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最重要的是保守,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格上财富

1个月前

因为其正反面兼具,所以,往往也是有一定的健康性。...所以如果你马上投入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作者:虎妞儿云海

来源:云海读书(ID:gh_f0f355dc95cf)

顶级人们的思维会越来越符合辩证法,底层思维则越符合形而上学、到处是绝对化的看问题、绝对化的观点,结果到处发生反证。

我们用辩证法来研究段永平的两句话。

第一句

段永平:即使是号称很有企业经验的本人也是在经受很多挫折之后才觉得自己对投资的理解比较好了。我问过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告诉我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

这是挫折和顺利的正反面,经过挫折走向顺利,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即使天才和段永平这样的人物也不例外。也只有这样得到的顺利,才是巩固的。没有经过挫折得到的顺利,是不巩固的。

因为,一直顺利,那么就会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和必然性对抗,从而走向了挫折和失败。通过挫折,就得出了stop-doing list的一部分。

可以做和不可以做构成了一组正反面,可以做的必须通过不可以做的来定义自己。不可以做的,往往是有致命风险的,

1)做空是有致命风险的,只要涨一倍,本金就清零了。

2)借钱是有致命风险的,借10倍钱、亏10%就能使自己本金清零。

3)做不懂的是有致命风险的,那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

做不懂的,连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都没有。只有做懂的,才能有学习、纠正和成长的机会。

生和死构成了一组正反面,只要排除掉有致命风险的,那么就得到了生,在生之下,就可以纠正、学习和成长。所以,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更重要的,它决定了自己投资的生命长度。

做空和做多,也构成了一组正反面,既要有做空、也要有做多,这就是,

1)很多人既做多(比如持股)、又做空(比如期货),来控制风险的做法。

2)低吸高抛,这是做多基础上的做空。高抛低吸,则是做空基础上的做多。

因为其正反面兼具,所以,往往也是有一定的健康性。但是如果主要体现的是做空,那么就有一定的致命风险性。

比如,段永平做option,也是体现了一定的做空性,所以,他也是做多(价值投资)和做空(卖option)兼具的,只是在整体策略里,做空的成分比较低,但这个做空的成分,为他的做多提供了保障。

段永平:如果不算所有 option 的收入的话,成本大概就在现在的市价左右。不过,由于我已经做了3年左右的 option 了,按 10%一年的收入打入成本的话,现在的实际成本大致在市价的 60%-70%之间。

这就是通过option的高抛低吸,增加了持股,减少了成本。虽然雅虎没怎么涨,但在持股期间仍然获得了30%-40%的收益率。符合了段永平自身只要年化8%以上,就可以接受的要求。

做多和做空构成了一组正反面,所以,合适的比例是90%的做多,10%的做空,做多和做空就构成了9:1的比例关系 。

所以,巴菲特指的做空,指的是裸做空——没有做多来平衡的做空、没有做多基础上的做空。

而借钱和还钱构成了一组正反面,所以,巴菲特指的借钱,指的是自己没有能力还的钱。比如,自己在这里有10亿现金,那么在别处借个5亿,这种借钱就是没风险的。这种借钱反而是给自己提供了灵活性。

段永平:老巴借的钱可达15到20年,不用抵押,利息极低,中间不需要还,所以有能力的人,这种钱还是可以借一点的。

比如,

段永平:借的。//@xianhuawei:回复@大道无形我有型: 问段哥一个小白问题 ---- 投资网易的一百几十万美刀怎么快速地出去呢?不是有管制么,每人每年5万刀。

这是借能还的起的钱,这样的借则是可以的。

段永平:我当时的借款只是为了图方便,需要时可以马上调钱还的。

@阿蒙博士:

请教@大道无形我有型老巴教导,投资不用margin,不借款,而大道当时投资网易的时候,是有借款的。当时是怎么考虑的?是越跌越买,买到后来没有钱了,又借的?还是别的原因?

借的钱是可以上调钱还的,图的是一种便利性。

懂和不懂构成了一组正反面,所以,巴菲特说的不要做不懂的东西,也不是100%的懂,

1)仍然存在了5%到10%不懂的东西。

2)并且,需要长期的跟进和跟踪目标公司。

比如,

段永平:投资的概念就是可以下重手,没有很高的把握,比如90%左右,就不应该出手。

90%的把握,也就意味着不完全懂,在有stop-doing list的基础上,即使有10%的不懂,那么就不会犯较大的错了。

这里再次出现了90%,形成了懂和不懂的正反面比例——9:1的比例。

而巴菲特的出手,更是要有95%的把握。

在这个90%懂的基础上,仍然长期持续的跟踪目标公司,比如,段永平对苹果的跟踪,

段永平:企业文化其实非常实在,建议你看看苹果的发布会,体会一下是不是虚无缥缈的企业文化。建议你从现在往前看10年的发布会,看完你会有体会的。

基本上就是听其言观其行,看这家公司过去都说过啥都怎么做的。比如,当我对苹果开始感兴趣后,几乎看了苹果所有的发布会以及能找到的库克和乔布斯讲过的东西,也用了很多苹果的产品。

这种跟踪,其实并不太花时间,但能保证自己提升自己懂的百分比——从90%往上。

第二句

段永平:这些年,我在投资里亏掉的美金数以亿计,每一笔都是违背老巴教导的情况下亏的,而赚到的大钱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作为刚出道的学生,书上的东西可能知道的很多,但融到骨子里还需要吃很多亏后才行。所以如果你马上投入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这里唯一我可以保证的是,你肯定会犯错误的。

懂和做,这是知和行构成了一组正反面,从知到行——融到骨子里——这是有成本的、有代价的。

知,

1)一部分是从书上来,

2)一部分是从行上来,

当行和知达成了交汇,形成了交汇区,才算完成了一部分的知到行,这个交汇区的扩大,就完成了更多的知到行。

不懂,就是随机(概率),而随机能行的,往往只占有极小的比例,需要极大的样本,才会出现一个能行的。

而知和行的兼具,才是健康的,所以——赚到的大钱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知不能长向行,这个知就是无效的,行不能走向知,这个行也是无效的。

不知下的行——同样的行,可能这次是赚,但下次就是亏,于是就归结为运气——而本质上是“知”。

段永平:在一只股票上压5%的仓位和压身家相比,功力相差20年。

段永平:你说我网易买在一块钱以下是运气,但是能拿到赚100倍就 不是运气了!

段永平:我给很多朋友推荐过苹果,大家都说相信我,但坚持到现在的恐怕不到十分之一了。也许只能说明大部分人对我的信任是敌不过对市场的恐惧的,哪怕都知道我还拿着苹果?

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区别,这就是真正知和知一部分的区别。

人是不能长期的做不真正知的事情的,

1)一方面是他自己中途因恐惧的放弃,

2)一方面是因不知造成的持续损失使他失去了长期做的能力。

这两方面都必须通过真正的知来解决,而第二方面,则尤其需要由stop-doing list的过滤来解决。

从知到行,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的一个关键办法是——把知转化成原则,

1)通过逻辑推理

2)通过辩证推理

从而得到从这个知等价的一组原则,只要自己行事时遵守这组原则、只在这组原则都满足的条件下行动,那么就可以大幅的排除风险、而获得利益。

这组原则就构成了自己的能力圈的必要条件。而当这组原则,经过辩证逻辑的推理,就包括了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这样才是完整的,此时这组原则就构成了自己的能力圈的充要条件。

“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这是一个属于不要做什么的范畴,这也是一个致命错,所以,这种错误属于——stop-doing list里的内容。即是要建立出一个stop-doing list,要遵守 stop-doing list。

还有一些错误,是在时间长了之后、在重复的次数足够多之后,才会致命,这种是属于不健康的错。

错误和正确构成了一组正反面,经历错误、走向正确——这是辩证法,所以说——“这里唯一我可以保证的是,你肯定会犯错误的。”否则,正确本身也是不巩固的,是要走向错误的。

比如,伟人前三次反围剿取得了大获全胜,但因为没有错误,所以,大获全胜的办法反而遭到了反对,必须经历错误,才能意识到正确的正确。

所以,错误是巩固正确的办法——有时候甚至是唯一办法。

另一方面,stop-doing list属于是做了错误的事的范畴,长期上是要归零的、并且很容易失去纠正、学习和成长 的机会。

而做对的事,虽然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中也会犯错,但这种犯错总是会有足够的纠正机会、于是就得到了学习和成长机会,这是一种获得正确的最小代价,而不是不必要的损失。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因为其正反面兼具,所以,往往也是有一定的健康性。...所以如果你马上投入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作者:虎妞儿云海

来源:云海读书(ID:gh_f0f355dc95cf)

顶级人们的思维会越来越符合辩证法,底层思维则越符合形而上学、到处是绝对化的看问题、绝对化的观点,结果到处发生反证。

我们用辩证法来研究段永平的两句话。

第一句

段永平:即使是号称很有企业经验的本人也是在经受很多挫折之后才觉得自己对投资的理解比较好了。我问过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告诉我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

这是挫折和顺利的正反面,经过挫折走向顺利,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即使天才和段永平这样的人物也不例外。也只有这样得到的顺利,才是巩固的。没有经过挫折得到的顺利,是不巩固的。

因为,一直顺利,那么就会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和必然性对抗,从而走向了挫折和失败。通过挫折,就得出了stop-doing list的一部分。

可以做和不可以做构成了一组正反面,可以做的必须通过不可以做的来定义自己。不可以做的,往往是有致命风险的,

1)做空是有致命风险的,只要涨一倍,本金就清零了。

2)借钱是有致命风险的,借10倍钱、亏10%就能使自己本金清零。

3)做不懂的是有致命风险的,那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

做不懂的,连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都没有。只有做懂的,才能有学习、纠正和成长的机会。

生和死构成了一组正反面,只要排除掉有致命风险的,那么就得到了生,在生之下,就可以纠正、学习和成长。所以,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更重要的,它决定了自己投资的生命长度。

做空和做多,也构成了一组正反面,既要有做空、也要有做多,这就是,

1)很多人既做多(比如持股)、又做空(比如期货),来控制风险的做法。

2)低吸高抛,这是做多基础上的做空。高抛低吸,则是做空基础上的做多。

因为其正反面兼具,所以,往往也是有一定的健康性。但是如果主要体现的是做空,那么就有一定的致命风险性。

比如,段永平做option,也是体现了一定的做空性,所以,他也是做多(价值投资)和做空(卖option)兼具的,只是在整体策略里,做空的成分比较低,但这个做空的成分,为他的做多提供了保障。

段永平:如果不算所有 option 的收入的话,成本大概就在现在的市价左右。不过,由于我已经做了3年左右的 option 了,按 10%一年的收入打入成本的话,现在的实际成本大致在市价的 60%-70%之间。

这就是通过option的高抛低吸,增加了持股,减少了成本。虽然雅虎没怎么涨,但在持股期间仍然获得了30%-40%的收益率。符合了段永平自身只要年化8%以上,就可以接受的要求。

做多和做空构成了一组正反面,所以,合适的比例是90%的做多,10%的做空,做多和做空就构成了9:1的比例关系 。

所以,巴菲特指的做空,指的是裸做空——没有做多来平衡的做空、没有做多基础上的做空。

而借钱和还钱构成了一组正反面,所以,巴菲特指的借钱,指的是自己没有能力还的钱。比如,自己在这里有10亿现金,那么在别处借个5亿,这种借钱就是没风险的。这种借钱反而是给自己提供了灵活性。

段永平:老巴借的钱可达15到20年,不用抵押,利息极低,中间不需要还,所以有能力的人,这种钱还是可以借一点的。

比如,

段永平:借的。//@xianhuawei:回复@大道无形我有型: 问段哥一个小白问题 ---- 投资网易的一百几十万美刀怎么快速地出去呢?不是有管制么,每人每年5万刀。

这是借能还的起的钱,这样的借则是可以的。

段永平:我当时的借款只是为了图方便,需要时可以马上调钱还的。

@阿蒙博士:

请教@大道无形我有型老巴教导,投资不用margin,不借款,而大道当时投资网易的时候,是有借款的。当时是怎么考虑的?是越跌越买,买到后来没有钱了,又借的?还是别的原因?

借的钱是可以上调钱还的,图的是一种便利性。

懂和不懂构成了一组正反面,所以,巴菲特说的不要做不懂的东西,也不是100%的懂,

1)仍然存在了5%到10%不懂的东西。

2)并且,需要长期的跟进和跟踪目标公司。

比如,

段永平:投资的概念就是可以下重手,没有很高的把握,比如90%左右,就不应该出手。

90%的把握,也就意味着不完全懂,在有stop-doing list的基础上,即使有10%的不懂,那么就不会犯较大的错了。

这里再次出现了90%,形成了懂和不懂的正反面比例——9:1的比例。

而巴菲特的出手,更是要有95%的把握。

在这个90%懂的基础上,仍然长期持续的跟踪目标公司,比如,段永平对苹果的跟踪,

段永平:企业文化其实非常实在,建议你看看苹果的发布会,体会一下是不是虚无缥缈的企业文化。建议你从现在往前看10年的发布会,看完你会有体会的。

基本上就是听其言观其行,看这家公司过去都说过啥都怎么做的。比如,当我对苹果开始感兴趣后,几乎看了苹果所有的发布会以及能找到的库克和乔布斯讲过的东西,也用了很多苹果的产品。

这种跟踪,其实并不太花时间,但能保证自己提升自己懂的百分比——从90%往上。

第二句

段永平:这些年,我在投资里亏掉的美金数以亿计,每一笔都是违背老巴教导的情况下亏的,而赚到的大钱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作为刚出道的学生,书上的东西可能知道的很多,但融到骨子里还需要吃很多亏后才行。所以如果你马上投入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这里唯一我可以保证的是,你肯定会犯错误的。

懂和做,这是知和行构成了一组正反面,从知到行——融到骨子里——这是有成本的、有代价的。

知,

1)一部分是从书上来,

2)一部分是从行上来,

当行和知达成了交汇,形成了交汇区,才算完成了一部分的知到行,这个交汇区的扩大,就完成了更多的知到行。

不懂,就是随机(概率),而随机能行的,往往只占有极小的比例,需要极大的样本,才会出现一个能行的。

而知和行的兼具,才是健康的,所以——赚到的大钱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知不能长向行,这个知就是无效的,行不能走向知,这个行也是无效的。

不知下的行——同样的行,可能这次是赚,但下次就是亏,于是就归结为运气——而本质上是“知”。

段永平:在一只股票上压5%的仓位和压身家相比,功力相差20年。

段永平:你说我网易买在一块钱以下是运气,但是能拿到赚100倍就 不是运气了!

段永平:我给很多朋友推荐过苹果,大家都说相信我,但坚持到现在的恐怕不到十分之一了。也许只能说明大部分人对我的信任是敌不过对市场的恐惧的,哪怕都知道我还拿着苹果?

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区别,这就是真正知和知一部分的区别。

人是不能长期的做不真正知的事情的,

1)一方面是他自己中途因恐惧的放弃,

2)一方面是因不知造成的持续损失使他失去了长期做的能力。

这两方面都必须通过真正的知来解决,而第二方面,则尤其需要由stop-doing list的过滤来解决。

从知到行,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的一个关键办法是——把知转化成原则,

1)通过逻辑推理

2)通过辩证推理

从而得到从这个知等价的一组原则,只要自己行事时遵守这组原则、只在这组原则都满足的条件下行动,那么就可以大幅的排除风险、而获得利益。

这组原则就构成了自己的能力圈的必要条件。而当这组原则,经过辩证逻辑的推理,就包括了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这样才是完整的,此时这组原则就构成了自己的能力圈的充要条件。

“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这是一个属于不要做什么的范畴,这也是一个致命错,所以,这种错误属于——stop-doing list里的内容。即是要建立出一个stop-doing list,要遵守 stop-doing list。

还有一些错误,是在时间长了之后、在重复的次数足够多之后,才会致命,这种是属于不健康的错。

错误和正确构成了一组正反面,经历错误、走向正确——这是辩证法,所以说——“这里唯一我可以保证的是,你肯定会犯错误的。”否则,正确本身也是不巩固的,是要走向错误的。

比如,伟人前三次反围剿取得了大获全胜,但因为没有错误,所以,大获全胜的办法反而遭到了反对,必须经历错误,才能意识到正确的正确。

所以,错误是巩固正确的办法——有时候甚至是唯一办法。

另一方面,stop-doing list属于是做了错误的事的范畴,长期上是要归零的、并且很容易失去纠正、学习和成长 的机会。

而做对的事,虽然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中也会犯错,但这种犯错总是会有足够的纠正机会、于是就得到了学习和成长机会,这是一种获得正确的最小代价,而不是不必要的损失。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