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结构已完成九成

新京报

4天前

城市副中心站是北京市十大全国客运枢纽之一、首都东部地区重要的铁路客运枢纽,在设计上落实了“站城融合”的理念,实现了车站与城市功能的耦合。

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6月26日,记者从“交通大家谈”节目上了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建设进展顺利,主体工程结构完成至90%,装修完成至15%。最具标志性的“京帆”屋盖已完成四片钢结构安装。

城市副中心站是北京市十大全国客运枢纽之一、首都东部地区重要的铁路客运枢纽,在设计上落实了“站城融合”的理念,实现了车站与城市功能的耦合。未来,这座枢纽将汇集2条城际铁路(京唐城际、城际联络线)、5条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平谷线、M101线、M104支线、S6线)、1条骨干铁路(京哈铁路)、1条市郊铁路(市郊铁路副中心线)和15条公交接驳线路。

该枢纽最具标志性的“京帆”屋盖设有七片“主帆”和三片“辅帆”,下方容纳车站屋盖、城市景观、公共客厅等多种城市功能。

据通州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结构完成至90%,装修完成至15%。其中,东咽喉铁路隧道结构、西区站房主体结构以及轨道交通M101线车站、枢纽换乘通道、地上二级开发楼座等区域实现封顶。“京帆”屋盖完成四片钢结构安装,正在进行铝板和膜结构施工;主体工程设备安装已全面铺开。

记者了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预计2025年建成投用,届时从副中心出发,15分钟到达首都国际机场和中心城区,35分钟到达大兴国际机场和河北唐山,一个小时到达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不过,部分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建设还存在不确定性,在规划的2025年开通运营初期,副中心站枢纽将首先迎来地铁6号线、平谷线以及京唐城际铁路这三条线路。

编辑 白爽

校对 王心

城市副中心站是北京市十大全国客运枢纽之一、首都东部地区重要的铁路客运枢纽,在设计上落实了“站城融合”的理念,实现了车站与城市功能的耦合。

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6月26日,记者从“交通大家谈”节目上了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建设进展顺利,主体工程结构完成至90%,装修完成至15%。最具标志性的“京帆”屋盖已完成四片钢结构安装。

城市副中心站是北京市十大全国客运枢纽之一、首都东部地区重要的铁路客运枢纽,在设计上落实了“站城融合”的理念,实现了车站与城市功能的耦合。未来,这座枢纽将汇集2条城际铁路(京唐城际、城际联络线)、5条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平谷线、M101线、M104支线、S6线)、1条骨干铁路(京哈铁路)、1条市郊铁路(市郊铁路副中心线)和15条公交接驳线路。

该枢纽最具标志性的“京帆”屋盖设有七片“主帆”和三片“辅帆”,下方容纳车站屋盖、城市景观、公共客厅等多种城市功能。

据通州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结构完成至90%,装修完成至15%。其中,东咽喉铁路隧道结构、西区站房主体结构以及轨道交通M101线车站、枢纽换乘通道、地上二级开发楼座等区域实现封顶。“京帆”屋盖完成四片钢结构安装,正在进行铝板和膜结构施工;主体工程设备安装已全面铺开。

记者了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预计2025年建成投用,届时从副中心出发,15分钟到达首都国际机场和中心城区,35分钟到达大兴国际机场和河北唐山,一个小时到达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不过,部分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建设还存在不确定性,在规划的2025年开通运营初期,副中心站枢纽将首先迎来地铁6号线、平谷线以及京唐城际铁路这三条线路。

编辑 白爽

校对 王心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