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券商诞生!30年后,上海再执券业牛耳

围观商业

3周前

超级航母“国君大通”对上海金融业,对券业格局,对头部券商们后续的兼并,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信证券,“一哥”地位即将不保!


9月5日深夜,国泰君安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将通过A、H股换股的形式,吸并海通证券。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上市券商A+H最大的整合案例,属于重大无先例的创新事项,本身就已足够吸睛。


更何况合并后的规模,将远超中信证券。



市场震惊之际,投资者们纷纷调侃,新券商不妨以“国君大通”命名,还保留海通证券元素的同时,还能全方位对标摩根大通。


此前,兼并只是中小券商之间的“小打小闹”,国泰君安并购海通,似乎意味着这一并购潮正向头部蔓延。


世间也许再无海通证券。这家曾无数次穿越周期,从资本市场的无序时代绵延至今的头部券商,定格在了9月5日的深夜,作为一家独立券商的历史,也止步于36年。


券业新纪元,就这么猝不及防地来了。


超级航母“国君大通”对上海金融业,对券业格局,对头部券商们后续的兼并,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起兼并,并非毫无征兆。

8月22日,时隔15年,《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下称《条例》)迎来全面修订。


2009年,在《条例》提出之际,整个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只有251万亿元。差不多同时期的东京金融市场,仅债券回购市场规模就已达到近217万亿元。


到了2023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已经提升至3373.6万亿元,持牌金融机构从2009年的986家增加至1771家,金融从业人员近50万人,在Z/Yen集团最新发布的2024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位居第六。


15年间,上海金融格局剧变,市委金融办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已经从“基本建成”迈向“提升能级”,因而修订版《条例》,更侧重增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不少修订内容都能说明这一点:


“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配合深化证券、期货和衍生品、区域性股权等各类市场改革”;

“聚焦金融科创‘双中心’联动...构建与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的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培育具备全球影响力的金融机构,承载这些目标的同时还要与更加国际化的机构角逐搏杀,一家超一流券商必不可少。


上海其实不缺头部券商。从业绩口径来看,Wind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间,申万宏源多数年份都位居券业前十,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在多数年份都位于上市券商中第2和第3位,海通证券偶有波动,但也未跌出前五。


但要达成上述目标,它们似乎都差了点意思。


比如即便它们常年位居头部阵营,但与始终稳定的“一哥”中信证券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比如它们并非“六边形战士”,而是或多或少在某些业务上有所偏科;

再比如它们都或多或少存在战略决策或内控上的问题,不管是海通国际陷入巨额业绩亏损,还是最近被抓的姜诚君,都能说明这一点。


上海给出的解法,是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此时时隔《条例》修订版发布只有短短两个星期。


乍看之下有些突然,但须知证监会早在3月15日就曾表态,称将用5年左右时间,推动形成10家足有优质头部机构;到了2035年,更要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而在两家成功合并后,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将分别达到1.68万亿和3481.78亿元,已经远超目前的中信证券。


这也意味着,时隔多年之后,海派券商再度执起了券业牛耳。


1988年,中国第一批33家券商里,申银证券、万国证券和海通证券是无可争议的执牛耳者,万国证券更是独领风骚,建立了中国证券史上第一个宏伟帝国。


它们的崛起,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第一个证券业务部、第一个市场加权指数都诞生在上海。


而崛起后的券商们,又反哺了沪市的发展。在此后深沪两市的争夺中,为上交所争取了不少IPO资源。


如今上海若顺利执回券业牛耳,对沪市的发展和上海金融体系的进一步成熟,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至于第二步,是海通和国泰君安的合并,究竟能否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在这起并购案里,海通证券明显是弱势方:海通国际的历史包袱让它2023年和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一落千丈,成为滑落最明显的头部券商;一个月前还作为投行业务负责人签字,一个月后就远遁的姜诚君,也能说明它内部的百孔千疮。


如此看来,国泰君安扮演的似乎是“白衣骑士”的角色。


国泰君安相关分析人士在接受财新采访时指出:“海通证券一直没有实控人,这几年出现了不少风险,还没释放完,合并可以‘肉烂在锅里’;在领导层面,国泰君安的高管都比较年轻,而海通证券的高管年纪都比较大,感觉也指向了合并之路;再者,海通证券的经纪业务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国君更全国化,两家机构的布局存在区别”。


更何况,两家券商同属上海国资委,亦不存在券商牌照流失的问题,整合起来会更顺畅。


但合并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人员、机构、资产等方面如何重新整合,让这次并购成为一次强强联合而非互相掣肘,才是最关键的步骤。


诚然,上海对大券商合并是有经验的,这从海派券商的名字就能看出来——申银、万国和宏源构成了申万宏源,国泰和君安构成了国泰君安。


但“国君大通”的整合,与上述这些案例比,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它也许将导致吸并海通证券的阻力,要远高于这些案例。


一言以蔽之,申万宏源、国泰君安的整合,更多是市场主导,行政力量参与的结果,而海通证券的整合,可能恰恰相反。


不管是申银还是国泰,彼时他们的吸并对象,万国证券也好,君安证券也罢,都是深陷风暴中心,即将破产死亡,或者私有化改造失败的状态。


万国证券在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多空战争中成了输家,资不抵债,舵手管金生因此入狱。


君安证券舵手杨骏筹划多年的管理层收购计划(MBO)过以失败告终,更被举报“非法转移收入”,导致中纪委等部门联合介入。


换言之,对此二家券商而言,它们除了并入另一家券商之外别无选择。


即便如此,它们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输人不输阵”。这两家个性鲜明的券商在各自并入之后,都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的磨合期。


彼时申银并购万国之际,两家券商的员工安排问题始终难以得到妥善解决,尤其在领导干部的人选安排上。最终的结果,是在合并以后,所有部门的领导岗位设置,基本上都是老申银和老万国各出一个,至于哪个为主,则用综合业务能力做参考。这才让两边都满意。


君安证券更是如此。国泰君安的正式成立是在1999年8月18日,但总裁办在此后的第二周才能成立,而中层干部的任命更是等到9月1日前后才能确定,个中斡旋拉扯之剧烈,可见一斑。


注意,此时两家券商已经别无选择,说是“山穷水尽”也毫不为过,饶是如此,依然个性十足。毕竟都是名震一时的头部券商,一众金融顶尖人才云集于此,有点脾气再正常不过。 


而相比之下,海通证券虽然最近有些狼狈,但也远未到此地步。有分析人士认为,本次合并与其说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不如说是源于上海国资委的行政指导。


换言之,海通证券并未被市场淘汰,更没有输光所有筹码。在这种情况下,要在国泰君安与海通之间寻求一个各方利益的平衡点,阻力可想而知。


作为“新国九条”背景下的首单巨头收购案,国泰君安与海通之间的“联姻”能为市场“打个样”,它预示着头部券商之间的整合趋势,将更趋向于同一控制体系下的合并。


同为上海券商,为何国泰君安选择与海通合并,而非申万宏源?


因为后者的控制方是中央汇金,华泰证券指出,因并购重组涉及到所有权转换、组织架构调整、管理层及员工整合、薪酬激励体系协同等诸多事宜,在同一控制下的券商更有可行性。


类似的券商还有哪些?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同属中信系;

中国银河、中金公司和申万宏源,同为汇金系;

中腰部券商中,华安证券与果国元证券均为安徽省人民政府控制;

兴业证券与华福证券第一大股东均为福建省财政厅;

第一创业和首创证券均为北京市人民政府控制。


除此之外,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已经完成股权变更、地方国资委审批、股东大会审议等环节,只差监管同意这一步,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浙商证券收购国都证券一事,证监会也正在受理。


新一轮并购浪潮来势汹汹,但真能解决券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吗?


过去数十年,除了中信证券始终高居榜首,行业里还找不到一家公司能有稳定的业绩综合排名。头部阵营的构成相当稳定,但内部排名并不稳定。


这也就意味着,没有哪家券商可以真正甩开对手。


比如2023年,华泰证券凭借自营业务的高增长,挤掉国泰君安,位居行业第二。但再往前几年,海通证券却是榜眼位置上的常客。


这种局面,高情商的说法是券业内部竞争激烈,活力充沛,说得直接一些,就是各家券商都只能做到在一两项业务上做到领先,一旦市场行情变化,则很容易改变位次。


2009年创业板、2019年科创板以及此后注册制的推出,都在不同时刻带来投行业务的增长;2010年后自营业务扩容,2012年后两融业务,股票质押业务扩容,2018年以后衍生品大爆发,都带来了各自业务的风口。


表现在行业排名上,就是各家券商忽高忽低,混乱不堪。


而归根结底,这是由于行业内缺乏真正优秀的公司,不能形成有效壁垒。


比如经纪业务上,东方财富、华泰证券和国金证券在十年前都获得了较大发展,从中信、海通等龙头手中分流,靠的居然是朴实无华的价格战;

比如投行业务上,很少有券商能因为项目筛选能力强、保荐项目优质而获得市场口碑,上市后业绩变脸,破发倒成了从头部到腰部券商的常态。


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优势互补可以部分解决这一问题,但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取巧”的无奈之举。


唯有坚守长期主义,锤炼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高度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参考:

透视2023年财报:优质券商,太少了,妙投App

那一年,倒在超级牛市之后的中国最大券商巨头,和讯

国君、海通启动合并,资产规模将超中信成为最大券商,财新

超级航母“国君大通”对上海金融业,对券业格局,对头部券商们后续的兼并,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信证券,“一哥”地位即将不保!


9月5日深夜,国泰君安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将通过A、H股换股的形式,吸并海通证券。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上市券商A+H最大的整合案例,属于重大无先例的创新事项,本身就已足够吸睛。


更何况合并后的规模,将远超中信证券。



市场震惊之际,投资者们纷纷调侃,新券商不妨以“国君大通”命名,还保留海通证券元素的同时,还能全方位对标摩根大通。


此前,兼并只是中小券商之间的“小打小闹”,国泰君安并购海通,似乎意味着这一并购潮正向头部蔓延。


世间也许再无海通证券。这家曾无数次穿越周期,从资本市场的无序时代绵延至今的头部券商,定格在了9月5日的深夜,作为一家独立券商的历史,也止步于36年。


券业新纪元,就这么猝不及防地来了。


超级航母“国君大通”对上海金融业,对券业格局,对头部券商们后续的兼并,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起兼并,并非毫无征兆。

8月22日,时隔15年,《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下称《条例》)迎来全面修订。


2009年,在《条例》提出之际,整个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只有251万亿元。差不多同时期的东京金融市场,仅债券回购市场规模就已达到近217万亿元。


到了2023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已经提升至3373.6万亿元,持牌金融机构从2009年的986家增加至1771家,金融从业人员近50万人,在Z/Yen集团最新发布的2024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位居第六。


15年间,上海金融格局剧变,市委金融办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已经从“基本建成”迈向“提升能级”,因而修订版《条例》,更侧重增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不少修订内容都能说明这一点:


“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配合深化证券、期货和衍生品、区域性股权等各类市场改革”;

“聚焦金融科创‘双中心’联动...构建与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的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培育具备全球影响力的金融机构,承载这些目标的同时还要与更加国际化的机构角逐搏杀,一家超一流券商必不可少。


上海其实不缺头部券商。从业绩口径来看,Wind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间,申万宏源多数年份都位居券业前十,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在多数年份都位于上市券商中第2和第3位,海通证券偶有波动,但也未跌出前五。


但要达成上述目标,它们似乎都差了点意思。


比如即便它们常年位居头部阵营,但与始终稳定的“一哥”中信证券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比如它们并非“六边形战士”,而是或多或少在某些业务上有所偏科;

再比如它们都或多或少存在战略决策或内控上的问题,不管是海通国际陷入巨额业绩亏损,还是最近被抓的姜诚君,都能说明这一点。


上海给出的解法,是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此时时隔《条例》修订版发布只有短短两个星期。


乍看之下有些突然,但须知证监会早在3月15日就曾表态,称将用5年左右时间,推动形成10家足有优质头部机构;到了2035年,更要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而在两家成功合并后,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将分别达到1.68万亿和3481.78亿元,已经远超目前的中信证券。


这也意味着,时隔多年之后,海派券商再度执起了券业牛耳。


1988年,中国第一批33家券商里,申银证券、万国证券和海通证券是无可争议的执牛耳者,万国证券更是独领风骚,建立了中国证券史上第一个宏伟帝国。


它们的崛起,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第一个证券业务部、第一个市场加权指数都诞生在上海。


而崛起后的券商们,又反哺了沪市的发展。在此后深沪两市的争夺中,为上交所争取了不少IPO资源。


如今上海若顺利执回券业牛耳,对沪市的发展和上海金融体系的进一步成熟,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至于第二步,是海通和国泰君安的合并,究竟能否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在这起并购案里,海通证券明显是弱势方:海通国际的历史包袱让它2023年和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一落千丈,成为滑落最明显的头部券商;一个月前还作为投行业务负责人签字,一个月后就远遁的姜诚君,也能说明它内部的百孔千疮。


如此看来,国泰君安扮演的似乎是“白衣骑士”的角色。


国泰君安相关分析人士在接受财新采访时指出:“海通证券一直没有实控人,这几年出现了不少风险,还没释放完,合并可以‘肉烂在锅里’;在领导层面,国泰君安的高管都比较年轻,而海通证券的高管年纪都比较大,感觉也指向了合并之路;再者,海通证券的经纪业务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国君更全国化,两家机构的布局存在区别”。


更何况,两家券商同属上海国资委,亦不存在券商牌照流失的问题,整合起来会更顺畅。


但合并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人员、机构、资产等方面如何重新整合,让这次并购成为一次强强联合而非互相掣肘,才是最关键的步骤。


诚然,上海对大券商合并是有经验的,这从海派券商的名字就能看出来——申银、万国和宏源构成了申万宏源,国泰和君安构成了国泰君安。


但“国君大通”的整合,与上述这些案例比,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它也许将导致吸并海通证券的阻力,要远高于这些案例。


一言以蔽之,申万宏源、国泰君安的整合,更多是市场主导,行政力量参与的结果,而海通证券的整合,可能恰恰相反。


不管是申银还是国泰,彼时他们的吸并对象,万国证券也好,君安证券也罢,都是深陷风暴中心,即将破产死亡,或者私有化改造失败的状态。


万国证券在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多空战争中成了输家,资不抵债,舵手管金生因此入狱。


君安证券舵手杨骏筹划多年的管理层收购计划(MBO)过以失败告终,更被举报“非法转移收入”,导致中纪委等部门联合介入。


换言之,对此二家券商而言,它们除了并入另一家券商之外别无选择。


即便如此,它们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输人不输阵”。这两家个性鲜明的券商在各自并入之后,都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的磨合期。


彼时申银并购万国之际,两家券商的员工安排问题始终难以得到妥善解决,尤其在领导干部的人选安排上。最终的结果,是在合并以后,所有部门的领导岗位设置,基本上都是老申银和老万国各出一个,至于哪个为主,则用综合业务能力做参考。这才让两边都满意。


君安证券更是如此。国泰君安的正式成立是在1999年8月18日,但总裁办在此后的第二周才能成立,而中层干部的任命更是等到9月1日前后才能确定,个中斡旋拉扯之剧烈,可见一斑。


注意,此时两家券商已经别无选择,说是“山穷水尽”也毫不为过,饶是如此,依然个性十足。毕竟都是名震一时的头部券商,一众金融顶尖人才云集于此,有点脾气再正常不过。 


而相比之下,海通证券虽然最近有些狼狈,但也远未到此地步。有分析人士认为,本次合并与其说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不如说是源于上海国资委的行政指导。


换言之,海通证券并未被市场淘汰,更没有输光所有筹码。在这种情况下,要在国泰君安与海通之间寻求一个各方利益的平衡点,阻力可想而知。


作为“新国九条”背景下的首单巨头收购案,国泰君安与海通之间的“联姻”能为市场“打个样”,它预示着头部券商之间的整合趋势,将更趋向于同一控制体系下的合并。


同为上海券商,为何国泰君安选择与海通合并,而非申万宏源?


因为后者的控制方是中央汇金,华泰证券指出,因并购重组涉及到所有权转换、组织架构调整、管理层及员工整合、薪酬激励体系协同等诸多事宜,在同一控制下的券商更有可行性。


类似的券商还有哪些?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同属中信系;

中国银河、中金公司和申万宏源,同为汇金系;

中腰部券商中,华安证券与果国元证券均为安徽省人民政府控制;

兴业证券与华福证券第一大股东均为福建省财政厅;

第一创业和首创证券均为北京市人民政府控制。


除此之外,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已经完成股权变更、地方国资委审批、股东大会审议等环节,只差监管同意这一步,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浙商证券收购国都证券一事,证监会也正在受理。


新一轮并购浪潮来势汹汹,但真能解决券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吗?


过去数十年,除了中信证券始终高居榜首,行业里还找不到一家公司能有稳定的业绩综合排名。头部阵营的构成相当稳定,但内部排名并不稳定。


这也就意味着,没有哪家券商可以真正甩开对手。


比如2023年,华泰证券凭借自营业务的高增长,挤掉国泰君安,位居行业第二。但再往前几年,海通证券却是榜眼位置上的常客。


这种局面,高情商的说法是券业内部竞争激烈,活力充沛,说得直接一些,就是各家券商都只能做到在一两项业务上做到领先,一旦市场行情变化,则很容易改变位次。


2009年创业板、2019年科创板以及此后注册制的推出,都在不同时刻带来投行业务的增长;2010年后自营业务扩容,2012年后两融业务,股票质押业务扩容,2018年以后衍生品大爆发,都带来了各自业务的风口。


表现在行业排名上,就是各家券商忽高忽低,混乱不堪。


而归根结底,这是由于行业内缺乏真正优秀的公司,不能形成有效壁垒。


比如经纪业务上,东方财富、华泰证券和国金证券在十年前都获得了较大发展,从中信、海通等龙头手中分流,靠的居然是朴实无华的价格战;

比如投行业务上,很少有券商能因为项目筛选能力强、保荐项目优质而获得市场口碑,上市后业绩变脸,破发倒成了从头部到腰部券商的常态。


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优势互补可以部分解决这一问题,但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取巧”的无奈之举。


唯有坚守长期主义,锤炼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高度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参考:

透视2023年财报:优质券商,太少了,妙投App

那一年,倒在超级牛市之后的中国最大券商巨头,和讯

国君、海通启动合并,资产规模将超中信成为最大券商,财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