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费要变

东方财经杂志

2个月前

稍作总结:在北上消费、外游消费、网上消费、服务消费等的新模式、新变化下,香港倘若要谷内需消费,假如仅聚焦于商品零售,包括死盯着零售数字,肯定是不足够的,而应把目光扩阔提高,包括不限于从需求侧入手,而要在供给侧层面增量提质,根本地加强本港消费吸引力方成。

香港内需消费需求不振,已经亮起红灯。6月份的零售业销货价值按年下跌9.7%之多,并且连跌四个月,跌幅既是惊人;由零售股到餐饮股,不少新公布的中期业绩均录盈利倒退甚至亏损,更是令人担忧。究竟香港消费市道发生什么事了?又应当如何重振带旺市场呢?



港人购买力不弱

不过购买意欲转移

必先厘清一点:香港消费市道疲弱,原因不在港人购买力下降,而是购买意欲转移了。
其一是北上消费热。疫后通关,仿如隔世,期间内地消费供应增量提质,配合港人报复式出游潮流下,北上消费蔚然成风,这无疑令本地购买意欲向外流失。
其二是出游消费热。报复式出游的目的地不限深圳之类,也见诸到海外其他地方消费。统计处年报反映,疫前几年香港居民经各个口岸离境的人次,每年介乎9100万至9500万之间,当中机场涉约1200万左右;至于今年上半年,港人出境人次已超过9800万,而机场亦占逾1050万人次!也就是说,短短半年时间里,港人北上和外游人次已超越了疫前一年人次!可想而知,港人购买力肥水流向别人田多么夸张!其中,港人购买力实不见得明显减弱,而只是从本地移出到境外而已。逐季比较的话,疫后拾级而上的趋势更为明显,去年第一季至第四季依次涉约2100万、3620万、4030万、4650万,今年首两季进一步提速至4800万、5070万,虽然近来增速有所回落了,购买力外流形势依然严峻。

港人北上消费蔚然成风。

其三,网上购物自疫后加速普及,服务消费亦随科技发展日渐壮大,某程度上也是另一种消费转移,因为传统零售统计办法已难反映出来。消费跟零售不同,后者从属于前者,消费除了包括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实也包含在内。然而,统计处的零售业销货价值统计,则嫌不够全面:一方面,如同当局补充里的应注意事项指,数字“只包括消费者在货品方面的开支,但不包括占消费者整体开支超过50%的服务开支,例如房屋、餐饮、医疗及保健服务、交通及通讯、金融服务、教育及娱乐方面的开支”;另方面,调查涵盖香港所有零售业机构单位,不论是否设有实体店,但如果网上销售来源若非本地零售商,则不会包含在内。换言之,如果市民在境外网站购物,譬如买衫、买鞋、买家电、买游戏等,又或在本地非零售商里购买服务,譬如买健身会籍、买美容疗程、报读补习班、看医生做检查等,凡此种种皆不会反映在零售销货统计之中。
稍作总结:在北上消费、外游消费、网上消费、服务消费等的新模式、新变化下,香港倘若要谷内需消费,假如仅聚焦于商品零售,包括死盯着零售数字,肯定是不足够的,而应把目光扩阔提高,包括不限于从需求侧入手,而要在供给侧层面增量提质,根本地加强本港消费吸引力方成。



盛事经济恒常化

服务消费扩供给

港府近年大力推动盛事经济,以及香港夜缤纷”“区区都缤纷等,一来有利于提振需求侧,刺激旅客访港和市民留港的消费意欲,二来也透过举办盛事达致增量提质之效,亦即从供给侧入手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中环海滨的闲置土地明显得以善用,在维港频密举行无人机和烟火汇演等也有助宣传香港夜景,而庙街夜市和一系列市集等亦成功旺丁又旺财。可是,许多市集仅属临时性质,时至今日已经无以为继,无人机表演的上演且是不定期、难预知,以至仿佛无做好提前规划般。事实上,盛事经济必须持之以恒,否则既难建立品牌效应,旅客亦难以专程来港参与;由奥运到世界杯,门券及行程等都是几个月甚至年多前已筹备安排好,另外香港较成功的盛事如七人榄球赛和新年花车巡游等,也早成为了一年一度人所共知的特定节目。期间限定或许有一定吸引力,但却要升华为可持续的吸引力方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长远、通盘考虑,甚而没能对症下药、纯粹治标,政策效果难免事倍功半。
此外,适逢三中全会闭幕后,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正针对了服务消费提出具体发展策略。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向,是把大问题分拆为小问题,从而逐一处理。《意见》不单把服务消费独立于整体消费,还把服务消费细分为餐饮住宿消费、家政服务消费、养老托育消费、文化娱乐消费、旅游消费、体育消费、教育和培训消费、居住服务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还提出要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加强服务消费品牌培育、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强服务消费监管、引导诚信合规经营、完善服务消费标准、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务实人才队伍支撑,最后还没有忘掉要提升统计监测水平。

以上《意见》内容,不单对香港有莫大启示作用,也可套用全球各地新消费模式。一如前述,消费更多从商品转移服务,乃是历史巨轮向前发展的必然方向,就似第三产业的经济占比已高于第二产业,而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产业比重也将愈来愈高;如果继续只知商品零售,跟死抱农业不思进取实无分别。其中,在老龄化与少子化的双重夹击下,一来长者对服务的需求较诸商品有过之无不及,由医疗、保险到护老院舍等皆然,所谓银发经济经已讨论多时,各界又是否做好一切准备充分挖掘个中商机,特别是用好创科去好好发展?二来为了推动生育率上升,由家政、托育到其余教育等服务消费,当前的财税、土地政策等有否提供足够支持,例如给予便利或优惠去支持相关服务的供应?凡此种种,刚性需求早就存在,只差供给侧方面能否配合。


识变应变求变

生存壮大之道

退一步言,香港内需消费形势未必如想象中恶劣。宏观环境即使变差,微观也可适者生存。内地近期兴起内卷一词,所指其实是竞争过于激烈,尤其是商号与商号之间大打价格战,以致业界内两败俱伤;然而,创造性破坏份属市场发展的必然过程,淘弱留强即意味着弱者退出、强者留下,最终并赢得最大市场份额及实现利润最大化,竞争及整合的结果其实是先苦后甜、苦尽甘来。至于香港,个别商号及产业也在经历同一过程,唯有与时并进、适应时势的才可生存,以至做大做强。
至少有两组数字值得留意。统计处的食肆收益数据显示,整体食肆的收益尚未恢复疫情之前,其中酒吧表现最为拙劣;不过,非但快餐店的收益更胜从前,杂类饮食场所更已超过疫前一成有多。何谓杂类饮食场所?众所周知,疫后其中一个新常态,就是外卖变得普及,互联网+之下的网上外卖平台更是大幅崛起了,而“外卖店及不设座位的餐膳售卖处正正属于杂类饮食场所。此外,相关分类还包括了咖啡店、其他饮品供应场所等,这些都是年轻人的新需求所在。

香港内需消费形势未必如想象中恶劣。

统计处按行业划分的就业人数亦反映,纵然零售业从业员的人数从疫前约32万降至去年约26万,占比亦从8.2%降到7.2%,反映香港零售业确实不景气;但此消彼长,服务业却成为亮点,譬如教育和人类保健及社会工作活动的就业人口,同期就从约46万增至近50万,比率也从11.8%增到13%,这无疑跟消费从商品零售转移到服务消费的发展相符。
说到底,世界在变,香港亦然。消费在变,消费供求亦须因时制宜。识变、应变、求变,乃是生存之道、壮大之道,也是香港未来必由之道。

喜欢就点个在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财经杂志(ID:dfcj-bj)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稍作总结:在北上消费、外游消费、网上消费、服务消费等的新模式、新变化下,香港倘若要谷内需消费,假如仅聚焦于商品零售,包括死盯着零售数字,肯定是不足够的,而应把目光扩阔提高,包括不限于从需求侧入手,而要在供给侧层面增量提质,根本地加强本港消费吸引力方成。

香港内需消费需求不振,已经亮起红灯。6月份的零售业销货价值按年下跌9.7%之多,并且连跌四个月,跌幅既是惊人;由零售股到餐饮股,不少新公布的中期业绩均录盈利倒退甚至亏损,更是令人担忧。究竟香港消费市道发生什么事了?又应当如何重振带旺市场呢?



港人购买力不弱

不过购买意欲转移

必先厘清一点:香港消费市道疲弱,原因不在港人购买力下降,而是购买意欲转移了。
其一是北上消费热。疫后通关,仿如隔世,期间内地消费供应增量提质,配合港人报复式出游潮流下,北上消费蔚然成风,这无疑令本地购买意欲向外流失。
其二是出游消费热。报复式出游的目的地不限深圳之类,也见诸到海外其他地方消费。统计处年报反映,疫前几年香港居民经各个口岸离境的人次,每年介乎9100万至9500万之间,当中机场涉约1200万左右;至于今年上半年,港人出境人次已超过9800万,而机场亦占逾1050万人次!也就是说,短短半年时间里,港人北上和外游人次已超越了疫前一年人次!可想而知,港人购买力肥水流向别人田多么夸张!其中,港人购买力实不见得明显减弱,而只是从本地移出到境外而已。逐季比较的话,疫后拾级而上的趋势更为明显,去年第一季至第四季依次涉约2100万、3620万、4030万、4650万,今年首两季进一步提速至4800万、5070万,虽然近来增速有所回落了,购买力外流形势依然严峻。

港人北上消费蔚然成风。

其三,网上购物自疫后加速普及,服务消费亦随科技发展日渐壮大,某程度上也是另一种消费转移,因为传统零售统计办法已难反映出来。消费跟零售不同,后者从属于前者,消费除了包括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实也包含在内。然而,统计处的零售业销货价值统计,则嫌不够全面:一方面,如同当局补充里的应注意事项指,数字“只包括消费者在货品方面的开支,但不包括占消费者整体开支超过50%的服务开支,例如房屋、餐饮、医疗及保健服务、交通及通讯、金融服务、教育及娱乐方面的开支”;另方面,调查涵盖香港所有零售业机构单位,不论是否设有实体店,但如果网上销售来源若非本地零售商,则不会包含在内。换言之,如果市民在境外网站购物,譬如买衫、买鞋、买家电、买游戏等,又或在本地非零售商里购买服务,譬如买健身会籍、买美容疗程、报读补习班、看医生做检查等,凡此种种皆不会反映在零售销货统计之中。
稍作总结:在北上消费、外游消费、网上消费、服务消费等的新模式、新变化下,香港倘若要谷内需消费,假如仅聚焦于商品零售,包括死盯着零售数字,肯定是不足够的,而应把目光扩阔提高,包括不限于从需求侧入手,而要在供给侧层面增量提质,根本地加强本港消费吸引力方成。



盛事经济恒常化

服务消费扩供给

港府近年大力推动盛事经济,以及香港夜缤纷”“区区都缤纷等,一来有利于提振需求侧,刺激旅客访港和市民留港的消费意欲,二来也透过举办盛事达致增量提质之效,亦即从供给侧入手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中环海滨的闲置土地明显得以善用,在维港频密举行无人机和烟火汇演等也有助宣传香港夜景,而庙街夜市和一系列市集等亦成功旺丁又旺财。可是,许多市集仅属临时性质,时至今日已经无以为继,无人机表演的上演且是不定期、难预知,以至仿佛无做好提前规划般。事实上,盛事经济必须持之以恒,否则既难建立品牌效应,旅客亦难以专程来港参与;由奥运到世界杯,门券及行程等都是几个月甚至年多前已筹备安排好,另外香港较成功的盛事如七人榄球赛和新年花车巡游等,也早成为了一年一度人所共知的特定节目。期间限定或许有一定吸引力,但却要升华为可持续的吸引力方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长远、通盘考虑,甚而没能对症下药、纯粹治标,政策效果难免事倍功半。
此外,适逢三中全会闭幕后,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正针对了服务消费提出具体发展策略。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向,是把大问题分拆为小问题,从而逐一处理。《意见》不单把服务消费独立于整体消费,还把服务消费细分为餐饮住宿消费、家政服务消费、养老托育消费、文化娱乐消费、旅游消费、体育消费、教育和培训消费、居住服务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还提出要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加强服务消费品牌培育、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强服务消费监管、引导诚信合规经营、完善服务消费标准、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务实人才队伍支撑,最后还没有忘掉要提升统计监测水平。

以上《意见》内容,不单对香港有莫大启示作用,也可套用全球各地新消费模式。一如前述,消费更多从商品转移服务,乃是历史巨轮向前发展的必然方向,就似第三产业的经济占比已高于第二产业,而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产业比重也将愈来愈高;如果继续只知商品零售,跟死抱农业不思进取实无分别。其中,在老龄化与少子化的双重夹击下,一来长者对服务的需求较诸商品有过之无不及,由医疗、保险到护老院舍等皆然,所谓银发经济经已讨论多时,各界又是否做好一切准备充分挖掘个中商机,特别是用好创科去好好发展?二来为了推动生育率上升,由家政、托育到其余教育等服务消费,当前的财税、土地政策等有否提供足够支持,例如给予便利或优惠去支持相关服务的供应?凡此种种,刚性需求早就存在,只差供给侧方面能否配合。


识变应变求变

生存壮大之道

退一步言,香港内需消费形势未必如想象中恶劣。宏观环境即使变差,微观也可适者生存。内地近期兴起内卷一词,所指其实是竞争过于激烈,尤其是商号与商号之间大打价格战,以致业界内两败俱伤;然而,创造性破坏份属市场发展的必然过程,淘弱留强即意味着弱者退出、强者留下,最终并赢得最大市场份额及实现利润最大化,竞争及整合的结果其实是先苦后甜、苦尽甘来。至于香港,个别商号及产业也在经历同一过程,唯有与时并进、适应时势的才可生存,以至做大做强。
至少有两组数字值得留意。统计处的食肆收益数据显示,整体食肆的收益尚未恢复疫情之前,其中酒吧表现最为拙劣;不过,非但快餐店的收益更胜从前,杂类饮食场所更已超过疫前一成有多。何谓杂类饮食场所?众所周知,疫后其中一个新常态,就是外卖变得普及,互联网+之下的网上外卖平台更是大幅崛起了,而“外卖店及不设座位的餐膳售卖处正正属于杂类饮食场所。此外,相关分类还包括了咖啡店、其他饮品供应场所等,这些都是年轻人的新需求所在。

香港内需消费形势未必如想象中恶劣。

统计处按行业划分的就业人数亦反映,纵然零售业从业员的人数从疫前约32万降至去年约26万,占比亦从8.2%降到7.2%,反映香港零售业确实不景气;但此消彼长,服务业却成为亮点,譬如教育和人类保健及社会工作活动的就业人口,同期就从约46万增至近50万,比率也从11.8%增到13%,这无疑跟消费从商品零售转移到服务消费的发展相符。
说到底,世界在变,香港亦然。消费在变,消费供求亦须因时制宜。识变、应变、求变,乃是生存之道、壮大之道,也是香港未来必由之道。

喜欢就点个在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财经杂志(ID:dfcj-bj)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