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人愿意贷款了?

市井财经

1周前

华创证券结合低风险理财收益率、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利率,测算后认为,一线城市上海租金收益率底部或在1.78-1.93%,强二线城市成都、杭州等地租金收益率的底部可能在2.03%-2.2%,三四线城市惠州、宜宾、阜阳等地租金收益率底部可能在3.03%-3.54%。

昨天央行公布了5月份金融数据:

新增人民币贷款9500亿元,市场预期10178亿元,前值7300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20692亿元,市场预期19508亿元,前值-720亿元;

M2同比7.0%,市场预期7.1%,前值7.2%;

M1同比-4.2%,前值-1.4%;M0同比11.7%。

M1和M2,都是史上最低。

M1 是指狭义货币,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M0)和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M2 是广义货币,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

‍‍‍‍当然,数据发布前,央妈也通过多种渠道打了预防针,总体意思是,当前我国货币总量已经足够多,货币信贷高增速难以持续,信贷需求已出现“换挡”。未来政策调控方向会更加注重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打击资金空转、叫停银行手工补息的背景下,部分不规范的企业存款也在同比减少,这使得近期M1余额有所下降。

不过,叫停银行手工补息、GDP 考核不看存贷款规模,主要影响对公存贷款,解释不了5月份居民贷款需求依旧偏弱。

去年2023年5月的居民新增贷款的是3672亿,其中房贷是1684亿,去年的数据已经惨不忍睹了。再看看今年2024年5月,居民新增贷款是757亿,其中房贷514亿,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值。

从3672亿降至757亿元,同比狂跌近80%,房贷从1684 亿降至 514 亿,大跌近 70%,而且去年5月还没放开认房认贷还没降首付降利率。

居民贷款主要是消费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我们先看房贷。‍‍

今年前5个月,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额1.54万亿元,累计同比下滑46%,较前4个月的跌幅有所收窄,不过 5 月份环比 4 月份小幅增长。

尽管5.17 新政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降低,大家依旧不太愿意贷款买房,而且还在不遗余力的提前还贷。(参见文章房贷提前还款潮又来了!存量房贷利率会再下降吗?)

政策使人兴奋,数据让人冷静。

提前还贷潮再次来袭的本质是,无风险收益率与存量房贷利率差距越来越大。比如,目前30年国债利率为 2.57%,而存量房贷利率普遍在4%以上。50年国债利率2.53%,和30年期的形成倒挂。要是存大银行,最长期限5年期定存利率普遍也就2%,因此,提前还贷的性价比很高。‍‍‍‍‍‍‍‍‍

目前楼市总体还是量升价跌,这买涨不买跌的投资逻辑下,房价没企稳,成交量就不会有效回升。

不谈刚需自住部分,观察投资性购房部分的房价止跌均衡点,可能要看租金收益率了。就如目前的A股,当大市预期不好的时候,分红率高的红利股,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

华创证券结合低风险理财收益率、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利率,测算后认为,一线城市上海租金收益率底部或在1.78-1.93%,强二线城市成都、杭州等地租金收益率的底部可能在2.03%-2.2%,三四线城市惠州、宜宾、阜阳等地租金收益率底部可能在3.03%-3.54%。当这些城市的租金收益率高于相应区域时,房价有望走向筑底过程。

大家可以看看当地的租金收益率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再看消费贷款。

今年以来,明显感觉贷款中介的电话多了很多。实际上,银行的消费贷款利率也不断走低,一些优质客户的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利率已经跌破3%,到了“2”字开头,不过大家的贷款意愿也依然不高。

有银行职员表示,这两个月在柜台办理了几百个业务,大部分都是去存款的,几乎没有人找他办理过贷款。

由于对失业的担忧,行业前景的悲观,很多人的收入预期变差,理念上趋向保守,“非必要不消费”,并降低中长期融资需求,更倾向存款而不是贷款。

另一方面,我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也促使社会总体风险偏走低。2023年我国人口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升至15.4%,老年人普遍消费欲望降低,投资趋于保守,更多选择低风险存款和理财。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

在居民没有加杠杆意愿,甚至提前还贷、主动去杠杆的情况下,要么靠中央加杠杆来对冲。要么继续下调贷款利率,让居民的负债成本大幅降低,提振消费和投资意愿。

求赞、在看

更多专业分析文章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华创证券结合低风险理财收益率、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利率,测算后认为,一线城市上海租金收益率底部或在1.78-1.93%,强二线城市成都、杭州等地租金收益率的底部可能在2.03%-2.2%,三四线城市惠州、宜宾、阜阳等地租金收益率底部可能在3.03%-3.54%。

昨天央行公布了5月份金融数据:

新增人民币贷款9500亿元,市场预期10178亿元,前值7300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20692亿元,市场预期19508亿元,前值-720亿元;

M2同比7.0%,市场预期7.1%,前值7.2%;

M1同比-4.2%,前值-1.4%;M0同比11.7%。

M1和M2,都是史上最低。

M1 是指狭义货币,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M0)和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M2 是广义货币,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

‍‍‍‍当然,数据发布前,央妈也通过多种渠道打了预防针,总体意思是,当前我国货币总量已经足够多,货币信贷高增速难以持续,信贷需求已出现“换挡”。未来政策调控方向会更加注重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打击资金空转、叫停银行手工补息的背景下,部分不规范的企业存款也在同比减少,这使得近期M1余额有所下降。

不过,叫停银行手工补息、GDP 考核不看存贷款规模,主要影响对公存贷款,解释不了5月份居民贷款需求依旧偏弱。

去年2023年5月的居民新增贷款的是3672亿,其中房贷是1684亿,去年的数据已经惨不忍睹了。再看看今年2024年5月,居民新增贷款是757亿,其中房贷514亿,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值。

从3672亿降至757亿元,同比狂跌近80%,房贷从1684 亿降至 514 亿,大跌近 70%,而且去年5月还没放开认房认贷还没降首付降利率。

居民贷款主要是消费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我们先看房贷。‍‍

今年前5个月,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额1.54万亿元,累计同比下滑46%,较前4个月的跌幅有所收窄,不过 5 月份环比 4 月份小幅增长。

尽管5.17 新政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降低,大家依旧不太愿意贷款买房,而且还在不遗余力的提前还贷。(参见文章房贷提前还款潮又来了!存量房贷利率会再下降吗?)

政策使人兴奋,数据让人冷静。

提前还贷潮再次来袭的本质是,无风险收益率与存量房贷利率差距越来越大。比如,目前30年国债利率为 2.57%,而存量房贷利率普遍在4%以上。50年国债利率2.53%,和30年期的形成倒挂。要是存大银行,最长期限5年期定存利率普遍也就2%,因此,提前还贷的性价比很高。‍‍‍‍‍‍‍‍‍

目前楼市总体还是量升价跌,这买涨不买跌的投资逻辑下,房价没企稳,成交量就不会有效回升。

不谈刚需自住部分,观察投资性购房部分的房价止跌均衡点,可能要看租金收益率了。就如目前的A股,当大市预期不好的时候,分红率高的红利股,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

华创证券结合低风险理财收益率、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利率,测算后认为,一线城市上海租金收益率底部或在1.78-1.93%,强二线城市成都、杭州等地租金收益率的底部可能在2.03%-2.2%,三四线城市惠州、宜宾、阜阳等地租金收益率底部可能在3.03%-3.54%。当这些城市的租金收益率高于相应区域时,房价有望走向筑底过程。

大家可以看看当地的租金收益率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再看消费贷款。

今年以来,明显感觉贷款中介的电话多了很多。实际上,银行的消费贷款利率也不断走低,一些优质客户的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利率已经跌破3%,到了“2”字开头,不过大家的贷款意愿也依然不高。

有银行职员表示,这两个月在柜台办理了几百个业务,大部分都是去存款的,几乎没有人找他办理过贷款。

由于对失业的担忧,行业前景的悲观,很多人的收入预期变差,理念上趋向保守,“非必要不消费”,并降低中长期融资需求,更倾向存款而不是贷款。

另一方面,我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也促使社会总体风险偏走低。2023年我国人口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升至15.4%,老年人普遍消费欲望降低,投资趋于保守,更多选择低风险存款和理财。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

在居民没有加杠杆意愿,甚至提前还贷、主动去杠杆的情况下,要么靠中央加杠杆来对冲。要么继续下调贷款利率,让居民的负债成本大幅降低,提振消费和投资意愿。

求赞、在看

更多专业分析文章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