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18个应用场景,中国首个能源化工行业大模型发布

来源:数字开物

3周前

中国石化基于勘探开发、炼油化工2个行业大模型,开展了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安全环保、科技研发、企业运营、値息和数字化6大领域20个大模型场景建设,推动大模型在石化行业应用落地。

8月28日,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华为、科大讯飞共同打造的昆仑大模型发布阶段性成果,昆仑大模型已于8月23日通过了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这也是国内能源化工行业首个通过备案的大模型。

昆仑大模型发布阶段性成果

昆仑大模型发布阶段性成果

昆仑大模型于今年5月28日全面启动建设,在三个月时间里,训练了8个大模型、研发了18个应用场景、构建了丰富的行业与专业数据集、完成了AI中台定制化设计、搭建了智算算力环境。

在大模型训练方面,训练发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8个大模型,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需求。行业大模型方面,发布130亿参数、330亿参数的语言大模型,以及3亿参数的视觉大模型,行业知识问答、概念理解、论文摘要生成、工业视觉理解等专业能力有效提升;专业大模型方面,发布50亿参数地震解释和1亿参数测井处理解释两个具有专业特色的大模型,智能化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场景大模型方面,发布130亿参数智能问数、3亿参数设备识别、160亿参数客户营销3个大模型,支撑智能运营问数、图文生成等业务需求。

目前,昆仑大模型在多个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已经显现出了显著成效,在当天的成果发布会上展示了地震解释大模型、测井处理解释大模型这两个专业大模型应用,此外还有员工助手应用、行业大家应用等。

其中勘探业务方面,地震解释大模型打造走滑断裂识别、火山岩识别等五个应用场景,并在塔里木、四川等盆地开展了地震解释应用,应用效果显著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工作效率提高10倍以上。测井是油气田地质研究、油藏描述、油气发现的关键资料。测井方面,依托超过百万井次的数据积累,基于昆仑大模型研发了测井处理解释大模型,打造储层参数计算、流体识别和解释报告生成三个智能应用场景,处理解释准确度及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企业办公效率提升和知识管理方面,研发员工助手应用、行业大家应用。员工助手应用依托大模型研发的公文撰写、会议助手、规章问答、营销助手等应用,覆盖全场景、全流程办公服务,将帮助数十万中石油员工全面提升工作效能。行业大家应用基于中石油几十年的行业数据积累,是能源化工行业专家,员工获取行业知识更便捷、更准确、更高效。

此外,近年来中国石化也在多领域开拓“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梳理了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安全、环保、科研、经营、管理等9类200余个人工智能场景。中国石化基于勘探开发、炼油化工2个行业大模型,开展了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安全环保、科技研发、企业运营、値息和数字化6大领域20个大模型场景建设,推动大模型在石化行业应用落地。此外,中国石化内部算力主要用于小模型训练及推理,在小场景建设方面,中国石化组织胜利油田,西北油田等6家上游企业,中科炼化、镇海炼化等6家炼化企业,石勘院、北化院、SEI等8家研究设计单位,已开展四类功能、37个场景建设。其中数据智能分析场景21个、视觉分析场景10个、自然语言处理场景3个、智能机器人场景3个。

不止能源化工的行业大模型,很多针对能源行业的细分场景大模型也在加速整个能源行业智能化升级,比如盘古矿山大模型、智工·工业大模型、煤科卫士大模型等都针对更多能源场景开发出了不同大模型应用,并积极开展共建合作。

例如,2023年7月18日,山东能源集团、华为、云鼎科技联合发布全球首个商用于能源领域的AI大模型——盘古矿山大模型。该模型涵盖采煤、掘进、主运、辅运、提升、安监、防冲、洗选、焦化9个专业21个场景应用,山东能源通过盘古矿山大模型的视觉识别能力在兴隆庄、李楼等煤矿对卸压钻孔施工质量进行智能分析,辅助规范性验证,将人工审核工作量降低了80%以上,施工监管审核时间从过去的3天缩短至10分钟。目前,盘古矿山大模型可以进入到流水线大生产的模式,二十多个矿井用一个算法模型,极大地降低交付时间,模型落地周期从原本的1-2月缩短为2周。

此外,中工互联智工·工业大模型也已经在智慧能源管理、工业控制器、石化电力等领域取得了成功应用。智慧能源管理方面,今年3月,中工互联与上海英格索兰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工业大模型+能源”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此次合作还标志着国内首台套“工业大模型+能源管理控制系统”正式进入落地阶段。

中工互联智工·工业大模型

中工互联智工·工业大模型

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的“煤科卫士大模型ChinamjGPT”可使煤机装备的售后效率有效提升40%,设备利用率提升15%,故障停机时间降低30%,维修成本降低20%,故障零部件的查询时间降低到1分钟以内,实现对设备的全天候监控、故障预判和高效运营服务。近日,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还发布了“煤科卫士大模型ChinamjGPT”项目测试服务采购方案。

由此可见,能源行业正成为AI大模型落地的重要阵地。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深入挖掘,大模型将进一步赋能能源行业,推动行业整体智能化升级。

中国石化基于勘探开发、炼油化工2个行业大模型,开展了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安全环保、科技研发、企业运营、値息和数字化6大领域20个大模型场景建设,推动大模型在石化行业应用落地。

8月28日,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华为、科大讯飞共同打造的昆仑大模型发布阶段性成果,昆仑大模型已于8月23日通过了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这也是国内能源化工行业首个通过备案的大模型。

昆仑大模型发布阶段性成果

昆仑大模型发布阶段性成果

昆仑大模型于今年5月28日全面启动建设,在三个月时间里,训练了8个大模型、研发了18个应用场景、构建了丰富的行业与专业数据集、完成了AI中台定制化设计、搭建了智算算力环境。

在大模型训练方面,训练发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8个大模型,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需求。行业大模型方面,发布130亿参数、330亿参数的语言大模型,以及3亿参数的视觉大模型,行业知识问答、概念理解、论文摘要生成、工业视觉理解等专业能力有效提升;专业大模型方面,发布50亿参数地震解释和1亿参数测井处理解释两个具有专业特色的大模型,智能化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场景大模型方面,发布130亿参数智能问数、3亿参数设备识别、160亿参数客户营销3个大模型,支撑智能运营问数、图文生成等业务需求。

目前,昆仑大模型在多个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已经显现出了显著成效,在当天的成果发布会上展示了地震解释大模型、测井处理解释大模型这两个专业大模型应用,此外还有员工助手应用、行业大家应用等。

其中勘探业务方面,地震解释大模型打造走滑断裂识别、火山岩识别等五个应用场景,并在塔里木、四川等盆地开展了地震解释应用,应用效果显著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工作效率提高10倍以上。测井是油气田地质研究、油藏描述、油气发现的关键资料。测井方面,依托超过百万井次的数据积累,基于昆仑大模型研发了测井处理解释大模型,打造储层参数计算、流体识别和解释报告生成三个智能应用场景,处理解释准确度及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企业办公效率提升和知识管理方面,研发员工助手应用、行业大家应用。员工助手应用依托大模型研发的公文撰写、会议助手、规章问答、营销助手等应用,覆盖全场景、全流程办公服务,将帮助数十万中石油员工全面提升工作效能。行业大家应用基于中石油几十年的行业数据积累,是能源化工行业专家,员工获取行业知识更便捷、更准确、更高效。

此外,近年来中国石化也在多领域开拓“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梳理了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安全、环保、科研、经营、管理等9类200余个人工智能场景。中国石化基于勘探开发、炼油化工2个行业大模型,开展了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安全环保、科技研发、企业运营、値息和数字化6大领域20个大模型场景建设,推动大模型在石化行业应用落地。此外,中国石化内部算力主要用于小模型训练及推理,在小场景建设方面,中国石化组织胜利油田,西北油田等6家上游企业,中科炼化、镇海炼化等6家炼化企业,石勘院、北化院、SEI等8家研究设计单位,已开展四类功能、37个场景建设。其中数据智能分析场景21个、视觉分析场景10个、自然语言处理场景3个、智能机器人场景3个。

不止能源化工的行业大模型,很多针对能源行业的细分场景大模型也在加速整个能源行业智能化升级,比如盘古矿山大模型、智工·工业大模型、煤科卫士大模型等都针对更多能源场景开发出了不同大模型应用,并积极开展共建合作。

例如,2023年7月18日,山东能源集团、华为、云鼎科技联合发布全球首个商用于能源领域的AI大模型——盘古矿山大模型。该模型涵盖采煤、掘进、主运、辅运、提升、安监、防冲、洗选、焦化9个专业21个场景应用,山东能源通过盘古矿山大模型的视觉识别能力在兴隆庄、李楼等煤矿对卸压钻孔施工质量进行智能分析,辅助规范性验证,将人工审核工作量降低了80%以上,施工监管审核时间从过去的3天缩短至10分钟。目前,盘古矿山大模型可以进入到流水线大生产的模式,二十多个矿井用一个算法模型,极大地降低交付时间,模型落地周期从原本的1-2月缩短为2周。

此外,中工互联智工·工业大模型也已经在智慧能源管理、工业控制器、石化电力等领域取得了成功应用。智慧能源管理方面,今年3月,中工互联与上海英格索兰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工业大模型+能源”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此次合作还标志着国内首台套“工业大模型+能源管理控制系统”正式进入落地阶段。

中工互联智工·工业大模型

中工互联智工·工业大模型

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的“煤科卫士大模型ChinamjGPT”可使煤机装备的售后效率有效提升40%,设备利用率提升15%,故障停机时间降低30%,维修成本降低20%,故障零部件的查询时间降低到1分钟以内,实现对设备的全天候监控、故障预判和高效运营服务。近日,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还发布了“煤科卫士大模型ChinamjGPT”项目测试服务采购方案。

由此可见,能源行业正成为AI大模型落地的重要阵地。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深入挖掘,大模型将进一步赋能能源行业,推动行业整体智能化升级。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