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2个月前

坚持科技赋能,通过科技赋能和数据引领,推动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深度融合,驱动普惠金融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度和可得性。

我国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为优化金融服务、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9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统筹把握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有力推动构建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良性互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金融总量增速仍保持在合理区间

陆磊介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人民银行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完善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明示并进一步下调政策利率,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以此带动了1年期、5年期以上LPR各下降0.1个百分点,支持挖掘有效需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同时,还引导主要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保持银行可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年初,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着力稳预期、强信心。一次性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了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0.25个百分点,着力支持宏观经济开好局。”陆磊说。

对于政策的实施效果,陆磊介绍,今年以来,针对科技金融设立了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有力扩大了有效投资。推出力度较大的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组合,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期,还新增了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支持12个受灾严重地区的防汛抗洪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帮助经营主体恢复生产经营。这些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人民银行还着力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从数据上看,金融总量增速仍保持在合理区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都高于名义经济增速。社会融资成本也稳中有降,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5%,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4%,同比分别下降了22个和68个基点。贷款结构持续优化,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6.9%,“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这三个数据都高于8.7%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

谈及下一步政策取向,陆磊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加快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举措,更加有力支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总量上,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银行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预期目标相匹配。在利率上,发挥好近期政策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的带动作用,以此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在结构上,加大已有工具的实施力度,推动新设立工具落地生效,主要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在全球保持领跑地位

“普惠金融是中国特色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普惠金融特别是数字普惠,在全球保持着领跑地位。”陆磊表示,多年来,人民银行多措并举,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更好服务社会民生。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持续提高,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了越来越多的群众。

在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方面,金融服务质效显著提升。陆磊介绍,多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设立普惠小微贷款有关支持工具,指导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较好地满足了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截至今年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了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7%;授信户数达到了6239万户,已覆盖超三分之一经营主体。

在支持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近期,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新的政策举措,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硬软各方面,实施五大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同样,截至今年7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50.4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1.6%。

在服务社会民生重点领域方面,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提高贷款额度,并将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纳入支持对象,支持他们就业创业。特别是针对困难学生群体,人民银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开展了2024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国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933亿元,助学贷款余额2085亿元。

陆磊强调,“政策取向+金融机构服务”是发展普惠金融的两大支柱,一方面要有政策,另一方面还要有金融机构的服务,缺一不可。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统筹好增量扩面和商业可持续,加快构建激励相容的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

在政策层面,政策设计突出发展重点,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促进城乡区域平衡协调发展,增强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健全管理制度和落地督导,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金融工具。

在金融机构层面,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加快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坚持科技赋能,通过科技赋能和数据引领,推动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深度融合,驱动普惠金融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度和可得性。

以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释放了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明确信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加强外汇便利化政策的供给。李红燕强调,要按照既 " 放得活 " 又 " 管得住 " 的要求,强化信用风险评估,健全分类管理体系,让诚信合规的企业办理业务更加便利。建设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竞争有序的外汇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为重点,统筹做好金融 " 五篇大文章 ",要将更多优质企业纳入外汇便利化政策范畴,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推进外汇监管创新,适应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还要持续完善外籍来华人员外汇服务,优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和功能,不断提升外汇服务质效。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稳步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要着力提升资本项目开放质量,有序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升级扩围跨国公司资金池试点,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推动外汇管理创新政策在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支持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高质量共建 " 一带一路 "。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加强外汇市场 " 宏观审慎 + 微观监管 " 两位一体管理,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强化外汇领域监管全覆盖,保持对外汇违法违规活动的高压打击态势,守好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完善中国特色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李红燕表示,国家外汇局将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三中全会部署要求,加大改革谋划和推动力度,加强改革评估和跟踪问效,以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坚持科技赋能,通过科技赋能和数据引领,推动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深度融合,驱动普惠金融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度和可得性。

我国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为优化金融服务、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9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统筹把握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有力推动构建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良性互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金融总量增速仍保持在合理区间

陆磊介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人民银行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完善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明示并进一步下调政策利率,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以此带动了1年期、5年期以上LPR各下降0.1个百分点,支持挖掘有效需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同时,还引导主要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保持银行可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年初,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着力稳预期、强信心。一次性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了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0.25个百分点,着力支持宏观经济开好局。”陆磊说。

对于政策的实施效果,陆磊介绍,今年以来,针对科技金融设立了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有力扩大了有效投资。推出力度较大的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组合,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期,还新增了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支持12个受灾严重地区的防汛抗洪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帮助经营主体恢复生产经营。这些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人民银行还着力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从数据上看,金融总量增速仍保持在合理区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都高于名义经济增速。社会融资成本也稳中有降,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5%,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4%,同比分别下降了22个和68个基点。贷款结构持续优化,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6.9%,“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这三个数据都高于8.7%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

谈及下一步政策取向,陆磊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加快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举措,更加有力支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总量上,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银行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预期目标相匹配。在利率上,发挥好近期政策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的带动作用,以此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在结构上,加大已有工具的实施力度,推动新设立工具落地生效,主要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在全球保持领跑地位

“普惠金融是中国特色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普惠金融特别是数字普惠,在全球保持着领跑地位。”陆磊表示,多年来,人民银行多措并举,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更好服务社会民生。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持续提高,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了越来越多的群众。

在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方面,金融服务质效显著提升。陆磊介绍,多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设立普惠小微贷款有关支持工具,指导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较好地满足了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截至今年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了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7%;授信户数达到了6239万户,已覆盖超三分之一经营主体。

在支持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近期,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新的政策举措,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硬软各方面,实施五大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同样,截至今年7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50.4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1.6%。

在服务社会民生重点领域方面,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提高贷款额度,并将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纳入支持对象,支持他们就业创业。特别是针对困难学生群体,人民银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开展了2024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国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933亿元,助学贷款余额2085亿元。

陆磊强调,“政策取向+金融机构服务”是发展普惠金融的两大支柱,一方面要有政策,另一方面还要有金融机构的服务,缺一不可。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统筹好增量扩面和商业可持续,加快构建激励相容的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

在政策层面,政策设计突出发展重点,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促进城乡区域平衡协调发展,增强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健全管理制度和落地督导,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金融工具。

在金融机构层面,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加快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坚持科技赋能,通过科技赋能和数据引领,推动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深度融合,驱动普惠金融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度和可得性。

以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释放了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明确信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加强外汇便利化政策的供给。李红燕强调,要按照既 " 放得活 " 又 " 管得住 " 的要求,强化信用风险评估,健全分类管理体系,让诚信合规的企业办理业务更加便利。建设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竞争有序的外汇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为重点,统筹做好金融 " 五篇大文章 ",要将更多优质企业纳入外汇便利化政策范畴,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推进外汇监管创新,适应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还要持续完善外籍来华人员外汇服务,优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和功能,不断提升外汇服务质效。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稳步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要着力提升资本项目开放质量,有序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升级扩围跨国公司资金池试点,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推动外汇管理创新政策在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支持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高质量共建 " 一带一路 "。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加强外汇市场 " 宏观审慎 + 微观监管 " 两位一体管理,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强化外汇领域监管全覆盖,保持对外汇违法违规活动的高压打击态势,守好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完善中国特色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李红燕表示,国家外汇局将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三中全会部署要求,加大改革谋划和推动力度,加强改革评估和跟踪问效,以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