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动态频传,什么信号

财经早餐

金融时报

2周前


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海南农商银行相继获批开业,新疆银行吸收合并库尔勒银行,多家村镇银行因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而解散……今年以来,关于中小银行兼并重组的动态频传。
作为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常规动作”,兼并重组历来是市场关注热点。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近日在发表的文章中对中小银行兼并重组的表态,再度引发关注。
金融监管总局股份城商司指出,探索推动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其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兼并重组,通过发起行吸收合并、他行收购兼并多种方式实现村镇银行减量提质。
不久前,金融监管总局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表示,加快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减少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和层级,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因地制宜优化机构布局,重塑经营机制,促进风险持续收敛。
事实上,伴随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中小银行也正呈现出“减少机构数量和层级”的态势,村镇银行“减量提质”的趋势也已显露。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4490家,其中农村金融机构3765家,包括农商银行1607家、农信社499家、农村合作银行23家、村镇银行1636家。与2022年末相比,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减少77家,有57家减少的是农村金融机构。其中,农商行增加1家,农信社减少49家,村镇银行减少9家。
值得关注的是,全省统一法人农商行以及地市级统一法人农商行接连设立。辽宁农商银行是全国首例以全省统一法人模式组建的农商银行,已于2023年9月挂牌成立。今年5月揭牌的海南农商行则是全国首家按全省统一法人模式组建的省级农商行。多个地区开始加速探索和设立地市级统一法人农商行,阿克苏塔里木农商银行、德阳农商行、雅安农商行、平顶山鹰城农商行等纷纷成立,特别是四川已经实现市级农商银行在21个市州全覆盖。
业内专家表示,在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要求下,中小银行加快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结合国际国内经验看,中小银行机构合并重组是大趋势,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将成为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重要举措。”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农村中小银行超过70%的法人机构和网点在县域;涉农贷款16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17万亿元,支农支小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长期保持在80%左右,新增可贷资金90%投放在当地,是名副其实的支农支小主力军。总的来看,当前中小银行经营稳健,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但也有少部分中小银行在前期积累了一些风险。
薛洪言谈到,我国农村中小银行法人机构众多,大多数不具备人才、规模优势,既不足以抵抗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也无法有效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竞争压力,近年来部分农村中小银行风险更为突出。在此背景下,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既有助于提高中小银行抗风险能力,也为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也表示,较国有大行和股份行而言,中小银行抗风险能力较低。推动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既有利于集合众多中小银行的优质资源,提高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也是对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的重新设计。
需要强调的是,中小银行合并重组不是“一并了之”,关键要提高稳健经营能力,回归服务当地实体经济的本源,起到“1+1>2”的效果。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中小金融机构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深化数字化转型。同时,应制定科学务实的发展战略,立足于服务当地中小微企业和居民开展特色化经营,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服务大众中稳健发展。
对此,罗志恒则表示,在合并重组过程中,以化解风险为主要目的的,应重点考虑合并重组过程中对不良资产的处理;以谋求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应对银行发展现状进行充分分析,制定一套特色化发展战略。
来源:金融时报



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海南农商银行相继获批开业,新疆银行吸收合并库尔勒银行,多家村镇银行因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而解散……今年以来,关于中小银行兼并重组的动态频传。
作为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常规动作”,兼并重组历来是市场关注热点。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近日在发表的文章中对中小银行兼并重组的表态,再度引发关注。
金融监管总局股份城商司指出,探索推动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其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兼并重组,通过发起行吸收合并、他行收购兼并多种方式实现村镇银行减量提质。
不久前,金融监管总局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表示,加快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减少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和层级,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因地制宜优化机构布局,重塑经营机制,促进风险持续收敛。
事实上,伴随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中小银行也正呈现出“减少机构数量和层级”的态势,村镇银行“减量提质”的趋势也已显露。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4490家,其中农村金融机构3765家,包括农商银行1607家、农信社499家、农村合作银行23家、村镇银行1636家。与2022年末相比,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减少77家,有57家减少的是农村金融机构。其中,农商行增加1家,农信社减少49家,村镇银行减少9家。
值得关注的是,全省统一法人农商行以及地市级统一法人农商行接连设立。辽宁农商银行是全国首例以全省统一法人模式组建的农商银行,已于2023年9月挂牌成立。今年5月揭牌的海南农商行则是全国首家按全省统一法人模式组建的省级农商行。多个地区开始加速探索和设立地市级统一法人农商行,阿克苏塔里木农商银行、德阳农商行、雅安农商行、平顶山鹰城农商行等纷纷成立,特别是四川已经实现市级农商银行在21个市州全覆盖。
业内专家表示,在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要求下,中小银行加快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结合国际国内经验看,中小银行机构合并重组是大趋势,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将成为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重要举措。”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农村中小银行超过70%的法人机构和网点在县域;涉农贷款16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17万亿元,支农支小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长期保持在80%左右,新增可贷资金90%投放在当地,是名副其实的支农支小主力军。总的来看,当前中小银行经营稳健,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但也有少部分中小银行在前期积累了一些风险。
薛洪言谈到,我国农村中小银行法人机构众多,大多数不具备人才、规模优势,既不足以抵抗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也无法有效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竞争压力,近年来部分农村中小银行风险更为突出。在此背景下,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既有助于提高中小银行抗风险能力,也为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也表示,较国有大行和股份行而言,中小银行抗风险能力较低。推动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既有利于集合众多中小银行的优质资源,提高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也是对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的重新设计。
需要强调的是,中小银行合并重组不是“一并了之”,关键要提高稳健经营能力,回归服务当地实体经济的本源,起到“1+1>2”的效果。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中小金融机构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深化数字化转型。同时,应制定科学务实的发展战略,立足于服务当地中小微企业和居民开展特色化经营,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服务大众中稳健发展。
对此,罗志恒则表示,在合并重组过程中,以化解风险为主要目的的,应重点考虑合并重组过程中对不良资产的处理;以谋求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应对银行发展现状进行充分分析,制定一套特色化发展战略。
来源:金融时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