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数据之外,我们将和企业一道感知经济温度 | 南方制造业企业家联盟

吴晓波频道

1个月前

行万里路,在标杆工厂,深入了解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在中国最有活力的区域、制造业的两大高地,探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产生势能的区域,未来产业崭露头角的企业,也将视野放诸全球。...当下企业的实践,像一座座灯塔,为千千万万中国制造企业树立了一个个标杆。
点击上图▲立即了解
文 / 中德制造业研修院
“我在这些发电机旁边徘徊良久,反复欣赏,它们可能是把历史带进一个新时代的‘魔力机器’。
1893年,当美国历史学家亨利·亚斯见到当时最先进的电力设备时,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如今,我们同样站在一场新的动力革命门槛前——第四次工业革命。计算革命与数字化进程将带来惊人的生产力释放,但未来又仿佛隔着一层迷雾。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读懂第四次工业革命?制造业如何由大变强?今年4月,由南方日报、南方+、吴晓波频道、激荡书院联合发起,中德制造业研修院运营的南方制造业企业家联盟(下称“联盟”)正式成立,这是一个面向制造业企业的学习交流、政企对接、主流传播等平台。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
接下来,联盟将在导师带领下,和企业家走读一线,看标杆工厂、探产业带、展开湾带对话,从珠三角的服装企业到东南亚的制造工厂,从智能车间到家居装修市场,在宏观数据之外,联盟和企业在一起,感受到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探寻经济“信心之源”。
湾带对话
推动跨区域交流对话
以北上广深为核心,我国正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组成的数字经济发展城市群,跨区域带动力强劲。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重大国家战略,也是我国面向未来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战略性举措。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也同样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两大国家级区域重大战略,如何牵手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
为此,联盟将展开“湾带对话”,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协同联动,展开一线调研和推动跨区域对话,前瞻中国产业新未来。
今年,联盟将在吴晓波、王志纲、张丽俊、秦朔等导师带领下,与企业家一道,走进标杆、走读区域、探访全球。
他们了解工厂。“工厂是我的第二个书房,是我观察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吴老师说。
他们洞察区域。36年前,身为新华社记者的王志纲和同事在珠三角跑了一圈,写下了一篇题为《广东跃起四小虎》的报道。从此,从产业策划到成都、西安、北京、丽江、烟台等城市区域规划,王志纲始终站在时代变革与发展的浪尖。
他们放眼全球。刚从海外回来的秦朔注意到,当中国的新质生产力纷纷出海,也把一种绿色、新兴、高品质的形象带给了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标杆工厂,深入了解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在中国最有活力的区域、制造业的两大高地,探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产生势能的区域,未来产业崭露头角的企业,也将视野放诸全球。
走进标杆
领略工厂掀起的智能化浪潮
在联想深圳南方母本工厂,每台笔记本电脑落地间隔仅为14秒,系统每天所面对的,是完成3亿颗物料的调度和18万笔订单的分解;
在海尔的洗衣机工厂,一台洗衣机从一块钢板到最后成品,全部生产时间约38分钟;
自2015年开始,吴老师每年实地调研六七十家企业,其中大部分为制造业。2022年,他正式发起“走进标杆工厂”系列项目,邀请企业家一起探访并见证中国工厂演变。
至今为止,我们已带领数千名企业家,走过顾家家居、三一重工、万向集团、慕思股份、华润江中、格力电器、极氪、伊利等工厂,帮助企业家探索制造企业智能化创新,前瞻中国制造企业新未来。
企业家在每一次参访之中获得借鉴和启迪,赋予今后的决策和发展更多的底气。
中国制造在过去数十年,经历了从大规模制造到精益生产,从粗放式增长到精细化增长的变迁。当下企业的实践,像一座座灯塔,为千千万万中国制造企业树立了一个个标杆。很多中小企业,也从案例中获得启发。
在工厂中找信心,联盟还将跟随吴老师等导师的脚步持续走进正泰、海信、远大、传化等标杆工厂,为产业向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揭开全新的想象空间。
走读区域
探寻产业“航母”集群
当机翼打开,随着八片螺旋桨飞速转动,一架类似吕克·贝松电影《第五元素》里的“飞行汽车”缓缓升空。“作为一个连汽车都不会开的人,现在居然在开飞机。”吴老师抑制不住激动。
这一幕发生在小鹏汇天总部。今年4月,在联盟组织的首场“吴晓波走读大湾区”活动中,吴老师向飞行汽车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抛出一个“刁钻”的问题:“国外在造飞机上技术更领先,造飞行汽车会不会赶超?”
赵德力回答说,中国人的研发速度太快了,就像新能源汽车那样,实现了弯道超车;更关键的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供应链产业体系,降成本非常快。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三电系统”——电机、电控、电池。而这三大中国领先的核心技术几乎能“无缝衔接”到智能飞行汽车领域。
中国新能源汽车率先突围技术壁垒,产销量已连续9年全球第一,占到全球60%以上比重,形成了极具韧性和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全国每4台新能源汽车就有1台是“广东造”。
前段时间,苹果放弃造车,背后一大重要考量正是因为,当地缺乏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而只有中国才可以更方便地找到造车所需要的各种零配件。
这便是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供应链所形成的产业势能。吴老师形容它们就像足够应对风吹浪打的产业“航母”集群。
走读“城市产业带”,也是吴老师在走进标杆工厂的同时,用脚步丈量中国的另一种形式。早在2023年5月,由吴晓波频道推出的国内首部关注小微企业成长韧性的微纪录片《中国树根经济》,通过走进五个城市的五大产业带,全面展现中国小微企业韧性无畏的状态,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接下来,联盟也将继续深入产业带,探寻企业集聚背后的“生态雨林”。
在雨林中,既有科技和互联网龙头企业,也有无数中小企业、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壮大,组成了工业雨林中的生态位,互相关联、互相影响。
要知道,今天的民营经济早已非曾经的“草根经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无论在数量、体量还是质量上,都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在这样的“生态雨林”里,每一棵苗都能得到阳光加持、大地滋养,迎风而立、拔节向上。
探访全球
深入海外探寻新兴增长机会
“不出海,便出局。”今年3月,王志纲在深圳作《穿越无人区》主题演讲时,他给中国企业点出的一条明确突围路径,“一旦走出去,机会无限”。
2024年企业界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出海”。出海,成为中国企业家破除内卷的另一条路径。
今年3月,南方制造业企业家(深圳工业展)春季论坛上,由联盟发布的的《出海新机·2024制造业出海展望》就谈到,当前全球化呈现新的变化。
一是供应链区域化、分散化、碎片化:中国在加入WTO后,形成了“世界工厂”地位,追求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伴随着欧美“制造业回流”、增加采购第三国产品限制,以及红海危机等,供应链备份背景下,局部地区加速全球化。
二是新势力逐浪全球:如果说,上一波全球化浪潮的背后推手和赢家是跨国公司,如今,越来越的中国企业聚焦开发面向全球的新市场,一批更上游的原材料企业,走上了全球的舞台。
三是新兴企业生而全球:SHEIN(希音)、Temu(拼多多海外版)等跨境电商,到Lalamove(货拉拉海外品牌),不少品牌是先有英文名,它们放眼海外,将全球市场视为一个完整的市场。
从过往的国际经验来看,出海成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曲线的必由之路。
以德国为例,德国有8000多万人口的国家,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所以注重海外发展是德国企业的一种本能。全球化经营便成为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保持发展的主要动力。
日本在过去30年来,人口增长见顶、人口趋于老龄化,意味着国内消费市场的相对饱和,但是很多日本企业能够在日本国内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保持增长,是因为拓展了海外市场。
如何读懂出海趋势?6月22-23日,吴晓波频道、激荡商学将于新加坡举办“生而全球,定力未来—首届出海全球峰会”,南方制造业企业家联盟作为联办方特邀企业家共话制造业出海新机会。
6月底,中德制造业研修院、南方制造业企业家联盟还将实地考察肯尼亚和卢旺达,走进科达制造和森大集团,并和各大华人商会会长进行深度交流。
联盟还将跟随中国企业出海步伐,深入东南亚、非洲等地,探寻新兴市场。
展开湾带对话
前瞻产业未来
在走进标杆、走读区域、深入全球之后,联盟还将学思并进、认知升华,今年10月,举办高峰论坛,发布系列产业报告调研,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样本。
届时,还将邀请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两地政策制定者、实战企业家,以及一线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制造业行业的发展,解读制造业创新发展实践,洞察中国制造业前沿态势,前瞻中国产业新未来。
南方制造业企业家联盟 秘书处:
张老师 18167105289(微信同号)

行万里路,在标杆工厂,深入了解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在中国最有活力的区域、制造业的两大高地,探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产生势能的区域,未来产业崭露头角的企业,也将视野放诸全球。...当下企业的实践,像一座座灯塔,为千千万万中国制造企业树立了一个个标杆。
点击上图▲立即了解
文 / 中德制造业研修院
“我在这些发电机旁边徘徊良久,反复欣赏,它们可能是把历史带进一个新时代的‘魔力机器’。
1893年,当美国历史学家亨利·亚斯见到当时最先进的电力设备时,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如今,我们同样站在一场新的动力革命门槛前——第四次工业革命。计算革命与数字化进程将带来惊人的生产力释放,但未来又仿佛隔着一层迷雾。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读懂第四次工业革命?制造业如何由大变强?今年4月,由南方日报、南方+、吴晓波频道、激荡书院联合发起,中德制造业研修院运营的南方制造业企业家联盟(下称“联盟”)正式成立,这是一个面向制造业企业的学习交流、政企对接、主流传播等平台。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
接下来,联盟将在导师带领下,和企业家走读一线,看标杆工厂、探产业带、展开湾带对话,从珠三角的服装企业到东南亚的制造工厂,从智能车间到家居装修市场,在宏观数据之外,联盟和企业在一起,感受到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探寻经济“信心之源”。
湾带对话
推动跨区域交流对话
以北上广深为核心,我国正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组成的数字经济发展城市群,跨区域带动力强劲。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重大国家战略,也是我国面向未来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战略性举措。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也同样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两大国家级区域重大战略,如何牵手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
为此,联盟将展开“湾带对话”,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协同联动,展开一线调研和推动跨区域对话,前瞻中国产业新未来。
今年,联盟将在吴晓波、王志纲、张丽俊、秦朔等导师带领下,与企业家一道,走进标杆、走读区域、探访全球。
他们了解工厂。“工厂是我的第二个书房,是我观察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吴老师说。
他们洞察区域。36年前,身为新华社记者的王志纲和同事在珠三角跑了一圈,写下了一篇题为《广东跃起四小虎》的报道。从此,从产业策划到成都、西安、北京、丽江、烟台等城市区域规划,王志纲始终站在时代变革与发展的浪尖。
他们放眼全球。刚从海外回来的秦朔注意到,当中国的新质生产力纷纷出海,也把一种绿色、新兴、高品质的形象带给了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标杆工厂,深入了解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在中国最有活力的区域、制造业的两大高地,探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产生势能的区域,未来产业崭露头角的企业,也将视野放诸全球。
走进标杆
领略工厂掀起的智能化浪潮
在联想深圳南方母本工厂,每台笔记本电脑落地间隔仅为14秒,系统每天所面对的,是完成3亿颗物料的调度和18万笔订单的分解;
在海尔的洗衣机工厂,一台洗衣机从一块钢板到最后成品,全部生产时间约38分钟;
自2015年开始,吴老师每年实地调研六七十家企业,其中大部分为制造业。2022年,他正式发起“走进标杆工厂”系列项目,邀请企业家一起探访并见证中国工厂演变。
至今为止,我们已带领数千名企业家,走过顾家家居、三一重工、万向集团、慕思股份、华润江中、格力电器、极氪、伊利等工厂,帮助企业家探索制造企业智能化创新,前瞻中国制造企业新未来。
企业家在每一次参访之中获得借鉴和启迪,赋予今后的决策和发展更多的底气。
中国制造在过去数十年,经历了从大规模制造到精益生产,从粗放式增长到精细化增长的变迁。当下企业的实践,像一座座灯塔,为千千万万中国制造企业树立了一个个标杆。很多中小企业,也从案例中获得启发。
在工厂中找信心,联盟还将跟随吴老师等导师的脚步持续走进正泰、海信、远大、传化等标杆工厂,为产业向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揭开全新的想象空间。
走读区域
探寻产业“航母”集群
当机翼打开,随着八片螺旋桨飞速转动,一架类似吕克·贝松电影《第五元素》里的“飞行汽车”缓缓升空。“作为一个连汽车都不会开的人,现在居然在开飞机。”吴老师抑制不住激动。
这一幕发生在小鹏汇天总部。今年4月,在联盟组织的首场“吴晓波走读大湾区”活动中,吴老师向飞行汽车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抛出一个“刁钻”的问题:“国外在造飞机上技术更领先,造飞行汽车会不会赶超?”
赵德力回答说,中国人的研发速度太快了,就像新能源汽车那样,实现了弯道超车;更关键的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供应链产业体系,降成本非常快。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三电系统”——电机、电控、电池。而这三大中国领先的核心技术几乎能“无缝衔接”到智能飞行汽车领域。
中国新能源汽车率先突围技术壁垒,产销量已连续9年全球第一,占到全球60%以上比重,形成了极具韧性和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全国每4台新能源汽车就有1台是“广东造”。
前段时间,苹果放弃造车,背后一大重要考量正是因为,当地缺乏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而只有中国才可以更方便地找到造车所需要的各种零配件。
这便是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供应链所形成的产业势能。吴老师形容它们就像足够应对风吹浪打的产业“航母”集群。
走读“城市产业带”,也是吴老师在走进标杆工厂的同时,用脚步丈量中国的另一种形式。早在2023年5月,由吴晓波频道推出的国内首部关注小微企业成长韧性的微纪录片《中国树根经济》,通过走进五个城市的五大产业带,全面展现中国小微企业韧性无畏的状态,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接下来,联盟也将继续深入产业带,探寻企业集聚背后的“生态雨林”。
在雨林中,既有科技和互联网龙头企业,也有无数中小企业、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壮大,组成了工业雨林中的生态位,互相关联、互相影响。
要知道,今天的民营经济早已非曾经的“草根经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无论在数量、体量还是质量上,都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在这样的“生态雨林”里,每一棵苗都能得到阳光加持、大地滋养,迎风而立、拔节向上。
探访全球
深入海外探寻新兴增长机会
“不出海,便出局。”今年3月,王志纲在深圳作《穿越无人区》主题演讲时,他给中国企业点出的一条明确突围路径,“一旦走出去,机会无限”。
2024年企业界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出海”。出海,成为中国企业家破除内卷的另一条路径。
今年3月,南方制造业企业家(深圳工业展)春季论坛上,由联盟发布的的《出海新机·2024制造业出海展望》就谈到,当前全球化呈现新的变化。
一是供应链区域化、分散化、碎片化:中国在加入WTO后,形成了“世界工厂”地位,追求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伴随着欧美“制造业回流”、增加采购第三国产品限制,以及红海危机等,供应链备份背景下,局部地区加速全球化。
二是新势力逐浪全球:如果说,上一波全球化浪潮的背后推手和赢家是跨国公司,如今,越来越的中国企业聚焦开发面向全球的新市场,一批更上游的原材料企业,走上了全球的舞台。
三是新兴企业生而全球:SHEIN(希音)、Temu(拼多多海外版)等跨境电商,到Lalamove(货拉拉海外品牌),不少品牌是先有英文名,它们放眼海外,将全球市场视为一个完整的市场。
从过往的国际经验来看,出海成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曲线的必由之路。
以德国为例,德国有8000多万人口的国家,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所以注重海外发展是德国企业的一种本能。全球化经营便成为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保持发展的主要动力。
日本在过去30年来,人口增长见顶、人口趋于老龄化,意味着国内消费市场的相对饱和,但是很多日本企业能够在日本国内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保持增长,是因为拓展了海外市场。
如何读懂出海趋势?6月22-23日,吴晓波频道、激荡商学将于新加坡举办“生而全球,定力未来—首届出海全球峰会”,南方制造业企业家联盟作为联办方特邀企业家共话制造业出海新机会。
6月底,中德制造业研修院、南方制造业企业家联盟还将实地考察肯尼亚和卢旺达,走进科达制造和森大集团,并和各大华人商会会长进行深度交流。
联盟还将跟随中国企业出海步伐,深入东南亚、非洲等地,探寻新兴市场。
展开湾带对话
前瞻产业未来
在走进标杆、走读区域、深入全球之后,联盟还将学思并进、认知升华,今年10月,举办高峰论坛,发布系列产业报告调研,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样本。
届时,还将邀请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两地政策制定者、实战企业家,以及一线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制造业行业的发展,解读制造业创新发展实践,洞察中国制造业前沿态势,前瞻中国产业新未来。
南方制造业企业家联盟 秘书处:
张老师 18167105289(微信同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