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欧元主权债券申购倍数再创新高 充分展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主权信用信心

新华财经

3周前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发债有助于对外展现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成就,提振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吸引国际投资者进一步关注中国、投资中国。

新华财经北京9月26日电(记者董道勇)据财政部消息,当地时间25日财政部在法国巴黎成功簿记发行了20亿欧元主权债券。对此,专家表示,本次20亿欧元主权债券发行申购倍数再创新高,充分展现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主权信用的信心。近年来,中资金融机构、中资企业等发行欧元债券保持一定热度,新发行主权债券交易活跃度较高,能够为未来中资机构发行欧元债券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价基准,提高欧元融资效率。

发行申购倍数再创新高 投资者结构合理

在发行利率方面,财政部数据显示,本次主权债券中,3年期12.5亿欧元,发行利率为2.517%;7年期7.5亿欧元,发行利率为2.738%。国际投资者认购踊跃,投资者类型丰富,地域分布广泛。总申购金额162亿欧元,是发行金额的8.1倍。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廷辰表示,本次发行申购倍数再创新高,充分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主权信用的信心。数据显示,其中3年期债券认购达6.48倍,7年期债券认购达10倍,折射出国际市场对中国主权信用和长期经济前景的坚定信心。

在投资者方面,亚洲、欧洲、中东、离岸美国投资者分别占比51%、36%、5%、8%,主权及超主权、银行、保险、基金资管类投资者分别占比26%、51%、4%、19%。此次发行的债券全部托管在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随后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巴黎泛欧交易所上市。

“本次发行投资者结构合理,涵盖欧美亚多地区的国际组织、中央银行和各类商业性金融机构。”赵廷辰分析,主权及超主权机构相对偏好流动性较强的3年期债券,欧亚地区的多家国际组织、中央银行持有三成以上3年期债券。资管、基金、银行、保险机构更偏好收益率较高的7年期债券,来自欧洲、中东地区、亚洲等地的多家机构持八成以上7年期债券。

赵廷辰还表示,本次发行期限结构合理,有利于促进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完善。本次欧元债券发行期限包括3年、7年,发行后存量欧元债券期限完整、分布合理,进一步完善了欧元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将为中资欧元债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定价依据。

记者注意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发行不同期限的离岸主权债券以及人民币央票,推动丰富离岸人民币主权债务资产池。相比之下,欧元主权债的发行规模、期限品种丰富程度及在整体主权债务中的占比都相对较少。

安融评级专家认为,以主权国家信用在境外特别是欧美发达经济体公开发行债券,直接表现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本质上体现的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信用状况,即国际投资者对发行主权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前景是否看好,对发行主权国开放程度、投资前景是否有信心。

“一个小小的信用债券在国际上所体现出来的大环境、大前景、大潜力意义非凡。”安融评级专家进一步分析认为,美元债和欧元债的发行使得我国境外债券主体构成币种越来越丰富,结构越多样化回旋余地也越大。

丰富离岸欧元主权债券市场供给 进一步巩固中资欧元融资通道

记者注意到,本次债券发行是自2019年以来,我国首次在法国发行欧元债券,也是继2021年后我国再次发行欧元主权债券。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国内外宏观大背景下,我国发行欧元主权债券,有助于丰富离岸欧元主权债券市场供给,并为中资机构提供欧元融资定价基准。

“近年来,中资金融机构、中资企业等发行欧元债券保持一定热度,需要准确的定价基准。新发行主权债券交易活跃度较高,能够为未来中资机构发行欧元债券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价基准,提高欧元融资效率。”赵廷辰说。

赵廷辰表示,巴黎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我国时隔3年后再次发行欧元主权债券,并将发行地点选在法国巴黎,有助于巩固巴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强中法经济金融合作,并将对促进中法关系发展乃至维护中欧关系稳定产生积极作用。

“本次欧元国债在法国巴黎成功簿记,全部托管在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发行后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巴黎泛欧交易所上市。此举不但深化了中法、中欧之间的金融合作,也有利于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赵廷辰说。

今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幅上调对中国2024年、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显示出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增长。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发债有助于对外展现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成就,提振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吸引国际投资者进一步关注中国、投资中国。

“从长远看,恢复欧元主权债券发行,将完善境外主权债券收益率曲线,巩固中资欧元融资通道,推动离岸债券发行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与国际相通相容,成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赵廷辰说。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发债有助于对外展现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成就,提振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吸引国际投资者进一步关注中国、投资中国。

新华财经北京9月26日电(记者董道勇)据财政部消息,当地时间25日财政部在法国巴黎成功簿记发行了20亿欧元主权债券。对此,专家表示,本次20亿欧元主权债券发行申购倍数再创新高,充分展现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主权信用的信心。近年来,中资金融机构、中资企业等发行欧元债券保持一定热度,新发行主权债券交易活跃度较高,能够为未来中资机构发行欧元债券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价基准,提高欧元融资效率。

发行申购倍数再创新高 投资者结构合理

在发行利率方面,财政部数据显示,本次主权债券中,3年期12.5亿欧元,发行利率为2.517%;7年期7.5亿欧元,发行利率为2.738%。国际投资者认购踊跃,投资者类型丰富,地域分布广泛。总申购金额162亿欧元,是发行金额的8.1倍。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廷辰表示,本次发行申购倍数再创新高,充分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主权信用的信心。数据显示,其中3年期债券认购达6.48倍,7年期债券认购达10倍,折射出国际市场对中国主权信用和长期经济前景的坚定信心。

在投资者方面,亚洲、欧洲、中东、离岸美国投资者分别占比51%、36%、5%、8%,主权及超主权、银行、保险、基金资管类投资者分别占比26%、51%、4%、19%。此次发行的债券全部托管在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随后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巴黎泛欧交易所上市。

“本次发行投资者结构合理,涵盖欧美亚多地区的国际组织、中央银行和各类商业性金融机构。”赵廷辰分析,主权及超主权机构相对偏好流动性较强的3年期债券,欧亚地区的多家国际组织、中央银行持有三成以上3年期债券。资管、基金、银行、保险机构更偏好收益率较高的7年期债券,来自欧洲、中东地区、亚洲等地的多家机构持八成以上7年期债券。

赵廷辰还表示,本次发行期限结构合理,有利于促进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完善。本次欧元债券发行期限包括3年、7年,发行后存量欧元债券期限完整、分布合理,进一步完善了欧元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将为中资欧元债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定价依据。

记者注意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发行不同期限的离岸主权债券以及人民币央票,推动丰富离岸人民币主权债务资产池。相比之下,欧元主权债的发行规模、期限品种丰富程度及在整体主权债务中的占比都相对较少。

安融评级专家认为,以主权国家信用在境外特别是欧美发达经济体公开发行债券,直接表现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本质上体现的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信用状况,即国际投资者对发行主权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前景是否看好,对发行主权国开放程度、投资前景是否有信心。

“一个小小的信用债券在国际上所体现出来的大环境、大前景、大潜力意义非凡。”安融评级专家进一步分析认为,美元债和欧元债的发行使得我国境外债券主体构成币种越来越丰富,结构越多样化回旋余地也越大。

丰富离岸欧元主权债券市场供给 进一步巩固中资欧元融资通道

记者注意到,本次债券发行是自2019年以来,我国首次在法国发行欧元债券,也是继2021年后我国再次发行欧元主权债券。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国内外宏观大背景下,我国发行欧元主权债券,有助于丰富离岸欧元主权债券市场供给,并为中资机构提供欧元融资定价基准。

“近年来,中资金融机构、中资企业等发行欧元债券保持一定热度,需要准确的定价基准。新发行主权债券交易活跃度较高,能够为未来中资机构发行欧元债券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价基准,提高欧元融资效率。”赵廷辰说。

赵廷辰表示,巴黎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我国时隔3年后再次发行欧元主权债券,并将发行地点选在法国巴黎,有助于巩固巴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强中法经济金融合作,并将对促进中法关系发展乃至维护中欧关系稳定产生积极作用。

“本次欧元国债在法国巴黎成功簿记,全部托管在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发行后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巴黎泛欧交易所上市。此举不但深化了中法、中欧之间的金融合作,也有利于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赵廷辰说。

今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幅上调对中国2024年、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显示出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增长。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发债有助于对外展现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成就,提振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吸引国际投资者进一步关注中国、投资中国。

“从长远看,恢复欧元主权债券发行,将完善境外主权债券收益率曲线,巩固中资欧元融资通道,推动离岸债券发行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与国际相通相容,成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赵廷辰说。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