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水”,放不动了

财金新天地

3周前

还是央行的报告,第二季度里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上升到了61.5%的高位。

请大家点击图片上方财金新天地→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作者:听三哥说

来源:听三哥说

文章已获授权(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央行的水,放不动了。

1

8月13号央行公布了2024年前7个月的金融统计报告,社融规模增量累计18.87万亿,同比去年同期减少3.22万亿。
其中最新的7月单月,社融增量中的人民币贷款新增规模甚至出现了自2005年7月以来的的首次负增长,达到了-767亿元。
钱依然流不动,可经济还得继续刺激,所以企业抗不起的担子,政府就得来抗。
7月份政府债券净融资上升到6911亿元,同比多增2802亿,占新增社融比例达到90%。
堆积到有些过分充裕的货币总算找到了一条向市场流入的出路。
路子还是之前的老路,以政府举债投资带动一系列产业的产能消耗,以及连带参与其中的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这个“活”本来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应该去做的事情,但现在的情况是企业看不到利润看不到市场。
在这种萧条的市场背景下,借来钱就是甩不掉的债,所以央行用各种货币工具放出来的“水”大部分企业压根不敢“接”,因此也就更谈不上什么投资。
7月单月的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300亿,创下2016年以来最大幅降幅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怪企业,2024整个上半年居民的非住房消费贷款净增长只有不到270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6500亿,达到了2011年以来的最低值。
这个消费贷的增速,甚至连2020和2022这两年疫情扰动期间都不如。
可见个体手头“紧”到什么程度了。
在这种情况下让企业加大投资扩大产能,这多少有点强人所难。
因为后续的问题是避不开的,投资后的产品卖给谁?扩大后的产能谁消化?
没人买没人消化,借钱投资就是单纯的增加负债,这种事企业干不了。
有些事回头看很有意思,前两年主流媒体还集中的批判了一下“消费主义”,意思这种风气会导致过度的透支消费,现在看貌似就有点杞人忧天了。
经济增速稍一放缓,个体跟着口袋再一减肥,再洗脑的消费主义浪潮也得乖乖靠边站。
其实以往的居民贷款也有回落过,这不奇怪,但那都是主要集中在中长期贷款,也就是所谓的房贷领域。
比如从2022和2023两年的央行数据就可以看出来,这两年时间中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增速的回落,刚好对应上2022和2023连续两年房企销售额的持续下降。
居民不负债贷款买房,房企的销售必然会跟着降速,接着就是全国卖地收入的连续下降。
楼市的本质是一场残酷的债务转移。
居民不举债了,债务转移的链条自然就卡住停转,地方不能继续以土地为媒介转债,房企自然也不能把接到手里的土地(债务)分割成商品房转移给个体。
全部停摆。
情况的变化还不止这些。
这次的居民贷款回落,除了中长期贷款之外,短期消费贷的回落速度甚至有赶超房贷的趋势。
先是房贷增速降低,接着是消费贷增速下滑,很明显居民的去杠杆行为已经开始从房地产领域扩散到了日常消费领域。
不买房但也不怎么过度消费,除了储蓄就是还债,居民部门的数据变化堪称教科书式的化债操作。
主要还是缺信心。
消费意愿是靠收入信心来支撑的,有稳定且不断增长的收入时,借钱消费这事居民干起来心里有底。
反正下个月工资准时到账,明年极大概率还能再涨点,借点钱提前享受享受怕什么”?
这是个体借钱的底气,同样也是内需所需要的动力。
但现在“部分”个体对未来经济前景抱着非乐观的态度,在个体看来在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借钱都是一种相当具有风险的行为,因为自己将来可能连稳定还债的机会都会失去。
央行2024年第二季度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中显示,二季度城镇储户未来收入信心、就业预期分别较一季度下降1.4个和1.8个百分点,达到了2010年以来的新低。
工作都担心找不到,未来收入增长都缺信心,还幻想着着居民借钱消费?
担心工作实质上是担心未来稳定的现金流收入,而如果就业不稳,那么在预计到未来现金流收入会打折甚至断档的情况下储蓄自然升高。
还是央行的报告,第二季度里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上升到了61.5%的高位。
一切都在央行的各种报告里找到了答案。
所以当前居民的现状是,对未来缺了那么一点点信心,所以减少消费甚至拒绝消费短期贷款,而市场没了消费企业也跟着拒绝融资收缩结构。
企业不扩张甚至收缩的行为,再次放大了市场内的就业压力,于是居民为了预防未来劳动性收入突然断流,也就是失业风险的出现,开始增加理财和储蓄的力度,预备过冬。
差不多是集体貔貅化,主打一个只吃不出。

2

总要有人站出来借钱,不然央行所谓的放水,就只能是纸面上刺激经济的文字,而无法落实到实际中。
现在企业和个体都不敢借,没办法,只能政府主动帮大家把这个“担子”背起来。
其实不光是7月这一个单月,2024年前7个月在整个社融增量中,政府债券净融资贡献了4.03万亿,同比增加2380亿元。
还是老办法,企业不借钱个体不借钱,政府就得借钱起项目。
总要有“人”跳出来给市场派点活干不是?不然爆棚的产能哪里消耗?口袋空空的劳动力哪去就业?
要承认从2008年开始用的这套标准的“凯恩斯主义”干预市场的办法是管用的,同样也是为经济增长走出泥潭出过很大力的。
但这套以投资来带动货币逐渐向下渗透的“涓滴模式”,其效果早已经被证明很早就在逐年下降。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上面举债了100元起个工程或拉一波产业发展,第一层可能就分掉55元,中层再划拉掉20元,下层再来个15元,最后到底层可能真就剩10元了。
边际收益还是差了点,居民能分到的真不多。
所以我们能看到的是,好像经济宏观上浩浩荡荡气势磅礴,但微观上居民的具体感受就差点意思。
总结下就是,宏观经济和个体感受之间出现了一些温差。
看总体数据一切向着温暖奔赴,可摸自己的皮肤还是略有那么一丝丝“微凉”。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总人口/GDP得到的占比是44.7%。
而2020年这个数字,美国是83.4%,德国60.7%,全球平均水平也在60%左右。
可以这么说,我们做的经济蛋糕足够大,但个体分到的却相对偏少了一些。
再加上存量财富分配优化的进度“稍微”慢了那么一点,新增财富又还在向头部聚集,说直白点普通人手里真没“太多”能为经济发展和内需繁荣出力的货币。
个体手里没钱,什么刺激政策都不好落地,具体点说就是促消费个体不买,央行放水个体不借。
个体,基本已经进入到油盐不进的滚刀肉状态。
央行的月度数据是最好的佐证,7月代表着流通中的现金加上活期存款的M1下降幅度达到6.6%,基本预示着内需和投资的双不足。
其次M2增长的6.3%,说明货币流入银行变成存款的数量和势头依然在增长。
一个下降一个增长,M1和M2在7月份出现了高达-12.9%的剪刀差,这相当于已经在打明牌了。
经济没有走入景气区间的态势还在持续。
当然,疲软不代表钱就原地消失了,没流入市场内大量货币只不过转头进入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汪洋大海。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显示,上半年居民和企业都进行了所谓的存款搬家,大量资金涌入到银行理财市场。
而据中信证券的测算,截止7月份理财规模增长突破30万亿大关,达到30.3万亿。
显然,个体和企业的认知高度统一,那就是在当前的环境下,第一是拒绝风险第二是吃息苟住。
所以企业降低投资,个体减少消费,大家手里还有的闲钱全都在找适合各自情况的稳健理财产品买入。
一边拒绝负债一边积极理财,市场内的冒险行为和对高收益的渴望全被避险情绪所压制,个体和企业对“货币”流向的共同选择证明了大家基本已经集体进入了休养生息的“养生”阶段。
社融数据为什么差?内需消费为什么这么软?就业为什么这么紧?原因大致就在这。
总有一小部分人喜欢和复读机一样的重复:“等央行大放水后一切就都好了”,这种接近魔怔的状态,非常像《第三帝国的毁灭》中希特勒躲在狼堡内,对着军事沙盘指挥着一群早已经消失在苏军炮火之下,并不存在的军队一样。
那句经典的台词:“如果斯坦纳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就是这种状态最好的诠释
可希特勒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的斯坦纳率领不到15000人,缺乏重武器和坦克的残破部队,面对的是人数多达百万、战斗意志高昂,且配有重火力的苏军主力。
彻头彻尾的幻想。
经济也是一个道理,央行放水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纸文件,放水是需要有客观的环境支持的,也就是前文一直提到的需要有人或企业站出来勇敢的借钱。
但这又需要对未来的经济有着足够的信心,而当下恰恰这点信心是缺乏的。
所以发自真心对放水有莫名其妙信心的人,可以尝试一下先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主动的去申请各类短期和中长期贷款。
该消费就消费,该买房就买房,央行放水咱就接水,身体力行做个榜样。
自己都不敢,自己都选择避开负债增加储蓄,怎么就认为别人都会傻不愣登的去借钱呢?
光指望别人带头冲锋,自己坐享其成怕是多少有点不太合适。

3

经济“冷感”是会传染的,不要说个体和企业的躺倒吃息的避险行为成为了共识,就连银行自己也是一样。
8月7号江苏的四家农商行在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中,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监测发现涉嫌操纵市场价格和利益输送。
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的规定,交易商会责令其启动自律调查。
听起来挺复杂是吧?其实说穿了很简单,就是嫌下面的商业银行有过度的无风险偏好,从而进行了大量的国债买入,导致国债利率不断被压低。
这样第一给市场一种信号,那就是对未来经济发展不乐观的氛围正在随着国债利率被压低而放大。
第二就是风险问题,随着不断被涌入的资金推高的债券价格和同步被压低的债券利率,一旦未来遇到加息,大量持有国债的银行出现破产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但问题是,现在下面银行赌定了央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加息。
底牌被看到了自然有恃无恐,这是一方面,其次就是自身利益的驱使了。
银行怎么赚钱?放贷嘛。
但现在贷款不是“很好”放出去,原因就是前文说的,个体不借钱企业不借钱大家都在避险化债。
可银行还得吃饭,怎么办?
买入国债吧。
当然个体和企业不借是一方面,银行自己主动避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的环境下,银行也会考虑放出去的钱(主要对企业),能不能收回来?够不够安全?
央行现在要打击债牛,其实就是在打击市场的避险情绪,从而让“钱”流向宏观经济当前更需要的地方去。
但这靠短期的“干预”和打击没用,属于治标不治本。
还是要让经济增速起来,只有这样债牛自己才能泄了气,市场内有更好的投资回报和前景,资金自然也就不会一窝蜂的去涌入债市了。
再具体点,就是让个体逐渐体会到“暖意”,工作好找一点,收入增多一点,福利多加一点。
个体暖了市场跟着也就暖了,这是经济中“从点至面”较为健康的传导路径,但也是相对较难的传导路径。
因为“自上而下”的这段分配优化之路很长,而沿途的“路况”又着实有些让人遗憾。
我相信,这条正确的路我们肯定会走,但走的速度估计还是会稍显缓慢
就这样。

最后,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现在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被错过推送所以如果喜欢财金新天地的文章,拜托你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财金新天地】。方法也很简单: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谢谢大家了

点击下方卡片免费关注我,和100万读者一起洞察世界!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支持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财金新天地

致读者:由于“你懂的”的各种不确定性,《财金新天地》一日不更新,即为失联,欢迎朋友们关注我们的备联号: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纵横谈
防止失联,请加小编微信(lidai5189)
/商务合作,QQ:3072994630/

还是央行的报告,第二季度里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上升到了61.5%的高位。

请大家点击图片上方财金新天地→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作者:听三哥说

来源:听三哥说

文章已获授权(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央行的水,放不动了。

1

8月13号央行公布了2024年前7个月的金融统计报告,社融规模增量累计18.87万亿,同比去年同期减少3.22万亿。
其中最新的7月单月,社融增量中的人民币贷款新增规模甚至出现了自2005年7月以来的的首次负增长,达到了-767亿元。
钱依然流不动,可经济还得继续刺激,所以企业抗不起的担子,政府就得来抗。
7月份政府债券净融资上升到6911亿元,同比多增2802亿,占新增社融比例达到90%。
堆积到有些过分充裕的货币总算找到了一条向市场流入的出路。
路子还是之前的老路,以政府举债投资带动一系列产业的产能消耗,以及连带参与其中的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这个“活”本来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应该去做的事情,但现在的情况是企业看不到利润看不到市场。
在这种萧条的市场背景下,借来钱就是甩不掉的债,所以央行用各种货币工具放出来的“水”大部分企业压根不敢“接”,因此也就更谈不上什么投资。
7月单月的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300亿,创下2016年以来最大幅降幅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怪企业,2024整个上半年居民的非住房消费贷款净增长只有不到270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6500亿,达到了2011年以来的最低值。
这个消费贷的增速,甚至连2020和2022这两年疫情扰动期间都不如。
可见个体手头“紧”到什么程度了。
在这种情况下让企业加大投资扩大产能,这多少有点强人所难。
因为后续的问题是避不开的,投资后的产品卖给谁?扩大后的产能谁消化?
没人买没人消化,借钱投资就是单纯的增加负债,这种事企业干不了。
有些事回头看很有意思,前两年主流媒体还集中的批判了一下“消费主义”,意思这种风气会导致过度的透支消费,现在看貌似就有点杞人忧天了。
经济增速稍一放缓,个体跟着口袋再一减肥,再洗脑的消费主义浪潮也得乖乖靠边站。
其实以往的居民贷款也有回落过,这不奇怪,但那都是主要集中在中长期贷款,也就是所谓的房贷领域。
比如从2022和2023两年的央行数据就可以看出来,这两年时间中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增速的回落,刚好对应上2022和2023连续两年房企销售额的持续下降。
居民不负债贷款买房,房企的销售必然会跟着降速,接着就是全国卖地收入的连续下降。
楼市的本质是一场残酷的债务转移。
居民不举债了,债务转移的链条自然就卡住停转,地方不能继续以土地为媒介转债,房企自然也不能把接到手里的土地(债务)分割成商品房转移给个体。
全部停摆。
情况的变化还不止这些。
这次的居民贷款回落,除了中长期贷款之外,短期消费贷的回落速度甚至有赶超房贷的趋势。
先是房贷增速降低,接着是消费贷增速下滑,很明显居民的去杠杆行为已经开始从房地产领域扩散到了日常消费领域。
不买房但也不怎么过度消费,除了储蓄就是还债,居民部门的数据变化堪称教科书式的化债操作。
主要还是缺信心。
消费意愿是靠收入信心来支撑的,有稳定且不断增长的收入时,借钱消费这事居民干起来心里有底。
反正下个月工资准时到账,明年极大概率还能再涨点,借点钱提前享受享受怕什么”?
这是个体借钱的底气,同样也是内需所需要的动力。
但现在“部分”个体对未来经济前景抱着非乐观的态度,在个体看来在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借钱都是一种相当具有风险的行为,因为自己将来可能连稳定还债的机会都会失去。
央行2024年第二季度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中显示,二季度城镇储户未来收入信心、就业预期分别较一季度下降1.4个和1.8个百分点,达到了2010年以来的新低。
工作都担心找不到,未来收入增长都缺信心,还幻想着着居民借钱消费?
担心工作实质上是担心未来稳定的现金流收入,而如果就业不稳,那么在预计到未来现金流收入会打折甚至断档的情况下储蓄自然升高。
还是央行的报告,第二季度里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上升到了61.5%的高位。
一切都在央行的各种报告里找到了答案。
所以当前居民的现状是,对未来缺了那么一点点信心,所以减少消费甚至拒绝消费短期贷款,而市场没了消费企业也跟着拒绝融资收缩结构。
企业不扩张甚至收缩的行为,再次放大了市场内的就业压力,于是居民为了预防未来劳动性收入突然断流,也就是失业风险的出现,开始增加理财和储蓄的力度,预备过冬。
差不多是集体貔貅化,主打一个只吃不出。

2

总要有人站出来借钱,不然央行所谓的放水,就只能是纸面上刺激经济的文字,而无法落实到实际中。
现在企业和个体都不敢借,没办法,只能政府主动帮大家把这个“担子”背起来。
其实不光是7月这一个单月,2024年前7个月在整个社融增量中,政府债券净融资贡献了4.03万亿,同比增加2380亿元。
还是老办法,企业不借钱个体不借钱,政府就得借钱起项目。
总要有“人”跳出来给市场派点活干不是?不然爆棚的产能哪里消耗?口袋空空的劳动力哪去就业?
要承认从2008年开始用的这套标准的“凯恩斯主义”干预市场的办法是管用的,同样也是为经济增长走出泥潭出过很大力的。
但这套以投资来带动货币逐渐向下渗透的“涓滴模式”,其效果早已经被证明很早就在逐年下降。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上面举债了100元起个工程或拉一波产业发展,第一层可能就分掉55元,中层再划拉掉20元,下层再来个15元,最后到底层可能真就剩10元了。
边际收益还是差了点,居民能分到的真不多。
所以我们能看到的是,好像经济宏观上浩浩荡荡气势磅礴,但微观上居民的具体感受就差点意思。
总结下就是,宏观经济和个体感受之间出现了一些温差。
看总体数据一切向着温暖奔赴,可摸自己的皮肤还是略有那么一丝丝“微凉”。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总人口/GDP得到的占比是44.7%。
而2020年这个数字,美国是83.4%,德国60.7%,全球平均水平也在60%左右。
可以这么说,我们做的经济蛋糕足够大,但个体分到的却相对偏少了一些。
再加上存量财富分配优化的进度“稍微”慢了那么一点,新增财富又还在向头部聚集,说直白点普通人手里真没“太多”能为经济发展和内需繁荣出力的货币。
个体手里没钱,什么刺激政策都不好落地,具体点说就是促消费个体不买,央行放水个体不借。
个体,基本已经进入到油盐不进的滚刀肉状态。
央行的月度数据是最好的佐证,7月代表着流通中的现金加上活期存款的M1下降幅度达到6.6%,基本预示着内需和投资的双不足。
其次M2增长的6.3%,说明货币流入银行变成存款的数量和势头依然在增长。
一个下降一个增长,M1和M2在7月份出现了高达-12.9%的剪刀差,这相当于已经在打明牌了。
经济没有走入景气区间的态势还在持续。
当然,疲软不代表钱就原地消失了,没流入市场内大量货币只不过转头进入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汪洋大海。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显示,上半年居民和企业都进行了所谓的存款搬家,大量资金涌入到银行理财市场。
而据中信证券的测算,截止7月份理财规模增长突破30万亿大关,达到30.3万亿。
显然,个体和企业的认知高度统一,那就是在当前的环境下,第一是拒绝风险第二是吃息苟住。
所以企业降低投资,个体减少消费,大家手里还有的闲钱全都在找适合各自情况的稳健理财产品买入。
一边拒绝负债一边积极理财,市场内的冒险行为和对高收益的渴望全被避险情绪所压制,个体和企业对“货币”流向的共同选择证明了大家基本已经集体进入了休养生息的“养生”阶段。
社融数据为什么差?内需消费为什么这么软?就业为什么这么紧?原因大致就在这。
总有一小部分人喜欢和复读机一样的重复:“等央行大放水后一切就都好了”,这种接近魔怔的状态,非常像《第三帝国的毁灭》中希特勒躲在狼堡内,对着军事沙盘指挥着一群早已经消失在苏军炮火之下,并不存在的军队一样。
那句经典的台词:“如果斯坦纳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就是这种状态最好的诠释
可希特勒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的斯坦纳率领不到15000人,缺乏重武器和坦克的残破部队,面对的是人数多达百万、战斗意志高昂,且配有重火力的苏军主力。
彻头彻尾的幻想。
经济也是一个道理,央行放水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纸文件,放水是需要有客观的环境支持的,也就是前文一直提到的需要有人或企业站出来勇敢的借钱。
但这又需要对未来的经济有着足够的信心,而当下恰恰这点信心是缺乏的。
所以发自真心对放水有莫名其妙信心的人,可以尝试一下先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主动的去申请各类短期和中长期贷款。
该消费就消费,该买房就买房,央行放水咱就接水,身体力行做个榜样。
自己都不敢,自己都选择避开负债增加储蓄,怎么就认为别人都会傻不愣登的去借钱呢?
光指望别人带头冲锋,自己坐享其成怕是多少有点不太合适。

3

经济“冷感”是会传染的,不要说个体和企业的躺倒吃息的避险行为成为了共识,就连银行自己也是一样。
8月7号江苏的四家农商行在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中,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监测发现涉嫌操纵市场价格和利益输送。
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的规定,交易商会责令其启动自律调查。
听起来挺复杂是吧?其实说穿了很简单,就是嫌下面的商业银行有过度的无风险偏好,从而进行了大量的国债买入,导致国债利率不断被压低。
这样第一给市场一种信号,那就是对未来经济发展不乐观的氛围正在随着国债利率被压低而放大。
第二就是风险问题,随着不断被涌入的资金推高的债券价格和同步被压低的债券利率,一旦未来遇到加息,大量持有国债的银行出现破产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但问题是,现在下面银行赌定了央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加息。
底牌被看到了自然有恃无恐,这是一方面,其次就是自身利益的驱使了。
银行怎么赚钱?放贷嘛。
但现在贷款不是“很好”放出去,原因就是前文说的,个体不借钱企业不借钱大家都在避险化债。
可银行还得吃饭,怎么办?
买入国债吧。
当然个体和企业不借是一方面,银行自己主动避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的环境下,银行也会考虑放出去的钱(主要对企业),能不能收回来?够不够安全?
央行现在要打击债牛,其实就是在打击市场的避险情绪,从而让“钱”流向宏观经济当前更需要的地方去。
但这靠短期的“干预”和打击没用,属于治标不治本。
还是要让经济增速起来,只有这样债牛自己才能泄了气,市场内有更好的投资回报和前景,资金自然也就不会一窝蜂的去涌入债市了。
再具体点,就是让个体逐渐体会到“暖意”,工作好找一点,收入增多一点,福利多加一点。
个体暖了市场跟着也就暖了,这是经济中“从点至面”较为健康的传导路径,但也是相对较难的传导路径。
因为“自上而下”的这段分配优化之路很长,而沿途的“路况”又着实有些让人遗憾。
我相信,这条正确的路我们肯定会走,但走的速度估计还是会稍显缓慢
就这样。

最后,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现在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被错过推送所以如果喜欢财金新天地的文章,拜托你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财金新天地】。方法也很简单: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谢谢大家了

点击下方卡片免费关注我,和100万读者一起洞察世界!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支持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财金新天地

致读者:由于“你懂的”的各种不确定性,《财金新天地》一日不更新,即为失联,欢迎朋友们关注我们的备联号: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纵横谈
防止失联,请加小编微信(lidai5189)
/商务合作,QQ:3072994630/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