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迟退休”的一些思考

虎嗅APP

1个月前

要是真的关注“退休”这个话题,而又不想陷入焦虑,那最好不要搞错了问题。...关于“退休”这个话题,其实我们身边是有很多“陷阱性声音”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黄有璨,作者:黄有璨,头图来自:AI生成

上周,早在2个月前就被爆出的“延迟退休”终于落地。

消息落地后,一片议论纷纷。‍‍

不过,我看到最集中的讨论,几乎都围绕着以下几个话题:

  • 来测一下,看看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退休?

  • 延迟退休,我们这一代又要倒霉了;

  • 我们到底需要攒到多少钱,才能安心养老?

就个人而言,我觉得上述这些角度,都没有击中和直面一些更本质的东西。

就此,想分享一些我的思考。

1

关于退休,也许存在3个最本质的问题:

1)关于未来,怎么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好,你有自己的相信吗?

2)从物质上,或者更直白一点,从“钱”的基础需求上,你如何可以让自己的退休后生活有保障,而不至于太窘迫?

3)如果现在已经没有了一份既定的“工作”对你进行要求和约束,你是否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以让自己仍然可以获得一种饱满的“意义感”?

一个人,要是真的关注“退休”这个话题,而又不想陷入焦虑,那最好不要搞错了问题。

某种意义上,只有上述3个问题都能有答案,你才能真的很坦然很自如地讨论关于“退休”“养老”的各种话题。

并且,未来几十年里面,关于退休,我们大概率还会经历很多次各种调整和变动的。

2

70、80、90的这一整代人,其实亲历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冷战结束带来了全球化的高速进程,再叠加互联网等各种技术创新爆发,再叠加中国的人口红利和发展红利,这样的几十年,是人类历史上最好最稳定发展的几十年,过去前所未有过,未来还能不能再有也很难说。

当然,这一代人也必将亲历一个很“不好”的时代:

从现在往后的几十年,也许是冷战重新抬头,各种对立情绪层出不穷,所有红利都持续退潮的几十年。

身处这样的浪潮里,尤其忌讳的一件事就是——仍然还带着过去的惯性思维,来对未来进行预设和规划。

对退休和养老,也是一样。

3

关于“退休”这个话题,其实我们身边是有很多“陷阱性声音”的。

比如,围绕着要攒到多少钱才能养老,这些钱你该怎么花这样的问题,我们身边已经发展出来一种很完整的叙事。

如果相信了这样的叙事,你很容易陷入这样的思维——我一定要服从、保守、谨小微慎地去攒钱,以让我拥有一种面对未来的“安全线”。

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很多未来的问题,是绝不能用今天的线性眼光去看待的。

时代总在发展和变化,站在今天去看90年代,已经恍如隔世不可思议。

90年代的年轻人想要活得好,和今天的年轻人想要活得更好,大概率他们不能做出同样的选择。

同理,如果你要依照今天的退休老人们所能获得的待遇、所要面对的生活境况来去预期、规划未来二三十年后,你的退休到底需要多少钱,你能获得多少养老金,这些钱能让你如何生活,甚至把这视作一种自己要抓住的确定性,那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坑。

4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退休”,是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期内,几代青壮年劳动力合力一起来供应上一代的退休老人。

但往下看20年,伴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这一态势是必定无法持续的。

如果你现在还相信去考个编制进到体制内,30~40年后就能和现在的很多退休老干部一样吃香喝辣过得安逸,那其实是一种无知和愚蠢。

所以,要认清现实。

改革频繁发生,是有两种逻辑的。

增量时代,大部分改革的频繁出现,都意味着又有机会要出现了。

存量时代,大部分改革的频繁出现,都意味着有人又要倒霉了。

关于退休、养老金的改革,现在大概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5

也千万不要把“退休”看作是一种确定性,或者一种“好”。

一个东西的存在,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好,是由周遭环境和条件决定的。

我在2006~2008年期间,曾经供职于一家日企。

期间有两次去日本出差,我亲眼见到,整个公司的所有中层和高层,几乎都是50~60岁以上的老人。

我们那家公司的社长,当时已经70多岁,近80岁高龄。中国区的总经理,则是一个接近60岁的老人。

偶尔私下跟这些年龄很大的同事、前辈们交流,会发现:他们眼中,并不存在对于“退休”的期待。恰恰相反,他们最在意的事情,是“自己会不会有一天不被社会所需要了”。

想象一下,当一个社会进入到年轻人数量减少,但老年人数量特别饱和甚至井喷,同时年轻人还很容易动力不足的状态,凭什么还能期待老人们只要退休了,就能拿到体面的退休金?并且,退休金账户里,还能始终保持是饱满的?

6

因而,我们这一代人,未来面对的“退休”,大概不会是今天我们所讨论的“退休”。

回到开篇的3个问题:

1)关于未来,怎么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好,你有自己的相信吗?

2)从物质上,或者更直白一点,从“钱”的基础需求上,你如何可以让自己的退休后生活有保障,而不至于太窘迫?

3)如果现在已经没有了一份既定的“工作”对你进行要求和约束,你是否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以让自己仍然可以获得一种饱满的“意义感”?

我的一些答案和相关思考是:

1)我们这一代人,将来大概都需要工作很久的。要对此有预期,并且,也最好不要把它解读为一种“不好”;

2)到底是不是能把“工作”变成一种乐趣和充满意义的行为,以及是否具备独立面向市场进行交易获得收益的能力,将成为决定很多人人生际遇的重要分水岭;

3)大多数人更应该思考的问题,也许是这样——如果明天你就不需要工作了,并且你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了。那从现在开始到你符合“退休”条件的世界里,你会如何度过?

这个问题上有清晰的答案,你的焦虑感就会随之淡化很多。

4)千万不要在任何单一的职业和工作岗位上寻求“确定性”。尤其不要因为一些看起来的“确定性”而完全牺牲掉你的“意义感”和“动力感”。

弱意义和弱动力状态,是有传染性和惯性的,一个人如果长期活在这样的状态里,也许你即便距离退休还是几十年,那你也已经老了。

5)这个时代最悲剧的一种故事,其实可能是:

一个年轻人,因为想要追求关于“退休”和“未来生活”上的某种确定性,选择让自己放弃和牺牲很多,转而进入“考编”等寻求确定性的主流叙事。

但是,走上这条路后,他们不仅发现自己完全无法躺平,需要面临各种折磨;又发现自己放弃和牺牲掉了很多后,很难再真正让自己的精神和生命进入到一种很有活力的状态;最后,折腾了很多年下来,却又悲剧地发现,他们想追求的那个“确定性”,已经完全失效了。

以上,一些拙见,供你参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黄有璨,作者:黄有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要是真的关注“退休”这个话题,而又不想陷入焦虑,那最好不要搞错了问题。...关于“退休”这个话题,其实我们身边是有很多“陷阱性声音”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黄有璨,作者:黄有璨,头图来自:AI生成

上周,早在2个月前就被爆出的“延迟退休”终于落地。

消息落地后,一片议论纷纷。‍‍

不过,我看到最集中的讨论,几乎都围绕着以下几个话题:

  • 来测一下,看看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退休?

  • 延迟退休,我们这一代又要倒霉了;

  • 我们到底需要攒到多少钱,才能安心养老?

就个人而言,我觉得上述这些角度,都没有击中和直面一些更本质的东西。

就此,想分享一些我的思考。

1

关于退休,也许存在3个最本质的问题:

1)关于未来,怎么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好,你有自己的相信吗?

2)从物质上,或者更直白一点,从“钱”的基础需求上,你如何可以让自己的退休后生活有保障,而不至于太窘迫?

3)如果现在已经没有了一份既定的“工作”对你进行要求和约束,你是否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以让自己仍然可以获得一种饱满的“意义感”?

一个人,要是真的关注“退休”这个话题,而又不想陷入焦虑,那最好不要搞错了问题。

某种意义上,只有上述3个问题都能有答案,你才能真的很坦然很自如地讨论关于“退休”“养老”的各种话题。

并且,未来几十年里面,关于退休,我们大概率还会经历很多次各种调整和变动的。

2

70、80、90的这一整代人,其实亲历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冷战结束带来了全球化的高速进程,再叠加互联网等各种技术创新爆发,再叠加中国的人口红利和发展红利,这样的几十年,是人类历史上最好最稳定发展的几十年,过去前所未有过,未来还能不能再有也很难说。

当然,这一代人也必将亲历一个很“不好”的时代:

从现在往后的几十年,也许是冷战重新抬头,各种对立情绪层出不穷,所有红利都持续退潮的几十年。

身处这样的浪潮里,尤其忌讳的一件事就是——仍然还带着过去的惯性思维,来对未来进行预设和规划。

对退休和养老,也是一样。

3

关于“退休”这个话题,其实我们身边是有很多“陷阱性声音”的。

比如,围绕着要攒到多少钱才能养老,这些钱你该怎么花这样的问题,我们身边已经发展出来一种很完整的叙事。

如果相信了这样的叙事,你很容易陷入这样的思维——我一定要服从、保守、谨小微慎地去攒钱,以让我拥有一种面对未来的“安全线”。

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很多未来的问题,是绝不能用今天的线性眼光去看待的。

时代总在发展和变化,站在今天去看90年代,已经恍如隔世不可思议。

90年代的年轻人想要活得好,和今天的年轻人想要活得更好,大概率他们不能做出同样的选择。

同理,如果你要依照今天的退休老人们所能获得的待遇、所要面对的生活境况来去预期、规划未来二三十年后,你的退休到底需要多少钱,你能获得多少养老金,这些钱能让你如何生活,甚至把这视作一种自己要抓住的确定性,那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坑。

4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退休”,是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期内,几代青壮年劳动力合力一起来供应上一代的退休老人。

但往下看20年,伴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这一态势是必定无法持续的。

如果你现在还相信去考个编制进到体制内,30~40年后就能和现在的很多退休老干部一样吃香喝辣过得安逸,那其实是一种无知和愚蠢。

所以,要认清现实。

改革频繁发生,是有两种逻辑的。

增量时代,大部分改革的频繁出现,都意味着又有机会要出现了。

存量时代,大部分改革的频繁出现,都意味着有人又要倒霉了。

关于退休、养老金的改革,现在大概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5

也千万不要把“退休”看作是一种确定性,或者一种“好”。

一个东西的存在,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好,是由周遭环境和条件决定的。

我在2006~2008年期间,曾经供职于一家日企。

期间有两次去日本出差,我亲眼见到,整个公司的所有中层和高层,几乎都是50~60岁以上的老人。

我们那家公司的社长,当时已经70多岁,近80岁高龄。中国区的总经理,则是一个接近60岁的老人。

偶尔私下跟这些年龄很大的同事、前辈们交流,会发现:他们眼中,并不存在对于“退休”的期待。恰恰相反,他们最在意的事情,是“自己会不会有一天不被社会所需要了”。

想象一下,当一个社会进入到年轻人数量减少,但老年人数量特别饱和甚至井喷,同时年轻人还很容易动力不足的状态,凭什么还能期待老人们只要退休了,就能拿到体面的退休金?并且,退休金账户里,还能始终保持是饱满的?

6

因而,我们这一代人,未来面对的“退休”,大概不会是今天我们所讨论的“退休”。

回到开篇的3个问题:

1)关于未来,怎么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好,你有自己的相信吗?

2)从物质上,或者更直白一点,从“钱”的基础需求上,你如何可以让自己的退休后生活有保障,而不至于太窘迫?

3)如果现在已经没有了一份既定的“工作”对你进行要求和约束,你是否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以让自己仍然可以获得一种饱满的“意义感”?

我的一些答案和相关思考是:

1)我们这一代人,将来大概都需要工作很久的。要对此有预期,并且,也最好不要把它解读为一种“不好”;

2)到底是不是能把“工作”变成一种乐趣和充满意义的行为,以及是否具备独立面向市场进行交易获得收益的能力,将成为决定很多人人生际遇的重要分水岭;

3)大多数人更应该思考的问题,也许是这样——如果明天你就不需要工作了,并且你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了。那从现在开始到你符合“退休”条件的世界里,你会如何度过?

这个问题上有清晰的答案,你的焦虑感就会随之淡化很多。

4)千万不要在任何单一的职业和工作岗位上寻求“确定性”。尤其不要因为一些看起来的“确定性”而完全牺牲掉你的“意义感”和“动力感”。

弱意义和弱动力状态,是有传染性和惯性的,一个人如果长期活在这样的状态里,也许你即便距离退休还是几十年,那你也已经老了。

5)这个时代最悲剧的一种故事,其实可能是:

一个年轻人,因为想要追求关于“退休”和“未来生活”上的某种确定性,选择让自己放弃和牺牲很多,转而进入“考编”等寻求确定性的主流叙事。

但是,走上这条路后,他们不仅发现自己完全无法躺平,需要面临各种折磨;又发现自己放弃和牺牲掉了很多后,很难再真正让自己的精神和生命进入到一种很有活力的状态;最后,折腾了很多年下来,却又悲剧地发现,他们想追求的那个“确定性”,已经完全失效了。

以上,一些拙见,供你参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黄有璨,作者:黄有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