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重启上市审核会议,成电光信IPO迎考

智车科技

2周前

据北交所官网,2023年9月27日,成电光信的发行上市申请获受理,而后分别在2023年10月27日、2024年4月26日收到两轮审核问询,主要关注了成电光信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以及新增外协供应商采购真实性等问题。

蓝鲸新闻6月13日讯(记者 邵雨婷)近日,北交所官网显示,上市委定于6月17日上午召开审议会议,审议成都成电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电光信”)的首发申请。

这是新“国九条”后北交所首家上会公司,距离最近一次审议间隔132天,本次北交所IPO发审会的召开,也意味着三大交易所均恢复了IPO审核的正常流程。

新政后北交所首审,拟募集1.5亿元

成电光信成立于2011年,2014年12月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2023年5月进入创新层。主营业务为网络总线产品和特种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成立以来,公司致力于FC网络总线产品的研发,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在国际上最先用于F-22、F-35等第四代战机,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代网络总线类型。

2017年,成电光信布局特种显示领域,将LED显示技术应用于军用模拟仿真训练领域。于2021 年开发出通过军品鉴定并批量供货的可运用于军用飞行模拟训练设备的LED球幕视景系统,填补了国内飞行仿真系统领域视景 LED 球幕显示技术的空白。

招股书显示,近三年,成电光信的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至2023年,成电光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1亿元、1.69亿元、2.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7.14万元、3362.16万元、4504.47万元。

2024年第一季度,成电光信实现营业收入7768.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1.31%,归母净利润为1891.28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461.87%。业绩有较大幅度上升,招股书显示,主要是受下游需求影响,LED球幕视景系统交付上升所致。

目前,成电光信的主要客户为中航工业、中国船舶、中国电科等国内大型国有企业下属单位。2021年至2023年,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占比为98.07%、97.08%和95.77%,其中第一大客户中航工业下属单位营业收入占比为79.83%、78.25%和85.42%,中航工业A1单位营业收入占比为65.42%、57.86%和53.92%。

成电光信表示,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与军工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智明达客户集中度相似,符合军工行业特性。公司与主要客户均具有较长的合作年限,其中与中航工业A1单位合作年限超过10年,相关业务具有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

成电光信预计,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71亿元、5070.7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5.52%、20.52%。

不过,成电光信的部分产品销售根据合同约定为暂定价,最终价需军方审价确定。公司设立以来,以暂定价格确认收入的金额累计为3.48亿元,其中,2021年至2023年以暂定价确认收入金额分别为3578.27万元、9153.47 万元、1.62亿元,占收入比例分别为29.49%、54.10%、75.03%,截至2023年末,上述产品尚未获得审定价格。

由于成电光信的客户账期通常较长,因此应收账款金额逐年提升、存货余额也较大,这加大了成电光信的现金流压力以及负债水平。2021年至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 731.89 万元、-1384.44 万元、-2786.30 万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51.89%、47.94%、48.94%。

成电光信表示,目前,公司主要的融资渠道是银行借款,但公司固定资产规模较小,可供抵押的资产较少,且公司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债务融资能力较为有限,因此公司需要拓宽融资渠道,改善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此次IPO,成电光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 920万股,募集1.5亿元,拟使用4074.89万元用于“FC网络总线及LED球幕产业化项目”;使用4700.36万元用于“总部大楼及研发中心项目”;以及6224.75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供应商集中度问题被关注

据北交所官网,2023年9月27日,成电光信的发行上市申请获受理,而后分别在2023年10月27日、2024年4月26日收到两轮审核问询,主要关注了成电光信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以及新增外协供应商采购真实性等问题。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成电光信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4317.70 万元、6937.22万元、8188.72 万元,占各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3.00%、55.02%、56.08%。

但应付账款余额逐年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司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增大,数据上来看,2021年至2023年,成电光信的应付账款余额分别为2821.36 万元、2261.08万元、2069.00万元,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30.67%、24.14%、18.45%。成电光信表示,2022年末及2023年末,公司应付账款余额下降主要系2022年公司终止与第二大供应商“艾研精密”的合作所致。

2022年,成电光信CNC精密加工的主要外协加工厂商由第二大供应商“艾研精密”更换为“盈纳精密”。

更换后的供应商“盈纳精密”成立当年即成为成电光信的第三大供应商,公开信息显示,盈纳精密于2022年2月成立,主要从事五金产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制造,

2022年、2023年,成电光信向“盈纳精密”的采购金额分别为751.89万元、2042.38万元,年度采购额占比分别为5.96%、13.99%,2022年,盈纳精密的收入规模为2201.48万元、2023年1-3月收入规模为3500万元。

在第二轮问询中,北交所重点关注到供应商更换问题,要求公司对其真实性进行回答。成电光信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或其他关键岗位人员等与盈纳精密不存在关联关系或潜在利益安排。

IPO前,成电光信无控股股东,股权较为分散,实际控制人为邱昆、解军和付美。其中,邱昆直接持有20.46%的股份;解军直接持有13.47%的股份;付美直接持有12.59%的股份。三人已通过签署《一致行动协议》进一步巩固了对公司的共同控制,合计控制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46.53%。

原文标题 : 北交所重启上市审核会议,成电光信IPO迎考

据北交所官网,2023年9月27日,成电光信的发行上市申请获受理,而后分别在2023年10月27日、2024年4月26日收到两轮审核问询,主要关注了成电光信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以及新增外协供应商采购真实性等问题。

蓝鲸新闻6月13日讯(记者 邵雨婷)近日,北交所官网显示,上市委定于6月17日上午召开审议会议,审议成都成电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电光信”)的首发申请。

这是新“国九条”后北交所首家上会公司,距离最近一次审议间隔132天,本次北交所IPO发审会的召开,也意味着三大交易所均恢复了IPO审核的正常流程。

新政后北交所首审,拟募集1.5亿元

成电光信成立于2011年,2014年12月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2023年5月进入创新层。主营业务为网络总线产品和特种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成立以来,公司致力于FC网络总线产品的研发,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在国际上最先用于F-22、F-35等第四代战机,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代网络总线类型。

2017年,成电光信布局特种显示领域,将LED显示技术应用于军用模拟仿真训练领域。于2021 年开发出通过军品鉴定并批量供货的可运用于军用飞行模拟训练设备的LED球幕视景系统,填补了国内飞行仿真系统领域视景 LED 球幕显示技术的空白。

招股书显示,近三年,成电光信的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至2023年,成电光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1亿元、1.69亿元、2.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7.14万元、3362.16万元、4504.47万元。

2024年第一季度,成电光信实现营业收入7768.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1.31%,归母净利润为1891.28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461.87%。业绩有较大幅度上升,招股书显示,主要是受下游需求影响,LED球幕视景系统交付上升所致。

目前,成电光信的主要客户为中航工业、中国船舶、中国电科等国内大型国有企业下属单位。2021年至2023年,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占比为98.07%、97.08%和95.77%,其中第一大客户中航工业下属单位营业收入占比为79.83%、78.25%和85.42%,中航工业A1单位营业收入占比为65.42%、57.86%和53.92%。

成电光信表示,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与军工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智明达客户集中度相似,符合军工行业特性。公司与主要客户均具有较长的合作年限,其中与中航工业A1单位合作年限超过10年,相关业务具有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

成电光信预计,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71亿元、5070.7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5.52%、20.52%。

不过,成电光信的部分产品销售根据合同约定为暂定价,最终价需军方审价确定。公司设立以来,以暂定价格确认收入的金额累计为3.48亿元,其中,2021年至2023年以暂定价确认收入金额分别为3578.27万元、9153.47 万元、1.62亿元,占收入比例分别为29.49%、54.10%、75.03%,截至2023年末,上述产品尚未获得审定价格。

由于成电光信的客户账期通常较长,因此应收账款金额逐年提升、存货余额也较大,这加大了成电光信的现金流压力以及负债水平。2021年至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 731.89 万元、-1384.44 万元、-2786.30 万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51.89%、47.94%、48.94%。

成电光信表示,目前,公司主要的融资渠道是银行借款,但公司固定资产规模较小,可供抵押的资产较少,且公司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债务融资能力较为有限,因此公司需要拓宽融资渠道,改善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此次IPO,成电光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 920万股,募集1.5亿元,拟使用4074.89万元用于“FC网络总线及LED球幕产业化项目”;使用4700.36万元用于“总部大楼及研发中心项目”;以及6224.75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供应商集中度问题被关注

据北交所官网,2023年9月27日,成电光信的发行上市申请获受理,而后分别在2023年10月27日、2024年4月26日收到两轮审核问询,主要关注了成电光信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以及新增外协供应商采购真实性等问题。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成电光信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4317.70 万元、6937.22万元、8188.72 万元,占各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3.00%、55.02%、56.08%。

但应付账款余额逐年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司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增大,数据上来看,2021年至2023年,成电光信的应付账款余额分别为2821.36 万元、2261.08万元、2069.00万元,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30.67%、24.14%、18.45%。成电光信表示,2022年末及2023年末,公司应付账款余额下降主要系2022年公司终止与第二大供应商“艾研精密”的合作所致。

2022年,成电光信CNC精密加工的主要外协加工厂商由第二大供应商“艾研精密”更换为“盈纳精密”。

更换后的供应商“盈纳精密”成立当年即成为成电光信的第三大供应商,公开信息显示,盈纳精密于2022年2月成立,主要从事五金产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制造,

2022年、2023年,成电光信向“盈纳精密”的采购金额分别为751.89万元、2042.38万元,年度采购额占比分别为5.96%、13.99%,2022年,盈纳精密的收入规模为2201.48万元、2023年1-3月收入规模为3500万元。

在第二轮问询中,北交所重点关注到供应商更换问题,要求公司对其真实性进行回答。成电光信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或其他关键岗位人员等与盈纳精密不存在关联关系或潜在利益安排。

IPO前,成电光信无控股股东,股权较为分散,实际控制人为邱昆、解军和付美。其中,邱昆直接持有20.46%的股份;解军直接持有13.47%的股份;付美直接持有12.59%的股份。三人已通过签署《一致行动协议》进一步巩固了对公司的共同控制,合计控制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46.53%。

原文标题 : 北交所重启上市审核会议,成电光信IPO迎考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