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建大学,突然急刹车!

鸣金网

2个月前

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中国台湾等地,都出现了大学因为生源不足而关停并转的局面,中国(内地)只是在步他们的后尘而已。...一些财政能力偏弱的城市,在盲目上马新大学之后,发现后期的持续投入无法承受。...杭州、苏州新办的大学,也基本如此,靠高投入实现逆袭。

来源:刘晓博说财经(ID:liuxb929
作者:刘晓

近日,一份“新大学”缓建、暂无实质性进展的名单,在网上流传(下表)。
我查了一下,其中绝大多数信息是可靠的。个别院校虽然最近有了新进展,但也从之前的“合作办大学”变成了“合作办学院”
上图来自公众号“青塔”
事实上,在这个表格之外,还有一些筹划中的大学最近不被提及了。比如几年前被频频提及的“深圳师范大学”,最近两年也在媒体上消失了,进入了被搁置状态。
一度被广泛关注的黄河大学,也暂缓了:
此外,还有一些大学停建了新校区,或者把在建校区拍卖。比如最近银川大学正在建设中的滨河校区,在建设了将近9年之后,以未竣工的状态拍卖,被银川能源学院接手。

一些知名大学异地办学计划夭折的消息,也频频见诸报端。比如对外经贸大学曾拟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办学,最近的青岛官方对外的回复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与西海岸新区解约,暂无新项目落地。
此前,江西赣州也曾高调地在《赣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宣布:“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建设中国科技大学赣州校区。 上个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媒体回应说:校方从未作出建设赣州校区的决定。 
高等教育领域的“坏消息”还不止这些。
最近,山东向省直各部门(单位)、各高等院校发布通知,正式启动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全面改革。将有超过10万名人员被取消编制。
未来大学会全面转企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大学和公立医院的体制改革从2018年就开始了,此前推进比较缓慢。各地一般的做法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新设立的高校很难再纳入事业编制,而拥有事业单位身份的高校中,真正拥有事业编制的人,将只出不进,逐步减少。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各地“拼命建大学”没有维持多久,就变成了拼命踩刹车?大学事业单位的身份也变得“岌岌可危”?
说到底,是两个原因:

第一,中国的人口趋势出现了逆转,人口红利终结了,大学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产能过剩”。

第二,房地产拐点之后,地方财政出现了拐点。办大学,尤其是办一流大学耗资巨大,地方贴补不起了。

下图是2001年以来,中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和新出生人口数量。
2001年的时候,新出生人口是大学毕业生人数的18倍。到了2022年和202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了1076万人和1158万人,而新出生人口分别只有956万人和902万人。
这意味着,即便从现在起大学不再扩容,16年后中国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读大学,而且还有200多万学位的“产能过剩”。
下图是四大一线城市和全国最近3年“在园幼儿”数量:
全国在园幼儿人数2021年还有4805万人,到了2023年只剩下了4093万人,同比下降了14.8%。
就连四大一线城市的“在园幼儿”数量都出现了明显下滑,其中上海下滑了13.6%。
这意味着,几年之后北上广深的小学学位将过剩10万个以上。接下来是初中、高中学位的过剩,以及大学学位的过剩。
即便未来中国每年新出生人口都能维持在900万人以上,相比2024年毕业生1179万人来说,未来中国内地大学“产能过剩”将高达279万人以上,过剩率23.6%。
即便从2024年起大学停止扩张、新建,未来也将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大学需要关门,或者大幅压缩办学规模。
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中国台湾等地,都出现了大学因为生源不足而关停并转的局面,中国(内地)只是在步他们的后尘而已。
另外,地方财政收入吃紧、地方债高企,也是停办、缓办新大学的重要原因。
办大学投入非常大,它不仅需要在开办初期一次性巨额投入,还要年年高投入、年年有增长,以保证老师、员工收入跑赢通胀,有人才吸引力。一些财政能力偏弱的城市,在盲目上马新大学之后,发现后期的持续投入无法承受。
这跟一些地方盲目上奢华基建项目一样,地铁、机场、会展中心、歌剧院、体育馆、博物馆等,上马容易维护难。很多三四线城市在盲目上马奢华基建之后,陷入了无钱维护、被迫关门的局面。
下图是部分重点大学2023年、2022年经费情况。顶级大学1年的费用动辄两三百亿,基本上靠“中央拨款+地方补贴+社会捐赠”来维持。
在深圳、杭州、苏州等经济发达城市,一些新办的“追赶型”的高校,给教授开出的年薪动辄200万到300万元。
在这场持续的高薪竞赛中,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中部、东北、西北、西南的高校,最终落败是意料之中的。
一些昔日的顶级高校,由于无法获得持续、充足的投入,排名正不断下滑。
随着地方财政出现拐点、人口增长态势出现拐点,中国地区和地区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的马太效应进入加速显现期。不同地区高校之间的马太效应也将日益显著。比如哈工大本部在哈尔滨,但深圳分校的招分长期高于校本部。
深圳新诞生的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技术大学,以及深圳大学的招分,屡屡超过双一流名校、211名校,甚至985高校。
其背后,不仅是在深圳读大学容易找工作,还因为深圳的大学通过高薪挖来众多的优秀教师。杭州、苏州新办的大学,也基本如此,靠高投入实现逆袭。
展望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将出现以下几个大的变化:
第一,高校的命运跟城市的命运绑定将越来越紧,城市衰落带动一批昔日名校的衰落,这是无法阻挡的。尤其是禁止异地办学之后,更是如此。新一代的学霸们,越来越不愿意去东北、中部、西部的老牌名校。老师们也会跟着高薪走。
经济发达地区的新校正在迅速崛起。比如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苏州大学、西湖大学,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内地的校区,985大学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分校等。
老牌985和211名校,如果不在经济发达地区,又不能获得持续的巨大投入,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新能源+智能化+民族品牌”汽车迅速改变了中国人脑子里汽车品牌排序一样,稳定了数十年的高校座次将迅速被改变。
第二,高校产能过剩的时代全面到来,高校数量将从增长转为下滑。经济落后地区高校不仅无法继续扩张,反而要被迫收缩,合并。
高校老师这个职业将变得越来越卷,能获得事业编身份的人越来越少。即便将来学校还算是事业单位,但跟老师已经没有关系了,老师是聘用制的、企业化管理的。高校老师也会变得过剩,博士去当中学老师将越来越普遍。
第三,中国高校一半以上“产能”,集中在专科院校、职业院校,这些学校未来首当其冲,将面临招不到学生的困境,大部分将面临缩小规模或者撤并的命运。
第四,中国高等教育全面普及的时代到来了,新一代中国人将全都有机会读大学(含专科),只要你愿意。
中国人口红利时代结束了,人才红利时代到来了。
如果将来我们能让所有的适龄青年都可以上大学,那将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盛事。希望国家能继续增加教育投资,实现这一目标——让大学教育不仅普及,而且逐步实现零学费、100%就读率。

千山万水总是情,给个“好看”行不行↓↓

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中国台湾等地,都出现了大学因为生源不足而关停并转的局面,中国(内地)只是在步他们的后尘而已。...一些财政能力偏弱的城市,在盲目上马新大学之后,发现后期的持续投入无法承受。...杭州、苏州新办的大学,也基本如此,靠高投入实现逆袭。

来源:刘晓博说财经(ID:liuxb929
作者:刘晓

近日,一份“新大学”缓建、暂无实质性进展的名单,在网上流传(下表)。
我查了一下,其中绝大多数信息是可靠的。个别院校虽然最近有了新进展,但也从之前的“合作办大学”变成了“合作办学院”
上图来自公众号“青塔”
事实上,在这个表格之外,还有一些筹划中的大学最近不被提及了。比如几年前被频频提及的“深圳师范大学”,最近两年也在媒体上消失了,进入了被搁置状态。
一度被广泛关注的黄河大学,也暂缓了:
此外,还有一些大学停建了新校区,或者把在建校区拍卖。比如最近银川大学正在建设中的滨河校区,在建设了将近9年之后,以未竣工的状态拍卖,被银川能源学院接手。

一些知名大学异地办学计划夭折的消息,也频频见诸报端。比如对外经贸大学曾拟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办学,最近的青岛官方对外的回复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与西海岸新区解约,暂无新项目落地。
此前,江西赣州也曾高调地在《赣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宣布:“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建设中国科技大学赣州校区。 上个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媒体回应说:校方从未作出建设赣州校区的决定。 
高等教育领域的“坏消息”还不止这些。
最近,山东向省直各部门(单位)、各高等院校发布通知,正式启动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全面改革。将有超过10万名人员被取消编制。
未来大学会全面转企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大学和公立医院的体制改革从2018年就开始了,此前推进比较缓慢。各地一般的做法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新设立的高校很难再纳入事业编制,而拥有事业单位身份的高校中,真正拥有事业编制的人,将只出不进,逐步减少。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各地“拼命建大学”没有维持多久,就变成了拼命踩刹车?大学事业单位的身份也变得“岌岌可危”?
说到底,是两个原因:

第一,中国的人口趋势出现了逆转,人口红利终结了,大学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产能过剩”。

第二,房地产拐点之后,地方财政出现了拐点。办大学,尤其是办一流大学耗资巨大,地方贴补不起了。

下图是2001年以来,中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和新出生人口数量。
2001年的时候,新出生人口是大学毕业生人数的18倍。到了2022年和202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了1076万人和1158万人,而新出生人口分别只有956万人和902万人。
这意味着,即便从现在起大学不再扩容,16年后中国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读大学,而且还有200多万学位的“产能过剩”。
下图是四大一线城市和全国最近3年“在园幼儿”数量:
全国在园幼儿人数2021年还有4805万人,到了2023年只剩下了4093万人,同比下降了14.8%。
就连四大一线城市的“在园幼儿”数量都出现了明显下滑,其中上海下滑了13.6%。
这意味着,几年之后北上广深的小学学位将过剩10万个以上。接下来是初中、高中学位的过剩,以及大学学位的过剩。
即便未来中国每年新出生人口都能维持在900万人以上,相比2024年毕业生1179万人来说,未来中国内地大学“产能过剩”将高达279万人以上,过剩率23.6%。
即便从2024年起大学停止扩张、新建,未来也将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大学需要关门,或者大幅压缩办学规模。
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中国台湾等地,都出现了大学因为生源不足而关停并转的局面,中国(内地)只是在步他们的后尘而已。
另外,地方财政收入吃紧、地方债高企,也是停办、缓办新大学的重要原因。
办大学投入非常大,它不仅需要在开办初期一次性巨额投入,还要年年高投入、年年有增长,以保证老师、员工收入跑赢通胀,有人才吸引力。一些财政能力偏弱的城市,在盲目上马新大学之后,发现后期的持续投入无法承受。
这跟一些地方盲目上奢华基建项目一样,地铁、机场、会展中心、歌剧院、体育馆、博物馆等,上马容易维护难。很多三四线城市在盲目上马奢华基建之后,陷入了无钱维护、被迫关门的局面。
下图是部分重点大学2023年、2022年经费情况。顶级大学1年的费用动辄两三百亿,基本上靠“中央拨款+地方补贴+社会捐赠”来维持。
在深圳、杭州、苏州等经济发达城市,一些新办的“追赶型”的高校,给教授开出的年薪动辄200万到300万元。
在这场持续的高薪竞赛中,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中部、东北、西北、西南的高校,最终落败是意料之中的。
一些昔日的顶级高校,由于无法获得持续、充足的投入,排名正不断下滑。
随着地方财政出现拐点、人口增长态势出现拐点,中国地区和地区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的马太效应进入加速显现期。不同地区高校之间的马太效应也将日益显著。比如哈工大本部在哈尔滨,但深圳分校的招分长期高于校本部。
深圳新诞生的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技术大学,以及深圳大学的招分,屡屡超过双一流名校、211名校,甚至985高校。
其背后,不仅是在深圳读大学容易找工作,还因为深圳的大学通过高薪挖来众多的优秀教师。杭州、苏州新办的大学,也基本如此,靠高投入实现逆袭。
展望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将出现以下几个大的变化:
第一,高校的命运跟城市的命运绑定将越来越紧,城市衰落带动一批昔日名校的衰落,这是无法阻挡的。尤其是禁止异地办学之后,更是如此。新一代的学霸们,越来越不愿意去东北、中部、西部的老牌名校。老师们也会跟着高薪走。
经济发达地区的新校正在迅速崛起。比如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苏州大学、西湖大学,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内地的校区,985大学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分校等。
老牌985和211名校,如果不在经济发达地区,又不能获得持续的巨大投入,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新能源+智能化+民族品牌”汽车迅速改变了中国人脑子里汽车品牌排序一样,稳定了数十年的高校座次将迅速被改变。
第二,高校产能过剩的时代全面到来,高校数量将从增长转为下滑。经济落后地区高校不仅无法继续扩张,反而要被迫收缩,合并。
高校老师这个职业将变得越来越卷,能获得事业编身份的人越来越少。即便将来学校还算是事业单位,但跟老师已经没有关系了,老师是聘用制的、企业化管理的。高校老师也会变得过剩,博士去当中学老师将越来越普遍。
第三,中国高校一半以上“产能”,集中在专科院校、职业院校,这些学校未来首当其冲,将面临招不到学生的困境,大部分将面临缩小规模或者撤并的命运。
第四,中国高等教育全面普及的时代到来了,新一代中国人将全都有机会读大学(含专科),只要你愿意。
中国人口红利时代结束了,人才红利时代到来了。
如果将来我们能让所有的适龄青年都可以上大学,那将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盛事。希望国家能继续增加教育投资,实现这一目标——让大学教育不仅普及,而且逐步实现零学费、100%就读率。

千山万水总是情,给个“好看”行不行↓↓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