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财经原创/出品
作者:杨扬
编辑:夏益军
经济转向后,银行资产质量承压,和银行不良贷款相关的各项指标成为投资人关注的焦点。
但如果翻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会发现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现,与宏观经济的表现完全不一样。2020年-2024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从1.5%下降到1.25%。
不良贷款率是如何下降的,能不能反映出银行最新的资产质量?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不良贷款率下降既靠自己也靠政策。近几年银行严控增量降低了信贷风险,同时监管21年试点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允许符合规定的银行可以将其认定为不良的贷款资产转让给其他机构。这拓宽了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渠道,可快速减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优化不良贷款率。
2、不良生成率上升,未来资产质量需重点关注。相比不良贷款率,不良生成率是动态指标能反映最近一段时间银行资产质量的变化趋势,二季度,上市银行年化不良净生成率环比增加9BP,同比增加1BP,说明近期银行的资产质量承压。
3、除国有行外,其它银行要谨慎处理拨备覆盖率。而急促,除国有行外,其它银行拨备覆盖率均有下降,但其他银行不良生成率高于国有行,且其它银行放松了不良资产认定,选择了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处理不良资产,这需要它们更谨慎的变动拨备覆盖率。
/ 01 /
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但零售风险攀升
上半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5%,同比下降2BP,较今年年初下降1BP。
拆分板块来看,国有行不良贷款率下降趋势最优,和今年年初相比,国有行不良贷款率下降2BP,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均下降1BP。
银行整体不良率是如何下降的?不良率最低的成都银行在2024年半年报中提到,一方面是严控增量,在源头上控制风险。另一方面,加速处理存量不良资产,通过现金清收、诉讼清收以及核销等方式,加快存量不良贷款处置。
严控增量好理解。加大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是最近几年银行在逆周期下,不良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2021年1月,原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既符合规定的银行可以将其认定为不良的贷款资产转让给其他机构。
这项业务拓宽了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渠道,可以快速减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优化不良贷款率。据银登中心数据,上半年,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成交规模为504.4亿元,同比增长145.69%。
虽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细分结构来看,对公持续优化,零售风险小幅抬升。23年-24年H1,上市银行对公不良率从1.54%下降到1.42%;零售不良率从0.92%上升到1.04%。
对公不良率下降和地产风险改善有关,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支持下,披露地产不良明细的30家上市银行,地产不良率较年初下降22BP。
零售不良率提升背后是各项零售业务均面临压力,披露零售明显的上市银行,按揭不良率较年初上升9BP、信用卡上升12BP、消费贷上升7BP,经营贷上升16BP。
中泰证券认为,经营贷不良率上升趋势最高,是因为经营贷多为抵押贷款,主要抵押物房价的下行压力下,经营贷用户偿还意愿变弱,房价企稳后,会有所好转。
针对零售风险整体抬升的情况,光大证券认为,居民端资产负债表部分承压,叠加疫情后经济处于修复期,经济新旧动能切换,部分领域的居民收入端也承压。
/ 02 /
不良净生成率环比增加9BP,未来资产质量需重点关注
不良贷款率是静态指标,通常用来衡量某一特定时间点,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例。不良生成率则是一个动态指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新生成的不良贷款与该时期内贷款总额的比率。后者更能反映最近一段时间银行资产质量的变化趋势。
二季度,上市银行年化不良净生成率环比增加9BP,同比增加1BP。拆分各银行板块来看,年化不良净生成率均是下降趋势。
同比来看,国有行表现相对较好,年化不良净生成率同比减少2BP,是唯一同比改善的板块。股份行同比小幅上升 4bp;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生成同比上升幅度较大,前者增加18bp,后者增加31bp。
这种不良净生成率的分化也不难理解,如下图所示,近些年来对公业务成为银行贷款的主要增量。而国家重点项目的服务方和国有企业是质量最高的B端客户,这部分客户显然更容易被有政府背书的国有大行拿到。
和国有行相比,城商行、农商行服务的客户相对下沉,更容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导致还款能力变弱。
不过江浙沪地区的城商行和农商行是例外,杭州银行、上海银行、无锡银行、苏州银行等江浙沪地区银行年化不良净生成率均低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0.71%)。说明属地经济强劲地区的城农商行不良生成率相对可控。
整体来看,不良净生成率整体呈增加趋势,说明最近一段时间,银行资产质量承压。这也反映在逾期率上。
逾期率是不良贷款率的前瞻性指标,当逾期贷款超过一定天数,并且被银行认定为不良的资产,就会转变为不良贷款。
上半年,上市银行逾期率环比增加10BP,同比增加14BP。并且从结构上看,逾期天数更长的逾期90天以上占比总贷款比例出现增加趋势。上半年,上市银行逾期90天以上占比总贷款同比增加10bp,较 2023年末增加8bp。
逾期率的增加,以及90天以上逾期贷款的增加,都预示着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银行资产质量的变化。
/ 03 /
拨备覆盖率环比增加73BP,除国有行外的其它银行仍需谨慎
上半年,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环比提升0.73个百分点。但拆分来看,行业拨备率上升主要由国有行带动。
上半年,国有大行拨备覆盖率环比增加1.9个百分点。其他银行拨备覆盖率均是下降趋势,其中,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分别环比下降1.51、6.31和4.57个百分点。
虽然不良贷款率有下降趋势,为大部分银行降低拨备覆盖率提供了契机。但结合银行未来的资产质量变化,国有行之外的其他银行在拨备覆盖率上仍要警惕。
一是因为,上文已经提到,股份行、城农商行不良生成率、预期贷款率均同比上升较大,两者都反映出了,近期银行资产质量有一定压力。压力更大的股份行、城农商户在拨备覆盖率上更需谨慎。
二是因为,除国有行之外的其他银行大多采用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来处理不良贷款。上半年,上市银行对不良贷款的认定都有所放松。
将逾期率贷款和不良贷款总额放在一起观察,能看出银行对不良资产认定的严格度。过了逾期率后,银行还会根据用户的履约能力来判定是否认定为不良贷款。
由此,逾期贷款/不良贷款比重越低,说明银行对不良资产认证越严格,反正则越放松。上半年,国有行逾期贷款/不良贷款比重为96.06%。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依次为150.05%、146.66%、142.03%。
较今年年初,上半年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在逾期贷款/不良贷款超100%的情况下,比重进一步上升,其中股份行提升了13.76个百分点、城商行提升了14.16个百分点、农商行提升了3.9个百分点。
放松不良认证标准,相当于以时间换空间,延长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时间,但也容易为以后的资产埋下隐患。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银行也需要将拨备率保持在一定水平上。
整体来看,银行过去的存量不良资产有优化趋势,但不良贷款生成率的走高意味着银行最近一段新资产的资产质量承压,相关银行在拨备覆盖率上也需要谨慎。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财经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读懂财经原创/出品
作者:杨扬
编辑:夏益军
经济转向后,银行资产质量承压,和银行不良贷款相关的各项指标成为投资人关注的焦点。
但如果翻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会发现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现,与宏观经济的表现完全不一样。2020年-2024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从1.5%下降到1.25%。
不良贷款率是如何下降的,能不能反映出银行最新的资产质量?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不良贷款率下降既靠自己也靠政策。近几年银行严控增量降低了信贷风险,同时监管21年试点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允许符合规定的银行可以将其认定为不良的贷款资产转让给其他机构。这拓宽了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渠道,可快速减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优化不良贷款率。
2、不良生成率上升,未来资产质量需重点关注。相比不良贷款率,不良生成率是动态指标能反映最近一段时间银行资产质量的变化趋势,二季度,上市银行年化不良净生成率环比增加9BP,同比增加1BP,说明近期银行的资产质量承压。
3、除国有行外,其它银行要谨慎处理拨备覆盖率。而急促,除国有行外,其它银行拨备覆盖率均有下降,但其他银行不良生成率高于国有行,且其它银行放松了不良资产认定,选择了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处理不良资产,这需要它们更谨慎的变动拨备覆盖率。
/ 01 /
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但零售风险攀升
上半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5%,同比下降2BP,较今年年初下降1BP。
拆分板块来看,国有行不良贷款率下降趋势最优,和今年年初相比,国有行不良贷款率下降2BP,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均下降1BP。
银行整体不良率是如何下降的?不良率最低的成都银行在2024年半年报中提到,一方面是严控增量,在源头上控制风险。另一方面,加速处理存量不良资产,通过现金清收、诉讼清收以及核销等方式,加快存量不良贷款处置。
严控增量好理解。加大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是最近几年银行在逆周期下,不良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2021年1月,原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既符合规定的银行可以将其认定为不良的贷款资产转让给其他机构。
这项业务拓宽了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渠道,可以快速减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优化不良贷款率。据银登中心数据,上半年,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成交规模为504.4亿元,同比增长145.69%。
虽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细分结构来看,对公持续优化,零售风险小幅抬升。23年-24年H1,上市银行对公不良率从1.54%下降到1.42%;零售不良率从0.92%上升到1.04%。
对公不良率下降和地产风险改善有关,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支持下,披露地产不良明细的30家上市银行,地产不良率较年初下降22BP。
零售不良率提升背后是各项零售业务均面临压力,披露零售明显的上市银行,按揭不良率较年初上升9BP、信用卡上升12BP、消费贷上升7BP,经营贷上升16BP。
中泰证券认为,经营贷不良率上升趋势最高,是因为经营贷多为抵押贷款,主要抵押物房价的下行压力下,经营贷用户偿还意愿变弱,房价企稳后,会有所好转。
针对零售风险整体抬升的情况,光大证券认为,居民端资产负债表部分承压,叠加疫情后经济处于修复期,经济新旧动能切换,部分领域的居民收入端也承压。
/ 02 /
不良净生成率环比增加9BP,未来资产质量需重点关注
不良贷款率是静态指标,通常用来衡量某一特定时间点,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例。不良生成率则是一个动态指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新生成的不良贷款与该时期内贷款总额的比率。后者更能反映最近一段时间银行资产质量的变化趋势。
二季度,上市银行年化不良净生成率环比增加9BP,同比增加1BP。拆分各银行板块来看,年化不良净生成率均是下降趋势。
同比来看,国有行表现相对较好,年化不良净生成率同比减少2BP,是唯一同比改善的板块。股份行同比小幅上升 4bp;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生成同比上升幅度较大,前者增加18bp,后者增加31bp。
这种不良净生成率的分化也不难理解,如下图所示,近些年来对公业务成为银行贷款的主要增量。而国家重点项目的服务方和国有企业是质量最高的B端客户,这部分客户显然更容易被有政府背书的国有大行拿到。
和国有行相比,城商行、农商行服务的客户相对下沉,更容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导致还款能力变弱。
不过江浙沪地区的城商行和农商行是例外,杭州银行、上海银行、无锡银行、苏州银行等江浙沪地区银行年化不良净生成率均低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0.71%)。说明属地经济强劲地区的城农商行不良生成率相对可控。
整体来看,不良净生成率整体呈增加趋势,说明最近一段时间,银行资产质量承压。这也反映在逾期率上。
逾期率是不良贷款率的前瞻性指标,当逾期贷款超过一定天数,并且被银行认定为不良的资产,就会转变为不良贷款。
上半年,上市银行逾期率环比增加10BP,同比增加14BP。并且从结构上看,逾期天数更长的逾期90天以上占比总贷款比例出现增加趋势。上半年,上市银行逾期90天以上占比总贷款同比增加10bp,较 2023年末增加8bp。
逾期率的增加,以及90天以上逾期贷款的增加,都预示着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银行资产质量的变化。
/ 03 /
拨备覆盖率环比增加73BP,除国有行外的其它银行仍需谨慎
上半年,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环比提升0.73个百分点。但拆分来看,行业拨备率上升主要由国有行带动。
上半年,国有大行拨备覆盖率环比增加1.9个百分点。其他银行拨备覆盖率均是下降趋势,其中,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分别环比下降1.51、6.31和4.57个百分点。
虽然不良贷款率有下降趋势,为大部分银行降低拨备覆盖率提供了契机。但结合银行未来的资产质量变化,国有行之外的其他银行在拨备覆盖率上仍要警惕。
一是因为,上文已经提到,股份行、城农商行不良生成率、预期贷款率均同比上升较大,两者都反映出了,近期银行资产质量有一定压力。压力更大的股份行、城农商户在拨备覆盖率上更需谨慎。
二是因为,除国有行之外的其他银行大多采用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来处理不良贷款。上半年,上市银行对不良贷款的认定都有所放松。
将逾期率贷款和不良贷款总额放在一起观察,能看出银行对不良资产认定的严格度。过了逾期率后,银行还会根据用户的履约能力来判定是否认定为不良贷款。
由此,逾期贷款/不良贷款比重越低,说明银行对不良资产认证越严格,反正则越放松。上半年,国有行逾期贷款/不良贷款比重为96.06%。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依次为150.05%、146.66%、142.03%。
较今年年初,上半年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在逾期贷款/不良贷款超100%的情况下,比重进一步上升,其中股份行提升了13.76个百分点、城商行提升了14.16个百分点、农商行提升了3.9个百分点。
放松不良认证标准,相当于以时间换空间,延长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时间,但也容易为以后的资产埋下隐患。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银行也需要将拨备率保持在一定水平上。
整体来看,银行过去的存量不良资产有优化趋势,但不良贷款生成率的走高意味着银行最近一段新资产的资产质量承压,相关银行在拨备覆盖率上也需要谨慎。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财经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