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钱”如何加速入市?业内呼吁:疏通关键堵点 提高银保等出资积极性

创业资本汇

1个月前

近半年来,以银行、保险、社保基金为代表的长线资金频频发声,将加大布局股权投资市场。事实上,近些年传统金融机构在股权投资市场上早有探索和试水,执中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共出资约620亿元,其中,保险资金的出资最为活跃。

近半年来,以银行、保险、社保基金为代表的长线资金频频发声,将加大布局股权投资市场。事实上,近些年传统金融机构在股权投资市场上早有探索和试水,执中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共出资约620亿元,其中,保险资金的出资最为活跃。

然而,无论是上述这些机构的出资体量,还是整个创投市场对他们出资力度的“体感”,都相对较弱。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一直期盼的这类“长钱”入市存在哪些堵点?如何推动其加速入市,真正服务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对此,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大力引导“长钱”入市需要从系统上进行制度设计和统筹安排,只有多方面形成共识和合力,才能尽快实现长线资金成为创投市场强有力的“源头活水”。

“长钱”能为创新提供稳定的“活水”

9月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引导保险资金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乡村振兴、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在此之前几天,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银行AIC)股权投资试点在北京正式启动,意味着这项试点从上海开始拓展至更多地方。此外,8月19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丁学东在《学习时报》撰文称:“要持续加大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领域的长期股权投资力度,加大对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投资规模。”

短短的两个月内,银行、保险、社保基金相继发声,为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提供支持。事实上,今年以来,多个政策文件都提到,鼓励和引导长线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今年6月发布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就明确提出,鼓励长期资金投向创业投资、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投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范围。

执中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共出资约620亿元。其中,保险资金上半年出资334亿元,占金融机构出资总额的53%,当中176亿元为寿险公司出资,社保基金则累计出资66亿元。银行理财子、AIC及资产管理公司(AMC)的出资也相对活跃,共出资138亿元,其中四大行的AIC公司最为活跃,上半年工银AIC及中银AIC出资均在50亿元左右。

对于这三类资金的资金规模及发挥的作用,创东方董事长肖水龙分析,社保基金作为重要的战略储备资金,目前规模已达数万亿元;而商业保险资金,随着保险市场不断发展,规模也日益壮大,涵盖寿险、财险等各类保险资金;银行的理财资金规模也非常庞大,在金融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果能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为创业投资提供潜在的资金支持。

实际上,从境外成熟市场看,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是投资创投基金的主力,“比如,养老基金作为美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规模通常在数万亿美元级别,而捐赠基金主要来自高校、慈善机构等,也有可观的资金量。这些长线资金为创新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助力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的回报。”肖水龙表示。

尤其对于险资,近两年来,无论是政府、监管机构还是市场,都多次呼吁把保险资金培育成为耐心资本。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在9月20日举办的第二届香蜜湖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保险资金的三大天然属性使得险资具备成为优质耐心资本的先决条件:周期长、稳定性高、规模大。“保险资金的长久期特征可以有效填补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初期的融资短板,陪伴科创类企业成长,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长钱”入市仍存诸多堵点 建议多举措提高出资积极性

尽管政策一直在鼓励和引导这三类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但目前来看,入市的体量依旧较小,能申请到这类资金的创投机构也不多。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创投发展了20多年,但仍未形成长期资本机制,“市场不缺钱,缺的是长钱,GP拿到的钱大部分都是相对较短的钱”。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因为银行、保险等长线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仍然面临诸多障碍,集中体现在政策监管的约束和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方面。以银行资金为例,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方面复杂的经营形势对银行资本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银行AIC参与股权投资受到集团资本充足率约束影响;另一方面,银行AIC现有的投资决策流程、风险管理体系、专业人才等方面的配置或许还不能适应股权投资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对于保险资金,谢永林在上述论坛上表示,保险资金与其他耐心资本相比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市场短期的波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保险资金配置资本市场的效果。二是科创类企业初期基本没有收益,回报周期比较长,会对保险资金投资收益造成一定的压力。三是保险公司追求稳定、安全的收益,对于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科创类企业,保险公司的研究能力、投资能力还有很大的短板要补齐,导致保险公司对于新质生产力想投但不会投。

在长线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面临的诸多障碍之下,业内普遍认为,亟待有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统筹设计。对于银行资金,曾圣钧认为,一是政策要进一步放宽对银行AIC股权投资范围的限制;二是银行要建立与股权投资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三是要根据股权投资业务特点简化投资决策流程;四是要健全适合股权投资特点的风控管理体系;五是要培养或引进股权投资所需的专业人才。

在推动保险资金成为耐心资本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谢永林提出要“强意识”“补短板”“建生态”“优环境”。其中,“强意识”是指,保险资金规模大、周期长,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需按照国家战略方向推动保险资金运用;“补短板”是指,保险公司要针对不敢投、不会投的情况明确优化路径,包括强化行业研究能力,优化内部机制提升投资效率,如给予适度容错空间和长周期考核机制等。

肖水龙则认为,打破“长钱”入市难的僵局,需要从三方面破题:明确出资许可、明确出资规模和强化出资意愿。“首先,出资许可方面,目前仍然停留在鼓励和引导层面,需要从有关规定上进一步明确这三类资金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为这些资金进入创投市场提供依据。其次,出资规模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可对三类资金进行全面统计,明确有多少资金可用于创投市场,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清晰的预期。在此基础上,确定这三类资金每年可投入创投市场的资金量,并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配置。”

最后,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出资意愿问题。肖水龙认为,影响出资意愿的因素有几个,包括正向激励、容错机制、核算新规、税收优惠等。比如正向激励方面,可以建立激励机制,从而提高机构参与创投市场的积极性;容错机制方面,在程序合规、没有私利的前提下,对金融机构的投资决策给予一定的宽容度,鼓励其大胆创新;资产核算方面,建议制定核算新规,统一的资产核算标准可以提高投资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长钱”更适合做LP 期待退出渠道进一步畅通

从目前银行AIC或保险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的方式来看,多以LP形式参与投资。比如,今年以来,工银投资已作为LP出资10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国银行也由旗下中银证券作为发起单位和管理人,联合地方政府、产业龙头分批分期设立总规模为30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平安人寿近期也以100亿元人民币的大手笔投资,与深圳市龙岗区共同发起重大项目基金。

“银行、保险等这类资金更适合做母基金,因为这些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机制与人才配置、激励机制和面临的责任压力,都不太支持他们直接开展投资创新项目。”肖水龙认为,一方面,这类资金以市场化母基金的方式则可以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同时借助优秀子基金管理机构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提高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这类资金还可以跟投或者与市场化机构联合投资优秀项目,从而学习和借鉴优秀子基金管理机构的投资策略和管理经验。

虽为“长钱”,但同样需要退出,通畅的退出渠道是行业共同的诉求。“我们接触的保险机构都面临一个难题,即便想配置股权资产,也不知道该怎么配置,因为目前的项目退出不太通畅,而险资对资金和收益的稳定性要求是很高的,退出难会限制他们的出资意愿。”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秘书长肖飞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只要创投“募投管退”全链条打通,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机构,都会以市场化的方式去配置有关资产。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境内外上市,大力发展股权转让、并购市场。肖水龙表示,监管层除了要持续推进每年有足够数量的新股上市,为创投机构提供更多退出渠道之外,还要切实加大对并购支持的力度,通过限时审批、加快速度等措施,提高并购效率。可以在明确负面清单和并购标准之后,给予上市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利,促进企业的整合和发展,让股市“焕发青春”。

肖水龙认为,推动长线资金进入创投基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各类机构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强化认知、加快政策出台、明确出资来源和规模、明晰资产核算标准、优化资金管理方法、构建专项创投税制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尽快实现长线资金进入创投基金的目标,为创业投资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创业资本汇)

近半年来,以银行、保险、社保基金为代表的长线资金频频发声,将加大布局股权投资市场。事实上,近些年传统金融机构在股权投资市场上早有探索和试水,执中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共出资约620亿元,其中,保险资金的出资最为活跃。

近半年来,以银行、保险、社保基金为代表的长线资金频频发声,将加大布局股权投资市场。事实上,近些年传统金融机构在股权投资市场上早有探索和试水,执中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共出资约620亿元,其中,保险资金的出资最为活跃。

然而,无论是上述这些机构的出资体量,还是整个创投市场对他们出资力度的“体感”,都相对较弱。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一直期盼的这类“长钱”入市存在哪些堵点?如何推动其加速入市,真正服务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对此,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大力引导“长钱”入市需要从系统上进行制度设计和统筹安排,只有多方面形成共识和合力,才能尽快实现长线资金成为创投市场强有力的“源头活水”。

“长钱”能为创新提供稳定的“活水”

9月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引导保险资金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乡村振兴、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在此之前几天,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银行AIC)股权投资试点在北京正式启动,意味着这项试点从上海开始拓展至更多地方。此外,8月19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丁学东在《学习时报》撰文称:“要持续加大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领域的长期股权投资力度,加大对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投资规模。”

短短的两个月内,银行、保险、社保基金相继发声,为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提供支持。事实上,今年以来,多个政策文件都提到,鼓励和引导长线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今年6月发布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就明确提出,鼓励长期资金投向创业投资、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投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范围。

执中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共出资约620亿元。其中,保险资金上半年出资334亿元,占金融机构出资总额的53%,当中176亿元为寿险公司出资,社保基金则累计出资66亿元。银行理财子、AIC及资产管理公司(AMC)的出资也相对活跃,共出资138亿元,其中四大行的AIC公司最为活跃,上半年工银AIC及中银AIC出资均在50亿元左右。

对于这三类资金的资金规模及发挥的作用,创东方董事长肖水龙分析,社保基金作为重要的战略储备资金,目前规模已达数万亿元;而商业保险资金,随着保险市场不断发展,规模也日益壮大,涵盖寿险、财险等各类保险资金;银行的理财资金规模也非常庞大,在金融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果能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为创业投资提供潜在的资金支持。

实际上,从境外成熟市场看,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是投资创投基金的主力,“比如,养老基金作为美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规模通常在数万亿美元级别,而捐赠基金主要来自高校、慈善机构等,也有可观的资金量。这些长线资金为创新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助力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的回报。”肖水龙表示。

尤其对于险资,近两年来,无论是政府、监管机构还是市场,都多次呼吁把保险资金培育成为耐心资本。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在9月20日举办的第二届香蜜湖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保险资金的三大天然属性使得险资具备成为优质耐心资本的先决条件:周期长、稳定性高、规模大。“保险资金的长久期特征可以有效填补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初期的融资短板,陪伴科创类企业成长,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长钱”入市仍存诸多堵点 建议多举措提高出资积极性

尽管政策一直在鼓励和引导这三类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但目前来看,入市的体量依旧较小,能申请到这类资金的创投机构也不多。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创投发展了20多年,但仍未形成长期资本机制,“市场不缺钱,缺的是长钱,GP拿到的钱大部分都是相对较短的钱”。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因为银行、保险等长线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仍然面临诸多障碍,集中体现在政策监管的约束和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方面。以银行资金为例,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方面复杂的经营形势对银行资本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银行AIC参与股权投资受到集团资本充足率约束影响;另一方面,银行AIC现有的投资决策流程、风险管理体系、专业人才等方面的配置或许还不能适应股权投资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对于保险资金,谢永林在上述论坛上表示,保险资金与其他耐心资本相比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市场短期的波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保险资金配置资本市场的效果。二是科创类企业初期基本没有收益,回报周期比较长,会对保险资金投资收益造成一定的压力。三是保险公司追求稳定、安全的收益,对于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科创类企业,保险公司的研究能力、投资能力还有很大的短板要补齐,导致保险公司对于新质生产力想投但不会投。

在长线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面临的诸多障碍之下,业内普遍认为,亟待有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统筹设计。对于银行资金,曾圣钧认为,一是政策要进一步放宽对银行AIC股权投资范围的限制;二是银行要建立与股权投资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三是要根据股权投资业务特点简化投资决策流程;四是要健全适合股权投资特点的风控管理体系;五是要培养或引进股权投资所需的专业人才。

在推动保险资金成为耐心资本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谢永林提出要“强意识”“补短板”“建生态”“优环境”。其中,“强意识”是指,保险资金规模大、周期长,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需按照国家战略方向推动保险资金运用;“补短板”是指,保险公司要针对不敢投、不会投的情况明确优化路径,包括强化行业研究能力,优化内部机制提升投资效率,如给予适度容错空间和长周期考核机制等。

肖水龙则认为,打破“长钱”入市难的僵局,需要从三方面破题:明确出资许可、明确出资规模和强化出资意愿。“首先,出资许可方面,目前仍然停留在鼓励和引导层面,需要从有关规定上进一步明确这三类资金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为这些资金进入创投市场提供依据。其次,出资规模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可对三类资金进行全面统计,明确有多少资金可用于创投市场,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清晰的预期。在此基础上,确定这三类资金每年可投入创投市场的资金量,并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配置。”

最后,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出资意愿问题。肖水龙认为,影响出资意愿的因素有几个,包括正向激励、容错机制、核算新规、税收优惠等。比如正向激励方面,可以建立激励机制,从而提高机构参与创投市场的积极性;容错机制方面,在程序合规、没有私利的前提下,对金融机构的投资决策给予一定的宽容度,鼓励其大胆创新;资产核算方面,建议制定核算新规,统一的资产核算标准可以提高投资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长钱”更适合做LP 期待退出渠道进一步畅通

从目前银行AIC或保险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的方式来看,多以LP形式参与投资。比如,今年以来,工银投资已作为LP出资10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国银行也由旗下中银证券作为发起单位和管理人,联合地方政府、产业龙头分批分期设立总规模为30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平安人寿近期也以100亿元人民币的大手笔投资,与深圳市龙岗区共同发起重大项目基金。

“银行、保险等这类资金更适合做母基金,因为这些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机制与人才配置、激励机制和面临的责任压力,都不太支持他们直接开展投资创新项目。”肖水龙认为,一方面,这类资金以市场化母基金的方式则可以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同时借助优秀子基金管理机构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提高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这类资金还可以跟投或者与市场化机构联合投资优秀项目,从而学习和借鉴优秀子基金管理机构的投资策略和管理经验。

虽为“长钱”,但同样需要退出,通畅的退出渠道是行业共同的诉求。“我们接触的保险机构都面临一个难题,即便想配置股权资产,也不知道该怎么配置,因为目前的项目退出不太通畅,而险资对资金和收益的稳定性要求是很高的,退出难会限制他们的出资意愿。”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秘书长肖飞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只要创投“募投管退”全链条打通,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机构,都会以市场化的方式去配置有关资产。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境内外上市,大力发展股权转让、并购市场。肖水龙表示,监管层除了要持续推进每年有足够数量的新股上市,为创投机构提供更多退出渠道之外,还要切实加大对并购支持的力度,通过限时审批、加快速度等措施,提高并购效率。可以在明确负面清单和并购标准之后,给予上市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利,促进企业的整合和发展,让股市“焕发青春”。

肖水龙认为,推动长线资金进入创投基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各类机构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强化认知、加快政策出台、明确出资来源和规模、明晰资产核算标准、优化资金管理方法、构建专项创投税制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尽快实现长线资金进入创投基金的目标,为创业投资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创业资本汇)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