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存款再次大“搬家”?理财得注意这些……

财经早餐

中国消费者报

3周前

据了解,在存款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居民存款再次出现大“搬家”,多数存款流向了银行理财市场。
居民存款缘何“搬家”?将存款转投理财产品需要注意些什么?受青睐的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又将呈现哪些趋势?
人民银行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97.45万亿元,与3月末301.41万亿元相比,单月人民币存款减少近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缩减了1.85万亿元。
近2万亿的存款流向哪里去了?
普益标准5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8.42万亿元,环比增加2.34万亿元。
“存款‘搬家’理财市场现象明显,普益标准研究员李霞表示,从存款转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普遍风险偏好较低,对收益较稳健的理财产品较为青睐。
这从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变动情况也可以看得出来。数据显示,具有较低风险的货币市场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和部分具有较低风险的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4月存续规模均环比有所上升。
银行理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如何
当前,今年以来随着债市走牛,部分以债券投资为主的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表现有所回暖,4月债市震荡趋势有所加剧但整体依然保持上涨,4月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月均收益为正,且环比略有上行。而货币市场基金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4月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均呈环比下降趋势。
“这或与4月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宽裕,叠加市场利率中枢下移有关。”李霞表示,目前,理财市场“资产荒”压力不减,高收益资产稀缺性给理财产品带来不小的收益压力,已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下调了新发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后市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或有下行。
尽管收益会有所下行,但专家们普遍对理财市场规模持乐观态度,多家研究机构预测,年末银行理财规模或超过30万亿元。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当前阶段支撑理财规模增长的积极因素较多。一方面理财收益率比较优势仍在,另一方面,从监管政策角度,理财规模规范发展要求进一步强化。
将存款转到理财产品时,应注意三点
首先,理财产品具有风险自担的属性,理财产品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也存在一定损失本金的风险,消费者需要通过风险测评,适当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其次,在流动性管理上,理财产品有其特定的申购和赎回机制。针对不同机构的不同产品,消费者需要在产品说明书对其申述机制等基本信息进行确认。
此外,理财产品存在收益浮动,其中展示的过往业绩和业绩比较基准仅作为计算业绩报酬的依据,且近期多款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有所下调。消费者应合理修正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加强对投资理财知识的汲取和对金融市场的关注,以减少情绪化交易决策。
专家同时建议,在银行理财规模扩大的过程中,银行需要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合理规划设计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客户投资体验。同时,要注重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严禁虚假宣传,优化风控管理等流程制度。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据了解,在存款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居民存款再次出现大“搬家”,多数存款流向了银行理财市场。
居民存款缘何“搬家”?将存款转投理财产品需要注意些什么?受青睐的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又将呈现哪些趋势?
人民银行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97.45万亿元,与3月末301.41万亿元相比,单月人民币存款减少近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缩减了1.85万亿元。
近2万亿的存款流向哪里去了?
普益标准5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8.42万亿元,环比增加2.34万亿元。
“存款‘搬家’理财市场现象明显,普益标准研究员李霞表示,从存款转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普遍风险偏好较低,对收益较稳健的理财产品较为青睐。
这从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变动情况也可以看得出来。数据显示,具有较低风险的货币市场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和部分具有较低风险的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4月存续规模均环比有所上升。
银行理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如何
当前,今年以来随着债市走牛,部分以债券投资为主的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表现有所回暖,4月债市震荡趋势有所加剧但整体依然保持上涨,4月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月均收益为正,且环比略有上行。而货币市场基金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4月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均呈环比下降趋势。
“这或与4月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宽裕,叠加市场利率中枢下移有关。”李霞表示,目前,理财市场“资产荒”压力不减,高收益资产稀缺性给理财产品带来不小的收益压力,已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下调了新发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后市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或有下行。
尽管收益会有所下行,但专家们普遍对理财市场规模持乐观态度,多家研究机构预测,年末银行理财规模或超过30万亿元。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当前阶段支撑理财规模增长的积极因素较多。一方面理财收益率比较优势仍在,另一方面,从监管政策角度,理财规模规范发展要求进一步强化。
将存款转到理财产品时,应注意三点
首先,理财产品具有风险自担的属性,理财产品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也存在一定损失本金的风险,消费者需要通过风险测评,适当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其次,在流动性管理上,理财产品有其特定的申购和赎回机制。针对不同机构的不同产品,消费者需要在产品说明书对其申述机制等基本信息进行确认。
此外,理财产品存在收益浮动,其中展示的过往业绩和业绩比较基准仅作为计算业绩报酬的依据,且近期多款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有所下调。消费者应合理修正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加强对投资理财知识的汲取和对金融市场的关注,以减少情绪化交易决策。
专家同时建议,在银行理财规模扩大的过程中,银行需要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合理规划设计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客户投资体验。同时,要注重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严禁虚假宣传,优化风控管理等流程制度。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