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为保险正名!2024年,你的保单背后是国家!

V保险

4天前

央视财经特别策划的保险业融媒体活动——“保惠美好”数据显示,我国的全国人均保费已经达到3326元/人,创下10年来的新高。...从今往后,请放心大胆买保险,因为你的保单背后,是国家。
央视财经特别策划的保险业融媒体活动——“保惠美好”数据显示,我国的全国人均保费已经达到3326元/人,创下10年来的新高
根据最新公布的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已达29.59万亿元,上半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2023年上半年,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已达9151亿元,同比增长17.8%,理赔申请赔付率超98%

保险业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百姓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所不可或缺的。这一切成绩的背后,是国家对保险业的积极扶持和监管上不断强化

2023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揭牌!

至此,运行了5年的银保监会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从“一行两会”迈入“一行一局一会”的全新时代。
根据之前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后,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随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31家省级监管局和5家计划单列市监管局、306家地市监管分局统一挂牌。
(图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央视新闻)

36地省局的统一挂牌,正式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监管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

简而言之,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国家对保险业在内的金融行业监管全方位升级了!我国金融业正式进入了由国务院主导的混业监管时代!

这是距2018年合并成立银保监会后,又一次重大变局

从今往后,请放心大胆买保险,因为你的保单背后,是国家!
你的保单今后是国家撑腰!

保险姓保,一保命,二保钱。保命都知道:重疾、意外、医疗等;保钱呢?保钱就是买一份保险用于抵消通胀和未来货币价值的不确定因素,保证基本收益率的同时加入浮动率,保险的优势就在于保。

不得不提的保险10大监管机制
机制一、保险公司设立条件严苛
《保险法》
第六十七条:设立保险公司应当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第六十八条:设立保险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二亿元;
机制二、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雄厚且必须实缴
《保险法》
第六十九条: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二亿元。

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根据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经营规模,可以调整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但不得低于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限额。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

普通注册一家公司的资本金有认缴和实缴两种,认缴不需要验资,所以很多公司别看注册资金500万,1000万,实际上一分钱没交,而实缴是实打实的拿那么多钱出来。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2亿连排队申请保险牌照的资格都没有。

机制三、保险公司经营有兜底要求

《保险法》

第八十九条:保险公司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解散。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第九十二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机制四、保证金制度

《保险法》

第九十七条: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其注册资本总额的百分之二十提取保证金,存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的银行,除公司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不得动用。

机制五、责任准备金制度

《保险法》第九十八条: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

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承担未到期责任和处理未决赔款而从保险费收入中提存的一种资金准备。责任准备金不是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而是保险公司的负债,因此保险公司应有与责任准备金等值的资产作为后盾,随时准备履行其保险责任。

机制六、公积金制度

《保险法》第九十九条:保险公司应当依法提取公积金。

机制七、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保险法》
第一百条:保险公司应当缴纳保险保障基金。
保险保障基金应当集中管理,并在下列情形下统筹使用:
(一)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救济;
(二)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依法接受其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提供救济;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保险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机制八、偿付能力监管
《保险法》第一百零一条: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和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不得低于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数额;低于规定数额的,应当按照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达到规定的数额。

机制九、再保机制

《保险法》第一百零三条: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百分之十,超过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

机制十、保险资金运用有监管
《保险法》第一百零六条: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
(一)银行存款;
(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
(三)投资不动产;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正是有了这十大安全机制,才保证了今天中国保险行业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所以各位,保险你只要大胆买就对了

我喜欢,我在看

央视财经特别策划的保险业融媒体活动——“保惠美好”数据显示,我国的全国人均保费已经达到3326元/人,创下10年来的新高。...从今往后,请放心大胆买保险,因为你的保单背后,是国家。
央视财经特别策划的保险业融媒体活动——“保惠美好”数据显示,我国的全国人均保费已经达到3326元/人,创下10年来的新高
根据最新公布的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已达29.59万亿元,上半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2023年上半年,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已达9151亿元,同比增长17.8%,理赔申请赔付率超98%

保险业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百姓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所不可或缺的。这一切成绩的背后,是国家对保险业的积极扶持和监管上不断强化

2023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揭牌!

至此,运行了5年的银保监会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从“一行两会”迈入“一行一局一会”的全新时代。
根据之前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后,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随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31家省级监管局和5家计划单列市监管局、306家地市监管分局统一挂牌。
(图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央视新闻)

36地省局的统一挂牌,正式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监管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

简而言之,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国家对保险业在内的金融行业监管全方位升级了!我国金融业正式进入了由国务院主导的混业监管时代!

这是距2018年合并成立银保监会后,又一次重大变局

从今往后,请放心大胆买保险,因为你的保单背后,是国家!
你的保单今后是国家撑腰!

保险姓保,一保命,二保钱。保命都知道:重疾、意外、医疗等;保钱呢?保钱就是买一份保险用于抵消通胀和未来货币价值的不确定因素,保证基本收益率的同时加入浮动率,保险的优势就在于保。

不得不提的保险10大监管机制
机制一、保险公司设立条件严苛
《保险法》
第六十七条:设立保险公司应当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第六十八条:设立保险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二亿元;
机制二、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雄厚且必须实缴
《保险法》
第六十九条: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二亿元。

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根据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经营规模,可以调整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但不得低于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限额。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

普通注册一家公司的资本金有认缴和实缴两种,认缴不需要验资,所以很多公司别看注册资金500万,1000万,实际上一分钱没交,而实缴是实打实的拿那么多钱出来。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2亿连排队申请保险牌照的资格都没有。

机制三、保险公司经营有兜底要求

《保险法》

第八十九条:保险公司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解散。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第九十二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机制四、保证金制度

《保险法》

第九十七条: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其注册资本总额的百分之二十提取保证金,存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的银行,除公司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不得动用。

机制五、责任准备金制度

《保险法》第九十八条: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

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承担未到期责任和处理未决赔款而从保险费收入中提存的一种资金准备。责任准备金不是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而是保险公司的负债,因此保险公司应有与责任准备金等值的资产作为后盾,随时准备履行其保险责任。

机制六、公积金制度

《保险法》第九十九条:保险公司应当依法提取公积金。

机制七、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保险法》
第一百条:保险公司应当缴纳保险保障基金。
保险保障基金应当集中管理,并在下列情形下统筹使用:
(一)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救济;
(二)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依法接受其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提供救济;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保险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机制八、偿付能力监管
《保险法》第一百零一条: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和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不得低于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数额;低于规定数额的,应当按照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达到规定的数额。

机制九、再保机制

《保险法》第一百零三条: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百分之十,超过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

机制十、保险资金运用有监管
《保险法》第一百零六条: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
(一)银行存款;
(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
(三)投资不动产;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正是有了这十大安全机制,才保证了今天中国保险行业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所以各位,保险你只要大胆买就对了

我喜欢,我在看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