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高!31.24万亿元!

券商中国

2天前

据同花顺数据,5月新发债基总规模846.77亿元,占当月新发市场总规模的83.8%。

6月27日晚,中基协披露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

截至今年5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1.24万亿元,相比4月份时突破的30万亿大关继续增长4648.14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5月份受行情影响,股基与债基净值集体回落,但固收类产品再度扛起份额增长大旗,这也是数月公募基金整体份额变化的缩影。据统计,年内基金净值增长3.64万亿元中,固收类产品占超95%。

固收类规模再度逆势上涨

中基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24万亿元。

股指方面,沪指5月份下跌0.58%,深成指则下跌2.32%,中小盘股跌幅更为严重,如中证2000指数下挫2.2%,创业板指下跌2.87%。

从基金数量与份额来看,股票基金数量环比增长1.7%,此外,抄底资金继续借道ETF持续加仓,因此股票基金份额也环比增加0.91%;但受此行情影响,基金净值环比下跌1.28%。混合基金也是类似情况,虽然基金数量环比略有增加,但份额则遭遇净赎回,环比下降0.92%,基金净值下跌更为明显,环比下降1.49%。

但债基和货基却逆势将公募基金整体规模推升至新的高度:债基5月份内份额增加了约2600亿份,净值则增加了3200亿份,环比增加幅度为5.26%;货币基金净值增加了2354.2亿元,环比增1.75%。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公募基金总规模仅为27.6万亿元,意味着今年5个月间增长了3.64万亿元,规模的猛增仍得益于固收产品的火爆,二者合计贡献了3.52万亿元的增量,占整体增加的比例超过95%。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外围市场造好,但QDII基金的投资者却选择了落袋为安,且多以港股基金为主。如多只绩优互联网主题的ETF遭遇较大规模赎回,单月份额减少超过10亿份的产品就有13只。

债基为何依旧吸金?

5月份,债基在新发市场继续独领风骚。据同花顺数据,5月新发债基总规模846.77亿元,占当月新发市场总规模的83.8%。这已经是新发债基总规模连续2个月在当月新发市场占比超过八成。与过往数据相比,5月新发债基规模虽然环比下降28.19%,但是同比增长130.51%,在各类基金中同比增幅最大。

从单只基金(A/C类合并统计,下同)的规模来看,5月发行规模超过10亿元的新基均为债基,其中6只债基发行规模在70亿元以上,分别是国富中债绿色普惠金融债券指数、兴业添盈债券、鹏华永兴债券、宏利中债绿色普惠金融债券优选指数、东方中债绿色普惠主题金融债券优选指数和泰康稳健双利债券。

在经历短期下挫后,年内债基重拾升势,为何如此火爆?北京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解释,“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债基今年业绩表现比较好,年初以来利率连续下行,带来了一波债券市场的牛市行情;另一方面,“存款利率下行+手工补息叫停”导致存款搬家,以及股市宽幅震荡导致的部分资金求稳撤出,也给固收产品带来了一些增量资金,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债基热度。

站在当前时点,宏利基金李宇璐表示,债券市场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收益率有所反弹,二季度具有较强的降息降准概率。因此,债券市场总体仍处于顺风阶段,后期需关注特别国债的发行时间及节奏、地方债发行对利率债的供给冲击影响。

博时基金表示,从高频数据来看目前外需已经出现一定放缓的迹象,预计海外货币政策在二三季度转向的概率较高,而内需走弱的趋势也较为确定,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概率在提升。在此情况下,短端利率债配置价值依然较为突出。

“随着手工补息现象减少和银行规模诉求进一步下降,预计存款收益有望进一步下降,机构配置债券的性价比重新提升。”博时基金认为,考虑到目前期限利差再次拉大而“资产荒”格局仍在加剧,超长债对配置资金而言仍有较强吸引力。此外,如果后续短端利率进一步下行,也会为长端和超长端利率下行打开空间,投资者仍可更多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配置价值。



据同花顺数据,5月新发债基总规模846.77亿元,占当月新发市场总规模的83.8%。

6月27日晚,中基协披露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

截至今年5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1.24万亿元,相比4月份时突破的30万亿大关继续增长4648.14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5月份受行情影响,股基与债基净值集体回落,但固收类产品再度扛起份额增长大旗,这也是数月公募基金整体份额变化的缩影。据统计,年内基金净值增长3.64万亿元中,固收类产品占超95%。

固收类规模再度逆势上涨

中基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24万亿元。

股指方面,沪指5月份下跌0.58%,深成指则下跌2.32%,中小盘股跌幅更为严重,如中证2000指数下挫2.2%,创业板指下跌2.87%。

从基金数量与份额来看,股票基金数量环比增长1.7%,此外,抄底资金继续借道ETF持续加仓,因此股票基金份额也环比增加0.91%;但受此行情影响,基金净值环比下跌1.28%。混合基金也是类似情况,虽然基金数量环比略有增加,但份额则遭遇净赎回,环比下降0.92%,基金净值下跌更为明显,环比下降1.49%。

但债基和货基却逆势将公募基金整体规模推升至新的高度:债基5月份内份额增加了约2600亿份,净值则增加了3200亿份,环比增加幅度为5.26%;货币基金净值增加了2354.2亿元,环比增1.75%。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公募基金总规模仅为27.6万亿元,意味着今年5个月间增长了3.64万亿元,规模的猛增仍得益于固收产品的火爆,二者合计贡献了3.52万亿元的增量,占整体增加的比例超过95%。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外围市场造好,但QDII基金的投资者却选择了落袋为安,且多以港股基金为主。如多只绩优互联网主题的ETF遭遇较大规模赎回,单月份额减少超过10亿份的产品就有13只。

债基为何依旧吸金?

5月份,债基在新发市场继续独领风骚。据同花顺数据,5月新发债基总规模846.77亿元,占当月新发市场总规模的83.8%。这已经是新发债基总规模连续2个月在当月新发市场占比超过八成。与过往数据相比,5月新发债基规模虽然环比下降28.19%,但是同比增长130.51%,在各类基金中同比增幅最大。

从单只基金(A/C类合并统计,下同)的规模来看,5月发行规模超过10亿元的新基均为债基,其中6只债基发行规模在70亿元以上,分别是国富中债绿色普惠金融债券指数、兴业添盈债券、鹏华永兴债券、宏利中债绿色普惠金融债券优选指数、东方中债绿色普惠主题金融债券优选指数和泰康稳健双利债券。

在经历短期下挫后,年内债基重拾升势,为何如此火爆?北京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解释,“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债基今年业绩表现比较好,年初以来利率连续下行,带来了一波债券市场的牛市行情;另一方面,“存款利率下行+手工补息叫停”导致存款搬家,以及股市宽幅震荡导致的部分资金求稳撤出,也给固收产品带来了一些增量资金,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债基热度。

站在当前时点,宏利基金李宇璐表示,债券市场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收益率有所反弹,二季度具有较强的降息降准概率。因此,债券市场总体仍处于顺风阶段,后期需关注特别国债的发行时间及节奏、地方债发行对利率债的供给冲击影响。

博时基金表示,从高频数据来看目前外需已经出现一定放缓的迹象,预计海外货币政策在二三季度转向的概率较高,而内需走弱的趋势也较为确定,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概率在提升。在此情况下,短端利率债配置价值依然较为突出。

“随着手工补息现象减少和银行规模诉求进一步下降,预计存款收益有望进一步下降,机构配置债券的性价比重新提升。”博时基金认为,考虑到目前期限利差再次拉大而“资产荒”格局仍在加剧,超长债对配置资金而言仍有较强吸引力。此外,如果后续短端利率进一步下行,也会为长端和超长端利率下行打开空间,投资者仍可更多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配置价值。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