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公众号“投资界”
作者 | 周佳丽
投资界获悉,9月2日,无问芯穹正式宣布完成近5亿元融资。至此,成立仅16个月,无问芯穹已累计完成近10亿元融资。
此次投资方阵容令人惊叹——
联合领投方为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启明创投和洪泰基金,跟投方包括联想创投、小米、软通高科等战略投资方,国开科创、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临港科创投担任管理人)、徐汇科创投等国资基金,以及顺为资本、达晨财智、德同资本、尚势资本、森若玉坤、申万宏源、正景资本等财务机构。
这是一支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推动集结的队伍,发起人正是汪玉教授。作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最年轻系主任,汪玉曾率队学生姚颂创办AI芯片公司深鉴科技,后来在2023年发起创立无问芯穹,公司CEO夏立雪、首席科学家戴国浩均是汪玉的学生。
透过无问芯穹,上海“模都”标签愈发深刻。这里已经跑出MiniMax、衔远科技、哩布哩布AI、面壁智能等明星大模型企业。眼下,中国“百模大战”鏖战正酣,这也是各地AI竞赛的生动写照。
今年最猛AI融资
VC/PE豪华
这是无问芯穹首次正式官宣融资,缔造了国内AI Infra(大模型基础设施)层最大的单笔融资记录。
一份长长的投资人名单浮现:
本轮融资联合领投方为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启明创投和洪泰基金,跟投方包括联想创投、小米、软通高科等战略投资方,国开科创、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临港科创投担任管理人)、徐汇科创投等国资基金,以及顺为资本、达晨财智、德同资本、尚势资本、森若玉坤、申万宏源、正景资本等财务机构。
其实在此之前,这家明星大模型公司曾进行过两轮融资,分别发生在2023年5月及同年11月。根据无问芯穹,公司过往投资方包括:
百度、智谱、同歌创投等战略股东,以及红杉中国、砺思资本、徐汇资本、北极光创投、真格基金、惠隆创投、经纬创投、无限基金 SEE Fund、金沙江创投、星连资本、绿洲资本、南山资本、光源资本、七熹投资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
其中,作为崛起于上海徐汇区的AI黑马,无问芯穹在2023年连续收获了来自徐汇资本——上海徐汇区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国有投资公司的两轮投资。
如此一来,成立于2023年5月的无问芯穹已经吸引了近40家投资方。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CEO夏立雪表示:“感谢多方资本对无问芯穹的青睐,让我们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创业征途上多了一份不负厚望的笃定。”
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表示:“AI基础设施是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君联资本始终对该领域密切关注。君联认为,无问芯穹拥有一支行业稀缺且具有深厚学术积淀和丰富产业经验的‘复合型’队伍,以行业独有的大规模异构算力软硬联合优化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国产异构算力生态发展,构建中国本土化AI 基础设施竞争力。”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表示:“无问芯穹是行业少有对AI基础设施的发展脉络和行业格局拥有先见性和敏锐性的企业,在AI 2.0时代基于‘推理加速、多元异构’的核心能力,快速实现了核心技术的价值转化,为芯片硬件、智算中心、大模型和AI应用等产业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都提供了多快好省的解决方案,为大模型的降本增效带来更好的效果,在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上都具有独到优势。”
洪泰基金执行董事虞扬表示:“自Transformer架构统一了模型结构以来,全球算力需求剧增,而硬件性能的提升速度却难以匹配计算需求的增长速度,使开发者受限于高昂的推理成本。在中国,算力异构问题以及不同硬件结构和软件的差异性给用户带来了更多挑战。无问芯穹打造了AI 2.0时代的异构云平台,统一了异构芯片与算法框架之间的接口,并在云端构建了一系列经过软硬件优化的中间件,实现了行业SOTA的性能表现。”
清华教授带队
三位学生干出一个独角兽
汪玉,无问芯穹的灵魂人物。
出生于1982年,汪玉本科、硕士、博士均在清华大学,2007年开始留校任教,38岁就成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系主任。专注研究硬件、芯片和基础软件方向,汪玉在学术上硕果累累,在产学结合上也有重要成果。
2016年,他曾率队学生姚颂、单羿,创办了AI芯片公司深鉴科技。两年后,深鉴科技被全球最大FPGA厂商赛灵思收购,成为中国AI领域第一家实现退出的创业公司。
后来,AI大模型浪潮席卷而来,大模型创业轰轰烈烈,但算力训练成本高、难以统一高效部署算力设施等仍是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彼时,汪玉团队认为,国内整体算力水平距离国际先进还有明显差距,光靠芯片工艺提升或是多元芯片的迭代已远远不够,需要建立一个大模型生态系统,让不同模型能自动部署到不同硬件上,让各种算力得到有效利用。
就这样2023年5月,汪玉率队在上海发起成立了无问芯穹,一家AI基础设施(AI Infra)公司,致力于成为大模型落地过程中的“M×N”中间层,以打造大模型软硬件一体化方案,链接上下游,建立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大模型基础设施。
简单地理解,无问芯穹相当于是大模型算力领域的“淘宝”,助力大模型应用开发降本增效,破解算力焦虑。
这同样是一支由清华大学电子系推动集结的队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师从汪玉:
本文不代表《财经》观点,转载已获授权。
来源 | 公众号“投资界”
作者 | 周佳丽
投资界获悉,9月2日,无问芯穹正式宣布完成近5亿元融资。至此,成立仅16个月,无问芯穹已累计完成近10亿元融资。
此次投资方阵容令人惊叹——
联合领投方为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启明创投和洪泰基金,跟投方包括联想创投、小米、软通高科等战略投资方,国开科创、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临港科创投担任管理人)、徐汇科创投等国资基金,以及顺为资本、达晨财智、德同资本、尚势资本、森若玉坤、申万宏源、正景资本等财务机构。
这是一支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推动集结的队伍,发起人正是汪玉教授。作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最年轻系主任,汪玉曾率队学生姚颂创办AI芯片公司深鉴科技,后来在2023年发起创立无问芯穹,公司CEO夏立雪、首席科学家戴国浩均是汪玉的学生。
透过无问芯穹,上海“模都”标签愈发深刻。这里已经跑出MiniMax、衔远科技、哩布哩布AI、面壁智能等明星大模型企业。眼下,中国“百模大战”鏖战正酣,这也是各地AI竞赛的生动写照。
今年最猛AI融资
VC/PE豪华
这是无问芯穹首次正式官宣融资,缔造了国内AI Infra(大模型基础设施)层最大的单笔融资记录。
一份长长的投资人名单浮现:
本轮融资联合领投方为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启明创投和洪泰基金,跟投方包括联想创投、小米、软通高科等战略投资方,国开科创、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临港科创投担任管理人)、徐汇科创投等国资基金,以及顺为资本、达晨财智、德同资本、尚势资本、森若玉坤、申万宏源、正景资本等财务机构。
其实在此之前,这家明星大模型公司曾进行过两轮融资,分别发生在2023年5月及同年11月。根据无问芯穹,公司过往投资方包括:
百度、智谱、同歌创投等战略股东,以及红杉中国、砺思资本、徐汇资本、北极光创投、真格基金、惠隆创投、经纬创投、无限基金 SEE Fund、金沙江创投、星连资本、绿洲资本、南山资本、光源资本、七熹投资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
其中,作为崛起于上海徐汇区的AI黑马,无问芯穹在2023年连续收获了来自徐汇资本——上海徐汇区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国有投资公司的两轮投资。
如此一来,成立于2023年5月的无问芯穹已经吸引了近40家投资方。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CEO夏立雪表示:“感谢多方资本对无问芯穹的青睐,让我们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创业征途上多了一份不负厚望的笃定。”
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表示:“AI基础设施是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君联资本始终对该领域密切关注。君联认为,无问芯穹拥有一支行业稀缺且具有深厚学术积淀和丰富产业经验的‘复合型’队伍,以行业独有的大规模异构算力软硬联合优化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国产异构算力生态发展,构建中国本土化AI 基础设施竞争力。”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表示:“无问芯穹是行业少有对AI基础设施的发展脉络和行业格局拥有先见性和敏锐性的企业,在AI 2.0时代基于‘推理加速、多元异构’的核心能力,快速实现了核心技术的价值转化,为芯片硬件、智算中心、大模型和AI应用等产业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都提供了多快好省的解决方案,为大模型的降本增效带来更好的效果,在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上都具有独到优势。”
洪泰基金执行董事虞扬表示:“自Transformer架构统一了模型结构以来,全球算力需求剧增,而硬件性能的提升速度却难以匹配计算需求的增长速度,使开发者受限于高昂的推理成本。在中国,算力异构问题以及不同硬件结构和软件的差异性给用户带来了更多挑战。无问芯穹打造了AI 2.0时代的异构云平台,统一了异构芯片与算法框架之间的接口,并在云端构建了一系列经过软硬件优化的中间件,实现了行业SOTA的性能表现。”
清华教授带队
三位学生干出一个独角兽
汪玉,无问芯穹的灵魂人物。
出生于1982年,汪玉本科、硕士、博士均在清华大学,2007年开始留校任教,38岁就成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系主任。专注研究硬件、芯片和基础软件方向,汪玉在学术上硕果累累,在产学结合上也有重要成果。
2016年,他曾率队学生姚颂、单羿,创办了AI芯片公司深鉴科技。两年后,深鉴科技被全球最大FPGA厂商赛灵思收购,成为中国AI领域第一家实现退出的创业公司。
后来,AI大模型浪潮席卷而来,大模型创业轰轰烈烈,但算力训练成本高、难以统一高效部署算力设施等仍是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彼时,汪玉团队认为,国内整体算力水平距离国际先进还有明显差距,光靠芯片工艺提升或是多元芯片的迭代已远远不够,需要建立一个大模型生态系统,让不同模型能自动部署到不同硬件上,让各种算力得到有效利用。
就这样2023年5月,汪玉率队在上海发起成立了无问芯穹,一家AI基础设施(AI Infra)公司,致力于成为大模型落地过程中的“M×N”中间层,以打造大模型软硬件一体化方案,链接上下游,建立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大模型基础设施。
简单地理解,无问芯穹相当于是大模型算力领域的“淘宝”,助力大模型应用开发降本增效,破解算力焦虑。
这同样是一支由清华大学电子系推动集结的队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师从汪玉:
本文不代表《财经》观点,转载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