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不忍睹,高盛开始全面看空大A!全新一轮危机?

价值事务所

1个月前

经过一轮轮的磋商,在行业主要企业的领头下,全行业进行了限产和产能分配,各家公司需按照自身市占率和经营状况同比例压缩产能,一方面大家自觉自愿限产,另一方面大家集体涨价,如此团结起来共渡危机,这其实就是行业自发的自救行为。

《价值事务所max》是《价值事务所》专门给大家开辟的后花园,也是价值事务所唯一的备用号,其余都是假冒!!所长会不定时在价值事务所max里跟大家唠唠嗑,大家都动动小手关注起来??

点击上方『价值事务所』可关注并“星标”本号。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673原创文章”

所长此前在视频号里提到高盛的一份分析引发了咱们大A的一轮崩盘,盛在这份分析中对国内的光伏、锂电池、新能源车、功率半导体、空调、钢铁、工程机械七大行业逐一进行了点评,最终的结论就是,除空调、钢铁和工程机械稍好,但也仅是稍好而已,其余所有行业都严重产能过剩。

锂电池,咱们的产能是全世界所有需求的1.6倍;

光伏,咱们的产能是全球所有需求的2倍;

功率半导体,咱们的产能上得过快,所以价格掉得非常厉害;

……

嗯,话里话外就是全面看衰咱们,正是因为各行各业都严重产能过剩,全球的需求加起来都填不了咱的产能,所以内卷严重,大家都赚不到钱。虽然钢铁和工程机械稍好,只是轻微过剩,但这两个行业未来的需求是下行的,空调是唯一一个供需平衡的,“破天荒”地还被高盛表扬了下。

呵呵,还真要谢谢高盛哦,好歹说了空调一点点好话。

表面上看非常有道理,所以引发了咱们一轮大暴跌,但请注意所长的用词,表面上看。

事实上,你如果仔细观察,咱们各行各业,甭管多新、乍一眼看上去多么高大上,但凡稍微多发展个几年,产能都是过剩的。别的不说,共享单车短短一两年间红橙黄绿青蓝紫彩虹七色用了个遍还不够,到处都是单车尸体的事情,大家难道忘了么?

中国但凡想干点什么,很快就能把供给打满,但即便供给打满甚至过剩了,事情发展并不是线性的啊,打满了之后并非一直是满的啊,行业是会自发调节的。

当初的共享单车虽然很快就供给过剩,但出清也并没有用多久,短短一两年间,市场就只剩美团、阿里两巨头了,现如今,美团的共享单车已经盈利了(阿里所长还不太清楚,没有数据)。想当年,共享单车被多少专家看衰,认为盈利模式无法跑通,当当金融产品还差不多(挪用押金干别的事情),但美团现在就盈利了,而且盈利都有一阵子了,活得很滋润。

当下高盛唯一觉得还不错的空调行业,其实历史上也有多次供给过剩,格力、美的、海尔等巨头经过了多少轮价格战、行业出清,最后才达到现在这样的平衡?虽然有过好多次产能过剩,但并不影响咱们国内的空调业一直向好发展,也并不影响里面的巨头企业长期稳健增长。

而且供给和需求,并不是这样简简单单地拿国内有多少产能和全球有多少需求去比对的,产能和产能间有差别,需求和需求间也是有差别的。

咱还是以空调为例,既然供给和需求都恰好平衡了,那小米一直用代工便是,为啥还会在武汉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制造工厂,选择自己生产米家空调呢?一直由现成的代工厂代工不香么?这难道不是在产能过剩的基础上继续供给、加剧产能过剩么?

因为小米有更高的追求,他想要更好地控制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虽然同样是空调,但小米觉得自己生产的和找代工厂代工的不一样,现在不一样,未来只会更不一样,所以,小米选择自建产能且越建越多。

同理,同样是空调,格力造的和长虹造的能一样么?海尔卡萨帝和海尔普通品牌的空调能一样么?

被高盛diss的最厉害的锂电池,一年投入180多个亿做研发的宁德时代的产能,和四五线小厂商一年花不了几百万投研发的产能,能一样么?

如果CXO行业按照高盛那样的算法,行业产能早已过剩了不知多少倍,可那些大药企基本上都是一边甩卖自己的老产能,另一边又在建自己的新产能,他们是神经病么?不是的,他们只是在淘汰落后产能,转而拥抱更先进的产能,仅此而已,按照医药行业专家的说法,优质产能永远是稀缺的。

所以,在现在行业产能不知过剩多少的大背景下,药明生物这种企业仍然还在扩产,公司表示“其他CXO项目成功率低”,高端的、优质的产能永远都是稀缺的,低端的垃圾产能再多有啥用。

另外,我们也不要小瞧了产业自发进行产能调整的能力,不要把大家当傻子啊,谁都不傻,谁都不是做慈善的,一直亏钱的事情没有人干的,真的到了全行业都亏钱的地步,大家肯定会想办法自救。

近期国内的三氯蔗糖行业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前不久国内三氯蔗糖龙头金禾实业发布涨价函,将自家生产的三氯蔗糖价格上调50%,达到15万元/吨,几乎是同一时间,国内其他主要厂家山东康宝、科宏生物、新琪安等都纷纷宣布提价。

为啥会如此呢?因为和国内绝大多数行业一样,三氯蔗糖也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当下行业总产能约为2.9万吨,而2024年预计需求量约为2.23万吨,这导致产品价格非常低,10万元/吨,不少玩家都是亏损的。

经过一轮轮的磋商,在行业主要企业的领头下,全行业进行了限产和产能分配,各家公司需按照自身市占率和经营状况同比例压缩产能,一方面大家自觉自愿限产,另一方面大家集体涨价,如此团结起来共渡危机,这其实就是行业自发的自救行为。

看吧,没有人是傻子,线性外推是不可取的,大家不是等死不动的咸鱼,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按照相关专家的说法,由于这次涨价是各公司通过长时间协商达成的共识,使得涨价基础比较扎实,再考虑到下游三氯蔗糖的需求其实一直都在涨,判断未来价格甚至可以看到22乃至25万。

那可能会有人说,万一正是因为涨价,行业出现了外来的新玩家呢?这会不会导致竞争加剧,之前好不容易达成的共识作废?

对此专家也有解答,专家表示很难,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到现在,大家都已经比较团结了,一旦新玩家入场,行业就会集体采用低价策略进行应对,曾经烟台万华和新和成都有做过项目书和环评想着进场,但最终还是没进来,此外,新疆某药业企业之前也尝试投资,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所以,产能过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到产能过剩就觉得没救了然后躺平。

另外,产能过剩乍一眼是个缺点,但换个角度想,也是咱们国家的优点,欧美日韩等国家,你想过剩还剩不起来呢。咱们之所以如此快地就能使一个新兴产业产能过剩,核心在于拥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门类(联合国登记的600多种制造业产品我们都有),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工程师团体,有全世界最高的办事效率。这快速就能打满的产能,恰恰意味着但凡我们想做个什么,很快就能落地,很快就能大规模上量,然后很快普及到终端。如此,终端的反馈也就会更快,那迭代速度相应也就更快,这也是某些产品虽然一开始是我们借鉴的欧美,但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超越他们的核心原因所在。

高盛以此来看空中国,但所长恰恰觉得,不仅不应该看空,反而是该看多中国的理由。

达利欧在《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中总结了决定一个国家强弱的八大核心指标,这八个指标分别是教育、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创新和技术、经济产出、世界贸易份额、军事实力、金融中心实力、储备货币地位。

他将这八大核心指标加权汇总得到一个大国实力曲线,通过后视镜眼光来看,这个曲线确实比较靠谱地描绘了大国之间的相对实力变化,曲线的交叉点更是比较准确地匹配了最后竞争的结果。

不难发现,达利欧归纳的指标都是特别长期的因子,似高盛看空咱们的产能过剩这种指标压根就看不到,也没有现如今全球人民包括咱们自己都唱空自己的房价、失业率、消费信心、通胀水平乃至社会体制(姓资还是姓社),这些在达利欧先生看来,都是短期无足轻重的指标,不会影响核心结果。

其次,世界新秩序很快就将由中国来组建了,这两年其实正处在老的世界霸主衰落以及新的世界霸主接替的新旧交接期,如果按照非常长期的这八大影响因素来检测咱们国家,确实每一个都在增长,而且不少已经超越美国。

教育就不用说了,咱们有全球最多的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现在咱们都不讲人口红利了,讲的是工程师红利;

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和份额我们早已超越了美国,GDP当下已经冲到了全球第二,当下增速虽有放缓,但依然是几大主要国家中最高的;

创新的话,2023年全球知识产权申请数据中国是69610件,排全球第一,美国是55678件,日本为48879件;

军事实力也不必多说,咱们每年看阅兵都能看得热血沸腾吧;

金融实力,其实大A在全球都属于体量巨大且很活跃的市场,即便近两年是大熊市,但体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所以,从大维度看,咱们就是身处上升通道的。按照达利欧的曲线,咱们确实也正在向上爬坡,而且很快就要接替美的位置了。

这其实和南怀瑾的说法也很一致,“回顾历史的陈迹,展望未来,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动乱的时代,大概不会再延续太久了,照历史法则的推演,应该是丁卯年一九八七年以后,我们的民族气运与国运,正好开始回转走向康熙、乾隆那样的盛世,而且可以持续二三百年之久。”

另外,根据达利欧的统计,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虽然也呈现周期波动,但咱们中国几乎一直都是全球最强的国家,只是在近代才突然有些萎靡而已。

所以,不论站在什么角度看,不管是国运周期还是八大核心指标,都不应该看衰中国,甚至所长认为,这一波史诗级熊市之后,八成会有一波史诗级牛市来接替。

1、所长专属“交流圈子”—《所长会客厅》

2、一键获得“牛逼”基金

3、新书上线:《从零开始学价值投资》

经过一轮轮的磋商,在行业主要企业的领头下,全行业进行了限产和产能分配,各家公司需按照自身市占率和经营状况同比例压缩产能,一方面大家自觉自愿限产,另一方面大家集体涨价,如此团结起来共渡危机,这其实就是行业自发的自救行为。

《价值事务所max》是《价值事务所》专门给大家开辟的后花园,也是价值事务所唯一的备用号,其余都是假冒!!所长会不定时在价值事务所max里跟大家唠唠嗑,大家都动动小手关注起来??

点击上方『价值事务所』可关注并“星标”本号。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673原创文章”

所长此前在视频号里提到高盛的一份分析引发了咱们大A的一轮崩盘,盛在这份分析中对国内的光伏、锂电池、新能源车、功率半导体、空调、钢铁、工程机械七大行业逐一进行了点评,最终的结论就是,除空调、钢铁和工程机械稍好,但也仅是稍好而已,其余所有行业都严重产能过剩。

锂电池,咱们的产能是全世界所有需求的1.6倍;

光伏,咱们的产能是全球所有需求的2倍;

功率半导体,咱们的产能上得过快,所以价格掉得非常厉害;

……

嗯,话里话外就是全面看衰咱们,正是因为各行各业都严重产能过剩,全球的需求加起来都填不了咱的产能,所以内卷严重,大家都赚不到钱。虽然钢铁和工程机械稍好,只是轻微过剩,但这两个行业未来的需求是下行的,空调是唯一一个供需平衡的,“破天荒”地还被高盛表扬了下。

呵呵,还真要谢谢高盛哦,好歹说了空调一点点好话。

表面上看非常有道理,所以引发了咱们一轮大暴跌,但请注意所长的用词,表面上看。

事实上,你如果仔细观察,咱们各行各业,甭管多新、乍一眼看上去多么高大上,但凡稍微多发展个几年,产能都是过剩的。别的不说,共享单车短短一两年间红橙黄绿青蓝紫彩虹七色用了个遍还不够,到处都是单车尸体的事情,大家难道忘了么?

中国但凡想干点什么,很快就能把供给打满,但即便供给打满甚至过剩了,事情发展并不是线性的啊,打满了之后并非一直是满的啊,行业是会自发调节的。

当初的共享单车虽然很快就供给过剩,但出清也并没有用多久,短短一两年间,市场就只剩美团、阿里两巨头了,现如今,美团的共享单车已经盈利了(阿里所长还不太清楚,没有数据)。想当年,共享单车被多少专家看衰,认为盈利模式无法跑通,当当金融产品还差不多(挪用押金干别的事情),但美团现在就盈利了,而且盈利都有一阵子了,活得很滋润。

当下高盛唯一觉得还不错的空调行业,其实历史上也有多次供给过剩,格力、美的、海尔等巨头经过了多少轮价格战、行业出清,最后才达到现在这样的平衡?虽然有过好多次产能过剩,但并不影响咱们国内的空调业一直向好发展,也并不影响里面的巨头企业长期稳健增长。

而且供给和需求,并不是这样简简单单地拿国内有多少产能和全球有多少需求去比对的,产能和产能间有差别,需求和需求间也是有差别的。

咱还是以空调为例,既然供给和需求都恰好平衡了,那小米一直用代工便是,为啥还会在武汉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制造工厂,选择自己生产米家空调呢?一直由现成的代工厂代工不香么?这难道不是在产能过剩的基础上继续供给、加剧产能过剩么?

因为小米有更高的追求,他想要更好地控制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虽然同样是空调,但小米觉得自己生产的和找代工厂代工的不一样,现在不一样,未来只会更不一样,所以,小米选择自建产能且越建越多。

同理,同样是空调,格力造的和长虹造的能一样么?海尔卡萨帝和海尔普通品牌的空调能一样么?

被高盛diss的最厉害的锂电池,一年投入180多个亿做研发的宁德时代的产能,和四五线小厂商一年花不了几百万投研发的产能,能一样么?

如果CXO行业按照高盛那样的算法,行业产能早已过剩了不知多少倍,可那些大药企基本上都是一边甩卖自己的老产能,另一边又在建自己的新产能,他们是神经病么?不是的,他们只是在淘汰落后产能,转而拥抱更先进的产能,仅此而已,按照医药行业专家的说法,优质产能永远是稀缺的。

所以,在现在行业产能不知过剩多少的大背景下,药明生物这种企业仍然还在扩产,公司表示“其他CXO项目成功率低”,高端的、优质的产能永远都是稀缺的,低端的垃圾产能再多有啥用。

另外,我们也不要小瞧了产业自发进行产能调整的能力,不要把大家当傻子啊,谁都不傻,谁都不是做慈善的,一直亏钱的事情没有人干的,真的到了全行业都亏钱的地步,大家肯定会想办法自救。

近期国内的三氯蔗糖行业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前不久国内三氯蔗糖龙头金禾实业发布涨价函,将自家生产的三氯蔗糖价格上调50%,达到15万元/吨,几乎是同一时间,国内其他主要厂家山东康宝、科宏生物、新琪安等都纷纷宣布提价。

为啥会如此呢?因为和国内绝大多数行业一样,三氯蔗糖也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当下行业总产能约为2.9万吨,而2024年预计需求量约为2.23万吨,这导致产品价格非常低,10万元/吨,不少玩家都是亏损的。

经过一轮轮的磋商,在行业主要企业的领头下,全行业进行了限产和产能分配,各家公司需按照自身市占率和经营状况同比例压缩产能,一方面大家自觉自愿限产,另一方面大家集体涨价,如此团结起来共渡危机,这其实就是行业自发的自救行为。

看吧,没有人是傻子,线性外推是不可取的,大家不是等死不动的咸鱼,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按照相关专家的说法,由于这次涨价是各公司通过长时间协商达成的共识,使得涨价基础比较扎实,再考虑到下游三氯蔗糖的需求其实一直都在涨,判断未来价格甚至可以看到22乃至25万。

那可能会有人说,万一正是因为涨价,行业出现了外来的新玩家呢?这会不会导致竞争加剧,之前好不容易达成的共识作废?

对此专家也有解答,专家表示很难,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到现在,大家都已经比较团结了,一旦新玩家入场,行业就会集体采用低价策略进行应对,曾经烟台万华和新和成都有做过项目书和环评想着进场,但最终还是没进来,此外,新疆某药业企业之前也尝试投资,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所以,产能过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到产能过剩就觉得没救了然后躺平。

另外,产能过剩乍一眼是个缺点,但换个角度想,也是咱们国家的优点,欧美日韩等国家,你想过剩还剩不起来呢。咱们之所以如此快地就能使一个新兴产业产能过剩,核心在于拥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门类(联合国登记的600多种制造业产品我们都有),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工程师团体,有全世界最高的办事效率。这快速就能打满的产能,恰恰意味着但凡我们想做个什么,很快就能落地,很快就能大规模上量,然后很快普及到终端。如此,终端的反馈也就会更快,那迭代速度相应也就更快,这也是某些产品虽然一开始是我们借鉴的欧美,但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超越他们的核心原因所在。

高盛以此来看空中国,但所长恰恰觉得,不仅不应该看空,反而是该看多中国的理由。

达利欧在《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中总结了决定一个国家强弱的八大核心指标,这八个指标分别是教育、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创新和技术、经济产出、世界贸易份额、军事实力、金融中心实力、储备货币地位。

他将这八大核心指标加权汇总得到一个大国实力曲线,通过后视镜眼光来看,这个曲线确实比较靠谱地描绘了大国之间的相对实力变化,曲线的交叉点更是比较准确地匹配了最后竞争的结果。

不难发现,达利欧归纳的指标都是特别长期的因子,似高盛看空咱们的产能过剩这种指标压根就看不到,也没有现如今全球人民包括咱们自己都唱空自己的房价、失业率、消费信心、通胀水平乃至社会体制(姓资还是姓社),这些在达利欧先生看来,都是短期无足轻重的指标,不会影响核心结果。

其次,世界新秩序很快就将由中国来组建了,这两年其实正处在老的世界霸主衰落以及新的世界霸主接替的新旧交接期,如果按照非常长期的这八大影响因素来检测咱们国家,确实每一个都在增长,而且不少已经超越美国。

教育就不用说了,咱们有全球最多的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现在咱们都不讲人口红利了,讲的是工程师红利;

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和份额我们早已超越了美国,GDP当下已经冲到了全球第二,当下增速虽有放缓,但依然是几大主要国家中最高的;

创新的话,2023年全球知识产权申请数据中国是69610件,排全球第一,美国是55678件,日本为48879件;

军事实力也不必多说,咱们每年看阅兵都能看得热血沸腾吧;

金融实力,其实大A在全球都属于体量巨大且很活跃的市场,即便近两年是大熊市,但体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所以,从大维度看,咱们就是身处上升通道的。按照达利欧的曲线,咱们确实也正在向上爬坡,而且很快就要接替美的位置了。

这其实和南怀瑾的说法也很一致,“回顾历史的陈迹,展望未来,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动乱的时代,大概不会再延续太久了,照历史法则的推演,应该是丁卯年一九八七年以后,我们的民族气运与国运,正好开始回转走向康熙、乾隆那样的盛世,而且可以持续二三百年之久。”

另外,根据达利欧的统计,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虽然也呈现周期波动,但咱们中国几乎一直都是全球最强的国家,只是在近代才突然有些萎靡而已。

所以,不论站在什么角度看,不管是国运周期还是八大核心指标,都不应该看衰中国,甚至所长认为,这一波史诗级熊市之后,八成会有一波史诗级牛市来接替。

1、所长专属“交流圈子”—《所长会客厅》

2、一键获得“牛逼”基金

3、新书上线:《从零开始学价值投资》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