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银行挪用680亿科创贷款空转套利的惊天内幕

中国金融网

4天前

2023年底,四家银行未完成2020年底前出清任务,仍为461户“僵尸企业”等保有贷款余额314.41亿元,其中34.84亿元为2023年新发放。

2024年5月30日下午北京雨后-何世红-2.jpg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评论员 大河

近日,审计署发布的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揭示了一起令人震惊的金融乱象。报告显示,四家银行将名义上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680.59亿元贷款挪作他用或进行空转套利。这一现象暴露了金融行业在信贷资金管理和分配上的严重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金融监管和银行经营行为的广泛关注。

信贷数据造假,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

审计发现,六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含金量不高,部分机构甚至将其他类贷款违规变造为科技、绿色、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国家政策导向,也严重损害了实体经济和重点领域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银行的部分信贷投放存在虚增空转的现象,其中5167亿元贷款即贷即收,在考核前发放,考核后收回。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欺欺人,严重扭曲了信贷数据,误导了监管部门和市场。

此外,一些银行通过等额存贷的方式进行空转套利,即企业在贷款前存入等额存款或贷款后再以定期存款形式存回银行。这种操作使得银行能够在账面上虚增贷款规模,满足监管要求和内部绩效考核,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将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从而违背了信贷政策的初衷。

金融资源供给结构不优化,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不足

审计报告还指出,金融资源供给结构不够优化,特别是在重点领域“加”的成色不足。四家银行名义上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680.59亿元贷款被挪作他用或进行空转套利。这不仅使得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科技创新企业无法获得应有的金融资源,也使得银行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同时,限制领域“减”的力度不够,显示出部分银行在风险控制和资产处置上存在严重问题。至2023年底,四家银行未完成2020年底前出清任务,仍为461户“僵尸企业”等保有贷款余额314.41亿元,其中34.84亿元为2023年新发放。此外,306.09亿元风险资产通过“无效重组”、违规展期等方式虚假盘活,长期以“仍未不良”的虚假形态占用信贷资源。这些行为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金融资源,也加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隐患。

银行违规行为的深层原因

银行出现如此严重的违规行为,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监管部门在信贷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查手段,使得部分银行能够通过数据造假蒙混过关。另一方面,银行内部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过度强调贷款规模和业绩增长,使得部分银行管理层铤而走险,通过违规操作来达到考核目标。

此外,银行在风险控制和资产管理上存在明显不足,对风险资产的处置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导致大量风险资产长期占用信贷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处置和化解。

加强金融监管,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针对审计报告揭示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金融监管,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率。首先,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信贷数据的审查和核验机制,确保信贷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以通过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信贷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其次,应优化银行内部绩效考核机制,避免过度强调贷款规模和业绩增长,鼓励银行更加注重贷款质量和风险控制。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风险资产的处置和管理,督促银行加快风险资产的清理和化解,避免长期占用信贷资源。

此外,应加强对重点领域贷款的监管和支持力度,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投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涉农等重点领域。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或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鼓励银行加大对这些领域的信贷投入,并对贷款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效果。

解决金融乱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解决金融乱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银行作为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必须增强合规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确保信贷资金的合理使用。监管部门应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和手段,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和惩戒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同时,媒体和公众也应发挥监督作用,及时揭露和曝光金融乱象,推动银行和监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金融乱象,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家银行挪用680.59亿元科技创新贷款进行空转套利的行为,暴露了金融行业在信贷资金管理和分配上的严重问题。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银行内部绩效考核机制,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率,是解决金融乱象的关键所在。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金融乱象,促进金融资源真正投向实体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3年底,四家银行未完成2020年底前出清任务,仍为461户“僵尸企业”等保有贷款余额314.41亿元,其中34.84亿元为2023年新发放。

2024年5月30日下午北京雨后-何世红-2.jpg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评论员 大河

近日,审计署发布的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揭示了一起令人震惊的金融乱象。报告显示,四家银行将名义上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680.59亿元贷款挪作他用或进行空转套利。这一现象暴露了金融行业在信贷资金管理和分配上的严重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金融监管和银行经营行为的广泛关注。

信贷数据造假,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

审计发现,六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含金量不高,部分机构甚至将其他类贷款违规变造为科技、绿色、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国家政策导向,也严重损害了实体经济和重点领域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银行的部分信贷投放存在虚增空转的现象,其中5167亿元贷款即贷即收,在考核前发放,考核后收回。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欺欺人,严重扭曲了信贷数据,误导了监管部门和市场。

此外,一些银行通过等额存贷的方式进行空转套利,即企业在贷款前存入等额存款或贷款后再以定期存款形式存回银行。这种操作使得银行能够在账面上虚增贷款规模,满足监管要求和内部绩效考核,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将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从而违背了信贷政策的初衷。

金融资源供给结构不优化,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不足

审计报告还指出,金融资源供给结构不够优化,特别是在重点领域“加”的成色不足。四家银行名义上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680.59亿元贷款被挪作他用或进行空转套利。这不仅使得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科技创新企业无法获得应有的金融资源,也使得银行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同时,限制领域“减”的力度不够,显示出部分银行在风险控制和资产处置上存在严重问题。至2023年底,四家银行未完成2020年底前出清任务,仍为461户“僵尸企业”等保有贷款余额314.41亿元,其中34.84亿元为2023年新发放。此外,306.09亿元风险资产通过“无效重组”、违规展期等方式虚假盘活,长期以“仍未不良”的虚假形态占用信贷资源。这些行为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金融资源,也加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隐患。

银行违规行为的深层原因

银行出现如此严重的违规行为,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监管部门在信贷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查手段,使得部分银行能够通过数据造假蒙混过关。另一方面,银行内部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过度强调贷款规模和业绩增长,使得部分银行管理层铤而走险,通过违规操作来达到考核目标。

此外,银行在风险控制和资产管理上存在明显不足,对风险资产的处置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导致大量风险资产长期占用信贷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处置和化解。

加强金融监管,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针对审计报告揭示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金融监管,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率。首先,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信贷数据的审查和核验机制,确保信贷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以通过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信贷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其次,应优化银行内部绩效考核机制,避免过度强调贷款规模和业绩增长,鼓励银行更加注重贷款质量和风险控制。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风险资产的处置和管理,督促银行加快风险资产的清理和化解,避免长期占用信贷资源。

此外,应加强对重点领域贷款的监管和支持力度,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投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涉农等重点领域。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或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鼓励银行加大对这些领域的信贷投入,并对贷款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效果。

解决金融乱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解决金融乱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银行作为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必须增强合规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确保信贷资金的合理使用。监管部门应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和手段,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和惩戒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同时,媒体和公众也应发挥监督作用,及时揭露和曝光金融乱象,推动银行和监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金融乱象,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家银行挪用680.59亿元科技创新贷款进行空转套利的行为,暴露了金融行业在信贷资金管理和分配上的严重问题。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银行内部绩效考核机制,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率,是解决金融乱象的关键所在。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金融乱象,促进金融资源真正投向实体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