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0日)傍晚,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今天上午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这份“决定草案”的具体内容。对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媒体此前有很多讨论,可以预计是分阶段、自愿进行的。比如某个年龄段的人延迟退休半年,稍后一个年龄段的人延迟退休1年,然后以此类推,逐步增加延迟退休年龄。
1、《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
2、《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组通字〔2015〕14号)
具体规定是:男性的退休年龄是60周岁,女干部是55周岁,女工人是50周岁。此外,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的正、副县处级及相应职务层次的女干部,事业单位中担任党务、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当于正、副处级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六十周岁退休。上述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如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五十五周岁时自愿退休。
为什么要推行渐进式退休?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应对人口拐点。第二,中国人口增长态势出现了逆转,总人口开始减少。民政部发布的《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按照国际标准,中国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据预测,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从2022年开始,中国总人口第一次出现了60多年来首次下降,总人口比2021年少了85万人;2023年又比2022年末减少了208万人。
与此同时,中国人的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增加,最新为78.6岁。下图是1949年到2023年中国每年新出生人口数量:可以看到,虽然中国人口基数不断增加,但新生儿数量在1963年前后达到高峰之后,逐波走低。
2022年,新生儿数量(内地)在1949年之后首次跌破1000万,下降到了956万人;2023年,新生儿数量进一步下降到902万人。今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出现了反弹。但这个反弹是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疫情是去年春节后结束的,疫情期间很多夫妻不太敢怀孕要孩子,担心自己染病影响胎儿,所以部分生育需求推迟了;二是今年是农历龙年,很多家长希望要一个属龙的宝宝。
相信从2025年开始,中国新生儿数量会重返下降通道,未来每年跌破800万是大概率的。
1962年到1972年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正在逐步退休中。中国人口红利基本结束了,未来劳动力或将出现短缺。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养老金不太够用了。第一,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建立比较晚,收取的资金本来就比较有限。比如拿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群,绝大多数人缴费年限非常短,缴费也非常少。
第二,通胀对养老金的保障能力有显著的侵蚀作用,时间越长这种影响越明显。
“凯恩斯经济学+罗斯福新政”对过去近百年的世界经济影响深远,一遇到经济下行周期,各国无不发债、印钞,搞基建刺激经济,甚至直升机撒钱(直接给老百姓发钱)。这让长期通胀对购买力的侵蚀非常明显。所以,养老金保障能力下降是各国都面临的大问题。美国、日本、韩国、欧洲,无不如此。比如日本就把法定调休年龄延长到了65岁,并鼓励企业雇佣愿意工作的老年人。统计显示:2023年,日本65岁至69岁男性的劳动参与率显著提升至43.3%,相比20年前增长了近14个百分点,远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17.3%)及美国的相应数据(22.4%)。德国则在10多年前开始实施了“以月为单位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在中国,老龄化、养老金等问题,也早就引发了全社会的大讨论。
“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对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作出部署,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近年来部分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出现了养老金不够用的现象,国家开始统筹养老金的使用,广东、北京等经济发达,养老负担不太重的省市,承担起了支援全国养老的重任:
上图是2022年全国养老金转移支付情况,贡献最大的是广东省,调出了885亿元的养老金支持其他省份。北京、江苏、浙江等省份,也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而主要受支援的省份是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中国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将如何搞,会参考上文提及的德国模式吗?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 给出了重要定调: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为了让大家选择延迟退休,或许会有奖励机制,也就是达到延迟年限的人,退休金或许可以上浮。
渐进式延迟退休,将带来以下几个影响:第一,可以减缓养老金支出的刚性压力;第二,可以让就业市场有更多的劳动力供应。延迟退休,会对年轻人就业造成冲击吗?如果经济恢复常态,影响不会明显,因为55到60岁以上人员的工作岗位,跟年轻人重叠交叉不明显,未来10多年将是退休的人多、新增需要就业的年轻人比较少的状况。仅靠渐进式延迟退休,还不足以应对老龄化。在养老金方面,国家除了第一支柱养老保险(五险一金中的养老保险),还在鼓励建立第二支柱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商业化的,自愿购买)。国家之所以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想鼓励直接融资,鼓励创新和创业;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想让第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有一个增值渠道。所以,虽然当前股市比较低迷,但从经济转型、养老转型的角度看,把股市搞活将是官方必然的选择。我的看法是,如果你生活在“人口有显著增量的大城市”,核心区配套好的优质不动产还是首选,是配置资产的重点,可以配置总资产的70%以上。其次是三种养老保险都要有,尤其是个人养老金,有能力当然要买,这里面有减税因素。再次是配置一些靠谱的ETF,以及部分人民币存款、银行理财(提供流动性),以及实物黄金和外汇(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