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是如何内外兼修,抓住产业升级大潮机遇的?

财经早餐

1天前


古今中外,代表人类辉煌文明的都市,往往脱胎于河流的哺育。只因河水日夜流淌,汇聚的不仅是人流,更是财富与思想,而经济科技文化这些“上层建筑”,永远只能在财富和思想碰撞中开花结果。

而位于滚滚长江和悠悠运河两条黄金水道十字交汇点的镇江,就是这样一座“天选之城”,近代以来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是群星闪耀,是一处有“文脉”的土地。

中国第一个航运业组织——江苏商船总会成立于镇江;中国第一条长途邮路——津镇骑差邮路以此为起点;民国时,镇江还曾接过江苏省会的大旗。而今天的江苏大学,正是位于昔日的省会镇江,也是镇江文脉的传承之所!

应该说,镇江积淀不可谓不深厚,但近年来,每当人们提及苏南的辉煌时。最先想到的往往更多是“苏锡常”,镇江常常被有意无意忽视——这不是因为镇江不够优秀,实在是周围的兄弟城市太优秀了,用一句通行的话来说,就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意识到差距,才能抓住机遇。近年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为镇江的发展打开了新空间,也让镇江迎来难得的机遇。而镇江正利用这一系列外部机遇奋起直追,走出了一条“镇江特色”的突围之路。

数字为证:2023年GDP增幅6.3%,高于全国、全省;人均GDP达到16.3万元,总量和人均都在中国300万-350万人口的城市中排首位;主导产业崛起,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列全国第31位……千年古城镇江,正在找准自身定位,发扬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业强市战略,跑出新速度、跃升新能级。

产业强市

挺起发展“硬脊梁”

“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高度决定城市高度”,这一发展强音早在2017年就上升为镇江全市的发展共识——当年,市委、市政府吹响“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重塑镇江实体经济辉煌”冲锋号,进一步提升发展热度;5年后,产业强市再出发,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近两年,镇江更以“一号战略”的第一位认识,只争朝夕、一往无前的姿态抓产业强市,不断提升实力收获自信。

产业强市的发力点在哪里?“一号战略”如何落地落实?项目是必须扭住不放的“牛鼻子”。近年来,镇江以项目论英雄,力推重大项目建设,强抓优质项目招引,“快”与“实”彼此加持,沿途风景可观可感。

今年1-8月,镇江17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6.1%,超序时9.5个百分点;1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全部实现开工,居全省前列。310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2.1%,超序时5.4个百分点;180个新建项目已开工172个,开工率95.6%。

项目是有了,但各地经验教训使得镇江意识到,要推动优质项目生根发芽,和城市共成长,决不能搞一哄而上的同质化竞争,而要在自身优势基础上扬长避短,构建产业链全体系,以此打造自身“护城河”。

有了产业链全体系这个“题眼”,近年来镇江着眼于建链、强链、延链,主动出击,推动一批“含金量”更足、“含新量”更高的优质项目纷纷落地镇江,带领镇江产业迭代升级。其中更离不开和兄弟城市的密切合作。

8月初,随着最后一块外板安装就位,哈电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主厂房完成封闭施工,标志着项目土建施工阶段圆满完成,正式进入安装工程环节。

8月23日,哈汽重燃及核电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以下简称“哈汽项目”)顺利取得施工许可证,3小时内“五证联发”,实现“拿地即开工”。哈电、哈汽两个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制造基地和出海口基地雏形初现,也是镇江助力强链延链的典范。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镇江还是一座隐形的“航空航天城”——航空航天产业,是镇江的传统优势产业,同时是江苏省着力打造的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也是镇江聚力培育的8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目前,全市涉航企业达118家,2023年应税销售收入规模超过百亿元,有20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涌现出全国“唯一”、“第一”的产品41个,C919、运-20、“天宫”号等“大国重器”上都有“镇江制造”的印记,20多家跻身中国商飞合格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行列。蓬勃兴起的新质生产力,撑起了镇江航空航天产业的一片天。

以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首批获得C919项目复合材料零件生产指定的供应商,承担了C919客机总体复合材料用量的近50%。今年春节后上班伊始,该公司生产节奏就急速拉高,紧张快干不停歇,源于日益饱和的生产订单。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位于上海的中国商飞去年向我们下发了2023年到2028年近500架的意向订单,且每两年滚动下发批产订单。”

去年以来,海鹰特材从中国商飞共取得112架C919的批产订单,并且在C919窄体客机之外,还成为C929宽体客机的合格供应商。而出于产业升级需要,该公司基于5G全连接融合应用的智能工厂建设项目被提上日程。期待人工智能为更多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赋能”!

和翱翔蓝天类似,航行海洋同样离不开科技:依托259公里长江岸线,镇江聚力发展海工装备产业链,形成了从设计到制造、从整船到配套的全链条产品群,拥有船用中速柴油机、螺旋桨等六大主力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全国第一。

就在去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出坞,填补我国船舶制造业一大空白,摘得全球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而这一国之重器亦有镇江的助力。有着“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之称的江苏科技大学帮助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一举攻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薄板矫平作业的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沪镇融合

构建产业链强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虽然镇江已经确立了建链、强链、延链的思路,也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但长久以来,产业特色不鲜明,产业集聚度不高,一度制约着镇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培育成为发力破题的关键之举。

“跳出镇江发展镇江”,把镇江产业发展放到长三角大的产业体系中去考量和布局,镇江市委、市政府聚焦聚力、握指成拳,明确重点做强四大产业集群和八条重点产业链。四群八链的产业体系,为重塑镇江产业新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自然离不开与上海的合作!

上海,是长三角的绝对龙头,也是全球科创高地强有力的候选者。在长三角一体化大背景下,临沪各地纷纷喊出“接轨大上海,服务大上海”的口号,而镇江,更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

了解过去,展望未来。上海和镇江的产业合作,有着一系列成功的经验:上海第二机床厂、上海铸造厂上世纪80年代迁至镇江,成长为镇江百亿企业、农机行业龙头企业沃得集团;丹阳多家眼镜企业与上海依视路深度合作,共同擦亮了“丹阳眼镜”的产业名片……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近年来,抓牢科技创新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镇江拥抱上海,深化,承接上海产业溢出和创新资源,推动更多的上海“科技之花”在镇江结出“产业之果”,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厚植产业强市发展新优势。

前文中提到的C919产业链的延伸,就是沪镇融合结出的丰硕之果。据统计,镇江为上海商飞的C919提供了约90%的舱内饰件、50%的铝材、50%的复合材料结构件和10%的零部件,以及通航运营、职业教育等配套服务。

5月28日,镇江市政府和中国航发共同举办航空发动机产业(镇江)对接会暨中国航发2024年供应商大会。此前一天,东方航空正式在沪接收新增订100架C919的首架机。伴随C919飞机商业运营提速,镇江航空航天产业乘势而上。

近年来,镇江着力推进创新引领产业强市,积极发展“四群八链”主导产业,将航空航天作为重点产业链聚力发力。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镇江航空航天产业目前已集聚93家涉航企业,20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形成以通用飞机为龙头,集通用航空、航空航天新材料、关键部件、发动机动力核心部件、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航空服务于一体,特色鲜明的产业链。

在镇江,航空航天产业链已经蝶变成网,成为特色产业链群的缩影,也是镇江和上海产业互补的典范。着眼于因链施策,建链、固链、强链、延链,聚力锻造有韧性、竞争力强的产业链,则是镇江矢志不移的产业追求。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今年起,镇江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876”创新引领工程,致力打造8条重点产业链,探索培育7个未来产业,巩固提升6大传统产业,志在把创新发展的“路线图”细化为“施工图”,进而变成“实景图”。

深耕储能产业,江苏远信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今年3月以来,平均每天的出货量达到15Wh,预计今年出货量超3.5GWh,按一个家庭每天用10度电计算,一年出货产品可满足1万户家庭使用1个多月;布局元宇宙产业,德伽智能光电(镇江)有限公司研发全球领先的自由曲面光学技术,在成像逼真和外形轻薄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不断做强AR/VR光学核心器件研发和量产基地……

在科技应用前沿领域,越来越多出现镇江企业的身影。可以相信,着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镇江,与冲击全球科创高地的上海携起手来,未来一定会创造更多的奇迹。

同频共振

迎来硕果盈枝

上海为数众多的高校院所,以及背后无穷无尽的智力资源,是沪镇融合能够1+1>2的底气所在。近年来,以上海为代表的各大高校院所牵手镇江企业,产学研同频共振,迎来硕果盈枝。

自2020年以来,连续5年成功举办的“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已然形成品牌效应:以大会为牵引,举办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750余场,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约3000项,成功解决丹佛斯、超力电器等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88项。这其中,沪上高校、科研院所携手镇江企业协同创新好戏连台。

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念通医疗电子科技(丹阳)有限公司研发脑机接口主动康复训练系统,采用国产自主研发的脑电采集传感器和信号放大器,实现了脑机接口运动意图识别。目前项目产品已进入医疗器械取证阶段,有望获得国内首个康复脑机接口三类医疗器械证,推动该领域从0到1的突破。

该公司研发的脑机接口主动康复训练系统

合作大会已经结出丰硕成果: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联合上海科技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研发高效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极大提升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大幅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增强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4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

聚焦“四群八链”主导产业卡点、堵点,镇江聚合长三角创新资源,聚力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在镇深度融合,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优势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建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创新联合体,不断提升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伴随312国道宁镇段快速化改造年内即将建成通车,镇江正谋划推进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与长三角沿线城市同频共振,依托这条产业基础雄厚、科创资源丰富、交通联动优势突出的产业创新带,推动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积蓄发展新势能。

优化生态

厚植创新沃土

创新,是产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关系全局,不仅需要凝聚思想共识,更需营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齐心协力构建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强大的产业创新生态圈。

镇江坚持“对人才工作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的态度,对人才经费支出只增不减,深入实施人才“镇兴”行动,推动人才政策持续优化,助力创新政策“快享直达”,让创新无忧、创业无憾!

在镇江,创新高地加速隆起。正如本文开头所言,镇江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列全国第31位,下辖的丹阳市更是获评国家创新型县,句容市获批省创新型示范县。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9.76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创新路上,镇江步履铿锵,勇毅前行。

在镇江,创新平台丰富多元。聚焦产业指向,一批前瞻引领的高水平创新载体汇聚优质资源,新型研发机构加速崛起,创新联合体协力解题,技术“掌门人”、运营“操盘手”带队攻关,成就“创新雁阵”。

在镇江,创新主体持续壮大。14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枝繁叶茂”,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创新领军企业“梯队跃升”,科创板上市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厚积薄发”;大全集团、鱼跃医疗、天工国际、鼎胜新材、中船动力等一批龙头企业协力筑起产业转型升级新高地。

一方热土

释放营商 “磁吸力”

镇江有座金山,还有句耳熟能详的城市推介语:“要发财到镇江,镇江有金山,有金可挖”。

“有金可挖”,这其中,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宝贵的资源,更是产业强市的重要支撑。

长三角城市何以名企云集?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决定性因素之一。与一线城市相比,镇江体量虽小,但在营商环境方面却有独到之处。镇江以“百日开工”为目标,积极推进“拿地即开工”,通过优化审批事项,强化帮办代办,及时将区域评估成果纳入市重大项目审批服务平台。同时,通过健全和完善重大项目分层分级调度机制,加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及时破解项目难点堵点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分拣、预清洗、粉碎、热洗、瓶片分选、熔融造粒、连续固相增粘……生产线上,废弃塑料瓶经过多道程序,成为食品级塑料原材料,完成了从“瓶”到“瓶”的再生。这是镇江企业江苏赛维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

另一侧,二期项目正火热建设中,一拿到施工许可证就火速开工,边生产边建设,“魔法”工厂助力绿色低碳经济快马加鞭。不过,公司总经理张朔却很淡定:“我们只要专注研发管理,项目审批之类的事务不需要多费心。”“镇合意”营商环境加持,赛维尔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立志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再生材料高质循环利用的先进制造商。

做“加法”增强要素保障,做“减法”精简流程环节,做“乘法”突出改革赋能,做“除法”解决顽瘴痼疾。今年,镇江持续打造“镇合意”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并连续第四年针对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随着多渠道融合,快速响应、高效办理,镇江营商环境正从“有求必应”“有需必应”,向“一呼百应”转变。

厚植发展沃土的镇江,市场经济的“引力”和“活力”相互作用、持续迸发,“镇合意”赞声一片,真正成为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福地”。今年上半年,全市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度92.9%,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尾声

大江奔腾,潮平岸阔,风正帆悬。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新兴产业生机勃发,未来产业破土萌芽,传统产业老树开花,前途有戏,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古今中外,代表人类辉煌文明的都市,往往脱胎于河流的哺育。只因河水日夜流淌,汇聚的不仅是人流,更是财富与思想,而经济科技文化这些“上层建筑”,永远只能在财富和思想碰撞中开花结果。

而位于滚滚长江和悠悠运河两条黄金水道十字交汇点的镇江,就是这样一座“天选之城”,近代以来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是群星闪耀,是一处有“文脉”的土地。

中国第一个航运业组织——江苏商船总会成立于镇江;中国第一条长途邮路——津镇骑差邮路以此为起点;民国时,镇江还曾接过江苏省会的大旗。而今天的江苏大学,正是位于昔日的省会镇江,也是镇江文脉的传承之所!

应该说,镇江积淀不可谓不深厚,但近年来,每当人们提及苏南的辉煌时。最先想到的往往更多是“苏锡常”,镇江常常被有意无意忽视——这不是因为镇江不够优秀,实在是周围的兄弟城市太优秀了,用一句通行的话来说,就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意识到差距,才能抓住机遇。近年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为镇江的发展打开了新空间,也让镇江迎来难得的机遇。而镇江正利用这一系列外部机遇奋起直追,走出了一条“镇江特色”的突围之路。

数字为证:2023年GDP增幅6.3%,高于全国、全省;人均GDP达到16.3万元,总量和人均都在中国300万-350万人口的城市中排首位;主导产业崛起,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列全国第31位……千年古城镇江,正在找准自身定位,发扬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业强市战略,跑出新速度、跃升新能级。

产业强市

挺起发展“硬脊梁”

“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高度决定城市高度”,这一发展强音早在2017年就上升为镇江全市的发展共识——当年,市委、市政府吹响“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重塑镇江实体经济辉煌”冲锋号,进一步提升发展热度;5年后,产业强市再出发,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近两年,镇江更以“一号战略”的第一位认识,只争朝夕、一往无前的姿态抓产业强市,不断提升实力收获自信。

产业强市的发力点在哪里?“一号战略”如何落地落实?项目是必须扭住不放的“牛鼻子”。近年来,镇江以项目论英雄,力推重大项目建设,强抓优质项目招引,“快”与“实”彼此加持,沿途风景可观可感。

今年1-8月,镇江17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6.1%,超序时9.5个百分点;1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全部实现开工,居全省前列。310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2.1%,超序时5.4个百分点;180个新建项目已开工172个,开工率95.6%。

项目是有了,但各地经验教训使得镇江意识到,要推动优质项目生根发芽,和城市共成长,决不能搞一哄而上的同质化竞争,而要在自身优势基础上扬长避短,构建产业链全体系,以此打造自身“护城河”。

有了产业链全体系这个“题眼”,近年来镇江着眼于建链、强链、延链,主动出击,推动一批“含金量”更足、“含新量”更高的优质项目纷纷落地镇江,带领镇江产业迭代升级。其中更离不开和兄弟城市的密切合作。

8月初,随着最后一块外板安装就位,哈电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主厂房完成封闭施工,标志着项目土建施工阶段圆满完成,正式进入安装工程环节。

8月23日,哈汽重燃及核电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以下简称“哈汽项目”)顺利取得施工许可证,3小时内“五证联发”,实现“拿地即开工”。哈电、哈汽两个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制造基地和出海口基地雏形初现,也是镇江助力强链延链的典范。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镇江还是一座隐形的“航空航天城”——航空航天产业,是镇江的传统优势产业,同时是江苏省着力打造的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也是镇江聚力培育的8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目前,全市涉航企业达118家,2023年应税销售收入规模超过百亿元,有20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涌现出全国“唯一”、“第一”的产品41个,C919、运-20、“天宫”号等“大国重器”上都有“镇江制造”的印记,20多家跻身中国商飞合格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行列。蓬勃兴起的新质生产力,撑起了镇江航空航天产业的一片天。

以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首批获得C919项目复合材料零件生产指定的供应商,承担了C919客机总体复合材料用量的近50%。今年春节后上班伊始,该公司生产节奏就急速拉高,紧张快干不停歇,源于日益饱和的生产订单。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位于上海的中国商飞去年向我们下发了2023年到2028年近500架的意向订单,且每两年滚动下发批产订单。”

去年以来,海鹰特材从中国商飞共取得112架C919的批产订单,并且在C919窄体客机之外,还成为C929宽体客机的合格供应商。而出于产业升级需要,该公司基于5G全连接融合应用的智能工厂建设项目被提上日程。期待人工智能为更多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赋能”!

和翱翔蓝天类似,航行海洋同样离不开科技:依托259公里长江岸线,镇江聚力发展海工装备产业链,形成了从设计到制造、从整船到配套的全链条产品群,拥有船用中速柴油机、螺旋桨等六大主力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全国第一。

就在去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出坞,填补我国船舶制造业一大空白,摘得全球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而这一国之重器亦有镇江的助力。有着“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之称的江苏科技大学帮助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一举攻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薄板矫平作业的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沪镇融合

构建产业链强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虽然镇江已经确立了建链、强链、延链的思路,也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但长久以来,产业特色不鲜明,产业集聚度不高,一度制约着镇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培育成为发力破题的关键之举。

“跳出镇江发展镇江”,把镇江产业发展放到长三角大的产业体系中去考量和布局,镇江市委、市政府聚焦聚力、握指成拳,明确重点做强四大产业集群和八条重点产业链。四群八链的产业体系,为重塑镇江产业新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自然离不开与上海的合作!

上海,是长三角的绝对龙头,也是全球科创高地强有力的候选者。在长三角一体化大背景下,临沪各地纷纷喊出“接轨大上海,服务大上海”的口号,而镇江,更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

了解过去,展望未来。上海和镇江的产业合作,有着一系列成功的经验:上海第二机床厂、上海铸造厂上世纪80年代迁至镇江,成长为镇江百亿企业、农机行业龙头企业沃得集团;丹阳多家眼镜企业与上海依视路深度合作,共同擦亮了“丹阳眼镜”的产业名片……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近年来,抓牢科技创新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镇江拥抱上海,深化,承接上海产业溢出和创新资源,推动更多的上海“科技之花”在镇江结出“产业之果”,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厚植产业强市发展新优势。

前文中提到的C919产业链的延伸,就是沪镇融合结出的丰硕之果。据统计,镇江为上海商飞的C919提供了约90%的舱内饰件、50%的铝材、50%的复合材料结构件和10%的零部件,以及通航运营、职业教育等配套服务。

5月28日,镇江市政府和中国航发共同举办航空发动机产业(镇江)对接会暨中国航发2024年供应商大会。此前一天,东方航空正式在沪接收新增订100架C919的首架机。伴随C919飞机商业运营提速,镇江航空航天产业乘势而上。

近年来,镇江着力推进创新引领产业强市,积极发展“四群八链”主导产业,将航空航天作为重点产业链聚力发力。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镇江航空航天产业目前已集聚93家涉航企业,20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形成以通用飞机为龙头,集通用航空、航空航天新材料、关键部件、发动机动力核心部件、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航空服务于一体,特色鲜明的产业链。

在镇江,航空航天产业链已经蝶变成网,成为特色产业链群的缩影,也是镇江和上海产业互补的典范。着眼于因链施策,建链、固链、强链、延链,聚力锻造有韧性、竞争力强的产业链,则是镇江矢志不移的产业追求。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今年起,镇江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876”创新引领工程,致力打造8条重点产业链,探索培育7个未来产业,巩固提升6大传统产业,志在把创新发展的“路线图”细化为“施工图”,进而变成“实景图”。

深耕储能产业,江苏远信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今年3月以来,平均每天的出货量达到15Wh,预计今年出货量超3.5GWh,按一个家庭每天用10度电计算,一年出货产品可满足1万户家庭使用1个多月;布局元宇宙产业,德伽智能光电(镇江)有限公司研发全球领先的自由曲面光学技术,在成像逼真和外形轻薄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不断做强AR/VR光学核心器件研发和量产基地……

在科技应用前沿领域,越来越多出现镇江企业的身影。可以相信,着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镇江,与冲击全球科创高地的上海携起手来,未来一定会创造更多的奇迹。

同频共振

迎来硕果盈枝

上海为数众多的高校院所,以及背后无穷无尽的智力资源,是沪镇融合能够1+1>2的底气所在。近年来,以上海为代表的各大高校院所牵手镇江企业,产学研同频共振,迎来硕果盈枝。

自2020年以来,连续5年成功举办的“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已然形成品牌效应:以大会为牵引,举办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750余场,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约3000项,成功解决丹佛斯、超力电器等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88项。这其中,沪上高校、科研院所携手镇江企业协同创新好戏连台。

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念通医疗电子科技(丹阳)有限公司研发脑机接口主动康复训练系统,采用国产自主研发的脑电采集传感器和信号放大器,实现了脑机接口运动意图识别。目前项目产品已进入医疗器械取证阶段,有望获得国内首个康复脑机接口三类医疗器械证,推动该领域从0到1的突破。

该公司研发的脑机接口主动康复训练系统

合作大会已经结出丰硕成果: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联合上海科技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研发高效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极大提升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大幅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增强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4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

聚焦“四群八链”主导产业卡点、堵点,镇江聚合长三角创新资源,聚力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在镇深度融合,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优势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建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创新联合体,不断提升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伴随312国道宁镇段快速化改造年内即将建成通车,镇江正谋划推进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与长三角沿线城市同频共振,依托这条产业基础雄厚、科创资源丰富、交通联动优势突出的产业创新带,推动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积蓄发展新势能。

优化生态

厚植创新沃土

创新,是产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关系全局,不仅需要凝聚思想共识,更需营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齐心协力构建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强大的产业创新生态圈。

镇江坚持“对人才工作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的态度,对人才经费支出只增不减,深入实施人才“镇兴”行动,推动人才政策持续优化,助力创新政策“快享直达”,让创新无忧、创业无憾!

在镇江,创新高地加速隆起。正如本文开头所言,镇江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列全国第31位,下辖的丹阳市更是获评国家创新型县,句容市获批省创新型示范县。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9.76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创新路上,镇江步履铿锵,勇毅前行。

在镇江,创新平台丰富多元。聚焦产业指向,一批前瞻引领的高水平创新载体汇聚优质资源,新型研发机构加速崛起,创新联合体协力解题,技术“掌门人”、运营“操盘手”带队攻关,成就“创新雁阵”。

在镇江,创新主体持续壮大。14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枝繁叶茂”,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创新领军企业“梯队跃升”,科创板上市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厚积薄发”;大全集团、鱼跃医疗、天工国际、鼎胜新材、中船动力等一批龙头企业协力筑起产业转型升级新高地。

一方热土

释放营商 “磁吸力”

镇江有座金山,还有句耳熟能详的城市推介语:“要发财到镇江,镇江有金山,有金可挖”。

“有金可挖”,这其中,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宝贵的资源,更是产业强市的重要支撑。

长三角城市何以名企云集?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决定性因素之一。与一线城市相比,镇江体量虽小,但在营商环境方面却有独到之处。镇江以“百日开工”为目标,积极推进“拿地即开工”,通过优化审批事项,强化帮办代办,及时将区域评估成果纳入市重大项目审批服务平台。同时,通过健全和完善重大项目分层分级调度机制,加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及时破解项目难点堵点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分拣、预清洗、粉碎、热洗、瓶片分选、熔融造粒、连续固相增粘……生产线上,废弃塑料瓶经过多道程序,成为食品级塑料原材料,完成了从“瓶”到“瓶”的再生。这是镇江企业江苏赛维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

另一侧,二期项目正火热建设中,一拿到施工许可证就火速开工,边生产边建设,“魔法”工厂助力绿色低碳经济快马加鞭。不过,公司总经理张朔却很淡定:“我们只要专注研发管理,项目审批之类的事务不需要多费心。”“镇合意”营商环境加持,赛维尔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立志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再生材料高质循环利用的先进制造商。

做“加法”增强要素保障,做“减法”精简流程环节,做“乘法”突出改革赋能,做“除法”解决顽瘴痼疾。今年,镇江持续打造“镇合意”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并连续第四年针对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随着多渠道融合,快速响应、高效办理,镇江营商环境正从“有求必应”“有需必应”,向“一呼百应”转变。

厚植发展沃土的镇江,市场经济的“引力”和“活力”相互作用、持续迸发,“镇合意”赞声一片,真正成为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福地”。今年上半年,全市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度92.9%,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尾声

大江奔腾,潮平岸阔,风正帆悬。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新兴产业生机勃发,未来产业破土萌芽,传统产业老树开花,前途有戏,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