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不返贫 这一点最重要

叶檀财经

4周前

这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基于自己的信仰和认知,在知道得了不治的大病时不想折腾,安安静静的离开这个世界。...家里有人得了大病,是对一个家庭的严峻挑战,人性、能力在此显露无遗。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云半间

家里有人得了大病,是对一个家庭的严峻挑战,人性、能力在此显露无遗。

有些人会放弃治疗。

(图源:pixabay)

这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基于自己的信仰和认知,在知道得了不治的大病时不想折腾,安安静静的离开这个世界。

另一种原因则是看不起病。在有医保的情况下会看不起病吗?大病真的如此可怕?

不治了
安安静静的离开

当医生宣布时间快到的时候,与死共舞的哲学教授朱锐做出了明确的选择,2024年7月12日住进海淀医院安宁病房,8月1日,离开了,重生了。

有越来越多的病人选择安宁疗护。相比姑息这个词,我更愿意用人性化的安宁一词。让生命之花静静凋谢。

(根据WHO的定义,姑息治疗指的是提高那些面临危及生命的疾病相关问题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的一种办法。简单来说,是专注于改善生活质量的治疗方式

2023年9月21日,《财经》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每月8000多元报销,医保能让癌症患者安度余生吗?》

(图源:pixabay)

文章介绍,受国家医保局委托,湖北省在2021年开展《晚期肿瘤患者“医养结合”模式支付方式改革研究》试点工作,随后,2023年启动六家医养结合机构,探索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姑息治疗模式。

全国已开展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超过1000个

目标是,让病人安静离开,尽可能减少痛苦

没有说出口的是,这样做减少了花费。从数字看,很多人一辈子的钱花在临终之前半年。根据此文,肿瘤患者五年内医药费用46%的钱花在临终前六个月,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平均住院天数为5.8天,日均住院费用高达1.2万元。

肿瘤患者在临终前三个月选择安宁疗法,可节约医疗费用51%。与住院比较,个人每日少支出304元,医保每日少支出180元。

(图源:pixabay)

为什么是三个月?

据专家说,“对于已经多处扩散、器官衰竭的肿瘤患者在死亡前三个月即使加大医疗投入,所获得的收益也是非常有限。”

一些符合要求的病人可以申请。

预期寿命六个月内,临终关怀期的晚期癌症病人,经医生明确诊断,且有临床证据证明疾病不可能再治愈,在试点的医养机构,可以享受医保支付。

从安宁病房的现实看,三个月,基本够了

医保的支付逻辑同步发生变化,以前是治疗,现在是以“人”为中心支付。

(图源:pixabay)

根据武汉市测算,以往晚期肿瘤患者在临终前六个月姑息治疗的每天医保人均支付271元,就此成为几家试点机构的支付标准。

每天271元,一个月大概8200元。这是预付款。

等花儿真的凋谢了,算账开始。分期递减,活得越长,医保越少。

患者死亡后,要按生存日进行清算:临终前15天为每天人均418元;16天-30天为339元;超过一个月就只有237元;超过两个月221元,90天-180天为143元;超过六个月每日仅支付90元。不同规格的医养机构,自费程度不同,中高端养老院可能全部自费。

跟想像的不同,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患者申请安宁病房

原因是申请过程、机构选择过程对患者和家属来说是负担

患者常见的行为是,在病房直接向医生表示,签署协议不进行过度治疗

(图源:pixabay)

从数据上看,得了大病之后,多数人信奉治疗到底。但安宁概念的推广,说明国人对生命的意义有了重新思考,有了对生命的全过程尊重。

长期大病
会不会让普通人倾家荡产?

癌症这样的重病大病,是昂贵的痛苦。昂贵到很多人无法承受。

湖北一位癌症病人一年要自己要承担多少治疗费用?

7.9万元。

(图源:pixabay)

这一数据来自于2021年湖北省恶性肿瘤患者人均住院费,人均住院费超过17万元,医保报销近10万元后,个人负担7.9万元

而据湖北省统计局数据,2020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1万元。到了2022年,湖北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84478元,月均7040元。

当前,全国每年新发癌症的病例数约406.4万例,每年所需的相关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

还有很多其他费用,对于病人家庭来说,无法覆盖开销。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公立医院住院患者人均医药费用为11673.7元

几种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平均医药费均超过2万元,分别为急性白血病35230.3元、胃恶性肿瘤33276.2元、肺恶性肿瘤39527.2元、食管恶性肿瘤26929.8元、膀胱恶性肿瘤21601.4元。

直接治病的费用加上护理费用等一系列付出,让患者家庭除了精神压力,更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

保障程度越低,经济负担越重。

从实际情况来说,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往往会面临三道经济——生命线。

2022年12月《医学药学网》搜集了3186份关于癌症治疗的有效调查问卷,窥一斑见全豹,可以进行粗略的小样本测算。

从结果来看,超过四分之三的患者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的花费不超过30万元,其中超过一半患者的抗癌支出均在10万-30万之间。大数据调研发现,大部分患者的治疗花费在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所以,10万、30万、50万,是经济——生命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3.1万元。

从官方数据到国际国内大小样本数据,较癌症治疗花费相比,劳动者自己支付治疗费用稍显沉重,尤其是得了大病慢病的、保障程度低的患者,很可能“杯水车薪”。

在治疗过程中,82.6%的被访患者表示抗癌药物支出是治疗花费的大头,8.5%表示手术支出是治疗花费的头等大事。

统计癌症治疗支出是个相当艰难的过程。

不同等级的医院,不同的治疗方案、用药选择,不同的癌种和不同的分期,治疗者拥有的不同保障,都会导致最后的支出费用大相径庭。

医保保障程度不同,负担大不相同。

总体来说,职工医疗保险好于城乡居民攻保,体制内好于体制外,级别高好于级别低,现在的保障程度好于过去

(图源:pixabay)

2024年5月10日,《全球肿瘤医讯》转引了一组数据。据《柳叶刀》2016年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治疗胃癌、肺癌等6种常见癌症的人均年治疗费用约6.8万元,当年中国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仅为2.4万元。当时因病致贫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想像一个参加了新农合的普通农民朋友,在本地一级医院门诊、住院的报销比例最高,都是60%左右,到三级医院,门诊和住院报销要低得多,只有20%到30%。

让人安慰的是,达到一定的治疗金额,可以启动大病报销体制

(图源:pixabay)

2024年4月3日新华社讯,大病保险制度不需要单独申请参保,所有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群众都是大病保险参保人,不需要单独缴费,现在人数将近10亿。

我咨询了一些参加新农合的人,有人是超过1.5万时,到村里打证明,然后到镇里报销。一些地区走了市场化之路,全国90%以上统筹地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业务

城乡居民医保跟当地财政有关,不同地区的财政情况不一样,下有起付线,上有封顶线,不同地区封顶线设置不一样。超过封顶线太多,就是城乡居民的不可承受之重。

起付标准也称“起付线”,是指参保人员在享受医疗费用报销之前,需要自己先行支付的费用额度。

最高支付限额也称“封顶线”,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上限。超出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再支付。

在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这个区间,医保基金对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

(图源:pixabay)

那么,支付多少呢?

目前,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原则上不高于统筹地区居民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支付比例不低于60%,居民医保叠加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达到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实际增长6.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同比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

我们以最乐观的6倍来计算,城镇居民在30万到50万之间,农村居民支付在12到15万左右,加起来平均一下在20多万到30万

让我们来到一个普通的地级市,想像一下普通人的日常看病情况。

(图源:pixabay)

2024年4月15日,安徽省蚌埠市怦远县河溜镇政府发了一份文件,表示根据蚌政办〔2021〕18号文件规定:“一个保险年度内,参保人员负担的合规医药费用累计超过大病保险起付线的部分,大病保险基金分费用段按比例报销。一个保险年度计1次起付线,大病保险起付线为1.5万元。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上5万元以内段(含5万元)报销比例60%;5万-10万元段(含10万元)报销比例65%;10万-20万元段(含20万元)报销比例80%;20万元以上段,报销比例85%。大病保险封顶线为30万元。”

30万成为一个神奇的数据,估计是经过测算的,大概普通人生场大病一般应在30万以内,至于超过30万的,自求多福吧

还有,报销了85%还无法承担的,或者必须用到医保外用药的,也是只能自求多福。

有人对公务员医疗补助有兴趣,有不少相关文章,可以自行参阅。

当费用超过1000元起付线,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会介入,按80%的比例进行支付,剩下的20%由个人负担。

如果超过起付线的部分,公务员再自付500元,单位还会提供最高90%的额外报销。

主要是统筹部分、医疗补助部门不同,有些工作年限长的,除了个人负担的2000元左右,其他几乎都可以报销。

有了大病慢病,报销上不封顶,这才是大家羡慕的根源。

有没有一个封顶线,真的非常重要。

日本为什么不会因病致贫?

全球医保有各种模式,这些模式中,日本和新加坡相对较好,公平而有效率,并且不容易因病致贫

2024年7月9日,徐静波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日本社会为什么不会因病致贫?》

假如患癌动一次手术,加上前后检查和放疗,在日本个人需要承担29万日元(约1.3万元人民币)。这是日本厚生劳动省对全国1500家医疗机构进行的调查得出的平均数据,是享受医保待遇之后的数据。

确保日本人不会因病致贫的是大病上限制度,正式名称叫做“高额疗养费制度”,这一项制度是减少“因病致贫”问题的关键。

从上面这张图中可以看出:

年收入在1160万日元(约52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患者,上限基准是25万多日元(约1.13万元人民币);

年收入在770-1160万日元之间的患者,上限基准是17万多日元(约7700元人民币);

年收入在370-770万日元(约17-35万元人民币)之间的患者,上限基准是8万多日元(约3600元人民币);

年收入在370万日元以下的患者,上限基准是5万多日元(约2600元人民币);

低收入者(不需要缴纳住民税者)的上限基准是3万多日元(约1400元人民币)。

2023年,日本劳动者的平均年收入是448万日元(约20万元人民币),根据这一上限基准,绝大多数的日本人,一个月的医疗费超过8万日元的话,超过的部分都不需要自己承担。个人最多承担8万日元(约4000元人民币),甚至更少。

(图源:pixabay)

当每个月的自费部分超过规定数值后,要么超过部分全免,要么象征性收取超出部分的1%,有每月上限和每年上限。

大病没有上限,也就是治疗上不封顶是日本国民健康保险的核心所在,保障了人民即使面对癌症、白血病等重症也不会因病返贫。

大病上限制度是不会发生因贫致贫的核心制度。这一制度的最大好处,是根据病人的年收入,划定了病人每个月需要承担的最高的医疗费上限基准,超过这一上限基准的医疗费,不管几千万还是几亿日元,均由政府(医保基金)承担。

日本医保关注儿童、老人和大病病人。

鼓励生育、呵护儿童体现在儿童医疗上,有“子ども医療費助成”制度,也就是儿童医疗费用资助计划。

(图源:pixabay)

一般来说从出生到6岁,儿童需要自费20%,报销80%,但是所有孩子都可以在各自的区役所申请“児童医療証”,可以补贴自费部分,实现儿童全免费的医疗制度。在日本,不同的县,不同收入的家庭,资助情况各不相同。

老人分成年轻老人,和真正的老年人,医疗制度相应分成从65到74岁的“前期高齢者医療制度”和75岁以上的“後期高齢者医療制度”。

日本医保法规定,年满70岁至74岁,个人医疗费承担比例为20%;75岁以上的高龄者,个人医疗费承担比例减少到10%。

2024年7月9日,《医健趋势》指出,治疗费用带有大病上限,每月医药费超过一定金额后不再收费。不仅包括门诊费和药费,还支付部分住院时的伙食疗养费和访问看护所需费用等等。

日本的保险费用在上升,一方面是人均寿命长,另一方面是支出越来越多。

日本人平均寿命达男性81.47岁、女性87.57岁,蝉联世界第一在一年的国家预算中,33%是用于社会保障支出。日本人要支付的医保费用也越来越高,不久前去日本,听当地朋友说,他们的缴费还在增加。

日本不是彻底的免费医疗,但医疗制度在全球有口皆碑,就是因为抓住了大病治疗这一关键难题,做到了真正的“老有所依”,大病有所归。关于税收,听到的怨言倒是不多,也许公平可以消灭怨言。

(图源:pixabay)

最后,再说一些新加坡的医保,新加坡也不进行全民医保,但也极少有因病致贫的事情。

李光耀实行的制度,总是以实用为先,兼顾法律和人性框架下的公平和效率

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强调个人责任,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个人在生命历程中自行进行纵向累积,年轻的时候累积年老的时候的支出,而不是由年轻一代支付上一代的花费,不把责任推给国家和下一代。

每个人看到自己累积的成果,因此,他们会做实个人帐户,不会有人担心,自己的帐户被挪用。

其次,本国公民享受政府对基本医疗服务的补贴,跟日本一样,对大病保障特别强。

(图源:pixabay)

公民在享受门诊基本医疗时,部分慢性病除外,其他的都需要使用自己的现金支付(不可以用公积金);住院时,自付部分使用个人公积金支付;在个人公积金支出达到一定额度后,由终身健保计划支付起付线以上部分的大部分费用;对困难人群由医疗基金救助。

事实上,这是一种类似于支付上限的方式。

2018年,《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国家卫健委丁一磊的文章,对新加坡医保模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里面说,新加坡一般不采用报销比例的概念,而用自负比例的概念来强调个人的自负部分(Coinsurance)。达到起付线后的费用仍需要个人承担一定的比例。从10%~3%不等,费用越高,个人自负比例越低,报销比例在90%~97%之间,基本不会出现因病致贫。

(图源:pixabay)

新加坡还有个医保领域的上限和下限,新加坡保健储蓄账户设立了余额的上限和下限,既防止基金沉淀过多,又防止基金余额较少,个人医疗负担重

新加坡保健储蓄户头还有收益率的要求,与10年期政府债券利率挂钩,外加1%的利率,且政府确保其不低于4%,初步实现保健储蓄账户的保值增值。

在此基础上,政府对最基本的医疗提供大量补贴,对重大疾病提供健康保险,对困难人群提供救助。

结果就是,新加坡人均寿命排名国际前三位

从新加坡和日本的经验看,医保的使用如果低效,通常意味着不公平

只有兼具公平和效率的医保,才能算得上好的医保,不然即便名义免费,恐怕也只是,空有名而实不至。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 END --

叶檀财经矩阵号

声明:由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叶檀暖人生、叶檀聊人生、半间白云、叶檀说、檀谈人生,请用户认准上述账号。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叶檀财经对其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檀香们小心识别,谢谢!

作者:云半间编辑椰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咨询合作,请联系微信
13818756019(商务微信)

喜欢请您点个赞?

这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基于自己的信仰和认知,在知道得了不治的大病时不想折腾,安安静静的离开这个世界。...家里有人得了大病,是对一个家庭的严峻挑战,人性、能力在此显露无遗。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云半间

家里有人得了大病,是对一个家庭的严峻挑战,人性、能力在此显露无遗。

有些人会放弃治疗。

(图源:pixabay)

这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基于自己的信仰和认知,在知道得了不治的大病时不想折腾,安安静静的离开这个世界。

另一种原因则是看不起病。在有医保的情况下会看不起病吗?大病真的如此可怕?

不治了
安安静静的离开

当医生宣布时间快到的时候,与死共舞的哲学教授朱锐做出了明确的选择,2024年7月12日住进海淀医院安宁病房,8月1日,离开了,重生了。

有越来越多的病人选择安宁疗护。相比姑息这个词,我更愿意用人性化的安宁一词。让生命之花静静凋谢。

(根据WHO的定义,姑息治疗指的是提高那些面临危及生命的疾病相关问题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的一种办法。简单来说,是专注于改善生活质量的治疗方式

2023年9月21日,《财经》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每月8000多元报销,医保能让癌症患者安度余生吗?》

(图源:pixabay)

文章介绍,受国家医保局委托,湖北省在2021年开展《晚期肿瘤患者“医养结合”模式支付方式改革研究》试点工作,随后,2023年启动六家医养结合机构,探索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姑息治疗模式。

全国已开展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超过1000个

目标是,让病人安静离开,尽可能减少痛苦

没有说出口的是,这样做减少了花费。从数字看,很多人一辈子的钱花在临终之前半年。根据此文,肿瘤患者五年内医药费用46%的钱花在临终前六个月,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平均住院天数为5.8天,日均住院费用高达1.2万元。

肿瘤患者在临终前三个月选择安宁疗法,可节约医疗费用51%。与住院比较,个人每日少支出304元,医保每日少支出180元。

(图源:pixabay)

为什么是三个月?

据专家说,“对于已经多处扩散、器官衰竭的肿瘤患者在死亡前三个月即使加大医疗投入,所获得的收益也是非常有限。”

一些符合要求的病人可以申请。

预期寿命六个月内,临终关怀期的晚期癌症病人,经医生明确诊断,且有临床证据证明疾病不可能再治愈,在试点的医养机构,可以享受医保支付。

从安宁病房的现实看,三个月,基本够了

医保的支付逻辑同步发生变化,以前是治疗,现在是以“人”为中心支付。

(图源:pixabay)

根据武汉市测算,以往晚期肿瘤患者在临终前六个月姑息治疗的每天医保人均支付271元,就此成为几家试点机构的支付标准。

每天271元,一个月大概8200元。这是预付款。

等花儿真的凋谢了,算账开始。分期递减,活得越长,医保越少。

患者死亡后,要按生存日进行清算:临终前15天为每天人均418元;16天-30天为339元;超过一个月就只有237元;超过两个月221元,90天-180天为143元;超过六个月每日仅支付90元。不同规格的医养机构,自费程度不同,中高端养老院可能全部自费。

跟想像的不同,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患者申请安宁病房

原因是申请过程、机构选择过程对患者和家属来说是负担

患者常见的行为是,在病房直接向医生表示,签署协议不进行过度治疗

(图源:pixabay)

从数据上看,得了大病之后,多数人信奉治疗到底。但安宁概念的推广,说明国人对生命的意义有了重新思考,有了对生命的全过程尊重。

长期大病
会不会让普通人倾家荡产?

癌症这样的重病大病,是昂贵的痛苦。昂贵到很多人无法承受。

湖北一位癌症病人一年要自己要承担多少治疗费用?

7.9万元。

(图源:pixabay)

这一数据来自于2021年湖北省恶性肿瘤患者人均住院费,人均住院费超过17万元,医保报销近10万元后,个人负担7.9万元

而据湖北省统计局数据,2020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1万元。到了2022年,湖北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84478元,月均7040元。

当前,全国每年新发癌症的病例数约406.4万例,每年所需的相关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

还有很多其他费用,对于病人家庭来说,无法覆盖开销。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公立医院住院患者人均医药费用为11673.7元

几种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平均医药费均超过2万元,分别为急性白血病35230.3元、胃恶性肿瘤33276.2元、肺恶性肿瘤39527.2元、食管恶性肿瘤26929.8元、膀胱恶性肿瘤21601.4元。

直接治病的费用加上护理费用等一系列付出,让患者家庭除了精神压力,更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

保障程度越低,经济负担越重。

从实际情况来说,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往往会面临三道经济——生命线。

2022年12月《医学药学网》搜集了3186份关于癌症治疗的有效调查问卷,窥一斑见全豹,可以进行粗略的小样本测算。

从结果来看,超过四分之三的患者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的花费不超过30万元,其中超过一半患者的抗癌支出均在10万-30万之间。大数据调研发现,大部分患者的治疗花费在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所以,10万、30万、50万,是经济——生命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3.1万元。

从官方数据到国际国内大小样本数据,较癌症治疗花费相比,劳动者自己支付治疗费用稍显沉重,尤其是得了大病慢病的、保障程度低的患者,很可能“杯水车薪”。

在治疗过程中,82.6%的被访患者表示抗癌药物支出是治疗花费的大头,8.5%表示手术支出是治疗花费的头等大事。

统计癌症治疗支出是个相当艰难的过程。

不同等级的医院,不同的治疗方案、用药选择,不同的癌种和不同的分期,治疗者拥有的不同保障,都会导致最后的支出费用大相径庭。

医保保障程度不同,负担大不相同。

总体来说,职工医疗保险好于城乡居民攻保,体制内好于体制外,级别高好于级别低,现在的保障程度好于过去

(图源:pixabay)

2024年5月10日,《全球肿瘤医讯》转引了一组数据。据《柳叶刀》2016年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治疗胃癌、肺癌等6种常见癌症的人均年治疗费用约6.8万元,当年中国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仅为2.4万元。当时因病致贫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想像一个参加了新农合的普通农民朋友,在本地一级医院门诊、住院的报销比例最高,都是60%左右,到三级医院,门诊和住院报销要低得多,只有20%到30%。

让人安慰的是,达到一定的治疗金额,可以启动大病报销体制

(图源:pixabay)

2024年4月3日新华社讯,大病保险制度不需要单独申请参保,所有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群众都是大病保险参保人,不需要单独缴费,现在人数将近10亿。

我咨询了一些参加新农合的人,有人是超过1.5万时,到村里打证明,然后到镇里报销。一些地区走了市场化之路,全国90%以上统筹地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业务

城乡居民医保跟当地财政有关,不同地区的财政情况不一样,下有起付线,上有封顶线,不同地区封顶线设置不一样。超过封顶线太多,就是城乡居民的不可承受之重。

起付标准也称“起付线”,是指参保人员在享受医疗费用报销之前,需要自己先行支付的费用额度。

最高支付限额也称“封顶线”,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上限。超出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再支付。

在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这个区间,医保基金对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

(图源:pixabay)

那么,支付多少呢?

目前,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原则上不高于统筹地区居民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支付比例不低于60%,居民医保叠加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达到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实际增长6.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同比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

我们以最乐观的6倍来计算,城镇居民在30万到50万之间,农村居民支付在12到15万左右,加起来平均一下在20多万到30万

让我们来到一个普通的地级市,想像一下普通人的日常看病情况。

(图源:pixabay)

2024年4月15日,安徽省蚌埠市怦远县河溜镇政府发了一份文件,表示根据蚌政办〔2021〕18号文件规定:“一个保险年度内,参保人员负担的合规医药费用累计超过大病保险起付线的部分,大病保险基金分费用段按比例报销。一个保险年度计1次起付线,大病保险起付线为1.5万元。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上5万元以内段(含5万元)报销比例60%;5万-10万元段(含10万元)报销比例65%;10万-20万元段(含20万元)报销比例80%;20万元以上段,报销比例85%。大病保险封顶线为30万元。”

30万成为一个神奇的数据,估计是经过测算的,大概普通人生场大病一般应在30万以内,至于超过30万的,自求多福吧

还有,报销了85%还无法承担的,或者必须用到医保外用药的,也是只能自求多福。

有人对公务员医疗补助有兴趣,有不少相关文章,可以自行参阅。

当费用超过1000元起付线,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会介入,按80%的比例进行支付,剩下的20%由个人负担。

如果超过起付线的部分,公务员再自付500元,单位还会提供最高90%的额外报销。

主要是统筹部分、医疗补助部门不同,有些工作年限长的,除了个人负担的2000元左右,其他几乎都可以报销。

有了大病慢病,报销上不封顶,这才是大家羡慕的根源。

有没有一个封顶线,真的非常重要。

日本为什么不会因病致贫?

全球医保有各种模式,这些模式中,日本和新加坡相对较好,公平而有效率,并且不容易因病致贫

2024年7月9日,徐静波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日本社会为什么不会因病致贫?》

假如患癌动一次手术,加上前后检查和放疗,在日本个人需要承担29万日元(约1.3万元人民币)。这是日本厚生劳动省对全国1500家医疗机构进行的调查得出的平均数据,是享受医保待遇之后的数据。

确保日本人不会因病致贫的是大病上限制度,正式名称叫做“高额疗养费制度”,这一项制度是减少“因病致贫”问题的关键。

从上面这张图中可以看出:

年收入在1160万日元(约52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患者,上限基准是25万多日元(约1.13万元人民币);

年收入在770-1160万日元之间的患者,上限基准是17万多日元(约7700元人民币);

年收入在370-770万日元(约17-35万元人民币)之间的患者,上限基准是8万多日元(约3600元人民币);

年收入在370万日元以下的患者,上限基准是5万多日元(约2600元人民币);

低收入者(不需要缴纳住民税者)的上限基准是3万多日元(约1400元人民币)。

2023年,日本劳动者的平均年收入是448万日元(约20万元人民币),根据这一上限基准,绝大多数的日本人,一个月的医疗费超过8万日元的话,超过的部分都不需要自己承担。个人最多承担8万日元(约4000元人民币),甚至更少。

(图源:pixabay)

当每个月的自费部分超过规定数值后,要么超过部分全免,要么象征性收取超出部分的1%,有每月上限和每年上限。

大病没有上限,也就是治疗上不封顶是日本国民健康保险的核心所在,保障了人民即使面对癌症、白血病等重症也不会因病返贫。

大病上限制度是不会发生因贫致贫的核心制度。这一制度的最大好处,是根据病人的年收入,划定了病人每个月需要承担的最高的医疗费上限基准,超过这一上限基准的医疗费,不管几千万还是几亿日元,均由政府(医保基金)承担。

日本医保关注儿童、老人和大病病人。

鼓励生育、呵护儿童体现在儿童医疗上,有“子ども医療費助成”制度,也就是儿童医疗费用资助计划。

(图源:pixabay)

一般来说从出生到6岁,儿童需要自费20%,报销80%,但是所有孩子都可以在各自的区役所申请“児童医療証”,可以补贴自费部分,实现儿童全免费的医疗制度。在日本,不同的县,不同收入的家庭,资助情况各不相同。

老人分成年轻老人,和真正的老年人,医疗制度相应分成从65到74岁的“前期高齢者医療制度”和75岁以上的“後期高齢者医療制度”。

日本医保法规定,年满70岁至74岁,个人医疗费承担比例为20%;75岁以上的高龄者,个人医疗费承担比例减少到10%。

2024年7月9日,《医健趋势》指出,治疗费用带有大病上限,每月医药费超过一定金额后不再收费。不仅包括门诊费和药费,还支付部分住院时的伙食疗养费和访问看护所需费用等等。

日本的保险费用在上升,一方面是人均寿命长,另一方面是支出越来越多。

日本人平均寿命达男性81.47岁、女性87.57岁,蝉联世界第一在一年的国家预算中,33%是用于社会保障支出。日本人要支付的医保费用也越来越高,不久前去日本,听当地朋友说,他们的缴费还在增加。

日本不是彻底的免费医疗,但医疗制度在全球有口皆碑,就是因为抓住了大病治疗这一关键难题,做到了真正的“老有所依”,大病有所归。关于税收,听到的怨言倒是不多,也许公平可以消灭怨言。

(图源:pixabay)

最后,再说一些新加坡的医保,新加坡也不进行全民医保,但也极少有因病致贫的事情。

李光耀实行的制度,总是以实用为先,兼顾法律和人性框架下的公平和效率

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强调个人责任,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个人在生命历程中自行进行纵向累积,年轻的时候累积年老的时候的支出,而不是由年轻一代支付上一代的花费,不把责任推给国家和下一代。

每个人看到自己累积的成果,因此,他们会做实个人帐户,不会有人担心,自己的帐户被挪用。

其次,本国公民享受政府对基本医疗服务的补贴,跟日本一样,对大病保障特别强。

(图源:pixabay)

公民在享受门诊基本医疗时,部分慢性病除外,其他的都需要使用自己的现金支付(不可以用公积金);住院时,自付部分使用个人公积金支付;在个人公积金支出达到一定额度后,由终身健保计划支付起付线以上部分的大部分费用;对困难人群由医疗基金救助。

事实上,这是一种类似于支付上限的方式。

2018年,《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国家卫健委丁一磊的文章,对新加坡医保模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里面说,新加坡一般不采用报销比例的概念,而用自负比例的概念来强调个人的自负部分(Coinsurance)。达到起付线后的费用仍需要个人承担一定的比例。从10%~3%不等,费用越高,个人自负比例越低,报销比例在90%~97%之间,基本不会出现因病致贫。

(图源:pixabay)

新加坡还有个医保领域的上限和下限,新加坡保健储蓄账户设立了余额的上限和下限,既防止基金沉淀过多,又防止基金余额较少,个人医疗负担重

新加坡保健储蓄户头还有收益率的要求,与10年期政府债券利率挂钩,外加1%的利率,且政府确保其不低于4%,初步实现保健储蓄账户的保值增值。

在此基础上,政府对最基本的医疗提供大量补贴,对重大疾病提供健康保险,对困难人群提供救助。

结果就是,新加坡人均寿命排名国际前三位

从新加坡和日本的经验看,医保的使用如果低效,通常意味着不公平

只有兼具公平和效率的医保,才能算得上好的医保,不然即便名义免费,恐怕也只是,空有名而实不至。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 END --

叶檀财经矩阵号

声明:由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叶檀暖人生、叶檀聊人生、半间白云、叶檀说、檀谈人生,请用户认准上述账号。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叶檀财经对其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檀香们小心识别,谢谢!

作者:云半间编辑椰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咨询合作,请联系微信
13818756019(商务微信)

喜欢请您点个赞?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