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更多看不见的上海美术文脉资源

中国艺术报

3天前

对上海文化资源的保护要进入到学科化生成的阶段,高校的学术团队要做深度的艺术史、城市考古,要引领研究城市埋藏在地下的文脉,要做好知识服务,挖掘最生动的、最兴奋的中国故事。

挖掘更多看不见的上海美术文脉资源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闭幕论坛举办

8月23日,“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闭幕论坛”在上海举办。论坛现场,上海市评协副主席、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林明杰以分组访谈的形式主持论坛,与艺术家曾成钢、尚辉、张晓凌、邱瑞敏、李超、汪涤展开对话,共同回望中国油画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探讨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10年中国油画面临的时代挑战,就如何更好发挥上海中国油画发源地的作用,继续推动中国油画艺术向前探索与发展贡献集体的智慧。

“一个国家强大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谈文化。”上海市美协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在论坛上如是说。他谈道,为传承发展振兴上海美术,上海美术学院提出了“新海派”的概念,即要在海派的基础上加个“更”字,更创新、更包容、更开放、更未来。曾成钢说,上海拥有近100座博物馆和美术馆,在上海市文联、美协的领导下,如果把这些文化载体的能量都发挥出来,上海的美术事业一定会非常精彩。未来,曾成钢希望能把“上海国际城市艺术双年展”做起来,通过优秀的城市具有的大辐射力,把国家的文化力量完全释放出来,同世界对话。

“吴大羽的作品就巴掌这么大,寥寥几笔,为什么它的精神含量大?其实抽象作品的精神需求、精神的含量更大。”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肯定本次美展油画作品成绩的同时,从精神含量、修炼修养的角度对艺术家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认为,上海艺术家比较注重“味道”和小情趣,很少让作品有宏大叙事。从艺术语言来说,因为讲究灵巧,所以厚重粗朴的品质比较少。从油画展区整体看,抽象的画作比较少。

“画家今天的困惑是分辨不出造型形象和图像之间的区别。”尚辉提到目前画家需要攻克的几个问题。图像是摄像机、照相机通过焦点透视,通过信号记录并由屏幕呈现的流动形象,这些形象训练了我们的眼睛,使我们习惯了不通过肉眼来感知世界,所以如今绘画不像绘画,更像图像了。此外,在许多油画中,画家将直观看到的色彩直接表现于油画作品中。但画家表现的色彩不应该只是真实的,而是需要在条件光照里找到统一的调性。这些问题是全世界较为普遍的现象,尚辉希望中国画家能够率先突破图像对眼睛的反噬。

“现在有很多艺术学子,对远在天边的艺术史比较了解,对近在眼前的百年历史反而不了解。”林明杰谈道。上海是中国油画的发源地,上海油画百多年来的发展变迁是中国油画发展历程的缩影。此次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阔别25年后再度回归上海,为上海油画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起点上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契机。作为“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的延伸,“从上海出发——一百年中国油画掠影”展正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策展人之一、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汪涤指出,上海的油画土壤非常丰富,展览实力也是世界级的,“上海市美协把林风眠、吴大羽的藏品展示出来,用上海的视角来展现中国油画发展的状况,展现了上海油画丰富的文脉,是很好的启蒙。”

“‘从上海出发’展览形成了看不见的资源和看得见的资源的组合,20世纪中国美术展览的历史已经形成了非常重要的专题研究的对象。”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李超谈道,中国百年油画形成了可以跟世界对话、讲好中国故事的三大体系,是民族创造力的标志,包括写实体系、印象主义体系和现代主义体系,名家和各风格流派都在这三个体系中不断丰富完善,总趋势是中国化、民族化。目前对于这三大体系,历史的聚焦、展览的聚焦集中在看得见的40%的资源上,还有60%的资源是看不见的,其实看不见的资源往往有更好的国际对话能力。李超说,为什么20世纪初期90%以上的一线名家选择到上海?因为上海非常适合他们生活、教学、展览和创作,上海美术国家记忆文化地图的南区要地是“卢湾之弧”文化带,北区要地是“虹口之轴”文化带。第一代、第二代的中国油画家都和这两条文化带发生密切的关系,他们所进行的学术策源、人才培植、国际对话发生了重大的历史转型。其中80%的人第一学历是在上海形成的,他们随后走向了新的学术彼岸,回过头再报效祖国。李超举例,中国近现代美术“四大校长”以外的教授,目前他们的传记还不完整,但当年他们很多人是徐悲鸿、潘玉良的同窗好友,曾一起从上海码头走向欧洲、走向东亚,他们怀着振兴民族艺术的初心,共同参加了以现代美术教育为主战场的“洋画运动”。所以,对上海文化资源的保护要进入到学科化生成的阶段,高校的学术团队要做深度的艺术史、城市考古,要引领研究城市埋藏在地下的文脉,要做好知识服务,挖掘最生动的、最兴奋的中国故事。

对上海文化资源的保护要进入到学科化生成的阶段,高校的学术团队要做深度的艺术史、城市考古,要引领研究城市埋藏在地下的文脉,要做好知识服务,挖掘最生动的、最兴奋的中国故事。

挖掘更多看不见的上海美术文脉资源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闭幕论坛举办

8月23日,“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闭幕论坛”在上海举办。论坛现场,上海市评协副主席、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林明杰以分组访谈的形式主持论坛,与艺术家曾成钢、尚辉、张晓凌、邱瑞敏、李超、汪涤展开对话,共同回望中国油画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探讨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10年中国油画面临的时代挑战,就如何更好发挥上海中国油画发源地的作用,继续推动中国油画艺术向前探索与发展贡献集体的智慧。

“一个国家强大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谈文化。”上海市美协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在论坛上如是说。他谈道,为传承发展振兴上海美术,上海美术学院提出了“新海派”的概念,即要在海派的基础上加个“更”字,更创新、更包容、更开放、更未来。曾成钢说,上海拥有近100座博物馆和美术馆,在上海市文联、美协的领导下,如果把这些文化载体的能量都发挥出来,上海的美术事业一定会非常精彩。未来,曾成钢希望能把“上海国际城市艺术双年展”做起来,通过优秀的城市具有的大辐射力,把国家的文化力量完全释放出来,同世界对话。

“吴大羽的作品就巴掌这么大,寥寥几笔,为什么它的精神含量大?其实抽象作品的精神需求、精神的含量更大。”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肯定本次美展油画作品成绩的同时,从精神含量、修炼修养的角度对艺术家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认为,上海艺术家比较注重“味道”和小情趣,很少让作品有宏大叙事。从艺术语言来说,因为讲究灵巧,所以厚重粗朴的品质比较少。从油画展区整体看,抽象的画作比较少。

“画家今天的困惑是分辨不出造型形象和图像之间的区别。”尚辉提到目前画家需要攻克的几个问题。图像是摄像机、照相机通过焦点透视,通过信号记录并由屏幕呈现的流动形象,这些形象训练了我们的眼睛,使我们习惯了不通过肉眼来感知世界,所以如今绘画不像绘画,更像图像了。此外,在许多油画中,画家将直观看到的色彩直接表现于油画作品中。但画家表现的色彩不应该只是真实的,而是需要在条件光照里找到统一的调性。这些问题是全世界较为普遍的现象,尚辉希望中国画家能够率先突破图像对眼睛的反噬。

“现在有很多艺术学子,对远在天边的艺术史比较了解,对近在眼前的百年历史反而不了解。”林明杰谈道。上海是中国油画的发源地,上海油画百多年来的发展变迁是中国油画发展历程的缩影。此次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阔别25年后再度回归上海,为上海油画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起点上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契机。作为“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的延伸,“从上海出发——一百年中国油画掠影”展正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策展人之一、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汪涤指出,上海的油画土壤非常丰富,展览实力也是世界级的,“上海市美协把林风眠、吴大羽的藏品展示出来,用上海的视角来展现中国油画发展的状况,展现了上海油画丰富的文脉,是很好的启蒙。”

“‘从上海出发’展览形成了看不见的资源和看得见的资源的组合,20世纪中国美术展览的历史已经形成了非常重要的专题研究的对象。”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李超谈道,中国百年油画形成了可以跟世界对话、讲好中国故事的三大体系,是民族创造力的标志,包括写实体系、印象主义体系和现代主义体系,名家和各风格流派都在这三个体系中不断丰富完善,总趋势是中国化、民族化。目前对于这三大体系,历史的聚焦、展览的聚焦集中在看得见的40%的资源上,还有60%的资源是看不见的,其实看不见的资源往往有更好的国际对话能力。李超说,为什么20世纪初期90%以上的一线名家选择到上海?因为上海非常适合他们生活、教学、展览和创作,上海美术国家记忆文化地图的南区要地是“卢湾之弧”文化带,北区要地是“虹口之轴”文化带。第一代、第二代的中国油画家都和这两条文化带发生密切的关系,他们所进行的学术策源、人才培植、国际对话发生了重大的历史转型。其中80%的人第一学历是在上海形成的,他们随后走向了新的学术彼岸,回过头再报效祖国。李超举例,中国近现代美术“四大校长”以外的教授,目前他们的传记还不完整,但当年他们很多人是徐悲鸿、潘玉良的同窗好友,曾一起从上海码头走向欧洲、走向东亚,他们怀着振兴民族艺术的初心,共同参加了以现代美术教育为主战场的“洋画运动”。所以,对上海文化资源的保护要进入到学科化生成的阶段,高校的学术团队要做深度的艺术史、城市考古,要引领研究城市埋藏在地下的文脉,要做好知识服务,挖掘最生动的、最兴奋的中国故事。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