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下场为资本市场提供无限“子弹” 创设新政策工具首期8000亿专资股市

东方财富网

1周前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互换便利工具采用“以券换券”的方式,换取国债、央行票据等流动性更高的资产,以提高自身在市场融资的便利性与资金实力,进而有助于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增持股票,更好发挥市场稳定的作用。

连日来,一揽子涵盖货币、房地产及资本市场的重磅政策,形成组合拳,推动股市大涨。其中,“创设新的政策工具”的政策大超预期,成为此次货币宽松政策最大的亮点。受访人士纷纷指出,央行下场提供无限“子弹”,真金白银拓宽资本市场“入水口”,将解A股的资金之渴,使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逐步具象化,提振市场信心。

那么,这两项工具对机构及上市公司的吸引力多大、如何为A股注入流动性呢?

第一项工具:

5000亿元“互换便利” 助推非银机构增持股票

在9月24日上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第一项工具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使用手中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潘功胜强调,通过这项工具所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国债、央行票据是公认的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很期待。”有非银机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跟国债、央行票据相比,机构持有的很多资产流动性比较差,如果可以等价与央行置换可以获得比较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将会大幅提升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之前,国内支持股票市场的做法包括降低印花税、汇金增持等,但主体主要是财政、证监会等,央行一般通过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的方式支持股票市场。而这一工具相当于央行出钱,给机构提供子弹加仓股市。第一次见,是超预期的利好。”该人士进一步表示。

记者梳理了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开的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仅债券和股票这两大资产,保险公司就有超过16万亿元的“筹码”可以作为抵押。

“预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使用互换便利工具,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股票持仓。尤其是在股票行情的下行区间,部分表现不好的股票流动性较差,通过使用互换便利,降低调仓时产生的额外成本,更方便获取到调仓所需资金。”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预计互换便利工具将在股票市场低迷时更受到青睐,有助于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及时获取资金进行调仓、增持。

当前,政策工具的具体细则尚待央行进一步披露。不过市场对非银机构通过互换便利从央行换取的国债和央行票据后,如何投资股票市场的操作比较关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大概率不能进行“二次转卖”。“由于‘互换便利’与‘央票互换工具’具有相似性,因此我们推断,从央行换取的国债等资产,不能直接进行现券买卖,只能以抵押方式获取流动性。”罗志恒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不是所有机构都能参与。据介绍,机构将由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确定。

“我们计划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是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只要这个事儿做得好,第一期5000亿元,还可以再来5000亿元,甚至可以搞第三个5000亿元。”潘功胜介绍说。

温彬认为,由于是以互换形式对证券、基金、保险公司支持,且大概率为等价互换,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将不产生影响,并非大规模投放基础货币的政策工具。

【效果点评】

可避免非银机构因为流动性问题“套现离场”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互换便利工具采用“以券换券”的方式,换取国债、央行票据等流动性更高的资产,以提高自身在市场融资的便利性与资金实力,进而有助于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增持股票,更好发挥市场稳定的作用。

同时,罗志恒认为,可避免非银机构因为流动性问题“套现离场”,防止同质化交易、赎回压力等可能造成的市场踩踏。罗志恒介绍,与该工具类似的举措,从国际上看并非首次。美联储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推出了定期证券借贷便利(TSLF),允许一级交易商使用流动性较差的证券作为抵押,向美联储借入流动性较高的国债,便于在市场上融资,起到了提振市场的效果,2020年也再度启用。

第二项政策

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鼓励上市公司回购

第二项工具是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潘功胜介绍,中央银行将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是100%,再贷款利率是1.75%,商业银行对客户发放的贷款利率在2.25%左右。“首期额度是3000亿元,如果这项工具用得好,可以再来3000亿元,甚至可以再搞第三个3000亿元。”潘功胜表示,这个工具适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

某银行公司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2.25%的贷款利率水平,对于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来说算低的,而银行通过“增持贷”“回购贷”,赚个50BP,虽然不算多,但是毕竟也是增加利息收入。“只要有需求,我们就有动力做。不过,与普通企业贷款相比,权益市场风险波动相对大一些,对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能力要求相对高。”该人士说。

有市场人士粗略算了一笔账:一家股息率5%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如果借款2亿元增持,贷款利率2.25%,分红到账1000万元,偿还利息450万元后,分红净得550万元。对于高股息公司来说,分红高,获得的收益也有望增多,上市公司和大股东显然会更愿意回购增持。

【效果点评】

新工具将进一步加大A股回购潮热度

在资本市场,回购增持是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回购和增持行为可以减少市场上的股票供给,增加对股票的需求,从而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同时,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表明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国联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包承超表示,当前不少公司股价价值被低估,上市公司有较强的回购意愿,专项再贷款的推出则帮助上市公司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

记者观察到,该工具与今年以来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分红等手段积极回馈投资者”要求相互呼应。今年,在监管层呼吁下,多家上市公司集中宣布回购增持。证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1500多家公司实际实施股份回购累计超过千亿元。这两个数据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1196家和914.15亿元。

不过,多位分析人士提醒,该工具的使用,还需注意资金违规使用、大股东以“杠杆”回购的风险控制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问题,避免潜在风险。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互换便利工具采用“以券换券”的方式,换取国债、央行票据等流动性更高的资产,以提高自身在市场融资的便利性与资金实力,进而有助于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增持股票,更好发挥市场稳定的作用。

连日来,一揽子涵盖货币、房地产及资本市场的重磅政策,形成组合拳,推动股市大涨。其中,“创设新的政策工具”的政策大超预期,成为此次货币宽松政策最大的亮点。受访人士纷纷指出,央行下场提供无限“子弹”,真金白银拓宽资本市场“入水口”,将解A股的资金之渴,使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逐步具象化,提振市场信心。

那么,这两项工具对机构及上市公司的吸引力多大、如何为A股注入流动性呢?

第一项工具:

5000亿元“互换便利” 助推非银机构增持股票

在9月24日上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第一项工具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使用手中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潘功胜强调,通过这项工具所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国债、央行票据是公认的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很期待。”有非银机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跟国债、央行票据相比,机构持有的很多资产流动性比较差,如果可以等价与央行置换可以获得比较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将会大幅提升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之前,国内支持股票市场的做法包括降低印花税、汇金增持等,但主体主要是财政、证监会等,央行一般通过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的方式支持股票市场。而这一工具相当于央行出钱,给机构提供子弹加仓股市。第一次见,是超预期的利好。”该人士进一步表示。

记者梳理了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开的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仅债券和股票这两大资产,保险公司就有超过16万亿元的“筹码”可以作为抵押。

“预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使用互换便利工具,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股票持仓。尤其是在股票行情的下行区间,部分表现不好的股票流动性较差,通过使用互换便利,降低调仓时产生的额外成本,更方便获取到调仓所需资金。”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预计互换便利工具将在股票市场低迷时更受到青睐,有助于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及时获取资金进行调仓、增持。

当前,政策工具的具体细则尚待央行进一步披露。不过市场对非银机构通过互换便利从央行换取的国债和央行票据后,如何投资股票市场的操作比较关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大概率不能进行“二次转卖”。“由于‘互换便利’与‘央票互换工具’具有相似性,因此我们推断,从央行换取的国债等资产,不能直接进行现券买卖,只能以抵押方式获取流动性。”罗志恒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不是所有机构都能参与。据介绍,机构将由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确定。

“我们计划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是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只要这个事儿做得好,第一期5000亿元,还可以再来5000亿元,甚至可以搞第三个5000亿元。”潘功胜介绍说。

温彬认为,由于是以互换形式对证券、基金、保险公司支持,且大概率为等价互换,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将不产生影响,并非大规模投放基础货币的政策工具。

【效果点评】

可避免非银机构因为流动性问题“套现离场”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互换便利工具采用“以券换券”的方式,换取国债、央行票据等流动性更高的资产,以提高自身在市场融资的便利性与资金实力,进而有助于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增持股票,更好发挥市场稳定的作用。

同时,罗志恒认为,可避免非银机构因为流动性问题“套现离场”,防止同质化交易、赎回压力等可能造成的市场踩踏。罗志恒介绍,与该工具类似的举措,从国际上看并非首次。美联储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推出了定期证券借贷便利(TSLF),允许一级交易商使用流动性较差的证券作为抵押,向美联储借入流动性较高的国债,便于在市场上融资,起到了提振市场的效果,2020年也再度启用。

第二项政策

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鼓励上市公司回购

第二项工具是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潘功胜介绍,中央银行将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是100%,再贷款利率是1.75%,商业银行对客户发放的贷款利率在2.25%左右。“首期额度是3000亿元,如果这项工具用得好,可以再来3000亿元,甚至可以再搞第三个3000亿元。”潘功胜表示,这个工具适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

某银行公司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2.25%的贷款利率水平,对于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来说算低的,而银行通过“增持贷”“回购贷”,赚个50BP,虽然不算多,但是毕竟也是增加利息收入。“只要有需求,我们就有动力做。不过,与普通企业贷款相比,权益市场风险波动相对大一些,对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能力要求相对高。”该人士说。

有市场人士粗略算了一笔账:一家股息率5%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如果借款2亿元增持,贷款利率2.25%,分红到账1000万元,偿还利息450万元后,分红净得550万元。对于高股息公司来说,分红高,获得的收益也有望增多,上市公司和大股东显然会更愿意回购增持。

【效果点评】

新工具将进一步加大A股回购潮热度

在资本市场,回购增持是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回购和增持行为可以减少市场上的股票供给,增加对股票的需求,从而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同时,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表明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国联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包承超表示,当前不少公司股价价值被低估,上市公司有较强的回购意愿,专项再贷款的推出则帮助上市公司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

记者观察到,该工具与今年以来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分红等手段积极回馈投资者”要求相互呼应。今年,在监管层呼吁下,多家上市公司集中宣布回购增持。证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1500多家公司实际实施股份回购累计超过千亿元。这两个数据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1196家和914.15亿元。

不过,多位分析人士提醒,该工具的使用,还需注意资金违规使用、大股东以“杠杆”回购的风险控制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问题,避免潜在风险。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