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牛下半场,我们靠什么穿越低利率时代?

远川投资评论

2个月前

从海外成熟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多元资产配置将是理财子穿越低利率时代的“窄门”。

细数过去二十多年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一个明显趋势是希望更多的资金离开间接融资市场到直接融资市场配置。以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为起点,一批大约十万亿级别的资金从银行间配置市场转移至股票市场[1]。一度,公募基金作为最大的的资金承接方站在了聚光灯下,明星基金经理叙事将其推向高潮并最终被证伪。

浪潮之下,当下如何充分发挥资管行业的财富管理能力,使居民财富更好的实现保值增值,依然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雄关。

作为国内最大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代销机构,招商银行近期的一系列举动让另外一种解题思路浮出水面。8月28日,招商银行App正式上线了整合了多支多策略理财产品的优+专区,而在8月早些时候发布的月度五星策略中,招行的重点推荐也转向了主打资产配置的公募FOF产品。

事实上,在此之前多元资产配置的风已经在国内资管行业吹了很久。

从历史上看,银行理财子和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最大的两类资管机构,一直都有着各自鲜明的标签。其中,理财子更倾向于投资固收类资产,而基金管理公司则更擅长以股票为代表的权益资产。

但是随着近两年权益市场的持续低迷和票息收益空间的不断收窄,两类机构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尤其是在公募基金中,越来越多基金公司开始意识到多元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固收团队越来越受重视,跨境基金以及商品类基金也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例如一直以股混基金销售为主线的天天基金,也根据市场行情在首页进行了相应调整,增设了“热门固收”列表,以适应当下产品推广的市场行情。

不过,由于公募持仓有诸多局限,加上追求相对收益的底层驱动限制,更有潜力将多元资产配置理念发扬光大的或许还是银行理财子。

穿越低利率时代的“窄门”

2018年,资管新规正式发布,刚性兑付被打破,预期收益型产品也开始向净值化转型,资产管理行业进入了新的纪元。而与之同步进行的,却是国内宏观经济进入了转型期,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加,无论是实体、股票还是各类资产都没有太好的回报。

银行理财子作为预期收益型产品的主力军,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同时面临严峻挑战。

负债端,人们对银行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安全稳定的形象上,即使产品已经净值化,银行理财客户“保本保收益”的思想钢印却难以在短时间内磨灭,毫不夸张地说,部分投资人可以接受基金20%的波动,却很难容忍理财产品1%的回撤。

而在资产端,传统的哑铃模式也逐渐失效。作为哑铃模式“低波动、高收益”一侧的房地产信托,在房企融资阀门收紧之后,规模迅速萎缩,而“高波动、高收益”一侧的权益资产,也无法再稳定贡献超额收益。

监管机构十分体谅理财子的处境,因此赋予了理财子“投顾”级别的投资权限。不同于公募基金只能在股票、债券以及少量的商品ETF之间进行有限的组合构建,银行理财子的投资范围要宽泛得多,除了公募基金能投的以外,公募基金不能投的大宗商品、量化对冲、期权衍生品等等,也都在理财子的工具箱中。

只是行业内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寄希望于探索平滑机制实现类“摊余成本法”的效果,而忽略了工具箱的运用。但现实时不我待。一方面,监管“净值化”转型的决心不可逆;另外一方面,伴随着债券收益率的持续收敛,债券价格的上行空间被严重透支,未来随着债券收益中的资本利得部分快速衰竭,仅仅依靠固收投资的理财产品将举步维艰。

从海外成熟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多元资产配置将是理财子穿越低利率时代的“窄门”。通过科学的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可以降低单一资产类别的特定风险,从而在减少整体投资组合的波动性的情况下,维持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所以,无论是投资大师格雷厄姆,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科维茨,都曾称资产配置是投资中唯一的“免费的午餐”。

而这也是招银理财一直坚定探索的方向。

作为招商银行的理财子公司,招银理财继承了母行对风险极度厌恶的基因。市场上主流的一些高收益债,因为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招银理财都会主动进行规避。虽然保证了长期正确,但也导致招银理财在纯固收方面的票息收益相较同行略显不足。

恰如《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如何寻找更多收益来源”这个问题倒逼招银理财早早踏上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探索通过多资产、多策略配置实现稳健收益的银行理财商业模式,并一往无前,逐步建成了涵盖多资产投资、量化衍生品投资、FOF投资、股票投资、另类投资等多个不同类型的资产与策略。

面对当下正在徐徐展开的低利率时代,这却也成为了最可靠的道路。对于在这个领域已经深耕多年的招银理财来说,资产配置的意义绝不是“大锅炖”,在国内做资产配置需要一套成熟的方法论和完整的资产配置团队支撑。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从马科维茨首次提出资产配置理论,到大卫·史文森的耶鲁模式将其发扬光大,资产配置模型发展至今经历了多次迭代,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框架都可以概括为:战略资产配置(Strategic Asset Allocation, SAA)+战术资产配置 (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 TAA)+匹配客户需求。

其中,对于不同的资管机构而言,因为管理规模和负债久期存在差异,所以对于SAA和TAA的选择也会千差万别。

以上世纪80年代大卫•史文森刚刚接手的耶鲁捐赠基金为例,当基金规模在两三百亿美金这个体量的时候,很容易通过高配另类资产来显著提升收益,而不用顾虑资产的可获得性问题,并相应解放了对流动性资产的要求,所以在大卫•史文森跳过信用债而直接配置了国债。

但对于更大体量的资金而言,同样的配置方式显然无法适用。比如万亿美元级别的挪威主权基金,另类资产的整体规模完全无法满足其战略资产配置要求,所以只能以标品为主,在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之间进行均衡配置。

他们的共性是,对SAA的重视程度都显著高于TAA。毕竟投资组合90%的表现都由SAA决定,TAA的重要程度只有10%。

不过,对于理财子而言,这却是一个伪命题。原因无他,不同风险评级的理财产品在发行时,各类资产所占比例就已经在合同中规定好了,债券应该配置多少、股票或者其他资产又应该配置多少都是固定的,所以,SAA其实是理财子必须接受的,TAA才是管理人真正能够有所作为的部分。

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先尽可能地拓宽研究覆盖范围,并丰富每个大类资产中的子类别,之后再去粗取精找到最优解。这个过程可以用道德经中的另外一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来概括。

以招银理财的策略库为例,最早的可追溯到自其前身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时期,不是单纯依赖外部投资开始,而是坚持自研策略的开发,尤其这几年有了“喷涌”的效果,在持续的投资实践中积累了众多长期超越基准的卓越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股票红利、指数增强、偏债混合型公募基金优选组合、风格型公募基金优选组合、美股科技股投资、全球消费品投资、美股大盘股投资、可转债投资、量化中性策略、长短期纯债投资、黄金投资以及商品CTA策略等。

除此以外,丰富每个大类资产中的子类别,优化颗粒度也尤为重要。

以黄金为例,作为一种特殊的大类资产,可投资的子品类包括黄金ETF、黄金期货以及黄金期权等等。虽然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黄金价格上涨的确定性很高,但是由于降息节奏和幅度的不确定性,短期黄金仍然可能出现震荡行情。

那么现阶段,像挂钩黄金的雪球期权,只要黄金不出现大幅下跌,就可以获得波动率带来的稳定票息,在震荡市中也可获得较好收益,或者配置黄金看涨期权,通过支付少量期权费达到下跌保护的目的,在平滑掉波动的情况下,更稳健地参与黄金投资。这些都是比较适合理财子的投资品种。

至于去粗取精找到适合理财产品定位的资产类别,也绝不意味着采纳现在主流的市场分类方法,或者追逐市场热点。以股票为例,市场可能喜欢从价值或者成长的角度进行分类,然后阶段性的会有特点风格或者板块独占鳌头,而招银理财做的是穿越中短周期的市场迷雾,寻找长期能够提供超额收益并且波动率不高的资产。

这在以追求相对收益为目标的公募基金固然可以实现,但是对于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理财子来说,其实是一种非常自洽的选择,并且时常有“意外收获”。

比如今年以来,红利板块受到市场追捧,以长江电力为代表的一众高分红股票纷纷创出新高,吸引了大量资金追高买入。但实际上早在2021、2022年红利板块尚且无人问津时,招银理财便已经成立了一系列以红利股票作为核心策略的理财产品,成功享受到了今年这轮红利板块爆发的贝塔。

正是类似这样不期而至的成功,点缀了资产配置这趟注定需要厚积薄发的旅程,也激励着一批像招银理财一样的资管机构在这条道路上砥砺前行。而一套如此丰富且庞杂的体系,自然也离不开一个完整的投资团队紧密而有效的配合。

像造车一样做配置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引入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装配线,在大幅降低了成本的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大获成功。此后一百多年时间,造车工业在模块化方向上狂奔,通过提升部件和模块的通用化程度,大幅缩短了研发周期,汽车制造商得以基于一个高通用度基础构架来研发和制造不同级别、不同种类乃至不同品牌的车型。

参考造车的思路,招银理财内部也早已对各类资产进行了模块化分类。在多年的持续投入之后,招银理财在权益投资方面已经形成了多资产投资、量化衍生、FOF投资、股票投资四大部门,并建立起具备稳定性、一致性、持续性的策略库。

在对大部分资产都有了足以超越市场的认知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产品层面将这些“模块”进行有机整合,而非单兵作战,招银理财的答案是建立一个专业分工且共享的投研机制。

首先是要保证投研文化的统一,确保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同频交流。招银理财的权益投资团队成员除了以管培生方式培养的校招生以外,在社招方面,会尤其注重投研人才的绝对收益倾向,确保能够与招银理财的文化兼容。

这也使得招银理财内部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人员架构。目前的权益投资团队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员都在招商银行体系工作了5年以上,一半以上在招商银行体系已经工作了10年以上。

而相比于人员配置,更重要的是建设一个开放共享的组织形式,以实现思考与观点的有效碰撞与链接。在这方面,招银理财探索了很长时间。

最开始主要是通过开会,由每个人直接表达自己所覆盖大类资产或投资策略的研究观点,之后还尝试每周遴选策略进行分享,但效果都不理想。原因很简单,观点往往来源于长期深度研究之后的转化,其他人了解不深的情况下,只听观点几乎不可能吸收背后的逻辑,所以效果无疑要打一个折扣。

通过不断摸索,目前招银理财采用了一种新的投研模式。每一个子类资产或者策略都由资深的投资经理直接牵头进行研究,研究员则辅助投资经理做一些基础工作,从而实现投资与研究的深度结合,解决投研转化的难题。

除此以外,身为银行理财子还有一个极大优势,那就是研究资源丰富,视野非常广阔。市场上的主流资管机构,无论是券商、公募基金还是保险,理论上都属于理财子的合作方,所以可以获得它们技术和资源支持。就像造车时难免需要外采零件,招银理财也会积极博采外部筛选优质投资策略,补充自身的策略库,以便更可靠地为大众提供不同层次的理财服务。

而在整个体系中所有成员的通力合作下,目前招银理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建成了包括“量化+”“红利+”“全球+”“价值+”“债券+”“结构+”“黄金”八大体系产品线,即多资产多策略品牌“全+福”,收益来源清晰,几乎所有投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尾声

在基金领域,投资者教育已经持续多年且深入人心。一些主流的基金代销 App 如天天基金都有设置投教专区、基金学堂等模块。而银行理财客户对于理财产品认知,依然停留在传统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层面,对于无论是净值化,还是权益资产的理解都有所不足,同时也无法接受波动。在此背景下,推广多元资产配置理念以及多策略理财产品,无疑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但招银理财却相信这是一件长期正确的事情,不仅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投资者教育,比如开展直播栏目,漫画解读策略等,同时还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售前和售后团队,确保客户“看得懂、敢于投、拿得住”。

而本次优+专区在招商银行App正式上线,也算是多策略理财视野的一次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投资者在固收理财之外有了更多选择可能,与此同时,充分的策略解析与投资陪伴也有利于投资者真正从“买历史收益”向“买投资策略”转型。

虽然相比于目前主流的银行理财产品,推广多策略理财要困难得多,但就像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的前期生长很慢,需要先把根扎得很深,但之后会出现爆发式的成长,而且寿命特别长。被子植物前期的成长速度很快,但根基不牢固,很容易枯萎。

多元资产配置的理念在华尔街早已深入人心,招银理财相信其未来也会像裸子植物一样在国内茁壮成长。

参考资料

[1] 宏观特估论,丁昶

编辑:沈晖

视觉设计:疏睿
责任编辑:沈晖

从海外成熟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多元资产配置将是理财子穿越低利率时代的“窄门”。

细数过去二十多年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一个明显趋势是希望更多的资金离开间接融资市场到直接融资市场配置。以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为起点,一批大约十万亿级别的资金从银行间配置市场转移至股票市场[1]。一度,公募基金作为最大的的资金承接方站在了聚光灯下,明星基金经理叙事将其推向高潮并最终被证伪。

浪潮之下,当下如何充分发挥资管行业的财富管理能力,使居民财富更好的实现保值增值,依然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雄关。

作为国内最大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代销机构,招商银行近期的一系列举动让另外一种解题思路浮出水面。8月28日,招商银行App正式上线了整合了多支多策略理财产品的优+专区,而在8月早些时候发布的月度五星策略中,招行的重点推荐也转向了主打资产配置的公募FOF产品。

事实上,在此之前多元资产配置的风已经在国内资管行业吹了很久。

从历史上看,银行理财子和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最大的两类资管机构,一直都有着各自鲜明的标签。其中,理财子更倾向于投资固收类资产,而基金管理公司则更擅长以股票为代表的权益资产。

但是随着近两年权益市场的持续低迷和票息收益空间的不断收窄,两类机构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尤其是在公募基金中,越来越多基金公司开始意识到多元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固收团队越来越受重视,跨境基金以及商品类基金也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例如一直以股混基金销售为主线的天天基金,也根据市场行情在首页进行了相应调整,增设了“热门固收”列表,以适应当下产品推广的市场行情。

不过,由于公募持仓有诸多局限,加上追求相对收益的底层驱动限制,更有潜力将多元资产配置理念发扬光大的或许还是银行理财子。

穿越低利率时代的“窄门”

2018年,资管新规正式发布,刚性兑付被打破,预期收益型产品也开始向净值化转型,资产管理行业进入了新的纪元。而与之同步进行的,却是国内宏观经济进入了转型期,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加,无论是实体、股票还是各类资产都没有太好的回报。

银行理财子作为预期收益型产品的主力军,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同时面临严峻挑战。

负债端,人们对银行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安全稳定的形象上,即使产品已经净值化,银行理财客户“保本保收益”的思想钢印却难以在短时间内磨灭,毫不夸张地说,部分投资人可以接受基金20%的波动,却很难容忍理财产品1%的回撤。

而在资产端,传统的哑铃模式也逐渐失效。作为哑铃模式“低波动、高收益”一侧的房地产信托,在房企融资阀门收紧之后,规模迅速萎缩,而“高波动、高收益”一侧的权益资产,也无法再稳定贡献超额收益。

监管机构十分体谅理财子的处境,因此赋予了理财子“投顾”级别的投资权限。不同于公募基金只能在股票、债券以及少量的商品ETF之间进行有限的组合构建,银行理财子的投资范围要宽泛得多,除了公募基金能投的以外,公募基金不能投的大宗商品、量化对冲、期权衍生品等等,也都在理财子的工具箱中。

只是行业内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寄希望于探索平滑机制实现类“摊余成本法”的效果,而忽略了工具箱的运用。但现实时不我待。一方面,监管“净值化”转型的决心不可逆;另外一方面,伴随着债券收益率的持续收敛,债券价格的上行空间被严重透支,未来随着债券收益中的资本利得部分快速衰竭,仅仅依靠固收投资的理财产品将举步维艰。

从海外成熟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多元资产配置将是理财子穿越低利率时代的“窄门”。通过科学的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可以降低单一资产类别的特定风险,从而在减少整体投资组合的波动性的情况下,维持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所以,无论是投资大师格雷厄姆,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科维茨,都曾称资产配置是投资中唯一的“免费的午餐”。

而这也是招银理财一直坚定探索的方向。

作为招商银行的理财子公司,招银理财继承了母行对风险极度厌恶的基因。市场上主流的一些高收益债,因为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招银理财都会主动进行规避。虽然保证了长期正确,但也导致招银理财在纯固收方面的票息收益相较同行略显不足。

恰如《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如何寻找更多收益来源”这个问题倒逼招银理财早早踏上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探索通过多资产、多策略配置实现稳健收益的银行理财商业模式,并一往无前,逐步建成了涵盖多资产投资、量化衍生品投资、FOF投资、股票投资、另类投资等多个不同类型的资产与策略。

面对当下正在徐徐展开的低利率时代,这却也成为了最可靠的道路。对于在这个领域已经深耕多年的招银理财来说,资产配置的意义绝不是“大锅炖”,在国内做资产配置需要一套成熟的方法论和完整的资产配置团队支撑。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从马科维茨首次提出资产配置理论,到大卫·史文森的耶鲁模式将其发扬光大,资产配置模型发展至今经历了多次迭代,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框架都可以概括为:战略资产配置(Strategic Asset Allocation, SAA)+战术资产配置 (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 TAA)+匹配客户需求。

其中,对于不同的资管机构而言,因为管理规模和负债久期存在差异,所以对于SAA和TAA的选择也会千差万别。

以上世纪80年代大卫•史文森刚刚接手的耶鲁捐赠基金为例,当基金规模在两三百亿美金这个体量的时候,很容易通过高配另类资产来显著提升收益,而不用顾虑资产的可获得性问题,并相应解放了对流动性资产的要求,所以在大卫•史文森跳过信用债而直接配置了国债。

但对于更大体量的资金而言,同样的配置方式显然无法适用。比如万亿美元级别的挪威主权基金,另类资产的整体规模完全无法满足其战略资产配置要求,所以只能以标品为主,在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之间进行均衡配置。

他们的共性是,对SAA的重视程度都显著高于TAA。毕竟投资组合90%的表现都由SAA决定,TAA的重要程度只有10%。

不过,对于理财子而言,这却是一个伪命题。原因无他,不同风险评级的理财产品在发行时,各类资产所占比例就已经在合同中规定好了,债券应该配置多少、股票或者其他资产又应该配置多少都是固定的,所以,SAA其实是理财子必须接受的,TAA才是管理人真正能够有所作为的部分。

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先尽可能地拓宽研究覆盖范围,并丰富每个大类资产中的子类别,之后再去粗取精找到最优解。这个过程可以用道德经中的另外一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来概括。

以招银理财的策略库为例,最早的可追溯到自其前身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时期,不是单纯依赖外部投资开始,而是坚持自研策略的开发,尤其这几年有了“喷涌”的效果,在持续的投资实践中积累了众多长期超越基准的卓越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股票红利、指数增强、偏债混合型公募基金优选组合、风格型公募基金优选组合、美股科技股投资、全球消费品投资、美股大盘股投资、可转债投资、量化中性策略、长短期纯债投资、黄金投资以及商品CTA策略等。

除此以外,丰富每个大类资产中的子类别,优化颗粒度也尤为重要。

以黄金为例,作为一种特殊的大类资产,可投资的子品类包括黄金ETF、黄金期货以及黄金期权等等。虽然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黄金价格上涨的确定性很高,但是由于降息节奏和幅度的不确定性,短期黄金仍然可能出现震荡行情。

那么现阶段,像挂钩黄金的雪球期权,只要黄金不出现大幅下跌,就可以获得波动率带来的稳定票息,在震荡市中也可获得较好收益,或者配置黄金看涨期权,通过支付少量期权费达到下跌保护的目的,在平滑掉波动的情况下,更稳健地参与黄金投资。这些都是比较适合理财子的投资品种。

至于去粗取精找到适合理财产品定位的资产类别,也绝不意味着采纳现在主流的市场分类方法,或者追逐市场热点。以股票为例,市场可能喜欢从价值或者成长的角度进行分类,然后阶段性的会有特点风格或者板块独占鳌头,而招银理财做的是穿越中短周期的市场迷雾,寻找长期能够提供超额收益并且波动率不高的资产。

这在以追求相对收益为目标的公募基金固然可以实现,但是对于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理财子来说,其实是一种非常自洽的选择,并且时常有“意外收获”。

比如今年以来,红利板块受到市场追捧,以长江电力为代表的一众高分红股票纷纷创出新高,吸引了大量资金追高买入。但实际上早在2021、2022年红利板块尚且无人问津时,招银理财便已经成立了一系列以红利股票作为核心策略的理财产品,成功享受到了今年这轮红利板块爆发的贝塔。

正是类似这样不期而至的成功,点缀了资产配置这趟注定需要厚积薄发的旅程,也激励着一批像招银理财一样的资管机构在这条道路上砥砺前行。而一套如此丰富且庞杂的体系,自然也离不开一个完整的投资团队紧密而有效的配合。

像造车一样做配置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引入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装配线,在大幅降低了成本的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大获成功。此后一百多年时间,造车工业在模块化方向上狂奔,通过提升部件和模块的通用化程度,大幅缩短了研发周期,汽车制造商得以基于一个高通用度基础构架来研发和制造不同级别、不同种类乃至不同品牌的车型。

参考造车的思路,招银理财内部也早已对各类资产进行了模块化分类。在多年的持续投入之后,招银理财在权益投资方面已经形成了多资产投资、量化衍生、FOF投资、股票投资四大部门,并建立起具备稳定性、一致性、持续性的策略库。

在对大部分资产都有了足以超越市场的认知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产品层面将这些“模块”进行有机整合,而非单兵作战,招银理财的答案是建立一个专业分工且共享的投研机制。

首先是要保证投研文化的统一,确保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同频交流。招银理财的权益投资团队成员除了以管培生方式培养的校招生以外,在社招方面,会尤其注重投研人才的绝对收益倾向,确保能够与招银理财的文化兼容。

这也使得招银理财内部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人员架构。目前的权益投资团队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员都在招商银行体系工作了5年以上,一半以上在招商银行体系已经工作了10年以上。

而相比于人员配置,更重要的是建设一个开放共享的组织形式,以实现思考与观点的有效碰撞与链接。在这方面,招银理财探索了很长时间。

最开始主要是通过开会,由每个人直接表达自己所覆盖大类资产或投资策略的研究观点,之后还尝试每周遴选策略进行分享,但效果都不理想。原因很简单,观点往往来源于长期深度研究之后的转化,其他人了解不深的情况下,只听观点几乎不可能吸收背后的逻辑,所以效果无疑要打一个折扣。

通过不断摸索,目前招银理财采用了一种新的投研模式。每一个子类资产或者策略都由资深的投资经理直接牵头进行研究,研究员则辅助投资经理做一些基础工作,从而实现投资与研究的深度结合,解决投研转化的难题。

除此以外,身为银行理财子还有一个极大优势,那就是研究资源丰富,视野非常广阔。市场上的主流资管机构,无论是券商、公募基金还是保险,理论上都属于理财子的合作方,所以可以获得它们技术和资源支持。就像造车时难免需要外采零件,招银理财也会积极博采外部筛选优质投资策略,补充自身的策略库,以便更可靠地为大众提供不同层次的理财服务。

而在整个体系中所有成员的通力合作下,目前招银理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建成了包括“量化+”“红利+”“全球+”“价值+”“债券+”“结构+”“黄金”八大体系产品线,即多资产多策略品牌“全+福”,收益来源清晰,几乎所有投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尾声

在基金领域,投资者教育已经持续多年且深入人心。一些主流的基金代销 App 如天天基金都有设置投教专区、基金学堂等模块。而银行理财客户对于理财产品认知,依然停留在传统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层面,对于无论是净值化,还是权益资产的理解都有所不足,同时也无法接受波动。在此背景下,推广多元资产配置理念以及多策略理财产品,无疑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但招银理财却相信这是一件长期正确的事情,不仅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投资者教育,比如开展直播栏目,漫画解读策略等,同时还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售前和售后团队,确保客户“看得懂、敢于投、拿得住”。

而本次优+专区在招商银行App正式上线,也算是多策略理财视野的一次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投资者在固收理财之外有了更多选择可能,与此同时,充分的策略解析与投资陪伴也有利于投资者真正从“买历史收益”向“买投资策略”转型。

虽然相比于目前主流的银行理财产品,推广多策略理财要困难得多,但就像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的前期生长很慢,需要先把根扎得很深,但之后会出现爆发式的成长,而且寿命特别长。被子植物前期的成长速度很快,但根基不牢固,很容易枯萎。

多元资产配置的理念在华尔街早已深入人心,招银理财相信其未来也会像裸子植物一样在国内茁壮成长。

参考资料

[1] 宏观特估论,丁昶

编辑:沈晖

视觉设计:疏睿
责任编辑:沈晖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