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连续收缩23个月,专家呼吁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

财经五月花

2个月前

CPI同比上涨0.6%,连续第七个月上涨,但涨幅低于市场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的0.8%。...前七个月,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7月当月进出口同比、环比均增长,同比增速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以上。

摘    要

当务之急是尽快刺激和稳定总需求,使总体物价、就业率尽快恢复到合理水平
文|康恺
编辑张威

“为提振有效需求,中国必须使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在9月5日—7日举办的2024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浦山基金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

持该观点的并非仅有一人。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另一场论坛上称,目前来看,中国总需求不足的局面仍然相对突出。在他看来,第三、四季度,总需求进一步减弱的仍可能是(宏观经济)主导性风险。“真正的问题是对总需求不足局面的诊断及政策方面的建议。”他说。

9月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8%,连续第23个月收缩。不过,同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6%,连续第七个月上涨。

余永定进一步表示,有效解决总需求问题,不仅可以减轻中国出口部门压力,也有助于缓解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压力。与此同时,这亦有助于减少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争议。经常账户长期盈余对中国不利,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浦山基金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2024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言)

总需求不足的两种观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中国PPI同比下降1.8%,连续第23个月收缩。CPI同比上涨0.6%,连续第七个月上涨,但涨幅低于市场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的0.8%。

(中国CPI、PPI同比变化,数据来源:Wind)

从其他指标来看,Wind(万得)数据显示,自2023年二季度至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同比连续五个季度为负,显示物价下行压力持续存在。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该指数是指未剔除价格变动的GDP与剔除价格变动的GDP之比,主要用于分析价格总水平的变化。

在高善文看来,针对当前总需求不足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一,当前总需求不足的问题是转型的代价,即经济要从过去依靠机械和房地产驱动的增长,转向依靠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驱动的高质量的增长,就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痛苦。其二,从总需求管理角度来看,当务之急是尽快刺激和稳定总需求,使总体物价水平、就业率尽快恢复到合理水平。管理短期的总需求波动,与经济结构转型可以分离开来。

“经济转型好比在高速公路开车。有时你要转弯,这就相当于经济转型。转弯时你要减速,因为如果维持非常高的速度并不安全,而且很可能会转不过去。但如果速度太低也会造成很多问题。”他进一步表示,“当前对总需求不足的局面,与经济转型显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在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的速度是刚刚好,还是相对转型需求来讲,仍处在过低的水平?这需要观察更广泛的证据。今年二季度以来,消费者在消费开支上出现了比较广泛的减速。”

余永定则认为,中国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中国必须使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降准降息等政策调整还需要观察经济走势。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我们供给长期流动性的一项工具,与之相比,7天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是对应中短期流动性波动的工具,今年又增加了国债买卖工具。综合运用这些工具,目标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年初降准的政策效果还在持续显现,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为7%,还有一定的空间。

不过,邹澜也提醒道,受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的速度、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幅度等因素影响,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还面临一定的约束。

从财政方面来看,Wind(万得)数据显示,1月—8月,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约为人民币5.4万亿元,同比下降14%。

(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2024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言)

扩张性政策

利好出口与汇率

余永定认为,有效解决总需求问题,不仅可以减轻中国出口部门压力,也有助于缓解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压力。

海关数据显示,1月—7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14.26万亿元,同比增长6.7%;进口10.57万亿元,同比增长5.4%。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外贸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前七个月,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7月当月进出口同比、环比均增长,同比增速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以上。

不过,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在海外需求疲软背景下,这一情况会否持续尚待观察。“从内部环境看,由于当前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抢跑’,四季度及明年中国对外出口能否继续保持强势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此外,如果美国大选的结果使得关税风险显著上升,这会给国内经济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带来显著压力。”高盛中国经济学家王立升说道。

美国劳动部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美国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4.2万个,略低于预期。失业率下降至4.2%,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月上升的趋势。

余永定认为,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中国并不存在产能过剩。“在电动车、锂电池等行业,一些问题需要靠市场机制解决。”他说。

在与余永定的对话中,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创始人伯格斯坦(C. Fred BERGSTEN)也表示,如果中国正在大量生产电动汽车,中国可能认为这是在发展自身的竞争优势,而美国和其他国家可能认为那是产能过剩。为满足内外销需求而生产,这本身并没有错,这未必就是产能过剩。

此外,贸易盈余也与人民币汇率息息相关,贸易项下的资金流入一直是支撑人民币的主要因素。对此,余永定认为,如果提振内需,不仅可以缓解出口方面的压力,亦可减少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争论。“经常账户长期盈余对中国不利,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他说。

(作者为《财经》记者)
题图来源 | 视觉中国
版面编辑 | 李郝钰


财经五月花开通读者群啦!想Mark 最新一手金融热点?想Get有价值的金融行业报道?想与行业大咖共话金融?想参与五月花编辑部茶话会?那就赶紧加入我们吧!
【入群方式】添加群主微信Caijing_MayFlower,邀您入群。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CPI同比上涨0.6%,连续第七个月上涨,但涨幅低于市场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的0.8%。...前七个月,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7月当月进出口同比、环比均增长,同比增速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以上。

摘    要

当务之急是尽快刺激和稳定总需求,使总体物价、就业率尽快恢复到合理水平
文|康恺
编辑张威

“为提振有效需求,中国必须使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在9月5日—7日举办的2024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浦山基金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

持该观点的并非仅有一人。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另一场论坛上称,目前来看,中国总需求不足的局面仍然相对突出。在他看来,第三、四季度,总需求进一步减弱的仍可能是(宏观经济)主导性风险。“真正的问题是对总需求不足局面的诊断及政策方面的建议。”他说。

9月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8%,连续第23个月收缩。不过,同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6%,连续第七个月上涨。

余永定进一步表示,有效解决总需求问题,不仅可以减轻中国出口部门压力,也有助于缓解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压力。与此同时,这亦有助于减少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争议。经常账户长期盈余对中国不利,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浦山基金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2024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言)

总需求不足的两种观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中国PPI同比下降1.8%,连续第23个月收缩。CPI同比上涨0.6%,连续第七个月上涨,但涨幅低于市场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的0.8%。

(中国CPI、PPI同比变化,数据来源:Wind)

从其他指标来看,Wind(万得)数据显示,自2023年二季度至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同比连续五个季度为负,显示物价下行压力持续存在。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该指数是指未剔除价格变动的GDP与剔除价格变动的GDP之比,主要用于分析价格总水平的变化。

在高善文看来,针对当前总需求不足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一,当前总需求不足的问题是转型的代价,即经济要从过去依靠机械和房地产驱动的增长,转向依靠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驱动的高质量的增长,就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痛苦。其二,从总需求管理角度来看,当务之急是尽快刺激和稳定总需求,使总体物价水平、就业率尽快恢复到合理水平。管理短期的总需求波动,与经济结构转型可以分离开来。

“经济转型好比在高速公路开车。有时你要转弯,这就相当于经济转型。转弯时你要减速,因为如果维持非常高的速度并不安全,而且很可能会转不过去。但如果速度太低也会造成很多问题。”他进一步表示,“当前对总需求不足的局面,与经济转型显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在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的速度是刚刚好,还是相对转型需求来讲,仍处在过低的水平?这需要观察更广泛的证据。今年二季度以来,消费者在消费开支上出现了比较广泛的减速。”

余永定则认为,中国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中国必须使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降准降息等政策调整还需要观察经济走势。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我们供给长期流动性的一项工具,与之相比,7天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是对应中短期流动性波动的工具,今年又增加了国债买卖工具。综合运用这些工具,目标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年初降准的政策效果还在持续显现,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为7%,还有一定的空间。

不过,邹澜也提醒道,受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的速度、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幅度等因素影响,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还面临一定的约束。

从财政方面来看,Wind(万得)数据显示,1月—8月,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约为人民币5.4万亿元,同比下降14%。

(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2024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言)

扩张性政策

利好出口与汇率

余永定认为,有效解决总需求问题,不仅可以减轻中国出口部门压力,也有助于缓解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压力。

海关数据显示,1月—7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14.26万亿元,同比增长6.7%;进口10.57万亿元,同比增长5.4%。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外贸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前七个月,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7月当月进出口同比、环比均增长,同比增速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以上。

不过,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在海外需求疲软背景下,这一情况会否持续尚待观察。“从内部环境看,由于当前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抢跑’,四季度及明年中国对外出口能否继续保持强势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此外,如果美国大选的结果使得关税风险显著上升,这会给国内经济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带来显著压力。”高盛中国经济学家王立升说道。

美国劳动部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美国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4.2万个,略低于预期。失业率下降至4.2%,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月上升的趋势。

余永定认为,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中国并不存在产能过剩。“在电动车、锂电池等行业,一些问题需要靠市场机制解决。”他说。

在与余永定的对话中,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创始人伯格斯坦(C. Fred BERGSTEN)也表示,如果中国正在大量生产电动汽车,中国可能认为这是在发展自身的竞争优势,而美国和其他国家可能认为那是产能过剩。为满足内外销需求而生产,这本身并没有错,这未必就是产能过剩。

此外,贸易盈余也与人民币汇率息息相关,贸易项下的资金流入一直是支撑人民币的主要因素。对此,余永定认为,如果提振内需,不仅可以缓解出口方面的压力,亦可减少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争论。“经常账户长期盈余对中国不利,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他说。

(作者为《财经》记者)
题图来源 | 视觉中国
版面编辑 | 李郝钰


财经五月花开通读者群啦!想Mark 最新一手金融热点?想Get有价值的金融行业报道?想与行业大咖共话金融?想参与五月花编辑部茶话会?那就赶紧加入我们吧!
【入群方式】添加群主微信Caijing_MayFlower,邀您入群。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