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凝聚金融力量促绿色发展 高质量讲述“中国绿色故事”

新华财经

1个月前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首席代表周爱明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等多个发展中成员体在经济强劲发展的同时,对绿色高质量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华财经北京9月23日电(王菁)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财大绿金院)2024年会22日在京举办,来自生态环境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管理总局,以及大型央国企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为金融高质量服务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马海涛在致辞中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迈上新台阶。一是需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需求,全方位赋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二是以转型金融推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升级,与绿色金融形成“双驱”合力,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打造绿色产业集群,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拓宽现有合作机制下的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探索全球绿色金融标准“共同语言”,在政策体系、伙伴关系、务实合作等多方面行稳致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中国动力。

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表示,绿色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北京银行作为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将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作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绿色金融发展之路,从顶层设计、产品创新、生态建设、信息披露等多维度深化探索,打好特色牌,跑出加速度。一是加强绿色金融战略布局;二是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三是深耕绿色金融产业赛道;四是共筑绿色金融生态体系;五是践行绿色金融低碳理念。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蒋兆理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我国积极参与气候多边进程,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为全球做出了中国贡献。实践证明,气候投融资在助力经济动能转化,推动降碳减污深度融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下一阶段,气候投融资要重点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以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为核心的政策协同机制;二是完善以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为核心的产融对接机制;三是探索以碳定价为核心的市场激励机制;四是建立起以碳足迹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机制。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原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在演讲中表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未来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以进一步发挥金融服务质效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一是传统产业以及“新三样”等绿色产业可通过积极发展并购融资,促进生产要素的快速转化,协同推进产业进步与技术进步。二是重视提升绿色与低碳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融资支持,可通过完善相关绿色项目贷款管理办法、促进外部投资联动等,强化绿色金融赋能作用,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三是强化普惠金融、转型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等方面的绿色化发展,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也可通过对相关产品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碳标签等措施,对碳排放等信息进行有效披露,激励全社会提升碳减排意识。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蓓称,近年来,各界对于绿色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益深入,除了气候相关的议题,自然相关的议题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相较于气候变化,对自然相关机遇和风险的认识和评估、自然相关信息披露,以及相关金融支持等方面还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一是强化自然相关机遇和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自然蕴含大量的投资机会,通过识别与评估收益,将有助于激发微观主体采取有益于自然的行动;二是研究探索自然相关信息披露框架和准则,重视中小企业在自然相关信息披露方面的作用,可以推进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自愿和适度披露,支持银行提高衡量中小企业自然相关风险敞口的能力,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融资;三是丰富自然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多元化融资工具和模式,加强金融机构和企业能力建设。

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副主任林山在演讲中表示,随着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突出贡献。尽管前景广阔,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也面临多方面挑战:一是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措施对全球绿色发展进程造成一定阻碍;二是发展中国家气候投融资缺口巨大,而发达国家动员的气候资金分配严重不均衡;三是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各方可开展三方面合作,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进程。首先,各国应坚定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共同营造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国际环境。其次,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力度。此外,我国可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南南合作,助推发展中国家绿色工业化。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指出,绿色经贸规则是当前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重要内容。高标准经贸规则呈现标准更高、领域更广、更具有可执行性三个特征,环境议题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也具有高标准、更具有可执行性、适用于争端解决条款等特点。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愈发重视对标国际经贸新规则,在绿色经贸领域开展了诸多探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未来,我国可从三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以推动全球绿色经贸规则治理能力的提升:第一,明确绿色经贸规则的底层逻辑,应根据自身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企业竞争力等关键要素找准对标的重点和方向。第二,依托自贸试验区等现有开放平台,或通过建设绿色经贸合作示范区,进一步深入开展绿色经贸规则先行先试,形成有效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第三,提升绿色经贸规则治理能力,进一步发挥我国在绿色低碳产品等领域的规模优势,研提中国主张、中国倡议和中国方案,将规模优势转化为规则优势,从被动对标向主动对标甚至引领转变。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首席代表周爱明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等多个发展中成员体在经济强劲发展的同时,对绿色高质量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亚洲开发银行积极发挥国际多边开发金融机构作用,以投资和技术援助作为抓手,引入最佳国际实践,推动公共和私营部门参与,支持绿色、蓝色及气候金融发展,并动员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参与联合融资,构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助力中国兼顾经济与环境可持续的平衡发展。

据了解,过去一年,中财大绿金院通过广泛务实的交流合作,有力支持了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工作,通过国际合作,推动了中外绿色领域的交流。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在未来工作展望中表示,中财大绿金院在未来将持续发挥智库作用,强化绿色金融团队建设、提升绿色金融前瞻研究优势、促进绿色金融成果实践落地、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助力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推动绿色金融理念传播,在致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智库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首席代表周爱明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等多个发展中成员体在经济强劲发展的同时,对绿色高质量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华财经北京9月23日电(王菁)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财大绿金院)2024年会22日在京举办,来自生态环境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管理总局,以及大型央国企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为金融高质量服务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马海涛在致辞中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迈上新台阶。一是需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需求,全方位赋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二是以转型金融推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升级,与绿色金融形成“双驱”合力,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打造绿色产业集群,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拓宽现有合作机制下的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探索全球绿色金融标准“共同语言”,在政策体系、伙伴关系、务实合作等多方面行稳致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中国动力。

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表示,绿色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北京银行作为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将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作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绿色金融发展之路,从顶层设计、产品创新、生态建设、信息披露等多维度深化探索,打好特色牌,跑出加速度。一是加强绿色金融战略布局;二是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三是深耕绿色金融产业赛道;四是共筑绿色金融生态体系;五是践行绿色金融低碳理念。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蒋兆理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我国积极参与气候多边进程,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为全球做出了中国贡献。实践证明,气候投融资在助力经济动能转化,推动降碳减污深度融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下一阶段,气候投融资要重点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以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为核心的政策协同机制;二是完善以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为核心的产融对接机制;三是探索以碳定价为核心的市场激励机制;四是建立起以碳足迹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机制。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原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在演讲中表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未来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以进一步发挥金融服务质效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一是传统产业以及“新三样”等绿色产业可通过积极发展并购融资,促进生产要素的快速转化,协同推进产业进步与技术进步。二是重视提升绿色与低碳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融资支持,可通过完善相关绿色项目贷款管理办法、促进外部投资联动等,强化绿色金融赋能作用,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三是强化普惠金融、转型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等方面的绿色化发展,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也可通过对相关产品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碳标签等措施,对碳排放等信息进行有效披露,激励全社会提升碳减排意识。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蓓称,近年来,各界对于绿色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益深入,除了气候相关的议题,自然相关的议题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相较于气候变化,对自然相关机遇和风险的认识和评估、自然相关信息披露,以及相关金融支持等方面还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一是强化自然相关机遇和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自然蕴含大量的投资机会,通过识别与评估收益,将有助于激发微观主体采取有益于自然的行动;二是研究探索自然相关信息披露框架和准则,重视中小企业在自然相关信息披露方面的作用,可以推进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自愿和适度披露,支持银行提高衡量中小企业自然相关风险敞口的能力,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融资;三是丰富自然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多元化融资工具和模式,加强金融机构和企业能力建设。

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副主任林山在演讲中表示,随着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突出贡献。尽管前景广阔,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也面临多方面挑战:一是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措施对全球绿色发展进程造成一定阻碍;二是发展中国家气候投融资缺口巨大,而发达国家动员的气候资金分配严重不均衡;三是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各方可开展三方面合作,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进程。首先,各国应坚定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共同营造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国际环境。其次,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力度。此外,我国可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南南合作,助推发展中国家绿色工业化。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指出,绿色经贸规则是当前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重要内容。高标准经贸规则呈现标准更高、领域更广、更具有可执行性三个特征,环境议题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也具有高标准、更具有可执行性、适用于争端解决条款等特点。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愈发重视对标国际经贸新规则,在绿色经贸领域开展了诸多探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未来,我国可从三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以推动全球绿色经贸规则治理能力的提升:第一,明确绿色经贸规则的底层逻辑,应根据自身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企业竞争力等关键要素找准对标的重点和方向。第二,依托自贸试验区等现有开放平台,或通过建设绿色经贸合作示范区,进一步深入开展绿色经贸规则先行先试,形成有效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第三,提升绿色经贸规则治理能力,进一步发挥我国在绿色低碳产品等领域的规模优势,研提中国主张、中国倡议和中国方案,将规模优势转化为规则优势,从被动对标向主动对标甚至引领转变。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首席代表周爱明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等多个发展中成员体在经济强劲发展的同时,对绿色高质量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亚洲开发银行积极发挥国际多边开发金融机构作用,以投资和技术援助作为抓手,引入最佳国际实践,推动公共和私营部门参与,支持绿色、蓝色及气候金融发展,并动员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参与联合融资,构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助力中国兼顾经济与环境可持续的平衡发展。

据了解,过去一年,中财大绿金院通过广泛务实的交流合作,有力支持了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工作,通过国际合作,推动了中外绿色领域的交流。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在未来工作展望中表示,中财大绿金院在未来将持续发挥智库作用,强化绿色金融团队建设、提升绿色金融前瞻研究优势、促进绿色金融成果实践落地、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助力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推动绿色金融理念传播,在致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智库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