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领航者 宁波银行绘就生态金融新画卷

经济观察网

2天前

截至2023年11月末,宁波银行全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900亿元,较年初增长显著;普惠型涉农贷款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

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银行不仅积极响应国家金融政策,更是通过科技赋能,推动金融服务升级,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绿色的金融服务体验。

凭借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宁波银行不断引领绿色信贷新风尚,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强大金融支撑,展现了城商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担当与作为。同时,在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等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做好五篇金融大文章过程中,宁波银行不仅书写了城商行在金融领域的精彩篇章,更展现了其作为金融服务创新者的智慧和力量。 

助力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经济的日益重视,宁波银行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参与碳市场建设、支持传统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实施数字化绿色金融、建设绿色金融机构五个方面着手,全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根据宁波银行最新披露的《2023年度社会责任(ESG)报告》,截至2023年末,全行绿色贷款余额达到386亿元,较年初增长148.91亿元,全年增幅高达62.8%,远超各项贷款增速,显示出该行在绿色信贷投放上的强劲势头。 

在多个地区,宁波银行通过绿色信贷支持了一系列具有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

在宁波,宁波银行参与了未来社区城市项目,投放了2.5亿元贷款,不仅支持了传统地块建设,还助力社区设置了再生资源回收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并推动了海绵城市项目的建设。该项目不仅有效缓解了内涝问题,改善了水生态环境,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衢州,宁波银行推出“绿色低碳贷”等产品,基于企业、个人的碳账户登记,给予利率、额度等差异化金融支持,同时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在分行内形成“人人都能做、人人都会做”绿色金融的工作格局。 

在绍兴,宁波银行投放了1亿元绿色贷款,支持餐厨环保能源公司扩大生产。该公司已投入5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生产线,将餐厨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在湖州,宁波银行则投放了7000万元贷款,支持建设5G智慧停车系统项目。该项目有效改善了区域内的交通和停车环境,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体验,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宁波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成功实践,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贷款项目上,更体现在其全面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上。 

具体而言,宁波银行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参与碳市场建设、支持传统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实施数字化绿色金融、建设绿色金融机构五个方面着手,全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通过这些措施,宁波银行致力于成为一家资产质量优良、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绿色信贷银行。 

科技赋能谱写普惠金融新篇章 

普惠金融对于推动经济均衡发展、助力小微企业成长、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宁波银行始终秉承“用双脚丈量大地,用专业创造价值”的精神,深耕普惠金融领域,用心研发服务小微企业的产品,打造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模式,以金融科技之力推动普惠金融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23年,宁波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544亿元增长到1858.40亿元,服务小微企业客户数从6.57万户增长到23.31万户,两项数据均增长超过200%。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宁波银行还在不断加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普惠金融产品、服务渠道、营销经营、营运风控等领域的应用,继而提升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和可控性。通过优化线上流程,实现全线上进件、审批和出账,减少客户线下操作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同时,搭建线上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数字管理的小程序,并通过云服务确保数据私密和安全。 

此外,宁波银行还积极推广线上普惠小微企业产品,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向小微企业传递最新的产品功能、市场趋势、政策解读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助力小微企业更好发展。 

在乡村振兴方面,宁波银行以普惠金融为抓手,通过通过信贷投放、服务下沉和产品创新,显著提升了涉农金融服务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该行不仅为宁波地区的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还助力了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和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创建。 

在乡镇金融服务方面,宁波银行通过设立金融支农宣传服务站,如余姚三七市支行,每月深入农村开展“金融下乡”活动,提供面对面的金融服务咨询,满足了农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同时,该行在宁波区域拥有240多家营业网点,其中69家为乡镇网点,覆盖了广泛的农村地区。 

在业务模式上,宁波银行实现从单一的存贷缴向综合化金融服务的转变,通过应用数字技术手段,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从金融服务对象来看,宁波银行已从对接村镇下沉到直接面向农户,为农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此外,产品创新是宁波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又一亮点。该行针对涉农企业的不同需求,推出了“容易贷”、“路路通”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了农企的资金需求,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时,通过精简授信资料、优化审批流程,提升了贷款审批效率,为农企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宁波银行全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900亿元,较年初增长显著;普惠型涉农贷款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这一成绩充分展示了宁波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深厚实力和积极作为。 

打造“银发乐享+”养老金融标杆 

近日,王爷爷为宁波银行江山万里社区支行送来了一面锦旗,以此表达对其细致周到服务的深深感激。作为一位年逾古稀的退休老人,王爷爷每月都要亲自到银行查看退休金账户情况。然而,这一习惯在大堂经理的细心观察下得到了改变。 

大堂经理发现王爷爷因老花眼而难以看清手机屏幕,且对手机功能不熟悉,便主动教他使用智能手机,并推荐了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关爱版”宁波银行APP。这款APP不仅字体大、功能全面,更经过多次指导,王爷爷终于能够熟练使用它查询银行账户信息,省去了来回跑银行的麻烦。

这仅仅是宁波银行服务老年客户的一个缩影。为让老年群体享受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宁波银行已完成网点的适老化改造,配备了老花镜、爱心专座、血压仪等设备,并为60周岁以上的老年客户提供优先叫号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银行还提供免费上门服务,2023年全行共为特殊群体提供了2819次上门服务。 

此外,宁波银行还打造了养老服务标杆基地,通过科技体验区配备的模拟设备,帮助老年客户掌握智能金融设备操作技能,跨越“数字鸿沟”。同时,银行还提供全方位、长周期的资产配置服务,包括养老存款、基金、保险等多样化产品,满足不同老年客户的金融需求。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宁波银行充分展现了其在养老金融领域的深耕与担当,不仅为老年客户提供了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银发乐享+”品牌的内涵与温度,推动养老金融事业不断发展。

截至2023年11月末,宁波银行全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900亿元,较年初增长显著;普惠型涉农贷款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

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银行不仅积极响应国家金融政策,更是通过科技赋能,推动金融服务升级,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绿色的金融服务体验。

凭借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宁波银行不断引领绿色信贷新风尚,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强大金融支撑,展现了城商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担当与作为。同时,在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等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做好五篇金融大文章过程中,宁波银行不仅书写了城商行在金融领域的精彩篇章,更展现了其作为金融服务创新者的智慧和力量。 

助力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经济的日益重视,宁波银行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参与碳市场建设、支持传统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实施数字化绿色金融、建设绿色金融机构五个方面着手,全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根据宁波银行最新披露的《2023年度社会责任(ESG)报告》,截至2023年末,全行绿色贷款余额达到386亿元,较年初增长148.91亿元,全年增幅高达62.8%,远超各项贷款增速,显示出该行在绿色信贷投放上的强劲势头。 

在多个地区,宁波银行通过绿色信贷支持了一系列具有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

在宁波,宁波银行参与了未来社区城市项目,投放了2.5亿元贷款,不仅支持了传统地块建设,还助力社区设置了再生资源回收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并推动了海绵城市项目的建设。该项目不仅有效缓解了内涝问题,改善了水生态环境,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衢州,宁波银行推出“绿色低碳贷”等产品,基于企业、个人的碳账户登记,给予利率、额度等差异化金融支持,同时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在分行内形成“人人都能做、人人都会做”绿色金融的工作格局。 

在绍兴,宁波银行投放了1亿元绿色贷款,支持餐厨环保能源公司扩大生产。该公司已投入5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生产线,将餐厨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在湖州,宁波银行则投放了7000万元贷款,支持建设5G智慧停车系统项目。该项目有效改善了区域内的交通和停车环境,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体验,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宁波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成功实践,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贷款项目上,更体现在其全面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上。 

具体而言,宁波银行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参与碳市场建设、支持传统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实施数字化绿色金融、建设绿色金融机构五个方面着手,全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通过这些措施,宁波银行致力于成为一家资产质量优良、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绿色信贷银行。 

科技赋能谱写普惠金融新篇章 

普惠金融对于推动经济均衡发展、助力小微企业成长、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宁波银行始终秉承“用双脚丈量大地,用专业创造价值”的精神,深耕普惠金融领域,用心研发服务小微企业的产品,打造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模式,以金融科技之力推动普惠金融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23年,宁波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544亿元增长到1858.40亿元,服务小微企业客户数从6.57万户增长到23.31万户,两项数据均增长超过200%。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宁波银行还在不断加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普惠金融产品、服务渠道、营销经营、营运风控等领域的应用,继而提升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和可控性。通过优化线上流程,实现全线上进件、审批和出账,减少客户线下操作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同时,搭建线上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数字管理的小程序,并通过云服务确保数据私密和安全。 

此外,宁波银行还积极推广线上普惠小微企业产品,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向小微企业传递最新的产品功能、市场趋势、政策解读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助力小微企业更好发展。 

在乡村振兴方面,宁波银行以普惠金融为抓手,通过通过信贷投放、服务下沉和产品创新,显著提升了涉农金融服务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该行不仅为宁波地区的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还助力了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和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创建。 

在乡镇金融服务方面,宁波银行通过设立金融支农宣传服务站,如余姚三七市支行,每月深入农村开展“金融下乡”活动,提供面对面的金融服务咨询,满足了农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同时,该行在宁波区域拥有240多家营业网点,其中69家为乡镇网点,覆盖了广泛的农村地区。 

在业务模式上,宁波银行实现从单一的存贷缴向综合化金融服务的转变,通过应用数字技术手段,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从金融服务对象来看,宁波银行已从对接村镇下沉到直接面向农户,为农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此外,产品创新是宁波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又一亮点。该行针对涉农企业的不同需求,推出了“容易贷”、“路路通”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了农企的资金需求,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时,通过精简授信资料、优化审批流程,提升了贷款审批效率,为农企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宁波银行全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900亿元,较年初增长显著;普惠型涉农贷款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这一成绩充分展示了宁波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深厚实力和积极作为。 

打造“银发乐享+”养老金融标杆 

近日,王爷爷为宁波银行江山万里社区支行送来了一面锦旗,以此表达对其细致周到服务的深深感激。作为一位年逾古稀的退休老人,王爷爷每月都要亲自到银行查看退休金账户情况。然而,这一习惯在大堂经理的细心观察下得到了改变。 

大堂经理发现王爷爷因老花眼而难以看清手机屏幕,且对手机功能不熟悉,便主动教他使用智能手机,并推荐了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关爱版”宁波银行APP。这款APP不仅字体大、功能全面,更经过多次指导,王爷爷终于能够熟练使用它查询银行账户信息,省去了来回跑银行的麻烦。

这仅仅是宁波银行服务老年客户的一个缩影。为让老年群体享受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宁波银行已完成网点的适老化改造,配备了老花镜、爱心专座、血压仪等设备,并为60周岁以上的老年客户提供优先叫号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银行还提供免费上门服务,2023年全行共为特殊群体提供了2819次上门服务。 

此外,宁波银行还打造了养老服务标杆基地,通过科技体验区配备的模拟设备,帮助老年客户掌握智能金融设备操作技能,跨越“数字鸿沟”。同时,银行还提供全方位、长周期的资产配置服务,包括养老存款、基金、保险等多样化产品,满足不同老年客户的金融需求。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宁波银行充分展现了其在养老金融领域的深耕与担当,不仅为老年客户提供了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银发乐享+”品牌的内涵与温度,推动养老金融事业不断发展。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Toya. 2天前 截至2023年11月末,宁波银行全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900亿元,较年初增长显著;普惠型涉农贷款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