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8月29日讯(记者 朱俊熹)过去几个季度,市场习惯了英伟达持续书写的增长神话:业绩实现超预期的暴涨,推动公司股价和市值随之飙升。但在英伟达交出这一季度的出色业绩后,这样的叙事发生了改变,投资者们高涨的情绪有所放缓。
当地时间8月28日盘后,英伟达发布了截至2024年7月28日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二季度英伟达营收再创新高达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87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68美元,超出预期的每股0.64美元。
数据中心业务依然是英伟达最大的营收来源,涵盖GPU芯片、AI服务器等软硬件产品。二季度该项收入录得创纪录的263亿美元,同比增长154%,高于预估的251亿美元。
英伟达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在电话会上提及,二季度在中国的数据中心收入为该业务总营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录得环比增长。尽管其还低于美国实施出口管制前的水平,英伟达仍然预计中国市场未来将非常具有竞争力。
英伟达被视为本轮AI浪潮的最大受益者,微软、谷歌、Meta等科技公司都在争相采购其高性能GPU芯片,用于AI大模型的训练和运行过程中。这些巨头客户贡献了英伟达约45%的收入来源,但英伟达也开始谋求更多元的客户群体。管理层在电话会上多次强调,随着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建立AI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扩大其主权AI机会。
但投资者们开始质疑,企业在AI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数千亿美元是否能转化为可观的回报——这个关键问题,目前仍然没有人能够给出足够有说服力的回答,包括英伟达及其创始人黄仁勋。
过去一个月内,美国大型科技公司陆续公布了最新季度财报,在AI相关业务增速未达预期的同时,大多表示将继续增加对AI的资本支出。谷歌、Meta等公司高层表态称,认为在AI方面投资不足的风险远大于投资过度。微软高管还表示,公司对云计算和AI相关的巨额投资,可能需要1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获得回报。
对此,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电话会上只是简单回应称,“投资英伟达基础设施的人正在立即获得回报,这是目前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计算和基础架构投资。”
黄仁勋再次用他独特的“CEO数学”概念进行解释,即“买得越多,省得越多”。他表示,基于英伟达的基础设施,企业在数据处理方面能够实现降本增效。同时许多公司可以将算力租用给生成式AI企业,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对于想要提升自身业务的公司来说,英伟达也能够助力于他们的广告系统、推荐算法、搜索引擎、内容平台等方面。
当分析师问及科技公司对AI的投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时,黄仁勋还花费近10分钟的时间详细阐述他的“AI信仰”。他表示,当下正在从通用计算向加速计算过渡,对计算的需求将显著增长。在英伟达GPU的帮助下,生成式AI革命得以爆发。目前ChatGPT等应用只是冰山一角,生成式AI能够影响的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系统”,其发展势头正在加速。
虽然Q2业绩表现依然亮眼,但受累于Q3指引未达高预期、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推出受阻等消息,财报发布后,英伟达盘后股价下跌。业绩会后,跌幅一度扩大至8%。一些AI相关公司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也出现下滑,微软、Alphabet、亚马逊、Meta等英伟达重要客户的股价微跌不到1%,英伟达的竞争者、另一芯片厂商AMD跌超3.7%。
据英伟达预测,第三季度营收将达325亿美元,上下浮动2%,分析师对此的平均预期为318亿美元,最高预估达379亿美元。调整后的毛利率将达75%,上下浮动50个基点,不及平均预测的75.5%。
此前媒体报道称,英伟达备受瞩目的Blackwell芯片因设计缺陷问题可能延迟发布。黄仁勋在电话会上并未具体说明延期程度,仅表示已经完成设计变更,没有进行功能更改的必要。英伟达计划在第四季度对Blackwell进行量产和发货,将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电话会后,黄仁勋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补充道,已投入大量资源对Blackwell进行改进,确保该芯片在性能上达到卓越水平。同时强调,随着Blackwell产量的持续增加,英伟达预计在明年仍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累涨逾154%,市值超3万亿美元。但随着“AI泡沫论”的兴起,英伟达股价在7月和8月初曾遭遇暴跌,近期才反弹至较6月历史高位低5%左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8月29日讯(记者 朱俊熹)过去几个季度,市场习惯了英伟达持续书写的增长神话:业绩实现超预期的暴涨,推动公司股价和市值随之飙升。但在英伟达交出这一季度的出色业绩后,这样的叙事发生了改变,投资者们高涨的情绪有所放缓。
当地时间8月28日盘后,英伟达发布了截至2024年7月28日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二季度英伟达营收再创新高达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87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68美元,超出预期的每股0.64美元。
数据中心业务依然是英伟达最大的营收来源,涵盖GPU芯片、AI服务器等软硬件产品。二季度该项收入录得创纪录的263亿美元,同比增长154%,高于预估的251亿美元。
英伟达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在电话会上提及,二季度在中国的数据中心收入为该业务总营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录得环比增长。尽管其还低于美国实施出口管制前的水平,英伟达仍然预计中国市场未来将非常具有竞争力。
英伟达被视为本轮AI浪潮的最大受益者,微软、谷歌、Meta等科技公司都在争相采购其高性能GPU芯片,用于AI大模型的训练和运行过程中。这些巨头客户贡献了英伟达约45%的收入来源,但英伟达也开始谋求更多元的客户群体。管理层在电话会上多次强调,随着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建立AI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扩大其主权AI机会。
但投资者们开始质疑,企业在AI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数千亿美元是否能转化为可观的回报——这个关键问题,目前仍然没有人能够给出足够有说服力的回答,包括英伟达及其创始人黄仁勋。
过去一个月内,美国大型科技公司陆续公布了最新季度财报,在AI相关业务增速未达预期的同时,大多表示将继续增加对AI的资本支出。谷歌、Meta等公司高层表态称,认为在AI方面投资不足的风险远大于投资过度。微软高管还表示,公司对云计算和AI相关的巨额投资,可能需要1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获得回报。
对此,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电话会上只是简单回应称,“投资英伟达基础设施的人正在立即获得回报,这是目前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计算和基础架构投资。”
黄仁勋再次用他独特的“CEO数学”概念进行解释,即“买得越多,省得越多”。他表示,基于英伟达的基础设施,企业在数据处理方面能够实现降本增效。同时许多公司可以将算力租用给生成式AI企业,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对于想要提升自身业务的公司来说,英伟达也能够助力于他们的广告系统、推荐算法、搜索引擎、内容平台等方面。
当分析师问及科技公司对AI的投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时,黄仁勋还花费近10分钟的时间详细阐述他的“AI信仰”。他表示,当下正在从通用计算向加速计算过渡,对计算的需求将显著增长。在英伟达GPU的帮助下,生成式AI革命得以爆发。目前ChatGPT等应用只是冰山一角,生成式AI能够影响的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系统”,其发展势头正在加速。
虽然Q2业绩表现依然亮眼,但受累于Q3指引未达高预期、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推出受阻等消息,财报发布后,英伟达盘后股价下跌。业绩会后,跌幅一度扩大至8%。一些AI相关公司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也出现下滑,微软、Alphabet、亚马逊、Meta等英伟达重要客户的股价微跌不到1%,英伟达的竞争者、另一芯片厂商AMD跌超3.7%。
据英伟达预测,第三季度营收将达325亿美元,上下浮动2%,分析师对此的平均预期为318亿美元,最高预估达379亿美元。调整后的毛利率将达75%,上下浮动50个基点,不及平均预测的75.5%。
此前媒体报道称,英伟达备受瞩目的Blackwell芯片因设计缺陷问题可能延迟发布。黄仁勋在电话会上并未具体说明延期程度,仅表示已经完成设计变更,没有进行功能更改的必要。英伟达计划在第四季度对Blackwell进行量产和发货,将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电话会后,黄仁勋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补充道,已投入大量资源对Blackwell进行改进,确保该芯片在性能上达到卓越水平。同时强调,随着Blackwell产量的持续增加,英伟达预计在明年仍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累涨逾154%,市值超3万亿美元。但随着“AI泡沫论”的兴起,英伟达股价在7月和8月初曾遭遇暴跌,近期才反弹至较6月历史高位低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