、滴滴的无人驾驶汽车,从我个人体验而言,都达到了经验老到的司机水平,体验多次,没有出过一次事故。
至于人型机器人“Optimus”,如果能够和大模型结合起来,基于场景理解人的现实需求,理论上马斯克所说的洗碗、做饭、倒垃圾、端咖啡等确实都可以实现,未来可能在5—10年间,就会出现较大的进展,其呈现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值得期待。
而特斯拉的产品实现真正商业化,在中国市场中,还必须面对社会伦理问题。
这次发布会,本想看看特斯拉的FSD 13版本的技术走向和AI芯片HW 5.0的硬件配置,但发布会并没有对此进行介绍,仅从目前特斯拉FSD 12版本和Ai芯片HW 3.0来看,特斯拉是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的。
目前特斯拉FSD 12版本的端到端模型,仍然只是参数量达到10亿的、使用了Transformer架构的模型,并不属于真正的大模型。
所谓大模型,需要能预训练,能生成内容,实现举一反三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目前特斯拉的端到端模型,属于小模型,也就是预测式AI模型,更多依赖数据,就无法解决没见过的边缘场景问题,相当于汽车上只有小脑没有大脑,这样就不可能真正解决安全性问题。
就此来看,这次特斯拉的发布会并没有发布实际技术意义上的内容,也很难建立投资人对特斯拉的信心。发布会后美股的下跌便是市场对此的反应。
再从技术路线上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车企和特斯拉的技术路线并不一致,特斯拉的路线并不代表是未来的最终结果。
比如以华为为代表的企业,技术路线是感知端到端,国内企业不会舍弃激光雷达,也不会舍弃准则模型,就如同新能源汽车里,特斯拉坚持纯电动,而国内新能源车企则是选择了“两条腿走路”——纯电和油电混动。
中美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路线,由于大家都没有拿到最终的技术结果,所以还是会呈现并不完全一致的技术路线。
当然特斯拉走的数据驱动、用户数据闭环、端到端,国内企业都有在学习,但是并不会走完全的端到端模型路线,国内车企更多做的是感知端到端模型,在运动规划决策上还是加了准则模型。
优点是端到端模型可以提升上限,提高交通效率;缺点是如果把所有的准则模型,尤其是运动规划的准则模型取消后,坏数据会进入模型。
其中的危险点在于,人类驾驶员数据里有很多违章的危险驾驶行为,而适度的违章行为其实能够提升交通效率,那么在交通效率的奖励函数下,模型就会被坏数据给“带坏”。
最后从商业化落地层面来看,L2+辅助驾驶的城市NOA商业化落地,中国会比美国更快。
而在真正实现无人驾驶上,第一,中国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比不过特斯拉;第二,中国政府在管理新行业领域的创新能力上,也不如美国政府;第三,中国的商业需求不如美国,美国找不到网约车司机是真的,其在汽车司机上的人力成本远比中国要高,而中国没人愿意开网约车、卡车是假的,无人驾驶会掠夺很多人的就业机会。
因此,无人驾驶的商业化最终落地,可能美国会走得更快。
未来无人驾驶在国内最好的情况,不是取代司机,而是辅助降低司机的劳动强度。
比如目前华为ADS 3.0智驾,属于做得不错的城市NOV,但现在只能配置在30万元以上的车上,即便今年新推的MDC 510智驾可以配置在25万元的车上,但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依然太贵。
如果未来城市NOV的成本,能在15万元左右的车上装备,辅助驾驶未来就能大量帮助到网约车司机,而不是用无人驾驶直接把网约车司机都干掉。
点击下图▼立即报名
“马斯克发布的两款车的无人驾驶技术,并没有实现领先。”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在北京时间10月11日上午10点,特斯拉的“Robotaxi Day”发布会在加利福尼亚州举办,以“We,Robot”的口号,向全世界科技媒体与爱好者人士宣布,“未来已来”。
而如他所预料的,发布会结束后,#特斯拉发布会#登上了各大内容平台的热榜,社交平台评论区更是被网友大赞“未来已来”“马斯克是穿越者”。
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发布会,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简短的发布会,浓缩了什么内容?
在10月11日的上午10点,无数内容平台的账号正在同步直播这场发布会,抖音平台的直播在线10万+显示了这股人气(后来数据统计为最高33万人同时在线),但在万众期待下,马斯克却迟到了足足一个小时。
这两套路线之争,目前仍未见明显胜负。不过,尽管特斯拉的发布会自诩已向普罗大众展现了未来一角,但在智能驾驶的领域,中国消费者可能更不容易被惊喜到,甚至可能变得更挑剔。
毕竟,国内已经有了一众领先玩家,许多人甚至已经在道路上体验过了无人驾驶。
大头有话说
这次发布会上,马斯克发布的两款车的无人驾驶技术,并没有实现领先。
2022年时百度发布的第六代萝卜快跑就已经具备了——同样没有方向盘,没有前后座,没有脚踏板。
按照马斯克所说,最快2026年量产,争取把汽车成本压到3万美元以下,对照看第六代萝卜快跑汽车的价格,也同样处于20万元人民币的价位,并且萝卜快跑不仅实现量产,也已经在国内13个城市开通试运行,累计跑了700多万单,在量产上落后于国内。
再从商业化落地角度看,2019年萝卜快跑正式注册牌照,2020年左右开始试运行,2022年推出第六代汽车,现在又在扩大整个试运行服务的范围,目前萝卜快跑已经实现滚动盈利,逐渐成熟为闭环的商业模式。
萝卜快跑在全国的车辆大约在十几万辆,其后台控制人员大概有两三百人,绝大多数的车辆皆以自动驾驶状态运营,只在出现判断可能会威胁到运行安全的事件时,才会紧急人工接手。
相比之下,马斯克的两款车不仅没有实现商用,甚至连量产都没有实现。
加上国内还有小马智行等公司同样在无人驾驶领域取得了不错进展,就目前而言,马斯克的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已经落后于中国公司。
不过,如果其产品最后落地效果,真如马斯克所宣传的呈现,哪怕仅呈现出来80%,也仍然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这种创造,能够真正意义上解放生产力,提高相关领域的生产效率。
第二,从具体产品分析,这次特斯拉展示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和无人驾驶货运车,在国内也有类似产品。
比如无人驾驶货车,货车在无人驾驶化的过程里,是最简单的环节,因为货车的应用场景是相对固定的,重型卡车在高速上,进入特定路段或园区,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技术上相对比较简单。
而无人驾驶出租车,无论是国内百度的萝卜快跑,还有文远知行、小马智行、滴滴的无人驾驶汽车,从我个人体验而言,都达到了经验老到的司机水平,体验多次,没有出过一次事故。
至于人型机器人“Optimus”,如果能够和大模型结合起来,基于场景理解人的现实需求,理论上马斯克所说的洗碗、做饭、倒垃圾、端咖啡等确实都可以实现,未来可能在5—10年间,就会出现较大的进展,其呈现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值得期待。
而特斯拉的产品实现真正商业化,在中国市场中,还必须面对社会伦理问题。
这次发布会,本想看看特斯拉的FSD 13版本的技术走向和AI芯片HW 5.0的硬件配置,但发布会并没有对此进行介绍,仅从目前特斯拉FSD 12版本和Ai芯片HW 3.0来看,特斯拉是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的。
目前特斯拉FSD 12版本的端到端模型,仍然只是参数量达到10亿的、使用了Transformer架构的模型,并不属于真正的大模型。
所谓大模型,需要能预训练,能生成内容,实现举一反三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目前特斯拉的端到端模型,属于小模型,也就是预测式AI模型,更多依赖数据,就无法解决没见过的边缘场景问题,相当于汽车上只有小脑没有大脑,这样就不可能真正解决安全性问题。
就此来看,这次特斯拉的发布会并没有发布实际技术意义上的内容,也很难建立投资人对特斯拉的信心。发布会后美股的下跌便是市场对此的反应。
再从技术路线上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车企和特斯拉的技术路线并不一致,特斯拉的路线并不代表是未来的最终结果。
比如以华为为代表的企业,技术路线是感知端到端,国内企业不会舍弃激光雷达,也不会舍弃准则模型,就如同新能源汽车里,特斯拉坚持纯电动,而国内新能源车企则是选择了“两条腿走路”——纯电和油电混动。
中美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路线,由于大家都没有拿到最终的技术结果,所以还是会呈现并不完全一致的技术路线。
当然特斯拉走的数据驱动、用户数据闭环、端到端,国内企业都有在学习,但是并不会走完全的端到端模型路线,国内车企更多做的是感知端到端模型,在运动规划决策上还是加了准则模型。
优点是端到端模型可以提升上限,提高交通效率;缺点是如果把所有的准则模型,尤其是运动规划的准则模型取消后,坏数据会进入模型。
其中的危险点在于,人类驾驶员数据里有很多违章的危险驾驶行为,而适度的违章行为其实能够提升交通效率,那么在交通效率的奖励函数下,模型就会被坏数据给“带坏”。
最后从商业化落地层面来看,L2+辅助驾驶的城市NOA商业化落地,中国会比美国更快。
而在真正实现无人驾驶上,第一,中国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比不过特斯拉;第二,中国政府在管理新行业领域的创新能力上,也不如美国政府;第三,中国的商业需求不如美国,美国找不到网约车司机是真的,其在汽车司机上的人力成本远比中国要高,而中国没人愿意开网约车、卡车是假的,无人驾驶会掠夺很多人的就业机会。
因此,无人驾驶的商业化最终落地,可能美国会走得更快。
未来无人驾驶在国内最好的情况,不是取代司机,而是辅助降低司机的劳动强度。
比如目前华为ADS 3.0智驾,属于做得不错的城市NOV,但现在只能配置在30万元以上的车上,即便今年新推的MDC 510智驾可以配置在25万元的车上,但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依然太贵。
如果未来城市NOV的成本,能在15万元左右的车上装备,辅助驾驶未来就能大量帮助到网约车司机,而不是用无人驾驶直接把网约车司机都干掉。
点击下图▼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