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石油美元”的假新闻,引爆全网

吴晓波频道

1周前

“在‘石油美元体系’崩塌的猜测甚嚣尘上时,拜登若不能走好下一步棋,站在他旁边的特朗普可能会笑开了颜。”

“在‘石油美元体系’崩塌的猜测甚嚣尘上时,拜登若不能走好下一步棋,站在他旁边的特朗普可能会笑开了颜。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6月14日下午

一条“假新闻”

轰动了全球

“美国和沙特延续了半个世纪的

石油美元协议到期

且沙特选择不再续约”

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后

立即引发全网猜想和讨论

即使是在了解其真假性存疑后

网友仍热情不减

因为消息一旦坐实

它可能是撬动美元霸权的一根重量级杠杆

而它带给互联网吃瓜群众的疑问是

美元霸权和石油

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这篇文章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

五十年前,美沙一拍即合

溯源媒体报道

1974年6月

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确实签订了

一份军事和经济协议

协议个中细则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经济学家根据之后

美国同沙特之间的往来

推断这条协议中有两个关键

沙特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石油能源国

将完全以美元为其石油出口定价和结算

并将其剩余石油收入投资购买美国国债

而作为交换

美国将提供军事支持

保护沙特的国家安全

彼时的沙特

虽然因石油开采而走向“暴富”

但伊拉克的军事威胁

同伊朗之间的宗教矛盾

使得沙特的“人身安全”难以保证

有钱赚没命花的危险笼罩下

它必须要找一个 “保护伞”

美国是一个好选择——

事实上,石油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以及尼克松政府对沙特的军事威胁

可能才是协议得以签订的主要原因

而当时的美国正面临两大困境

第一是越南战争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加大

许多国家见势不妙

选择抛售美元兑换黄金跑路

西德、日本等经济体崛起

销售大量商品到美国

卷走了美国的不少黄金

美元霸权的金本位制手段难以为继

1971年8月15日

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同

外国政府和央行用美元兑换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失去了黄金这个锚定物后

美元地位岌岌可危

第二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

美国因为支援以色列

成了阿拉伯国家的抵制对象

中东产油国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

决定对美上涨油价

这也导致美国出现了石油危机

国内商品价格成倍暴涨

美元严重贬值,经济秩序紊乱

双重泰山压顶下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

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到中东穿访

其中沙特之行是重中之重

化干戈为玉帛背后的曲折

我们不得而知

但最终的结果是

深谙谈判之术的基辛格

说服了沙特

双方达成了利益上的交换

这个交换便是后人所说的石油美元协议

石油是能源硬通货

作为“工业的血液”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它

这一交易确定后

石油和美元紧密挂钩

它因此成了替代黄金的美元的锚

石油美元体系,是如何炼成的?

基辛格曾说过两句话:

谁控制了石油

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谁掌握了货币

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

那么石油、美元、世界经济

三者联系起来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呢?

“石油美元”的运作机制

其实是一个循环过程

因为石油计价和结算需要用美元

那么非美元国家就需要将本币兑换成美元

然后向石油国家购买石油

而石油国家拿到这些美元后

又需要将一部分美元用于购买美国国债

美国拿到这些回流的美元后

可以再去购买石油

这样操作下来就形成了

“美元-石油-美元计价金融资产”循环

简化循环中的各个元素

算笔账后你会发现

对美国来说

这其实是一个美债换石油的交易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报告

2024年美债的总额超过34万亿美元

但国家债务是资产还是成泡沫

关系着国家信用和政府借款人的经济情况

这个循环对美国的好处

第一是将石油价格和美元绑定

美国就可以通过货币政策

影响美元流通

然后控制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和流通

第二石油交易以美元结算

使得美元在全球中的地位稳固

而且非美元国家

为了购买石油兑换美元时

必定受到美元汇率的影响

因此美联储和美国政策的变动

便会影响这些非美元国家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世界经济也会随之被影响

第三是美国可以通过石油

向全世界收取“铸币税”

所谓“铸币税”

意思是说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

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

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

持币方财富减少

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经济现象

它是政府通过垄断货币发行权

获得收益的重要手段

各国为了购买石油

毫无例外需要储备

足够的美元维持正常收支

根据国际货币组织数据

2001年美元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中

占比高达72.7%

根据美国劳工局CPI统计数据

一百年前100美元的购买力

对应到今天

其购买力将不超过6美元

这意味着说

你目前手中持有的美元价值

会随着时间推移

而不断贬值

美国通过绑定石油和美元

确立了其货币和经济地位

能源、技术、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流向美国

促进了美国经济繁荣发展

说到这里大家也可以理解

为什么这条新闻

能在国内炸开了锅

但石油和美元绑定

放在今日还有过去的效力吗?

答案或许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因为很多事情不一样了

预防风险,沙特分散鸡蛋

当年沙特同美国确定军事和经济协议

有两个前提

第一是沙特国家安全和政治主权受到威胁

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

第二是美国是当时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而今这两个前提条件都变了

2023年3月

沙特和伊朗在北京签署了《北京协议》

双方正式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除了美国,沙特还可以从其他国家或地区

购买到先进的武器装备强化军事力量

2017年中国超越美国

成了最大的原油进口国

中国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石油量

是它出口量的1/4

反观美国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估计

2020年美国从OPEC产油国的

原油日均进口量仅为81.6万桶

占比不到15%

远低于加拿大的360万桶/天

除此之外,近年来

随着美国页岩油技术的突破

美国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产油国

还实现了石油贸易的净出口——

进口主要是重质油,出口主要是轻质油

当然目前美国原油开采成本

远远高于沙特和OPEC成员国

当等式不再成立

沙特自然要换公式找别的解法

其中之一便是松绑石油美元

走货币多元化的路子

用通俗话来形容

是要把鸡蛋分散到不同的篮子里

去年年底

沙特同中国签署了

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260亿沙特里亚尔的

本币互换协议

不久前的6月5日

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泰国央行

香港金融管理局、阿联酋中央银行

联合建设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项目(Mbrige)

宣布沙特阿拉伯加入

这意味着双方之间的石油交易

无需再兑换美元

将减少因美元汇率波动而带来的市场风险

这当然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Mbrige项目也将吸纳

更多货币当局、商业银行及企业实体的参与

同时石油美元的绑定终结

沙特同其他国家、地区做石油交易时

还可以选择用欧元、日元等货币来结算

石油去美元化的进程

或将更进一步

这也将进一步推动

沙特货币多元化策略

全球“去美元化”,早已是趋势

这条新闻引发如此大轰动的原因

是近几年国际社会

出现了很多“去美元化”的动作

沙特的行动

只是全球“去美元化”趋势的注脚之一

美国过去几年里将货币武器化的行为

美元货币体系既有的内在矛盾

美国货币政策负面外溢性

以及地缘政治格局深度演进

使得很多国家不得不将“去美元化”提上日程

据不完全统计

从去年开始

已有60多个国家或地区以各种方式

采取去美元化措施

2022年在马克龙访华背景下

中法石油巨头完成了首单液化天然气

跨境人民币结算

2023年3月30日

东盟十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召开会议

讨论使用本地货币来进行贸易结算

4月下旬

印度尼西亚央行行长佩里

公开表示“要去美元化”

……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

2023年第三季度

全球各国央行官方外汇储备里

美元占比只到59.2%

今年以来

各国央行大量购买黄金

推动黄金行情一度长高

也是各国去美元化

丰富资产配置的手段之一

但“去美元化”将会是一个长期主义

石油和美元的解绑

不意味着石油美元体系的即刻崩塌

毕竟美国石油出口量第四的国家还是中国

只能说世界多极化趋势下

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探索

是时势变化下的必然转换

失去石油,美国下一个锚是什么?

失去黄金的锚后

美国选择了石油做替代品

若是石油美元体系也落幕了

美元的下一个锚又会是什么?

其实无论是黄金还是石油

美元霸权地位的底部逻辑是

寻找到一个全球贸易发展的核心商品

然后将美元同其绑定

以确保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绝对地位

而这个联系纽带

有一种声音是“科技美元”(芯片美元)

2022年,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份

《芯片与科学法案》

该法案鼓励吸引

全球芯片生产制造企业落地美国

形成产业集群

美国拉拢日、韩以及中国台湾地区

组成的“芯片四方联盟”

试图串联全球芯片产业链

以控制全球整个半导体产业链

纵观目前全球芯片市场

美国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几乎牢牢把握

芯片生产供应链的关键部分

芯片设计软件方面

美国的Cadence、Synopsis等

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

芯片设计公司

英伟达、AMD、英特尔、高通

占据全球市场的份额的60%以上

芯片制造设备

美国企业占比超过40%

在2023年,美国商务部也将

这三个芯片制造关键技术

列入了出口管制范围

今年以来

英伟达市值一路暴涨

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获得世界瞩目

这不失为美国“芯片美元”野心的显现

如果美国能始终占据

且难以有别的国家与之抗衡

在“石油美元体系”之外

美国凭借芯片和科技上的绝对优势

或许也能再造一个“科技美元”的循环

但要说美国能完全脱离“石油美元体系”吗?

那也不至于

在石油美元协议终结的消息之外

还有另一个消息也在同步渲染:

美国正在寻求与沙特敲定一项

使美国有义务包围这个海湾国家的条约

对此时的拜登政府来说

在“石油美元体系”崩塌的猜测甚嚣尘上时

如果不能在竞选期内走好下一步棋子

站在他旁边虎视眈眈的特朗普

可能就要笑开了颜

“在‘石油美元体系’崩塌的猜测甚嚣尘上时,拜登若不能走好下一步棋,站在他旁边的特朗普可能会笑开了颜。”

“在‘石油美元体系’崩塌的猜测甚嚣尘上时,拜登若不能走好下一步棋,站在他旁边的特朗普可能会笑开了颜。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6月14日下午

一条“假新闻”

轰动了全球

“美国和沙特延续了半个世纪的

石油美元协议到期

且沙特选择不再续约”

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后

立即引发全网猜想和讨论

即使是在了解其真假性存疑后

网友仍热情不减

因为消息一旦坐实

它可能是撬动美元霸权的一根重量级杠杆

而它带给互联网吃瓜群众的疑问是

美元霸权和石油

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这篇文章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

五十年前,美沙一拍即合

溯源媒体报道

1974年6月

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确实签订了

一份军事和经济协议

协议个中细则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经济学家根据之后

美国同沙特之间的往来

推断这条协议中有两个关键

沙特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石油能源国

将完全以美元为其石油出口定价和结算

并将其剩余石油收入投资购买美国国债

而作为交换

美国将提供军事支持

保护沙特的国家安全

彼时的沙特

虽然因石油开采而走向“暴富”

但伊拉克的军事威胁

同伊朗之间的宗教矛盾

使得沙特的“人身安全”难以保证

有钱赚没命花的危险笼罩下

它必须要找一个 “保护伞”

美国是一个好选择——

事实上,石油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以及尼克松政府对沙特的军事威胁

可能才是协议得以签订的主要原因

而当时的美国正面临两大困境

第一是越南战争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加大

许多国家见势不妙

选择抛售美元兑换黄金跑路

西德、日本等经济体崛起

销售大量商品到美国

卷走了美国的不少黄金

美元霸权的金本位制手段难以为继

1971年8月15日

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同

外国政府和央行用美元兑换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失去了黄金这个锚定物后

美元地位岌岌可危

第二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

美国因为支援以色列

成了阿拉伯国家的抵制对象

中东产油国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

决定对美上涨油价

这也导致美国出现了石油危机

国内商品价格成倍暴涨

美元严重贬值,经济秩序紊乱

双重泰山压顶下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

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到中东穿访

其中沙特之行是重中之重

化干戈为玉帛背后的曲折

我们不得而知

但最终的结果是

深谙谈判之术的基辛格

说服了沙特

双方达成了利益上的交换

这个交换便是后人所说的石油美元协议

石油是能源硬通货

作为“工业的血液”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它

这一交易确定后

石油和美元紧密挂钩

它因此成了替代黄金的美元的锚

石油美元体系,是如何炼成的?

基辛格曾说过两句话:

谁控制了石油

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谁掌握了货币

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

那么石油、美元、世界经济

三者联系起来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呢?

“石油美元”的运作机制

其实是一个循环过程

因为石油计价和结算需要用美元

那么非美元国家就需要将本币兑换成美元

然后向石油国家购买石油

而石油国家拿到这些美元后

又需要将一部分美元用于购买美国国债

美国拿到这些回流的美元后

可以再去购买石油

这样操作下来就形成了

“美元-石油-美元计价金融资产”循环

简化循环中的各个元素

算笔账后你会发现

对美国来说

这其实是一个美债换石油的交易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报告

2024年美债的总额超过34万亿美元

但国家债务是资产还是成泡沫

关系着国家信用和政府借款人的经济情况

这个循环对美国的好处

第一是将石油价格和美元绑定

美国就可以通过货币政策

影响美元流通

然后控制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和流通

第二石油交易以美元结算

使得美元在全球中的地位稳固

而且非美元国家

为了购买石油兑换美元时

必定受到美元汇率的影响

因此美联储和美国政策的变动

便会影响这些非美元国家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世界经济也会随之被影响

第三是美国可以通过石油

向全世界收取“铸币税”

所谓“铸币税”

意思是说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

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

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

持币方财富减少

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经济现象

它是政府通过垄断货币发行权

获得收益的重要手段

各国为了购买石油

毫无例外需要储备

足够的美元维持正常收支

根据国际货币组织数据

2001年美元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中

占比高达72.7%

根据美国劳工局CPI统计数据

一百年前100美元的购买力

对应到今天

其购买力将不超过6美元

这意味着说

你目前手中持有的美元价值

会随着时间推移

而不断贬值

美国通过绑定石油和美元

确立了其货币和经济地位

能源、技术、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流向美国

促进了美国经济繁荣发展

说到这里大家也可以理解

为什么这条新闻

能在国内炸开了锅

但石油和美元绑定

放在今日还有过去的效力吗?

答案或许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因为很多事情不一样了

预防风险,沙特分散鸡蛋

当年沙特同美国确定军事和经济协议

有两个前提

第一是沙特国家安全和政治主权受到威胁

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

第二是美国是当时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而今这两个前提条件都变了

2023年3月

沙特和伊朗在北京签署了《北京协议》

双方正式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除了美国,沙特还可以从其他国家或地区

购买到先进的武器装备强化军事力量

2017年中国超越美国

成了最大的原油进口国

中国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石油量

是它出口量的1/4

反观美国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估计

2020年美国从OPEC产油国的

原油日均进口量仅为81.6万桶

占比不到15%

远低于加拿大的360万桶/天

除此之外,近年来

随着美国页岩油技术的突破

美国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产油国

还实现了石油贸易的净出口——

进口主要是重质油,出口主要是轻质油

当然目前美国原油开采成本

远远高于沙特和OPEC成员国

当等式不再成立

沙特自然要换公式找别的解法

其中之一便是松绑石油美元

走货币多元化的路子

用通俗话来形容

是要把鸡蛋分散到不同的篮子里

去年年底

沙特同中国签署了

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260亿沙特里亚尔的

本币互换协议

不久前的6月5日

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泰国央行

香港金融管理局、阿联酋中央银行

联合建设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项目(Mbrige)

宣布沙特阿拉伯加入

这意味着双方之间的石油交易

无需再兑换美元

将减少因美元汇率波动而带来的市场风险

这当然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Mbrige项目也将吸纳

更多货币当局、商业银行及企业实体的参与

同时石油美元的绑定终结

沙特同其他国家、地区做石油交易时

还可以选择用欧元、日元等货币来结算

石油去美元化的进程

或将更进一步

这也将进一步推动

沙特货币多元化策略

全球“去美元化”,早已是趋势

这条新闻引发如此大轰动的原因

是近几年国际社会

出现了很多“去美元化”的动作

沙特的行动

只是全球“去美元化”趋势的注脚之一

美国过去几年里将货币武器化的行为

美元货币体系既有的内在矛盾

美国货币政策负面外溢性

以及地缘政治格局深度演进

使得很多国家不得不将“去美元化”提上日程

据不完全统计

从去年开始

已有60多个国家或地区以各种方式

采取去美元化措施

2022年在马克龙访华背景下

中法石油巨头完成了首单液化天然气

跨境人民币结算

2023年3月30日

东盟十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召开会议

讨论使用本地货币来进行贸易结算

4月下旬

印度尼西亚央行行长佩里

公开表示“要去美元化”

……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

2023年第三季度

全球各国央行官方外汇储备里

美元占比只到59.2%

今年以来

各国央行大量购买黄金

推动黄金行情一度长高

也是各国去美元化

丰富资产配置的手段之一

但“去美元化”将会是一个长期主义

石油和美元的解绑

不意味着石油美元体系的即刻崩塌

毕竟美国石油出口量第四的国家还是中国

只能说世界多极化趋势下

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探索

是时势变化下的必然转换

失去石油,美国下一个锚是什么?

失去黄金的锚后

美国选择了石油做替代品

若是石油美元体系也落幕了

美元的下一个锚又会是什么?

其实无论是黄金还是石油

美元霸权地位的底部逻辑是

寻找到一个全球贸易发展的核心商品

然后将美元同其绑定

以确保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绝对地位

而这个联系纽带

有一种声音是“科技美元”(芯片美元)

2022年,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份

《芯片与科学法案》

该法案鼓励吸引

全球芯片生产制造企业落地美国

形成产业集群

美国拉拢日、韩以及中国台湾地区

组成的“芯片四方联盟”

试图串联全球芯片产业链

以控制全球整个半导体产业链

纵观目前全球芯片市场

美国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几乎牢牢把握

芯片生产供应链的关键部分

芯片设计软件方面

美国的Cadence、Synopsis等

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

芯片设计公司

英伟达、AMD、英特尔、高通

占据全球市场的份额的60%以上

芯片制造设备

美国企业占比超过40%

在2023年,美国商务部也将

这三个芯片制造关键技术

列入了出口管制范围

今年以来

英伟达市值一路暴涨

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获得世界瞩目

这不失为美国“芯片美元”野心的显现

如果美国能始终占据

且难以有别的国家与之抗衡

在“石油美元体系”之外

美国凭借芯片和科技上的绝对优势

或许也能再造一个“科技美元”的循环

但要说美国能完全脱离“石油美元体系”吗?

那也不至于

在石油美元协议终结的消息之外

还有另一个消息也在同步渲染:

美国正在寻求与沙特敲定一项

使美国有义务包围这个海湾国家的条约

对此时的拜登政府来说

在“石油美元体系”崩塌的猜测甚嚣尘上时

如果不能在竞选期内走好下一步棋子

站在他旁边虎视眈眈的特朗普

可能就要笑开了颜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