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激光雷达前景,这家北京企业获新一轮融资

财经

14小时前

2023年,激光雷达的装车渗透率从不及1%到超过1%。...目前激光雷达已搭上智驾红利快车,但内卷之下成本大幅下探,海外巨头的亏损之声不绝于耳,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企业被称“惨胜”。
融资后的北醒将把资金用于何方?车载与非车载业务之间如何做平衡?

文|甘深

7月初,北醒被传完成新一轮融资。笔者从北醒处确认该消息属实,且获悉投资方拥有国资背景,北醒方面表示本次融资将用于推进激光雷达的技术研发及量产应用。

就时间线看,北醒创立于2015年,次年2016年3月获得IDG资本、科沃斯A轮融资,11月再次获得A+轮融资。2018年到2024年,北醒几乎每年获得一轮融资。9年过去,其估值飞涨,行业形势却依旧复杂。

最新研报和公开采访指出,作为产业升级中的重要链条,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对高阶智慧驾驶、无人机、机器人、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都有重大意义,行业即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激光雷达已搭上智驾红利快车,但内卷之下成本大幅下探,海外巨头的亏损之声不绝于耳,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企业被称“惨胜”。

行业形成的一大共识是,激光雷达不仅是功能件,还是安全件,至关重要。其处于高端乘用车前装搭载阶段,这一时期重点比拼车企端交付和工程化落地,同时逐步开启价格竞争。价格战短期难以结束,但激光雷达企业的发力重点不应是低价,而是产品能否给客户提供更多价值。一家经营状况健康、技术成熟的供应商,才能长久地陪伴客户,跨越行业周期。

融资后的北醒将把资金用于何方?是否会参与价格战?如何实现降本与盈利?车载与非车载业务之间如何做平衡?这都是外界关注的点。本文尝试结合北醒新一轮融资,探析其背后的价值创造逻辑和发展思路。

又获新一轮融资,背后有何支撑?

据观察,资本寒冬下,北醒能完成新一轮融资,与资本市场变化、行业市场空间、企业融资方法相关。

受大环境和新“国九条”、“创投十七条”影响,一级市场的游戏规则已发生剧变。一些投资人从单一资本回报率驱动的“掐尖”逻辑,转向多维度要素资源驱动的“精准匹配”逻辑,选择聚集产业、慎投慎募、努力留在牌桌。目前“硬科技”投资成主流,国资成为投早、投新、培育地方新兴产业的主力活水。

而激光雷达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一方面,2023年,激光雷达的装车渗透率从不及1%到超过1%。第一个1%的突破,用了近10年时间。在业内人士看来,激光雷达有望让未来的智能出行“0”事故的愿景,一步步成为现实。但类似汽车上的安全气囊,车载激光雷达的重要性和价值,尚需时间被看到、认可。另一方面,激光雷达的技术开发尚处于游戏刚开始阶段,技能点有待点满。当供应链逐渐成熟,渗透率有望变好,对身处其中的企业而言,要做的是将价值体现出来。

价值投资的基本点也是内在价值。在北醒创始人李远看来,北醒能拿到资本助力背后,与其说是投资人对北醒的看好,更应说是对于整个激光雷达行业的看好。目前阶段的激光雷达行业,像2007年、2008年左右的光伏。二者都是ToB的行业,产品都是比较核心的部件,都重研发、放量快。尽管光伏的产能出现过剩,但需求一直在增长。同时二者又有些许不同。

首先,中国光伏产业20年里诞生了多个“首富级”人物,几个千亿级市值企业,激光雷达还没有。其次,光伏已成为我国的强势行业,激光雷达尽管还不是,但正作为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的核心部件被国家重视,并在几年前被相关部门列为卡脖子的核心关键技术。

“现在是中国激光雷达的第一波。”李远表示,光伏的第一波发展潮是在中国,激光雷达的第一波发展潮是在海外。目前激光雷达在海外的第一波已经过去,在中国的第一波还没过去。相比光伏行业已经过三起三落,激光雷达行业想在这片土地真正崛起,至少要经历一次淘汰和聚焦。

在“不确定”中大浪淘沙始见金,既考验企业价值创造的真正实力,又需要创业者精进融资的方法和技能。剑锋直指的北醒,有自己的一套融资方法。李远将北醒打动投资人的方式总结为“三板斧”,上车、拆机、看生产线。即:通过上车,展现安全第一与长期主义;通过拆机,展现降本增效与具备盈利能力的平衡;通过看生产线,让投资人在自动化校准和装配线中感受量产与城市制造能力的高度,决定最终是否牵手。

如果客户无法体会到价值,即使一家科技公司的产品性能再好,也得不到长期支持。对科技企业而言,一般的正向循环是:企业通过有价值的产品帮客户提升效率,客户认可价值并愿意多支付毛利。获得毛利后企业持续研发,继而通过更好的产品扩展更大的市场。

宏观视角看,商业化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技术筛选和优化的过程。北醒的路径是通过商业化让自身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不断在技术和需求之间找到突破点。同时,通过技术与产品,在融资中展示公司在车载和非车领域的技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证明该价值被客户认可,且有增量空间。

商业和技术修炼并重,价值如何创造?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激光雷达的规模化量产和产业链的成熟,车载激光雷达价格持续下探。这一降价过程中,汽车价格战加速了激光雷达的降价速度,进而演化成价格战。为保住或扩大市场份额,以价换量成了一些激光雷达厂商的手段。但一味追求低价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也让企业盈利面承压。

公开资料显示,北醒创立之初并未直接踏入乘用车领域,而是选择做工业激光雷达和轨道交通激光雷达,在无人机、机器人、智慧交通场景拥有丰富经验。于交通领域实现量产后,公司将经验复制到车载领域,并于2020年在财务上开始盈利。

就商业模式看,北醒的业务主要聚焦车载、大交通、工业传感三大类,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交付超过百万台激光雷达。除却内卷加剧的车载激光雷达领域,在大交通、工业传感领域,北醒激光雷达已位居市占率第一,另外提供了自我造血支撑。

目前,在车业务保持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北醒一边将海外市场作为业绩增长点,一边坚持技术创新、以用户为主,平衡在车载和非车载领域业务的价值创造与良性发展。

平台化下,通用性设计部分可以高效复用,是业内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之一。

据李远介绍,北醒的定位是一家全品类激光雷达公司,面向车、机器人、无人机等多个方向。展开业务的方式是,通常每两年做一代平台,再基于平台衍生出很多细分产品,服务于各领域。公司可以在不同领域应用中吸收的能力,转变成各领域共享的迭代点,不断积累学习以满足下一个时间点的要求。

对北醒内部而言,汽车和非车领域的激光雷达产品在商务角度存在较大不同。但在技术迭代角度,各个领域间并无明显界限。同时,车和非车业务相互支撑。车载激光雷达的单客流量较大,能基于低成本铸就高可靠性。非车领域有超强性能要求,这些性能要求一旦点通,可反哺车载激光雷达业务。

李远表示,商业成功很重要,把技术修炼好也很重要。只有技术提升,用更少的硬件发挥同样的性能,才能真正降本。行业里还有很多值得努力的点,那正是融资资金要去使用的地方。企业要做的不是盲目价格战,而是创造价值,解决安全、效率、成本等问题,用降本增加客户接受的广度,以创新满足客户的深度需求,努力把科技红利普及到千家万户。

而价值创造需要企业与客户共同努力,效率提升是关键。正如业内所讨论的:客户真的能感觉到产品功能吗?帮车企降低事故率,保险公司认可吗?帮无人机公司减少坠机,无人机公司承认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不要求着激光雷达企业努力量化效率提升,将产品性能转化为客户认可的价值。

勇闯创新无人区,寻找那个解

好消息是,对中国市场来说,激光雷达正上演全新的故事。

一方面,在如今基础设施高速发展,一批企业瞄准需求提升客户价值,借助产品在供应链和客户间建立连接,类似的前沿创新探索发生在车载和非车载各应用领域。另一方面,新技术产业化上,一些中国激光雷达公司已站到全球前排,闯入技术创新“无人区”。

在一些人士看来,突破性创新往往满足两方面。其一,这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现有天花板,向前每走一步都需要有大量的技术沉淀,才能给企业带来独占性价值。其二,一定是从真实“痛点”出发考虑研发路径和研发方向,这样的创新技术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比如,在无人机厂商眼中,激光雷达每轻100克,无人机可多出近9分钟的巡航时间。这代表配送效率能大幅提升,也给了激光雷达供应商一个比拼极致价值的机会。彼时,国外已有一款非常好的激光雷达产品。其官方宣传重量为20克,实际供给大客户的重量轻至十几克。

李远透露,2017年,北醒曾推出第一代货运无人机相关产品,重量在90克左右。在此基础上实现重量骤降,并维持重量、精度、适用性三者平衡,其难度和工作量不亚于重做一遍。新品研发过程中,北醒几乎把航空级别能用的创意都想了一遍,包括采用国产高性能定制芯片,与供应商一点点测试新材料,极尽可能地在每个环节降重量、提性能。

最终北醒将新品重量降至10克,频率最高提至10000 Hz,并在2024年初通过DO-160G航空标准测试,成为全球首个参与DO-160G认证的激光雷达公司。目前,该产品在圈内主打优势不是低价格,而是超高性能。

搭载于无人机上的激光雷达产品 图/北醒官网

纵观整个行业,北醒的激光雷达确实一直以高性能、高线数著称。公开资料显示,在轨交领域,北醒最早将特定领域无人驾驶实现。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2022年12月,北醒发布业内首款512线车规级激光雷达AD2,这一数字在当时远超常规的56线激光雷达。2023年初,北醒与捷普联合打造的全球首条量产256线级别车规激光雷达生产线。同年4月,北醒与滴滴自动驾驶联合推出国内首款2K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北曜Beta”。

在李远看来,前面抄无可抄的情况下,企业一方面深感自豪,另一方面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企业技术创新而言,没有哪个型号是做完就完美,再也不用改的。需要企业在跟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客户下一步的真正核心问题。“那个答案没人告诉你,我们现在的责任是自己去第一线摸索,带着工程师做出来产品去解决问题。”

这一过程中,高科技公司走错路和失败不可避免。敢于冒险的同时,也要控制风险,找到一个科学的方法去高效犯错误,去寻找那个解。平日里,他常跟团队分享的一句话是:不要随便创新,但是要在关键点创新。尤其是在核心性能上,一定要创新。

“第一,在客观条件导致认知不足,但必须做决策时,可以猜,但要控制好试错成本。第二,作为引领者,企业要有担当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一旦能够走通,后期都能将成本摊回。第三,鼓励团队去创新,不要怕失败。”他补充道。

2023年,激光雷达的装车渗透率从不及1%到超过1%。...目前激光雷达已搭上智驾红利快车,但内卷之下成本大幅下探,海外巨头的亏损之声不绝于耳,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企业被称“惨胜”。
融资后的北醒将把资金用于何方?车载与非车载业务之间如何做平衡?

文|甘深

7月初,北醒被传完成新一轮融资。笔者从北醒处确认该消息属实,且获悉投资方拥有国资背景,北醒方面表示本次融资将用于推进激光雷达的技术研发及量产应用。

就时间线看,北醒创立于2015年,次年2016年3月获得IDG资本、科沃斯A轮融资,11月再次获得A+轮融资。2018年到2024年,北醒几乎每年获得一轮融资。9年过去,其估值飞涨,行业形势却依旧复杂。

最新研报和公开采访指出,作为产业升级中的重要链条,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对高阶智慧驾驶、无人机、机器人、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都有重大意义,行业即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激光雷达已搭上智驾红利快车,但内卷之下成本大幅下探,海外巨头的亏损之声不绝于耳,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企业被称“惨胜”。

行业形成的一大共识是,激光雷达不仅是功能件,还是安全件,至关重要。其处于高端乘用车前装搭载阶段,这一时期重点比拼车企端交付和工程化落地,同时逐步开启价格竞争。价格战短期难以结束,但激光雷达企业的发力重点不应是低价,而是产品能否给客户提供更多价值。一家经营状况健康、技术成熟的供应商,才能长久地陪伴客户,跨越行业周期。

融资后的北醒将把资金用于何方?是否会参与价格战?如何实现降本与盈利?车载与非车载业务之间如何做平衡?这都是外界关注的点。本文尝试结合北醒新一轮融资,探析其背后的价值创造逻辑和发展思路。

又获新一轮融资,背后有何支撑?

据观察,资本寒冬下,北醒能完成新一轮融资,与资本市场变化、行业市场空间、企业融资方法相关。

受大环境和新“国九条”、“创投十七条”影响,一级市场的游戏规则已发生剧变。一些投资人从单一资本回报率驱动的“掐尖”逻辑,转向多维度要素资源驱动的“精准匹配”逻辑,选择聚集产业、慎投慎募、努力留在牌桌。目前“硬科技”投资成主流,国资成为投早、投新、培育地方新兴产业的主力活水。

而激光雷达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一方面,2023年,激光雷达的装车渗透率从不及1%到超过1%。第一个1%的突破,用了近10年时间。在业内人士看来,激光雷达有望让未来的智能出行“0”事故的愿景,一步步成为现实。但类似汽车上的安全气囊,车载激光雷达的重要性和价值,尚需时间被看到、认可。另一方面,激光雷达的技术开发尚处于游戏刚开始阶段,技能点有待点满。当供应链逐渐成熟,渗透率有望变好,对身处其中的企业而言,要做的是将价值体现出来。

价值投资的基本点也是内在价值。在北醒创始人李远看来,北醒能拿到资本助力背后,与其说是投资人对北醒的看好,更应说是对于整个激光雷达行业的看好。目前阶段的激光雷达行业,像2007年、2008年左右的光伏。二者都是ToB的行业,产品都是比较核心的部件,都重研发、放量快。尽管光伏的产能出现过剩,但需求一直在增长。同时二者又有些许不同。

首先,中国光伏产业20年里诞生了多个“首富级”人物,几个千亿级市值企业,激光雷达还没有。其次,光伏已成为我国的强势行业,激光雷达尽管还不是,但正作为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的核心部件被国家重视,并在几年前被相关部门列为卡脖子的核心关键技术。

“现在是中国激光雷达的第一波。”李远表示,光伏的第一波发展潮是在中国,激光雷达的第一波发展潮是在海外。目前激光雷达在海外的第一波已经过去,在中国的第一波还没过去。相比光伏行业已经过三起三落,激光雷达行业想在这片土地真正崛起,至少要经历一次淘汰和聚焦。

在“不确定”中大浪淘沙始见金,既考验企业价值创造的真正实力,又需要创业者精进融资的方法和技能。剑锋直指的北醒,有自己的一套融资方法。李远将北醒打动投资人的方式总结为“三板斧”,上车、拆机、看生产线。即:通过上车,展现安全第一与长期主义;通过拆机,展现降本增效与具备盈利能力的平衡;通过看生产线,让投资人在自动化校准和装配线中感受量产与城市制造能力的高度,决定最终是否牵手。

如果客户无法体会到价值,即使一家科技公司的产品性能再好,也得不到长期支持。对科技企业而言,一般的正向循环是:企业通过有价值的产品帮客户提升效率,客户认可价值并愿意多支付毛利。获得毛利后企业持续研发,继而通过更好的产品扩展更大的市场。

宏观视角看,商业化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技术筛选和优化的过程。北醒的路径是通过商业化让自身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不断在技术和需求之间找到突破点。同时,通过技术与产品,在融资中展示公司在车载和非车领域的技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证明该价值被客户认可,且有增量空间。

商业和技术修炼并重,价值如何创造?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激光雷达的规模化量产和产业链的成熟,车载激光雷达价格持续下探。这一降价过程中,汽车价格战加速了激光雷达的降价速度,进而演化成价格战。为保住或扩大市场份额,以价换量成了一些激光雷达厂商的手段。但一味追求低价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也让企业盈利面承压。

公开资料显示,北醒创立之初并未直接踏入乘用车领域,而是选择做工业激光雷达和轨道交通激光雷达,在无人机、机器人、智慧交通场景拥有丰富经验。于交通领域实现量产后,公司将经验复制到车载领域,并于2020年在财务上开始盈利。

就商业模式看,北醒的业务主要聚焦车载、大交通、工业传感三大类,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交付超过百万台激光雷达。除却内卷加剧的车载激光雷达领域,在大交通、工业传感领域,北醒激光雷达已位居市占率第一,另外提供了自我造血支撑。

目前,在车业务保持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北醒一边将海外市场作为业绩增长点,一边坚持技术创新、以用户为主,平衡在车载和非车载领域业务的价值创造与良性发展。

平台化下,通用性设计部分可以高效复用,是业内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之一。

据李远介绍,北醒的定位是一家全品类激光雷达公司,面向车、机器人、无人机等多个方向。展开业务的方式是,通常每两年做一代平台,再基于平台衍生出很多细分产品,服务于各领域。公司可以在不同领域应用中吸收的能力,转变成各领域共享的迭代点,不断积累学习以满足下一个时间点的要求。

对北醒内部而言,汽车和非车领域的激光雷达产品在商务角度存在较大不同。但在技术迭代角度,各个领域间并无明显界限。同时,车和非车业务相互支撑。车载激光雷达的单客流量较大,能基于低成本铸就高可靠性。非车领域有超强性能要求,这些性能要求一旦点通,可反哺车载激光雷达业务。

李远表示,商业成功很重要,把技术修炼好也很重要。只有技术提升,用更少的硬件发挥同样的性能,才能真正降本。行业里还有很多值得努力的点,那正是融资资金要去使用的地方。企业要做的不是盲目价格战,而是创造价值,解决安全、效率、成本等问题,用降本增加客户接受的广度,以创新满足客户的深度需求,努力把科技红利普及到千家万户。

而价值创造需要企业与客户共同努力,效率提升是关键。正如业内所讨论的:客户真的能感觉到产品功能吗?帮车企降低事故率,保险公司认可吗?帮无人机公司减少坠机,无人机公司承认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不要求着激光雷达企业努力量化效率提升,将产品性能转化为客户认可的价值。

勇闯创新无人区,寻找那个解

好消息是,对中国市场来说,激光雷达正上演全新的故事。

一方面,在如今基础设施高速发展,一批企业瞄准需求提升客户价值,借助产品在供应链和客户间建立连接,类似的前沿创新探索发生在车载和非车载各应用领域。另一方面,新技术产业化上,一些中国激光雷达公司已站到全球前排,闯入技术创新“无人区”。

在一些人士看来,突破性创新往往满足两方面。其一,这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现有天花板,向前每走一步都需要有大量的技术沉淀,才能给企业带来独占性价值。其二,一定是从真实“痛点”出发考虑研发路径和研发方向,这样的创新技术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比如,在无人机厂商眼中,激光雷达每轻100克,无人机可多出近9分钟的巡航时间。这代表配送效率能大幅提升,也给了激光雷达供应商一个比拼极致价值的机会。彼时,国外已有一款非常好的激光雷达产品。其官方宣传重量为20克,实际供给大客户的重量轻至十几克。

李远透露,2017年,北醒曾推出第一代货运无人机相关产品,重量在90克左右。在此基础上实现重量骤降,并维持重量、精度、适用性三者平衡,其难度和工作量不亚于重做一遍。新品研发过程中,北醒几乎把航空级别能用的创意都想了一遍,包括采用国产高性能定制芯片,与供应商一点点测试新材料,极尽可能地在每个环节降重量、提性能。

最终北醒将新品重量降至10克,频率最高提至10000 Hz,并在2024年初通过DO-160G航空标准测试,成为全球首个参与DO-160G认证的激光雷达公司。目前,该产品在圈内主打优势不是低价格,而是超高性能。

搭载于无人机上的激光雷达产品 图/北醒官网

纵观整个行业,北醒的激光雷达确实一直以高性能、高线数著称。公开资料显示,在轨交领域,北醒最早将特定领域无人驾驶实现。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2022年12月,北醒发布业内首款512线车规级激光雷达AD2,这一数字在当时远超常规的56线激光雷达。2023年初,北醒与捷普联合打造的全球首条量产256线级别车规激光雷达生产线。同年4月,北醒与滴滴自动驾驶联合推出国内首款2K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北曜Beta”。

在李远看来,前面抄无可抄的情况下,企业一方面深感自豪,另一方面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企业技术创新而言,没有哪个型号是做完就完美,再也不用改的。需要企业在跟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客户下一步的真正核心问题。“那个答案没人告诉你,我们现在的责任是自己去第一线摸索,带着工程师做出来产品去解决问题。”

这一过程中,高科技公司走错路和失败不可避免。敢于冒险的同时,也要控制风险,找到一个科学的方法去高效犯错误,去寻找那个解。平日里,他常跟团队分享的一句话是:不要随便创新,但是要在关键点创新。尤其是在核心性能上,一定要创新。

“第一,在客观条件导致认知不足,但必须做决策时,可以猜,但要控制好试错成本。第二,作为引领者,企业要有担当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一旦能够走通,后期都能将成本摊回。第三,鼓励团队去创新,不要怕失败。”他补充道。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