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理念引领绿色金融发展 带动平安银行价值中枢上移

读懂财经

8小时前

从顶层设计看,平安银行将绿色金融提升至全行战略层面,也是其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和主要资产投放渠道之一。...总的来说,平安银行绿色金融的成功,不仅来自于其长期对绿色金融的深刻理解,也源于其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决心。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五篇大文章”的提出,擘画了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也为金融机构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服务金融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回归业务层面,对所有银行来说,如何探索绿色金融成了一道必答题。

近年来,平安银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层面,不断完善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从新能源汽车经销商贷款,到国企发行绿色跨境银团贷款,在绿色金融的落地过程中,总能看到平安银行的身影。

绿色金融业务的持续推进,有利于平安银行ESG表现和评级的提升。而随着ESG在投资决策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也将带动公司价值中枢的上移。

/ 01 /

以产品创新为源,绿色金融之树“茁壮成长”

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新兴领域,绿色金融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很多挑战。

一方面,绿色项目融资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金融机构在绿色项目认定、风险评估标准、风险评估技术和风控措施等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大部分绿色项目投资周期较长,传统的金融产品难以匹配,对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这是挑战,也是机会。而平安银行恰恰就抓住了这样的机会。

作为近两年国内增长最快的优势产业,新能源汽车是“双碳”战略激发新动能的关键抓手。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催生了巨大的融资需求。

以新能源汽车经销商为例,它们多为小微企业,店铺经营成本较高,整体经营抗风险能力较弱。按照传统银行思维,较难进行介入。

但平安银行经过研究发现,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模式与传统燃油车有很大不同。

新能源主机厂不再定期定量向经销商压货冲击销售业绩,而是有序排产,按订单发货,经销商库存压力大幅弱化。经销商虽然存在融资需求,但融资发生时点随机化、融资周期明显缩短、还款来源确定化。

了解到这一点后,平安银行通过与核心企业进行科技对接,打通采购数据,再通过平安汽融的公私联动,深度了解经销商订销数据,并对经销商建立企业评价模型,一举解决经销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像这样的创新案例,在平安银行探索绿色金融的过程中不止一例。

比如,平安银行帮助山东某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了4.84亿美元可持续发展关联(ESG)境外银团贷款。该笔银团不仅是平安银行首笔ESG挂钩跨境银团贷款,也是该集团在境外发行规模最大的银团贷款。

在一个个创新绿色金融融资案例的驱动下,平安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也迎来了可喜的增长。截止2024年6月末,平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585.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6%。

/ 02 /

顶层设计赋能,主动适应绿色金融发展变化

回过头来看,平安银行在绿色金融的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从组织架构再到产品层面的体系化建设。

从顶层设计看,平安银行将绿色金融提升至全行战略层面,也是其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和主要资产投放渠道之一。

在战略层面上,平安银行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高度。

在管理体系层面,平安银行奉行“人人有责”,形成由董事会负责、行长及管理层统筹领导、专门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全力支持、各分支行落地推进、全行员工参与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

不仅如此,平安银行还将绿色金融的理念融入产品创新中。

目前,平安银行已打造出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提供多元化的绿色综合金融服务。比如,平安银行先后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碳减排质押融资贷款等创新产品,打造了国内银行业首个覆盖借记卡和信用卡双卡的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

从战略到组织,再到产品的迭代,让平安银行能够更从容地抓绿色金融的业务机会。

例如,国内某大型数字支付与数字金融服务企业,此前与某国外金融机构落地了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这激发了其寻求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想法。

当平安银行了解到这一需求后,决定与其并肩同行,并为其设计了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巧妙地将利率调整方式挂钩企业办公节能目标,从而形成对客户的认可与激励,累计为企业提供15亿元信贷支持。

总的来说,平安银行绿色金融的成功,不仅来自于其长期对绿色金融的深刻理解,也源于其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决心。

/ 03 /

绿色金融,或成平安银行市值“放大器”

今年5月,监管部门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绿色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绿色金融标准和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不断加强,绿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银行保险机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持续提升”。

绿色金融的发展,将进一步带动金融机构ESG表现的提升。

如今,这样的积极影响正在显现。近年来,平安银行的ESG评级正在稳步提升。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和标普(SP)等最新评级结果显示,平安银行2023年各项ESG评级结果均有提升。

平安银行MSCI ESG评级稳定保持BBB级,加权得分提升0.3分,在金融服务环境影响、普惠金融、公司治理三个议题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最新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SP 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评分显示,平安银行2023年得分显著上升,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商业道德、碳排放、脱碳战略、人才吸引与发展、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重要分项提升明显。

MSCI ESG与标普CSA评级结果,不仅充分体现了平安银行近年来在绿色金融等ESG领域的成果,进一步彰显出国际权威机构对平安银行可持续发展管理绩效的高度认可。

更重要的是,随着ESG在机构投资决策中的权重提升,平安银行在ESG评级提升也有望为其带来更多资金的认可。

彭博发布的ESG数据中国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在多种因素驱动下,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正在逐步将ESG纳入其投资决策,并期待数据质量和广度进一步提升。

截至目前,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等超过20家券商已建立ESG研究机构和评级体系。公募基金方面,兴证全球基金、创金合信基金、博时基金等基金公司也先后宣布,建立ESG投研体系、加速发布ESG主题基金。

时至今日,中国ESG主题基金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据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国内ESG主题基金存续545只,泛ESG主题基金318只,总规模5166亿元。

ESG投资相关的投资方向也逐步受到投资者青睐。从指数表现看,截至8月22日,中证ESG120策略指数近1年的年化回报优于沪深300指数,MSCI中国ESG领导者10/40指数成立以来的涨幅超越MSCI中国指数。从产品表现看,华泰紫金碳中和A近一年涨幅约为7%,中航瑞华ESG一年定开A近一年涨幅超6%。

投资人热衷ESG资产的逻辑在于,企业在ESG方面的优异表现,虽然短期内未必会转化成业绩爆炸性成长,但从中长期来看,持续的ESG良好表现和评级提升,意味着企业的稳定性与股价稳步上行。

于平安银行而言,ESG评级提升驱动价值回归的逻辑正在显现。今年以来,平安银行的股价大幅跑赢大盘。截至9月24日,平安银行今年股价涨幅约20%。

券商也纷纷发布研报,给予平安银行积极评级。比如,东兴证券认为,公司分红率显著提升,增强了公司高股息率的优势,给予买入评级。

平安银行的绿色金融战略有序推进,惠及企业客户的同时,也有助于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获得国内国际投资者的认可。随着深化转型举措的落地,改革红利的释放,其价值中枢有望平稳上移,实现市场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财经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从顶层设计看,平安银行将绿色金融提升至全行战略层面,也是其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和主要资产投放渠道之一。...总的来说,平安银行绿色金融的成功,不仅来自于其长期对绿色金融的深刻理解,也源于其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决心。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五篇大文章”的提出,擘画了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也为金融机构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服务金融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回归业务层面,对所有银行来说,如何探索绿色金融成了一道必答题。

近年来,平安银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层面,不断完善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从新能源汽车经销商贷款,到国企发行绿色跨境银团贷款,在绿色金融的落地过程中,总能看到平安银行的身影。

绿色金融业务的持续推进,有利于平安银行ESG表现和评级的提升。而随着ESG在投资决策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也将带动公司价值中枢的上移。

/ 01 /

以产品创新为源,绿色金融之树“茁壮成长”

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新兴领域,绿色金融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很多挑战。

一方面,绿色项目融资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金融机构在绿色项目认定、风险评估标准、风险评估技术和风控措施等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大部分绿色项目投资周期较长,传统的金融产品难以匹配,对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这是挑战,也是机会。而平安银行恰恰就抓住了这样的机会。

作为近两年国内增长最快的优势产业,新能源汽车是“双碳”战略激发新动能的关键抓手。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催生了巨大的融资需求。

以新能源汽车经销商为例,它们多为小微企业,店铺经营成本较高,整体经营抗风险能力较弱。按照传统银行思维,较难进行介入。

但平安银行经过研究发现,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模式与传统燃油车有很大不同。

新能源主机厂不再定期定量向经销商压货冲击销售业绩,而是有序排产,按订单发货,经销商库存压力大幅弱化。经销商虽然存在融资需求,但融资发生时点随机化、融资周期明显缩短、还款来源确定化。

了解到这一点后,平安银行通过与核心企业进行科技对接,打通采购数据,再通过平安汽融的公私联动,深度了解经销商订销数据,并对经销商建立企业评价模型,一举解决经销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像这样的创新案例,在平安银行探索绿色金融的过程中不止一例。

比如,平安银行帮助山东某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了4.84亿美元可持续发展关联(ESG)境外银团贷款。该笔银团不仅是平安银行首笔ESG挂钩跨境银团贷款,也是该集团在境外发行规模最大的银团贷款。

在一个个创新绿色金融融资案例的驱动下,平安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也迎来了可喜的增长。截止2024年6月末,平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585.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6%。

/ 02 /

顶层设计赋能,主动适应绿色金融发展变化

回过头来看,平安银行在绿色金融的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从组织架构再到产品层面的体系化建设。

从顶层设计看,平安银行将绿色金融提升至全行战略层面,也是其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和主要资产投放渠道之一。

在战略层面上,平安银行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高度。

在管理体系层面,平安银行奉行“人人有责”,形成由董事会负责、行长及管理层统筹领导、专门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全力支持、各分支行落地推进、全行员工参与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

不仅如此,平安银行还将绿色金融的理念融入产品创新中。

目前,平安银行已打造出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提供多元化的绿色综合金融服务。比如,平安银行先后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碳减排质押融资贷款等创新产品,打造了国内银行业首个覆盖借记卡和信用卡双卡的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

从战略到组织,再到产品的迭代,让平安银行能够更从容地抓绿色金融的业务机会。

例如,国内某大型数字支付与数字金融服务企业,此前与某国外金融机构落地了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这激发了其寻求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想法。

当平安银行了解到这一需求后,决定与其并肩同行,并为其设计了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巧妙地将利率调整方式挂钩企业办公节能目标,从而形成对客户的认可与激励,累计为企业提供15亿元信贷支持。

总的来说,平安银行绿色金融的成功,不仅来自于其长期对绿色金融的深刻理解,也源于其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决心。

/ 03 /

绿色金融,或成平安银行市值“放大器”

今年5月,监管部门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绿色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绿色金融标准和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不断加强,绿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银行保险机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持续提升”。

绿色金融的发展,将进一步带动金融机构ESG表现的提升。

如今,这样的积极影响正在显现。近年来,平安银行的ESG评级正在稳步提升。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和标普(SP)等最新评级结果显示,平安银行2023年各项ESG评级结果均有提升。

平安银行MSCI ESG评级稳定保持BBB级,加权得分提升0.3分,在金融服务环境影响、普惠金融、公司治理三个议题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最新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SP 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评分显示,平安银行2023年得分显著上升,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商业道德、碳排放、脱碳战略、人才吸引与发展、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重要分项提升明显。

MSCI ESG与标普CSA评级结果,不仅充分体现了平安银行近年来在绿色金融等ESG领域的成果,进一步彰显出国际权威机构对平安银行可持续发展管理绩效的高度认可。

更重要的是,随着ESG在机构投资决策中的权重提升,平安银行在ESG评级提升也有望为其带来更多资金的认可。

彭博发布的ESG数据中国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在多种因素驱动下,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正在逐步将ESG纳入其投资决策,并期待数据质量和广度进一步提升。

截至目前,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等超过20家券商已建立ESG研究机构和评级体系。公募基金方面,兴证全球基金、创金合信基金、博时基金等基金公司也先后宣布,建立ESG投研体系、加速发布ESG主题基金。

时至今日,中国ESG主题基金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据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国内ESG主题基金存续545只,泛ESG主题基金318只,总规模5166亿元。

ESG投资相关的投资方向也逐步受到投资者青睐。从指数表现看,截至8月22日,中证ESG120策略指数近1年的年化回报优于沪深300指数,MSCI中国ESG领导者10/40指数成立以来的涨幅超越MSCI中国指数。从产品表现看,华泰紫金碳中和A近一年涨幅约为7%,中航瑞华ESG一年定开A近一年涨幅超6%。

投资人热衷ESG资产的逻辑在于,企业在ESG方面的优异表现,虽然短期内未必会转化成业绩爆炸性成长,但从中长期来看,持续的ESG良好表现和评级提升,意味着企业的稳定性与股价稳步上行。

于平安银行而言,ESG评级提升驱动价值回归的逻辑正在显现。今年以来,平安银行的股价大幅跑赢大盘。截至9月24日,平安银行今年股价涨幅约20%。

券商也纷纷发布研报,给予平安银行积极评级。比如,东兴证券认为,公司分红率显著提升,增强了公司高股息率的优势,给予买入评级。

平安银行的绿色金融战略有序推进,惠及企业客户的同时,也有助于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获得国内国际投资者的认可。随着深化转型举措的落地,改革红利的释放,其价值中枢有望平稳上移,实现市场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财经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